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何凤山:红杏枝头(纪实文学)——乡村振兴中的郑家庄记事

  • 作者:张玲玉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5-07 12:07:07
  • 被阅读0
  •   题记: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村的文化传承是根性的文化传承;振兴乡村是根性文化的发扬和光大。

      杏树传奇

      如果说,一方水土一方人,那么,一方水土也有一方水土之魂。每到阳春四月天,在河北省蔚县这片有着悠久传承的黄土地上,便有一棵一棵、一簇一簇、一片一片的杏花次递开放,似鲛绡如錦锻,海涛般地涌动在这片起起伏伏的土地上,恣意绽放的景观蔚为壮观。

      相传,杏树在我国已经生长了上万年之久。而在郑家庄,村民们一辈一辈地种植杏树,已经传承了几百年。

      过去,在饥荒的年月,粮食不够吃,从五月起,杏花还未褪出,杏子只有黄豆粒大小,那些孩子们就开始爬到树上,吃小杏充饥,一直吃到杏熟。嫩杏和半生不熟的杏,吃多了也不坏肚。吃杏、吃杏仁、吃杏花、吃杏树叶都能充饥。上山割柴,孩子们衣袋里都装满杏子当干粮,割柴以备秋冬烧炕做饭之用。老杏树死了以后,就会长出白色月牙状的东西,有清热祛毒之功效。赶上闹瘟疫,穷苦人家看不起病,买不起药,往往拿命扛,便纷纷把这些白色的木耳采摘回来,熬了当药喝,很是灵验,俨然是生长在杏树上的灵芝!

      现在,村子里种杏树的人家越来越多。经营一个十几亩的杏园,一年可有一二万元的收入。

      杏树啊,你这庄户人家的树,乡村里熙熙攘攘红尘中的一员,黄土地不死不灭的魂。

      风景这边独好

      当振兴乡村的浩浩春风,从四面八方的乡路上徐徐而来,奔涌而来,古老的乡村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蜕变。有许多偏远的村庄,已经没有了人烟,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破败的院子里,只有凄凄荒草在冷风中摇曳起伏,仿佛在诉说着袅袅饮烟弥漫着浓浓烟火气的过往。还有的村庄只留下一些孤寡老人,在屋前屋后种植的杏树下,坚守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与此同时,却有着许许多多的村庄,在乡村振兴的蜕变中脱颖而出,郑家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个民风淳朴的古堡,从古至今并无一户姓郑的人家。但堡门在正南,堡内街巷亦成"正"字型布局,喻正气、正直、正道之意,故名“正家庄"。后按照姓氏命名村名的习俗,取谐音改名″郑家庄"。

      现在的郑家庄,峰山寺、老爷庙、观音堂、五道庙、龙王庙等等这些在岁月的风尘中走来的古寺古庙,和近年来崛起餐饮、住宿、滑雪、食品加工等各种形态的新兴产业并存,淳朴的民俗民风和现代化气息相辅相融。风景这边独好。在红杏枝头,姿意地闹着春风。

      他们首先发动村民,下气力改变村容村貌。2021年以来,全村拆除残垣断壁39处、废旧房屋85间、清理积存垃圾11,900余方,投资800余万元实施旱厕改造,全村229户用上真空负压抽水马桶,2022年全村实施了强弱电入地工程,养殖户外迁、街道立面整治、砌筑砖混墙、安装路灯等工程。村内街道全部硬化,主巷道用水泥、栢油铺成宽敞的大道,小巷用青、红砖铺垫,栽植景观树11,800棵,花34,000余株,绿化面积4万多平米。堡内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村里设有标准的卫生室,全科乡医,有图书室、文化站、村民广场,老百姓还自愿组织了舞蹈队、锣鼓队,根据村里涌现出的先进人和事,编排各种文化节目

      现在,走进郑家庄,一派清洁崭新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堡中一株大柳树,虽历经数百年光阴,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方圆百步之内,皆浓荫清凉所及,最是村民们休闲聚集的好去处。

      大柳树东临主道,是小贩和商家聚集的一条长约百米臼热闹的集市。西临一塘池水,隐见水草浮荡,小荷如碧,水中又建一飞檐斗拱之亭榭;两者于水波间相映成趣,愈见北方老柳之古朴,江南水榭之妩媚。

      随着古堡之振兴,大柳树下四周大兴土木:道路在拓宽,文化墙在伸延,投资千万多元的南山小院已建成。

      整个古堡如淅淅春雨浇洗过的,连砖缝里的尘土都清洗得干净。

      如此温馨宽敞整洁的乡村风貌,让久居城里的人们羡慕不已,能到这样的环境里居住生活,成为城里人的一种奢望。

      一枝一叶总关情

      记得有一位国学大师说过,广义的大文化,不单指意识形态。我们的生命赖以生存的一切,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科学技术以及乡俗民风,法律制度等等,都是大文化之重要组成部份。其中各种形态的产业,则是大文化之根,之魂。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一枝一叶总关情。每一个人才都是种花人,育花人,护花人。人才济济,才有这万紫千红总是春。

      张建忠北影毕业,在北京有自己的工作室。熊歆,他们叫他大熊,长期在韩国发展,来村创业带来了金圣文、宋雯婷等人。在他们的推动下,蔚县和韩国一郡县结为友好城市。宋勇杰,北京交通大学毕业,是蔚县本地人。带着北京的女婿(宋磊)、女儿来村创业。他们在北京的收入远远高于现在,譬如宋磊,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企业的高管,年薪20多万,现在是"吧唧"小农场的负责人,终日忙碌,晒得黑油油的象个地道的“小农民”。

      之所以能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不光是因为在村里有他们自己的产业,而且从县到镇到村都给这些人才以特别的关照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县委、县政府每年要给来蔚高端人才写慰问信,中秋、春节都要派专人慰问。他们还积极邀请人才加入人才智囊队、产业助力队,给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村里把不远千里前来投资的林子老师当成亲人一般,给她颁发“荣誉村民”证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包镇的原县人大副主任杨希河、宋家庄镇的主要领导经常现场协调,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林子老师还在南山小院举办“美丽庭院好主妇”评比活动,让村里的妇女和来自四川的顶级厨师PK厨艺,让这些妇女学习大都市的饮食文化。熊歆个人乐队在村举办“乡村音乐节”,让村民们感受当代时髦音乐文化的魅力。林子老师还邀请北京电视台记者唐晓霞老师给村里的孩子们进行启蒙教育。北京的大画家潘虎、边静以及清华、武汉大学的专家学者先后到村参与规划设计,进行文化交流。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吸引在外的本土人才回乡创业。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原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新华社原记者汪永基、汪永晨兄妹,内蒙河北商会会长庞永武等蔚县籍成功人士回乡发展。该村在北京发展的“煤老板”张根,回村建起了翠峰山庄,搞起了餐饮、住宿等产业。开发“神泉洞”旅游景区的投资人陈殿明,策划在村东投500多万建设儿童乐园,村里已为他选好了项目用地。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不忘培养本地人才。他们开办了南山夜校,邀请“南山”团队来授课,请县里的农业专家来给大家讲种植技术。他们还请村里从事小米加工销售的陈建兵给大家授课,了解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性和包装销售的技巧,传授市场营销理念。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他们挖掘土地潜力,在人才团队的策划下,把属于集体的荒沟、荒坡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全村储备的项目建设用地340多亩,用于开发“一院一园五区”产业群。投资一千六百万元的南山小院,被评为“全国首批甲级民宿”。正在建设的智慧花卉大棚,既能赏花,也能开发素食餐饮,与南山小院的餐饮形成功能互补。人才团队还和村里的5户村民共同成立了兴蔚(蔚县)农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项目监管服务,每年可收益22万元。

      为了带动村民致富,在南山小院打工的村民,有近30人,她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南山小院还开发的腊肉、香肠等土特产品加工,所用的食材,大都是收购村民自养、自种的粮食、蔬菜、羊、鸡等。人才团队用高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节省了中间费用和差价,实现了和种养殖户的互利互赢。

      杏林深处

      走进杏林深处,一个坚强的村党支部,子,一个团结的村两委班子,宛如茁壮的主枝干,使郑家庄这个有着七百年传承的古堡,枝繁叶茂,繁花似繁

      桂举者,陈性,世居古堡。自幼求学,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素常寡言少语,为人正派。曾任村党支部书记十八年,囗碑颇好。2021年,在村两委班子換届中,陈桂举让位于年轻人,被选为副书记。他在堡之西侧,自家承包的土地上,经营一爿杏园,名曰世外杏园。每日驾一帶棚的电动车,往返于杏园和古堡之间。同时,他挤时间一如既地操劳于村务,尽力搞好"传、帮、帶"。在处理土地征流转、村民纠纷等难事要事上,凭着自已丰富的经验和威望,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辅佐年轻的新书记。延续团结、和谐、互助的班子传统,是这个村干大事的最大底气。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八万多字《翠屏夜话郑家庄》。从郑家庄远古的传说传奇,古寺古庙的由来到民俗谚语,一应齐全。他还创办了阅览室,通过搜集、接受捐增等方式,现已存书三千多册,为老少村民业余时间阅读提供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为古堡的文化传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在土地征迁工作中,村干部组成3个工作组,一户一策入户做工作,让大伙心甘情愿签协议。村北的一条沟,有130多亩。多年来,一直处于撂荒状态。他们把这些撂荒地免费提供给人才团队使用,建起了“南山冰雪小世界”,实现了变荒为宝,也为4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冬天游客多的时候,村民卖奶茶、糖葫芦等小吃,一天能收入100多元!

      由于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使这个只有三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得到了国家的认可。2016年12月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3月入选为第四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列入全国生态文化村名录;2021年10月29日,入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2年10月,经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省法宣办严格审核,表彰为第七批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22年12月,被评为河北省森林乡村,2021年被列入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四月挥手相别,进入五月,郑家庄沟沟坎坎上的一排排杏树,田野里一片片的杏林,已经褪尽了洁如鲛绡的雪白花朵,捧出了一簇簇粉红色的花鳄,分外娇艳。让我们这些远来的城里人心驰神往,留恋忘返。

    【审核人:雨祺】

        标题:何凤山:红杏枝头(纪实文学)——乡村振兴中的郑家庄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6143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