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康君:尔朱真人在丰都

  • 作者:冰馨诗玥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12-11 22:12:39
  • 被阅读0
  •   明版《平都山志》有一则故事:“尔珠洞青城卖药。尝以白石投江中,世人莫识。后郡守异之,与买丹药,其价终日不定。郡守怒以酒醉缚之沉于江中,流至水涪州,渔人接之,睡正熟。渔人姓白名石,相携至平山,一日与渔人白昼冲举。”

      单看《平都山志》尔朱洞的故事不容易明白。

      这尔珠洞乃人名,即尔朱通微,尔朱乃复姓,据清道光《仁寿县志》载李文白《尔朱真人像赞》,说真人为尧帝之后裔。邵銞《尔朱仙石刻像传》说真人“帝尧裔费考,覈元魏族未悬。”虽然作为尧帝后裔难考证,但出自元魏族没有悬念。

      尔朱真人又名洞,所以又叫尔朱洞,号归元子。他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许多地方志都有他的记载。比如苏东坡就有专文写他,“尔朱道士晚客于眉山,蜀人多记其事。自言受记于师云,汝后遇白石浮当飞仙去。尔朱虽以此语人,亦莫知所谓。后去眉山,乃客于涪州。尔朱爱其所产丹砂,虽琐细而皆矢镞状,莹彻不杂土石,遂止炼丹。数年竟于涪之白石仙去,乃知师所言不谬者。闻长老道其事甚多,然不详其名字,可恨也。”(见《东坡志林》)苏东坡听说的尔朱道士故事,也不知他的名字,说他在涪州的白石升仙(这里的白石当为地名)。经查清同治《重修涪州志》收有尔朱先生的《还丹歌》,即尔朱洞所写。并有尔朱迈(邁)人诗《涪陵江》:“杨柳天边树,征夫未忽攀。雨遥三楚戍,春入五溪蛮。犬马分新岁,渔樵失旧山。莫弹行路曲,吾道正间关。”不知尔朱迈人是何许人也。

      尔朱真人还是吾邑仁寿县的修道高人。我的家乡附近的贵平县(今仁寿贵平镇)五代时出了一位著名的花间派词人孙光宪,他就写有《尔朱真人传》,为《仁寿县志》所收录,记载了尔朱真人是唐僖宗时期活跃于贵平县及周边的修炼之人,后来成为得道高人。

      尔朱道人曾修道于仁寿县飞泉山,在眉州(今眉山)、简州(今简阳)、资州(今资阳)、重庆府等地方志中都有他的踪迹,是蜀中八仙之一,他著有《还丹歌》,玄妙神秘,连地方志都全文收录。清同治五年《仁寿县志》中孙光宪的记载犹为详细,《尔朱真人传》载:尔朱真人曾遇异人赠以丹药,说,看见水中石头浮起就服下,可以成仙,于是,他见水就投石,观其浮沉,人人皆以为狂。有一次他在峡中游览,见一老者划船等他,他在船上一问,老者自称涪州人姓石。他一下就明白了,所谓浮石,就是船上的人姓石,于是给他丹药,两人都成为了神仙。还有另一种说法,尔朱真人曾在市中卖丹药,价格为十二万钱,有刺史召问,则增价十倍,刺史因其反复,用竹篾笼装之丢入江中,漂到涪州被渔人白石救上岸,后来二人都成了仙。(“尔朱先生,成都人,字通微,亦号归元子。唐僖宗时隐炼于金鸡关下石室,居久之,有异人与药一丸,且戒曰:子见浮石而服之,仙道成矣。自是遇石必投之水间,视其浮沉,人皆以为狂。一日游峡上,有叟舣舟相待。叩其姓名,对曰:涪州石姓也。遂豁然悟曰:异人浮石之言,斯其应乎?因服药轻举而去,时天复末年也。先生有《还丹歌》传于蜀中。一云先生后自果州至合州卖丹药于市,价十二万,刺史召问其值,更增十倍,怒其反复,以篾笼沉之江,遇渔人白石者救之,授以丹俱仙去。”)此是关于尔朱真人的两种说法,涉及涪州和合州,当指长江中涪州段的山峡中。尔朱真人飞仙在唐天复末年,天复为唐昭宗的年号,即公元901-904之间。

      仁寿县历代许多名人对尔朱真人有题咏,如驰公道曾作有《尔朱真人碑》,也说尔朱真人是尧帝的后裔,行迹在黎、雅、犍、嶲之间(“辟谷引年行遁于黎、雅、犍、嶲之间”),远古时代可能在古隆州(仁寿旧属隆州)游历过。曾作为隆州知州的尔朱绂,为尔朱真人十五代后裔,写有《尔朱真人像传》,是为记载仁寿县东的飞泉山超觉寺的尔朱真人影像,有石刻两片,一全影,一半影。有一点很重要,尔朱绂说他的先祖距今五百余年,按孙光宪的说法,尔朱真人在唐僖宗时修炼,这段时间为873-888年,飞仙时为唐昭宗时期,即公元901-904之间。而尔朱绂作文时的宋朝淳熙丙申年为1176年,也不到三百年,但尔朱绂的说法应可靠一些——毕竟是他的先祖,肯定有根据。

      宋朝也有个尔朱真人。清光绪二十三年《简州续志》:“宋尔朱道士尝醉卧刘尧则之门,尧则使人席之,蒙以衣,比醒曰:尔长者也。留所顶冠曰:刘氏自是官矣。已而刘氏子孙登第者九人。”清乾隆二十六年《丹棱县志》:“尔朱真人,眉山人,隐居飘然山,遗有丹炉丹井石洞石床。”清康熙《眉州属志》则为“尔珠真人”,其他内容与《丹棱县志》同。这个眉山的尔朱道人也是一位高人。

      再说尔朱洞所遇异人,就在青城山。巧的是在丰都县平都山得道飞升的阴长生,也是在青城山获得长生术的。《平都山志》说渔人叫白石,从故事来看,此尔珠先生即尔朱真人。

      这些得道飞升的传说,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屡见不鲜。最著名的莫过于淮南王刘安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尽管民间传说不一定都是事实,但远古的传说可能还是有根据的。现在的疑问是尽管尔朱真人到过重庆周边的许多地方,他到过丰都吗?《平都山志》所谓的平山是否就是平都山?在清同治八年《新修酆都县志》有这么一首诗《平都山》:“平山何崒嵂,天下说名山。福地开三岛,仙丹炼九还。楼凭青鸟度,洞许白云观。拂石寻题字,芙蓉紫翠间。”又,《平都山志》载黎一䕫诗,其中有“使节临秋暮,平山破晚登”。据此可知平山就是指平都山,那么尔朱洞在平都山修道的传说应有一定的依据,至于是否飞升那就是传奇了。

      《平都山志》有宋朝赵遇诗叙及尔朱先生,“丰都有观县之东,冈势崛起如游龙。盘盘会级上绝顶,郁郁巨柏凌苍空。秘殿梁唐制作古,绛气漂渺浮琳宫。自昔王阴驾鹤去,至今爽气飘仙风。尔珠先生继其后,百炼冲举游鸿濛。五云破地已灵异,白石水岸遗遐踪。.......”丰都山上有汉时王方平、阴长生先后得道飞升的传说——“神仙得者王方平,谁其继之阴长生”,这首诗则表明继他俩之后又出现了一位得道高人尔朱洞。

      ——完稿于2023年12月9日晚

      附记:

      今日与家人游西昌邛海东岸山上的青龙寺,意外发现寺内供有“古浮石”一块,问之寺僧,答曰:此远古邛海上浮现之石。当然这不是原石,古青龙寺也是新建,供一石以记远古的故事。可见水上现浮石的传说非一地也。行笔至此,我想到上文所言尔朱真人“辟谷引年行遁于黎、雅、犍、嶲之间”,而西昌古为越嶲郡,或巧合乎?昨来西昌前,略翻该地旧志,有“青龙寺,在县东三十里邛池东岸,旁有泉取水祈雨輙应”之句,或可再探究一二。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康君:尔朱真人在丰都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2131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