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飞鸽救周

  • 作者:兰亭书香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1-11-14 00:14:41
  • 被阅读0
  •   一鹳发三桥,三桥发九周,九周十八村,代代永相存。”说的是鄱阳周氏的起源与发展。北宋末期,周氏祖先泰公由九江德化(今九江庐山区)迁鄱阳义仁乡五都三图鹳林。义仁乡乃今鄱阳县四十里街镇。三桥指南坪桥、板铺(埠)桥、梅源桥。其中板铺桥一系为雪坡堂周氏。雪坡堂因周伯琦号玉雪坡真逸而得。我村白杨周家于元朝迁于板铺桥。

      记得小时候,我家住的老屋,是土改时期分的地主家房子。老屋住了四户。共有明暗房十二间,有一长长的天井。天井两端的厢房,粗壮的柱子上是稍带弧形的大梁,大梁上建有阁楼。梁、窗上雕刻飞禽走兽、富贵花卉。鸽子喜欢从天井飞入老屋,落在大梁上。于是合住的几家就在梁、柱、窗等上面挂一些破框、破篮、破箩之类的,里面垫些稻草,好让鸽子休养生息,繁衍后代。大人们不允许孩子们伤害鸽子,也不让摸鸽子蛋。我们从来不吃鸽子。听老辈人说,姓周的都不许吃鸽子。这样口口相传,流传至今。什么原因,由我慢慢道来。

      这要从元朝末期周伯琦说起。周伯琦,字伯温,元大德二年(1298年)出生于饶州鄱阳,今鄱阳县游诚乡板埠桥村。他父亲周应极是朝廷翰林院待制。幼年,周伯琦就生活在父亲身边,并在国子监读书,学习成绩很好。喜工书法,文学造诣也高,且关心国事。不久荫授将仕郎、南海县主薄,后为翰林修撰。至正元年(1341年),任授经郎,兼经筳译文官,教授皇亲勋贵。至正五年(1345年),任广东道萧政廉访司事。至正十七(1357年)年,拜江浙行省左丞,招谕张士诚,留江平(今江苏苏州)十年。期间有诗:

      九载违离得远书,

      几更岁历斗旋枢。

      华星秋月超元白,

      峻岭重江限越吴。

      “限越吴”指的就是滞留苏州。待张士诚灭亡后,伯琦才回到家,时已六十九岁高龄。此时,惠宗皇帝急诏伯琦回朝继续辅佐朝廷大业。周伯琦也为皇上圣旨不断而感动不已,但无奈自己确实年事已高,不能担当朝廷大任。于是,他挥泪提笔写诗一首(该诗未在其诗集中查到,怀疑为后人伪作),以示谢意和歉意:

      老牛无力懒耕田,

      且在南山伴草眠。

      旧耙新犁高挂起,

      吾皇何必再加鞭。

      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伯琦仪观温雅,粹然如玉,虽多遭时艰,而善于自保。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尝著《六书正讹》、《说文字原》二书,又有诗文稿若干卷,结《近光集》。

      当时板铺桥及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以周伯琦为荣。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板铺桥在村口建一“龙凤牌楼”。牌楼高大雄伟,雕刻龙凤图案,上悬红色檀木横匾,匾书“君叩臣门”四字。族老板还安排村民轮守值班,要求来往行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布衣百姓叩头。此外牌楼附近还建造了仿宫廷建筑群。好一群建筑,飞阁流丹、雕梁秀柱、层楼叠榭、碧瓦朱甍。兴建仿宫廷建筑含谋反之意,是普通百姓大忌。龙凤牌楼也太过张扬。这样肯定惹来嫉妒,招来祸端。

      话说板铺桥背后有个车坊村,现在以周姓为主,当年出了刘、何两位进士。两进士回家省亲,见此牌楼和建筑群大为不满,认为板铺桥是仗朝廷有人胡作非为。于是,二进士联手进京将此事密奏元惠宗皇上,状告周伯琦及板铺桥。惠宗大怒,一方面派大臣密查伯琦,看伯琦是否知晓此事。另一方面派大臣去到饶州鄱阳,明察暗访,看立牌楼、建仿宫殿是否属实。经查,立牌楼、建仿宫殿属实,但伯琦并不知情。

      一天早朝,太监宣:“有事上奏,无事退朝。”去饶州鄱阳的大臣上奏:“启奏陛下,板铺桥兴牌楼,修仿宫殿,事实确凿,望吾皇定夺。”皇帝答曰:“去广东拿周伯琦,禁足其书房,令即刻起兵饶州,血洗板铺桥。”。此时同为朝廷大臣的周伯琦亲家张某急忙上奏:“启奏陛下,当值四月,派兵,必践青苗,伤无辜。故臣以为待秋后八月,派兵不迟,请吾皇三思。”皇上思考片刻曰:“准奏”。实际上张某采用的是缓兵之计。

      从此,周伯琦禁足书房,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总想不出解决办法。一天晚上,伯琦坐书案前在左思右想,唉声叹气。突然,一只鸽子飞至窗前。好一只漂亮的鸽子,全身丝绸般爽滑的灰色毛羽,配着闪闪发光的深绿色颈毛,加上炯炯有神的黑色眼睛,显得机灵可爱。鸽子“咕、咕、咕”叫了几声。伯琦见是自家鸽子,骂道:“好一只畜生扁毛,老爷我烦心,滚。”鸽子又叫了几声,但就是不飞走。伯琦见状,随意说:“鸽子,鸽子,尔可帮我,可,叫三声。”鸽子真的叫了三声。又道:“吾书一封,可送老家,可,连三声。”鸽子:“咕、咕、咕”又连叫了三声,边叫边欢快地啄着窗台。于是伯琦赶快起草一份家书,书中把刘、何如何密报,朝廷派人调查,及皇上令血洗板铺桥等情况一一道来,并叫家里人赶快拆除牌楼及仿宫殿建筑,种上芝麻。写好后,将书信用油纸包好,绑鸽子腿上,并交代鸽子七七送回老家,鸽子把七七误听成一七。一切就绪,鸽子如箭一般飞向黑色的夜空。从北京宫殿到江西饶州不远数千里,可怜鸽子没日没夜地飞翔,终于在七天的午后飞到板铺桥,一头栽进族老板家天井的花缸里。老板赶紧命仆人救起鸽子,鸽子早已奄奄一息,不一会呜呼哀哉。

      老爷从鸽腿取下家书,仔细阅读后,大惊失色。忙命人拆除牌楼与仿宫殿建筑群,种上芝麻。待秋后八月,官兵前来。村口处,何、刘二进士说的建牌楼和仿宫殿建筑的地方,芝麻已长到人头高,白色的芝麻花节节向上,随风摇曳,有的还结了一串串芝麻夹。官兵见状只能收兵,班师回朝,回禀皇上。

      皇上盛怒之下斥责刘、何二进士犯下诬告的欺君之罪,当以诛之并灭九族。同时命人释放伯琦,官复原职。周伯琦得知皇上问罪何、刘二进士,先是大吃一惊,然后也一筹莫展。他深知自家村子伤风败俗之事非同小可,错误在先,觉得虽然自己原来并不知情也难脱干系。经过再三思考,周伯琦亲自到皇上面前认罪并请求发落,同时为刘、何二人开脱。接着,他又要辞官告老还乡。谁知,皇上非但没有治罪周伯琦之意,反倒被他的举动所打动,为他的辞官深感痛惜。皇上心里自然明白,这是伯温既忠君又爱民的最好选择啊!他早年为我元朝培养了许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一生时时以国事为重,处处以民安为先。手捧伯温(伯琦字)的辞呈,皇上竟然泣不成声。之后,又急诏伯温继续辅佐朝庭大业。周伯琦也为皇上圣旨不断而感动不已,继续留任广东道萧政廉访司事。

      为了世代铭记鸽子救命之恩,族上人专门为它铸造了一口金棺材,全村人都披麻戴孝为鸽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与此同时,族上还立下一条“从此不吃鸽子”的族规。但是,由于人们对鸽子过分崇拜与对其埋葬情况保密,导致至今不知鸽子究竟葬在何处。有说葬在“月山”的,有说葬在“铜角(读ge)源”的,也有说如今的"鸽峪里"就是埋葬鸽子后改称的。确实,“月山” “铜角源” "鸽峪里"都是板铺桥的山地名,其中“铜角源”由为官府铸造过铜钱而得名。现仍流传彦语:“铜角源,铜源角,七分田,三只角,谁找到,铜钱角子撮箕撮。”这里“角”全部读“各ge”。这说明“铜角源”历史上确实造过铜币,也埋了很多铜钱。

      我村白杨周家是由板铺桥打图迁过去的,同样也有这些地名。隶属鄱阳县凰岗镇的“月山下”,其“月山”原属于白杨周家,该村是白杨周家早期迁移过去的周姓子民。

      事实上,不是所有姓周的人不许吃鸽子,只是发源于板铺桥雪坡堂一支的有此要求。这一支主要分布于鄱阳县,如游城乡的板埠桥(现名)、白杨周家(含月山下)、车坊周家、西边山下,珠湖乡的凤凰周家(含新村、礼恭脑),团林乡的几个周家,田畈街镇的弯头周家等。江西其他地方也有些。明朝时期瓦屑坝大迁移也有部分分布到全国其他省。就算这一支,也有的不再忌讳吃鸽子,真是数典忘祖。诗曰(作者作):

      失意淡然得莫狂

      祸事多因出张扬

      旧时若无飞鸽事

      今日何来雪坡堂

      结草周人无以报

      衔环吾辈勿可忘

      劝君莫食忠义鸟

      数典忘祖责难当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飞鸽救周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527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兰亭书香兰亭书香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112篇
      • 获得积分:675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