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井冈山红色之旅

  • 作者:李爱玉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4-04-09 00:07:15
  • 被阅读0
  •   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我们踏上井冈之土,行红色之旅,心潮澎湃,感怀万千。山峦叠嶂,林木葱茏,古木参天,仿佛见当年烽火连天,英雄辈出之景。

      井冈山,乃革命之摇篮天下第一山,它是一团火的第一山;它是一面旗的第一山;它是一条路的第一山;它是一本书的第一山。

      红色之圣地,井冈山我们来了。行于山间,脚下是蜿蜒曲折的古道,眼前是层峦叠嶂的山峰。遥望那昔日烽火连天之处,我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想那当年,红军战士们身背斗笠,手持红缨枪,穿梭于山林之间,与敌人殊死搏斗。其英勇之姿,坚韧之志,令人肃然起敬。昔日,先辈于此,披荆斩棘,艰苦卓绝,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故今日之井冈山,不仅为自然之美景,更为精神之高地。

      漫步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仿佛穿越时光,重回那峥嵘岁月。馆内陈列着众多革命文物,件件都承载着那段光辉历史。我驻足目睹着纪念馆里的一帧帧发黄的照片,视着那些英勇无畏的脸庞,心中涌起无尽的敬意。一支支泛黄的火药枪、一把把锈迹斑斑的大刀,都收藏了一个个怎样泣血生动的故事?这些物件都把理想的信仰和摇篮生成的精神定格在这里。革命先烈为了民族之解放、人民之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当我们统一着装红军制服,头戴八角帽、身穿红军服,腿绑灰色带,沿着朱德带领军民挑粮小道爬上山顶已经是中午时分,来到黄洋界哨口。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当年红军与敌人激战之地。我们立于哨口之上,俯瞰那广袤的山川大地,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尽管其山不高,海拨只有1300多米,但在中国革命处于危难之际的1928年8月30日,在此发生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而扬名天下,毛泽东“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想想那当年红军战士们,在此地英勇抗击敌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片神圣的土地。其英勇之姿,永载史册,激励后人。

      井冈山,我觉得始终站立着一种思想,它是火种。那军旗猎猎,军号嘹亮。星星之火,在燃烧中燎原了大地。

      我站在这岁月的战壕里,抚摸着曾经的炮体。隔不断的目光顺着隆隆炮声的方向,那可是东方破晓前诗的绝唱。

      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是有着重要历史的意义,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伟大的转折点。1960年10月,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井冈山人民在黄洋界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当时的纪念碑采用的是木质结构。1965年冬,井冈山管理局在木质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西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随后又行至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陵园庄严肃穆,松柏苍翠,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我们肃立于碑前,默哀致敬。心中默念着那些英雄们的名字,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走进茨坪的八角楼,总是忘不了八角楼上的那盏油灯,它映照着伟人沉着冷峻的面孔、思想的火花,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你在用信念和理想思考着中国革命的未来;茨坪八角楼里那盏灯光,何止照亮了一个房间,而是照亮了整个井冈山、整个华夏河山!

      我们细品当年红军吃的红米饭和南瓜粥,也听了《红米饭 南瓜汤》的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

      这首《红米饭 南瓜汤》就是当年红军传唱在“挑粮小道”上,也是那个年代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的不易换来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井冈山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自然之旅,更是一次精神之旅。此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井冈山,是红色景点,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那种红色精神的震撼和感动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井冈山红色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5807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