首页笔下文学文学评论
文章内容页

读李来顺长篇小说《西河弯弯》

  • 作者:鲜辰骏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1-29 02:04:56
  • 被阅读0
  •   顺着西河河流在漳田渡不远处,有一个村庄叫港头……正是在港头,西河蓄势开始拐一个大弯,西河为什么选择在此拐弯呢?是留恋乡村的烟火吗?是不愿急急忙忙奔赴鄱阳湖?还是冥冥中知道有一个医生在此悬壶济世,书写一段传奇人生?……可以说,他的诗歌、散文、小说写得很棒,发表、入选、获奖、出书……在众多患者眼里,李来顺最好的作品是他一手创办的港头医院,那是屹立在西河畔的一部长篇小说。因此,西河在此打了一个漂亮的手势,稍稍放慢了脚步,日夜注视这栋书写“救人要紧”门楣的楼房,为有这样的子民而感到欣慰,然后称称心心地一路南下而去。

      知名作家石红许在散文《风语西河》中如是推崇他的同乡文友李来顺先生。西河是一条依偎在鄱阳湖东岸的迤逦的小河。西河不仅流淌着渔歌,流淌着稻香,流淌着世相百态的人间烟火味,流淌着乡民在艰辛生活中挣扎、奋进的足迹,而且流淌着乡民爱情的甜蜜,流淌着乡民劳作、获得丰收的喜悦,更多的是流淌着乡民数不尽的浓浓乡愁。西河是两岸人民温柔的永恒的母亲河。

      李来顺先生是西河的乳汁喂养大的西河儿子,是一位闻名遐迩的乡村医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鄱阳湖流派作家。作为西河之子,李来顺最喜欢以“西子”作为笔名。

      近期,我反复阅读李来顺先生的长篇小说《西河弯弯》(以下简称《西河》)。作者在卷首题签:“谨以此书献给我远在天国的妻子储爱娟”。毫无疑义,他是满怀深情来创作这部小说的。《西河》充溢着浓浓的爱情、乡情、赤子之情。在人间,每一个爱情故事都是独特的案例,或缠绵悱恻罗曼蒂克,或悲悲戚戚历尽磨难,或劫后余生花好月圆,或节外生枝破镜重圆,甚至漂泊尘世九死一生……但其内核无非是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坚贞不渝的美好。《西河》中的主人公少华与玉芬的爱情故事,正是两人风雨同舟、共创大业的新版本。

      作为乡医爱情故事,《西河》的演绎充满着浪漫色彩。但透过李少华与储玉芬风雨同舟几十年的历程,我们分明感受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如果说《西河》是乡医的情感生活史,倒不如说是中国乡村,具体来说中国南方乡村的改革开放艰辛进程史。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李来顺先生始终扎根乡土,情系苍生,思想深沉,视野宽阔。书写乡医爱情故事只是一个切入口而已。作者创作《西河》隐藏着更深沉的考量。其视野之宽阔,用心之良苦,显然被人忽视。作为西河之子,作者不仅深深地挚爱自己的妻子和血脉亲人,同样深深地挚爱父老乡亲。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的故土家园,是人的生命之根、文化之芯、灵魂之源。立足根本,作家应永远置身生活现场,以自己的视角,全面深入地观察并以文学创作方式去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人间烟火中隐藏着的世态百相,揭示真实的人性,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尤其是21世纪初出生的年轻人来说,什么炮打司令部,大字报,“文化大革命”,五七干校,下放干部,场社合一,抢工分,医训班,赤脚医生,结扎,乡村合作医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教队……数不尽的古怪的名称或概念,无一不感到陌生,甚至觉得犹如天方夜谭,一头雾水。

      作为国家层面这个大江湖而言,中国广大农村则是它的大半壁江山。在中国乡村社会弥漫着最生动最多姿的人间烟火。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乡民的物质生活状态与精神生活状态,乡民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他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婚丧嫁娶,乃至乡村中的风俗民情,亲眷六戚,家长里短,方言俚语,算命先生,民间纠纷,婆婆妈妈,鸡毛蒜皮……乡村的表情简直光怪陆离,无法想象。我们知之甚少,且又不乏有点兴趣,想一探究竟。至于乡民内心世界蕴藏的诉求与意愿,我们又有谁去关注与思考呢?认真阅读《西河》,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会得一个满意的呈示,逐渐去感受,去琢磨,去感叹。

      《西河》于乡医爱情故事的烟雾缭绕之中,透露的是人生况味与完整的诡谲世情。贫穷与落后,愚昧与迷信,野蛮与暴力,腐败与贪婪,自私与负义,执着与励志,赤诚与感恩,友情与侠义,清廉与正义,智慧与谋略……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现象在《西河》中演绎得淋漓尽致。老实巴交的农民得道、桂秀,世俗但心地善良的储父、储母,愚昧的拐子员冬,可怜的盲女初枝,贪得无厌而又忘恩负义的黄幼娥,以权谋私的余乡长与王副乡长,占着茅坑不拉屎、作威作福的余乡长儿媳妇黄晓英,不忘滴水之恩的好人万送春,重情重义的小伙子春松,政治智慧高超、知人善任的乡党委书记石书记,一心为民的村党支部书记李秋阳,倾听民众呼声、实事求是的卫生执法队周中良队长,深入基层、微服私访、扎实工作的主管文教卫生工作的副县长张龙正,作风正派专家型、新上任的县卫生局局长汪文清,还有那自私的徐林远,虚伪的单清甫,那心高气傲的省城小姐素贞,那呼唤“救人要紧”的爱心妈妈余大妈……《西河》出演的几百号各式各样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大多有血有肉,有质感有温度,惟妙惟肖。我们随意摘录一些文字都会被作者曼妙的笔触深深感动。

      “人无法,拜菩萨,桂秀把少华的命寄托在菩萨身上。……见了树菩萨如遇救星,三拜九叩头,念念有词……桂秀从石头上用手指扫起一撮香灰,用纸包好放进口袋里,带给儿子冲水泡仙丹。”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全家仅有七分现钱,如何救治病重的儿子?这是何等的悲哀!把希望寄托于神灵,又是何等荒唐?读到这些文字,我们难免心头滴血,阵阵苦楚袭来。贫穷,还是贫穷,这才是愚昧、迷信的源头。省城下放干部余大妈“伸手摸了摸少华的脑袋,从口袋里拿出了三张大团结,抓住桂秀的右手,将钱送到桂秀掌心里,说‘有钱就还,没有就算了,救人要紧!’”

      当我们为乡村百姓的贫穷、缺医少钱、愚昧迷信而感到气馁的时候,余大妈慷慨解囊,将三张大团结塞进桂秀的掌心里,并从内心里发出“救人要紧”的呐喊。在那个年代,三张大团结可是余大妈全家四五口一个月的全部开销啊!从余大妈举止中,我们看到了人间的良善,人性的亮点,不由得欣慰,内心的波澜涌起,难以平静。

      “夕阳如血,晚风习习,置身凄凉氛围中的员冬活像一座悲哀的雕像。苦菜花在满地野花中默默哀叹,夏枯草在荒坡上频频摇头……”“随即员冬抓起锄头准备给贵生碎尸骨。这是员冬老家流传已久的荒唐习俗,愚昧者认为打短命的婴儿都是阎王爷派来的骗子,埋葬时将其粉身碎骨,免得他再去投胎骗人。”所幸意外地被少华父亲及时发现端倪,救活了假死的婴儿贵生。拐子员冬与盲女初枝是一条藤上的苦瓜。他俩的独子得急病暴亡,悲痛欲绝,员冬“用破衣服卷了卷放在簸箕内,扛着簸箕走向坟地”。这件发生在西河畔的异事传奇,使人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一方面为苦命人的遭遇感到悲痛,另一方面又为愚昧者的行为感到悲哀。作者借苦菜花的哀叹与夏枯草的摇头,深深地表达了对乡民命运的无限同情,这种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天动地,犹如一阙音乐世界中的悲怆曲。没有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没有坚实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出这样感人至深的高妙文句的。

      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呈现一个显著的特征,这就是作家越来越将目光聚焦现代性的现实主义层面上。通俗来说,重实际,接地气,有人间烟火味。《西河》无疑是一部充满人间烟火味的长篇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它以小视点传递时代的足音,将中国当代乡村社会发生变革的必然性与美好前景立体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它镌刻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不断奋斗的灵魂。《西河》是对乡医妻子储玉芬的布礼,更是对整个西河儿女们,对坚持改革开放奋斗者们的布礼。

      西河弯弯,弯弯西河,流淌千年,奔流不息。愿广大读者走进《西河》,倾听它的心音,感受它的魅力。

      左泽 2021年3月26日

    【审核人:雨祺】

        标题:读李来顺长篇小说《西河弯弯》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585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