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成长日记
列表页
  • 文章标题
  • 作者
  • 日期
  • 赵敏
    2023-05-30
  • 永州,古称零陵。零的字面意思是零星的雨,与水有关。零陵处于潇水和湘江交汇处,有“潇湘”美誉。自古都是荆楚到岭南的水运要塞,停留两千多年的时光码头,仍然成为永州人斑驳的记忆。......[浏览全文]

  • 吴思宇
    2023-05-30
  • 你的身边,一开始只是你一个人,无人叨扰。可宁静总是短暂的。有那么一群人,就像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犬。披着人皮,却藏不住兽性。他们见你一个人待着,便迈着“鬼子进村”的步伐朝你靠近。你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直到退到墙角,身后再也没有路了。他们先是将你团团围住,随......[浏览全文]

  • 吴思宇
    2023-05-28
  • 葛国桢,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河南许昌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散文作品散见于《工人日报》《西部散文选刊》《时代报告》《东方散文》等,出版有散文集《燕子飞来》《我的乡土我的村》《舞动的乡村》等。......[浏览全文]

  • 邓雪
    2023-05-26
  • 首先按照国家原定计划教育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因此,那一年新上马的好多技工学校都开始招生。当时我们那个毕业班除了有十几个人上初中外,其他的同学全被录进了技工学校,如我的好朋友关士太、吴士良入了绥化东门外的林业技工学校。关海涛录入了望奎交通学校。还有......[浏览全文]

  • 刘强强
    2023-05-25
  • 2011年1月,许森林从天津警备区第九干休所(原24集团军天津干休所)所长岗位上退休,当年即移交至天津市河东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2012年3月,他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中,先后担任军休所关工委宣讲员、副主任、宣讲团长。多年来,他潜心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浏览全文]

  • 刘强强
    2023-05-25
  • 到深圳时,他一下把我俩拉到一个大饭店,我们心想,在这混得不错嘛,还上大饭店了。谁知一进去,饭店里闹哄哄的,好几十桌,好几百人。他把我和大哥一人塞到一张饭桌上,笑着对边上的熟人说,我大哥,我二哥,请关照。他自己则跑到另一张桌子上。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说什么。回到......[浏览全文]

  • 刘强强
    2023-05-25
  • 那是一个三反、公私合营、成立农村人民公社、反右倾、批胡适、大跃进、大炼钢铁、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的时代。一个拿布绳系裤带,冬季里穿着单件粗布棉袄,没有衬衣,没有外套,脖子,腰间,到处透着冷风,每年手指脚跟都会被冻肿冻烂的年代。上幼儿园,自己提小布袋,背小板凳,没......[浏览全文]

  • 刘强强
    2023-05-25
  • 周末,回了一趟老家,邻家小侄子满身泥污的从我家门前经过,我叫了他一声:“你干嘛去了,弄得全身脏的。”他有点胆怯的说:“去捉鱼来。”说完就一溜烟的跑开了,看着他的背影,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童年时捉鱼的时光。我的老家笪桥镇,除了著名的“笪桥黄瓜干”外,还种植了大面积的......[浏览全文]

  • 刘强强
    2023-05-25
  • 我想我已经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编造的了,那些虚拟的东西让我想得很累,写出来更是不尽如人意,更何况那些个虚情假意的东西连我自己都不喜欢,别人就更看不上了。那么这次,我想写一写真情实感的东西,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份东西熠熠生辉,就现在,且让我对你细细地讲——我的童年......[浏览全文]

  • 站长是美女
    2023-05-24
  • 在共和国的编年史上,有一个被称为“老三届”的特殊群体。即在上世纪特殊历史时期66、67、68三个年份的中学毕业生的共同称谓。除此之外,当时这三个年份的小学生,也同样是三届混成,借着“复课闹革命”的机会编班上课,形成了又一个特殊的“老三届”群体。只是这个群体......[浏览全文]

  • 莎娜
    2023-05-20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中学毕业,来到沈丘县城,进了一家名叫“木工机械厂”的破败小厂上班,做电焊学徒工。工厂隔条马路正对面有一家羊肉烩面馆。烩面馆西面即是当年沈丘规模最大,最气派豪华的“河南国营汽车站”——此处座落穿城而过的沙颍河以南,故名河南。车站三层楼......[浏览全文]

  • 哈罗
    2023-05-17
  • 煤油灯,这是我童年记忆中不灭的影像,它伴随了我的读书岁月。那时,煤油又叫洋油,煤油灯是农村家里必备的照明器具。每到傍晚,家家户户都会点燃它。在这昏黄的灯下,孙儿们在爷爷奶奶膝下玩耍、嬉闹,母亲在厨房忙着晚饭,父亲在阶前抽着自制的纸烟,我们在灯下读书、作业。此......[浏览全文]

  • 榴莲
    2023-05-16
  • 我和张凯帆卫校同学三年,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个炕上睡觉,像亲兄弟一样,他对我家的情况了如指掌。听我这样说,他说也是,你家里那么穷,大叔、大娘和弟妹们在家连肚子都吃不饱,还想方设法地送你来上卫校,就等着你赶快毕业拿工资,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呢。可是,机会难得,过了这个村......[浏览全文]

  • 林晨
    2023-05-14
  • 我的母亲出身于解放前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对于知识,对于文化,一如城里长大的孩子对于犁耙耕耘。听母亲说,她只读过一册书,也就是说只上过一个学期的学。而长年的劳作,世事的打磨,人间的沧桑,早已把老人家一个学期学得的知识还给了老师,而老师呢,多少年前就已经作古。......[浏览全文]

  • 林晨
    2023-05-14
  • 长大了,同学叫着看电影,她也会很不高兴,说她一辈子不看电影也活得好好的。为了不让母亲生气,我自是尽量少出去。因为母亲一生气就不说话了。父亲一上班,家里就我和母亲两人,而从小话多的我,为了不让母亲冷落我,老在说“妈妈我错了,我再不惹你生气了”,这时母亲会再次数落......[浏览全文]

  • 林虹
    2023-05-12
  • 四季寒暑,光阴变换,春去冬来……转眼间已到花甲之年。参军入伍至今已有四十余载,军旅生涯给我留下太多的记忆,尽管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翻开我珍藏发黄曾经的旧照片,眉宇间充满着深情意境的交错。那刻骨铭心的军旅时光,仿佛就在眼前:嘹亮的军号声、火热的军营、直线加方......[浏览全文]

  • 直士
    2023-05-08
  • 这个小花袄说来话长。那是我上中专二年级时的冬天,哥哥结婚我回家参加婚礼,妈妈给我拿出了这件簇新的小花袄,并告诉我说村里的姑娘今年都时兴穿这个。小花袄便服(相当于现在的唐装)样式,纯棉质地,橙红的底色加上洁白的花瓣,嫩黄的花蕊,再衬托一缕黑色的线条显得异常的......[浏览全文]

  • 凝尘
    2023-05-05
  • 到了单位,鸡蛋饼吃完的那刻,我会看见一个中年人,个头中等,胖胖的,黑着脸,站在几间平房大小的的门面前,拿着钩子一边捅向上还未到底的卷闸门边,一边大声吼着:“你们年轻人就不能早来点啊,都不想去厨房帮忙,中午我们吃啥?”......[浏览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