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大学生活
文章内容页

桑梓之地话神奇

  • 作者:馨语馨愿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03 13:34:16
  • 被阅读0
  •   前言:

      桑梓之地,顾名思义有桑树和梓树的地方。少时不知“桑梓”之意,后读《诗经》得“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稍解其意,再后来读南宋理学家朱熹《诗集注》方悟“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器具用者也。”之深意。桑梓乃父母亲植,传留子孙享用的两种良木:一为养蚕穿衣,二为做生活器皿。代表着长辈给予后辈子孙的殷殷之爱。当然桑梓自然也表达着后辈对先辈拳拳的感恩之情。所以自古就以桑梓代表故乡或故乡的父老乡亲。

      桑梓二字,承载着祖辈温厚的爱和生活盎然的诗意,听起来如此亲切和安然,我疑心这是最美的乡音和乡愁!在我们蒙阴县野店镇就有这样一个幸运的山谷,被命名为桑梓峪。峪,本意为山谷,用于山区村庄命名很常见。而把桑梓二字用于村庄名字,不能不说是这些村庄的幸运。

      我在百度上查桑梓峪,发现有好几个市地的村庄叫这个名字。我疑心我们蒙阴野店镇的桑子峪村,也应为桑梓峪更合理,因为这里本就是梓河的小发源地和小支流。和其它小山村一样,桑梓峪的几个首尾相连的自然村,就像一个巨人静卧于蒙阴群崮之间的山谷沟壑。它头枕着晨云崮的阳坡,沿着梓河几条小支流冲刷出的几道山梁安放它的躯干和肢体,形成了几个小自然村。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其中两个神奇的小山村:赵家长岭和大石门。  老碾·千年油根子·赵家长岭  听摄影学会的杨德中老师说,桑子峪那里有一棵千年流苏树,于是同往探奇。当我们驱车跋涉了几重山和几道水,终于来到了桑梓峪最纵深的村庄——赵家长岭,在晨云崮脚下的一处两道小山梁夹角的稍微开阔的地方,从百米外就看见了这棵正处在盛花期的千年流苏树,当地人依然沿用最初的叫法——油根子。和我们所见的所有的流苏树一样,她的花繁密而幽香自不必说。

      当我通过半人高的镂空石灰砌墙的院门来到她的面前,当我怀着万分的虔诚与她对视,我不由地后退了两步,大凡古树都是有灵气的,所以我躬身对她拜了三拜,才走上前将随身携带的红绸布系在稍高一点的一个树洞上,然后才敢仔细观瞻她的容颜。只见她主干挺直,大概有四米高,根部离地一米高的树干从地面就开始中空,围绕树身形成多个空洞,有的甚至还空与空相连,洞与洞相通。我和同行闺蜜两人合围,正好围绕树身一周,故根据身高测量其树围大概三米半。她全身皲裂,沟壑纵横的皮肤布满干青苔,可以想见如果夏天的雨后,大抵是可以形成壮观的绿色小溪流的样子。她的沧桑是长在身上,刻在脸上的。看,她多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妪。可是,昂首再观其硕大的树冠,那枝繁叶茂的嫩枝和嫩枝梢头的繁花,在阳光下流光溢彩,有风拂来便快乐地舞蹈,无风便静默如娇羞的女孩。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在我的身上、脸上和发上,我快乐地伸手接住流苏花间的一缕阳光,也接住风中隐匿的花香,这时我感觉她就是一位青春勃发的少女,散发着迷人和高贵的气质!再看她那残缺中空肌肤上生出的两股年轻的枝条,和大树冠一样开满了茂密的流苏状细碎的小白花。很难想象只靠周围一小部分身躯与树根相连,她竟然能繁衍后代,不由感叹她生命的坚强!也很难想象她是如何走过沧桑的千年岁月,又是如何中空的?

      在我们感叹惊奇的时候,树下来了两位大娘,她们说是来推碾,事实上是闻声前来观望我们这几位不速之客的。我乘机向她们请教。问树龄,答曰具体说不上来,只记得六十年前,自己还是二十多岁姑娘嫁进庄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子了。我们又问是庄子早,还是树早,她们肯定地说,当然是树早,是安了庄子后,此处有大油根子树遮阳才把碾安在这里的。我们向碾仔细看去,石碾倒显得没那么古老,用手一摸碾台,还有一层白色粮食粉末,说明还经常有人来压碾。其中一个大娘扫了扫碾台,准备推碾压花生米,她突然告诉我们说:“这庄上有能说上点事来的,要不让我家老头子和你们拉拉呱吧!”这真是求之不得啊,我们连声说好。于是大娘找本家侄子给她当家的打了电话。不大一会,一位干瘦干瘦的七十多岁的大爷蹒跚着脚步走来,我们赶紧迎上去,把他让到已经清扫干净的碾台一角坐下。聊了一会天,说起来还都是同姓或者亲戚,这便拉近了距离。说话之间,我们已然了解到大爷(我应该叫姨夫,因为刚才大娘和我母亲都姓包,而且是同辈)名叫赵元彬,想不到他在县里还小有名气,他是村上的会计,并且是五届镇人大代表,两届县人大代表,知道村里很多事,是庄上有名的明白人。

      他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着这棵油根子树和这个庄子的故事,就像背现成的台词一样,他把这个庄子的前世和今生讲述得详细而明白。话说赵家长岭建庄有二百多年了,这块地方原来是上东门包姓大户的放牧场,称为富家场。到了清朝嘉庆(1796年——1821年)年间,包姓大户把女儿嫁给了南晏子富户赵汝孝,结果过门之后,赵家家业就开始衰败,后来其公婆去世,他家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这样就有人传言说是这家女儿命犯婆家。自家女儿过穷了还被人说闲话,娘家二老自然心疼得不得了,于是就请教风水先生破解。风水先生说:听说你家富家场有一棵近千年的油根子,这树寓意生活有油,后代有根。可以交给女儿家去经营开发,指定你闺女家去就富了。于是二老在征得儿子同意并立下文书的情况下,赵汝孝就带着四个儿子来富家场油根子树旁安了家,并在油根子树荫里安了碾,开始了在这里的农耕生活。果然如风水先生所料,赵家来这后,就开始发家致富了。当四个儿子渐渐长大,大儿子赵云祥就在油根子树西盖新房成家,也就是他的祖上;二儿子赵云深在油根子树南盖房结婚,后分为上东门和晏子两支;老三赵云贵则在树东盖房立业;而老四赵云登跟着老爷子住,后来去了沂水便失联了。就这样,围绕着这棵油根子树赵家逐渐繁衍形成了现在的赵家长岭。

      关于这棵树为什么空洞,老人说在建庄之初她就已经中空了,后来民国初年光棍事的时候,洞里住了蜂子,光棍为了掏蜂蛹,就放了一把火,结果孔洞给烧得更大了。老人还动情地说,这棵树在当地是节气预报员,因为她清明发芽、立夏开花,开花时节就开始种花生。而且她的花给村人提供了饮品,她的花初开为白,过几天变黄,最后变红。大家都把这棵树奉为神树。

      就是这样一棵神树,也曾经历过一次惊险,差点被一个不肖的后人给卖掉,所幸村人发现及时,立刻向林业局举报了这件事,她才得以继续安然屹立于此,庇佑着乡人。说着他用手指向天空的树枝,无比心疼地说:“你看,当时她被锯掉了多少手臂,要不是她的树冠会更好看,圆圆的树头就像一个大菜花。顺着他所指,果然发现那些看似枝繁叶茂的枝条都是新发于苍老断肢上的。真是幸运,虽然历经劫难,但她依然不计前嫌地守护着赵氏家族这一脉。

      采风结束,踏上回程,透过车窗回望,依依不舍作别这棵千年油根子,似乎看见林业局每年对她施肥、挂吊瓶养护的情形;似乎也看见村民为保护他给她建起的镂空的花墙。

      闭眼想见,当清晨的第一缕晨光洒在晨云崮上,也洒在千年油根子树上,谁家早起的大娘在第一声鸡鸣中起床,来到树下推碾;谁家的小媳妇又在流苏树下等待务工的丈夫归来?又是谁家的汉子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经过树下总会歇息一会?村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都会在聚在树下商讨,因为这是建村二百多年来形成的规矩。

      哦,千年油根子,是你和老碾一起,守护着赵家长岭,将他们的好日子推了一代又一代!  古柏·祖坟·大石门  从赵家长岭沿着山路向下,过不远就是一个叫大石门的小自然村。早就听说那里有一棵千年大柏树,貌似比赵家长岭的油根子树还粗不少,于是顺道去探访。

      我们进入最近的一户农家,他家的院落比较开阔且开放方便停车。下车之后,正遇见农户和邻居一家正要出门干农活,于是向他们打听千年古柏的所在。他们看了看我们,问我们是干什么的,于是说明来意,想看看古树的样貌,顺便了解一下古树的故事。

      其中一个农户的男主人微微笑笑说:那棵柏树在他家祖坟的林里。啊?那岂不是古墓旁的古柏?我心里掠过一丝惊惧,但又不好意表露,于是央求他们讲讲古柏的故事。

      这户农家的女主人便开了腔,我们一行几个人想更详细地记住故事,所以准备录音,没想到他们看我们要录,就不敢讲了。我们只好岔开话题,转为普通聊天,问他们姓什么?他们说这个庄子上都姓包,原来是上东门大户包家的后代。一听是包家,不正是我母亲娘家门上吗?也是同行者春英姐姐母亲的娘家门上,一问辈分居然都是我俩的舅舅辈,于是我俩马上叫他们舅和舅妈。仿佛一下子,又拉近了距离。他们本该快点出工干活的,也不着急了。于是正式给我们讲起了这棵古柏和祖上的故事。

      话说这棵大树底下最大最老的墓主,名字叫包庭秀,他是这个庄子上所有包姓的祖先。稍后我们去看古树和他家祖坟,发现大部分墓志铭已经无法辨认,但大概能看清楚:大清光绪元年(1875)冬孟月立碑,立碑人是其曾孙。如果再向前推100年的话,距离今天大概不到三百年的样子。他们继续讲道,当时是墓主包庭秀的祖上有一位秀才,相当于今天上完大学还没有就业,闲着没事就来自家山场游山逛水。当时此地在上东门西边,因此被叫称为西峪。他从上东门一路西行而来,走到此处歇脚,发现一对喜鹊同一条蛇,而且是一条很长很长的白练线蛇(大概是成精的那种),他们在此为争地盘打架。秀才秀才,腹有锦绣诗书方为秀才,自然他看待这件事情也与常人不同。他抬头看看北边巍峨的晨云崮,再回头看看身后远处还有一条山溪从一旁绕过,是个背有靠山,前面开阔的聚风聚水之地,这莫不是龙凤相争之风水宝地吗?于是他就立石为记,想着等自己百年之后来此地长眠以荫庇后代。后来不知过了几世,他的后代子孙来安林的时候,记错了位置,结果给埋偏了。偏不偏如何晓得呢?林上的这棵柏树就是证据,如何证明呢?说法是当时龙凤相争时小鸟拉下的树种出了这棵柏树。这种说法是不是极具民间故事色彩呢?真是令人称奇。果如此,我们推断,大石门是先有了祖坟,才有了村子,又有了树。以此推的话,这包家祖坟和村庄大约三百年左右,这棵树就比村庄还年轻。

      可是当我们怀着十分敬畏的心情,在两位舅舅的陪同之下去瞻仰那棵古树,考证那座祖坟的时候,从远处就看见那棵柏树在春天里苍翠茁壮的身影,从我们去的方向看,其树形非常奇特,就像一位传道受业解惑的教书先生一样,栩栩生动。联系舅舅所讲,这棵树莫不是当时发现这块风水宝地的秀才的化身吗?而且当我们再走近一些,看见一只喜鹊正栖于树梢的最高枝,杨老师激动地说:快看一只凤!这真是更加令人叫奇了。也许因了这块林地是我母亲祖上的原因,我并未感到有丝毫的恐惧,相反我想更加详实地掌握一些资料,写一写这棵树,也写一写这个包氏祖坟中的人繁衍下来的这个村庄和这个村庄的人。这是我母亲的家族啊!我为他们守护了如此繁茂的一棵古树而感到自豪。是的,这不仅是包氏家族的骄傲,也是蒙阴林业史上的骄傲吧!

      我抬头仰望柏树粗壮的需要三个人合围的高耸的主干,和那苍翠直插蓝天的枝叶象征着他有着庞大的根系,根深方能叶茂,不是吗?再看树身那挂牌上写着树龄:1500年。真的是1500年吗?肯定不十分准确,但确实可以证明此处就是一块风水聚集的宝地吧?试想,如果是在贫瘠之地,万不能如此壮硕吧?对于我们的惊叹,两位舅舅有点惋惜地说:这棵树非常顽强,听老人们说,日本鬼子曾经用秫秸围起来烧,结果这棵树几乎毫发未伤,只是树的根部少了这块皮,八九十年了,还是这样,新树皮并未将伤疤包裹起来,也许这就是对日本侵华那段历史无声的控诉。舅舅们还说,这树形本来更好,树冠非常圆,可惜大概十年前被大雪给压弯和压折了几枝,所以才变成现在这样子。

      听了这棵树不同寻常的经历,不禁又唏嘘了一阵子,正是这棵树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他神力的庇佑,使得这个小村子如此平和安宁,从这个村子走出去了好多大学生,还有好多研究生和博士生,他们有的走向了大城市,有的留在了农村。但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骄傲地说,我是包家秀才的后代,我的家乡是大石门,我的祖上老家是上东门!

      看看太阳偏西,我们要赶回小城了,于是就辞别了圣树,也辞别了两个舅舅和这个叫做大石门的包姓聚居的村庄。  后记:

      在回程的路上,我在想:古人是非常注重生前与身后之事的。无论是生前为了活得更好更方便,还是身后为了给后代纳才积福,他们都会选择风水宝地而聚、而居。正如桑梓峪的赵家长岭和大石门,她们和其他朴实的小山村一样,各自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和故事,下次我还要再访,来了解此处为何叫大石门?相信会听到更多精彩故事。

      我还要更多地挖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中的古树名木,流传它们的故事,留传我们世世代代传承的神奇的桑梓之乡愁。  

      

    【审核人:站长】

        标题:桑梓之地话神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daxueshenghuowenzhang/16655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杨静杨静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38481篇
      • 获得积分:1112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