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陈萍:仰望父亲

  • 作者:陈萍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20 11:19:27
  • 被阅读0
  •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父亲离开我们有五个月了,离开的日子天天想着,似乎总感觉父亲未曾离开这个世界。一直很想写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思绪万千,又不知从何写起。大脑里充斥着父亲生前的音容笑貌,点点滴滴。今天是父亲的八十三岁生日,窗外下着毛毛细雨,无限伤感,终于坐下来提笔写下对父亲的缕缕哀思。

      农历三月初九,父亲的生日,要是他还健在,今年满八十三岁。去年的十月初九,父亲和病魔抗争了十一个月,脑出血后不能言语,偏瘫卧床十一个月,带着满身的病痛,不留一句话,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回娘家,看他以前呆过的房间总感觉有他的存在。以前每次回家,他都从卧室欣喜地迎着我们。现在回家只能看到父亲的遗像,慈祥微笑地看着我,每每看到都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父亲离开后,周围的亲人无时无刻都在思念他。因为他将无尽的爱给了周围的人,唯独亏欠自己。

      父亲性格爽朗,嗓门洪亮,有他在的地方,家就很热闹。父亲走后,母亲想守着和父亲一起的家,情愿一个人居住,家里很是冷清。父母在一起度过五十五个春秋,虽恩爱有加,但也磕磕绊绊,母亲爱上街购物,每回走到家门口,父亲就在窗口眺望,下楼帮着拿大包小包的购物袋。老夫老妻,恩爱有加,其乐融融。父亲离开了,母亲独自一人,我们上班不能时刻陪伴母亲,每次当她大包小包从街上回来,回家来再也看不到父亲的身影,便悲伤地哭诉。那种凄凉和惆怅,真的是无可奈何,爱莫能助,昔日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活着的人只有带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每天坚强地活着。

      父亲出生在四十年代初,衣不蔽体,从小家境贫寒,爷爷长年在外教私塾,家里没人干农活,奶奶养育了父亲兄弟姊妹九人,一双小脚,忙内忙外,吃了不少苦头。父亲天资聪颖,勤奋懂事,很小就帮着奶奶干农活,八九岁就挑着担子上街卖货赚点零花钱。放寒暑假自己在外打工赚学费。初中就考上省重点中学桐城中学,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父亲自己舍不得吃食堂的饭菜,省吃俭用,填不饱肚子,省下一个馒头都要带给远在三十公里的家中的弟弟妹妹吃。父亲大学毕业工作后,仍然念及家里的兄弟姐妹,接济亲戚,虽然一家四口住的拥挤,仍将老家的侄儿侄女接来身边读书生活。

      父亲是一名教师,大学毕业二十多岁就来到大别山区,把热血和青春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他爱生如子,从教多年一直带班主任,清晨天还没亮,就早早来到学生宿舍,喊学生起床读书,每晚宿舍熄灯也要去看一眼才放心。夏天蚊虫叮咬,他为学生点上蚊烟;学生生病,他亲自带学生去医院检查身体。待学生如慈母又如严父,每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回来探望父亲,谈及自己学生时代年幼无知,差点荒废学业,是恩师的严格教导,才使自己专心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师恩难忘,父亲生病和离开的时候,许多年过半百的学生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送别父亲最后一程。

      印象中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勤劳,谦逊,开朗,乐观,热爱生活。退休二十多年,每天清晨早早起床,沿着河边散步,锻炼身体。闲暇时屋前屋后种点菜园,挑水锄地,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未曾料到2022年末的最后一天他散步时突发脑出血,倒在家门口,后虽做了开颅手术,却不幸由于新冠疫情泛滥,在重症ICU病房染上白肺,雪上加霜。偏瘫在床,失去语言功能,只能点头摇头示意,每每回想场景,黯然落泪。

      记得在网上看到这段话:“如何看待亲人的离世?”这是我见过最不一样的回答:亲人离世,就是你在学校,他在赶集;你在家里吃饭,他在地里干活;你去地里找他,他又恰好回到了家;他永远都在,只是今后每次都会擦肩。是的,父亲未曾离开,他永远都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陈萍:仰望父亲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6220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