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鹳雀楼 · 普救寺 · 蒲津古渡大铁牛

  • 作者:汤逊夫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25 00:02:46
  • 被阅读0
  •   那年自驾游,问“去哪里?”我脱口而出:去永济!

      永济?啥地方?没听说起过。

      我解释说永济在黄河边上,现属山西省,离河南、陕西都很近。仍茫然。进一步解释,永济有鹳雀楼,一定记得那首有名的诗:白日依山尽,……

      这诗谁没念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的“鹳”字难写常错。

      我顺势说:永济重新修建鹳雀楼。鹳雀楼太有名了,值得去看看。

      “就为看一座楼,还是新建的,跑多远路,去那么偏僻的角落……”虽嘀咕,还是顺我意思,去永济!

      武汉距永济近千公里路程。第一程赶到河南内乡,看有名且保存完好的县衙。第二程到洛阳,我是“故地重遊”,仍兴致勃勃同遊龙门石窟、白马寺等,讲“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意美妙。第三程由豫入陕,从风陵渡过黄河,进山西境,很快到永济市区,入住,名气大价格不贵又好喝的简装汾酒来二两,酣眠,养足精神,好登鹳雀楼。

      鹳雀楼

      出永济城区不远,平旷的原野上矗立着一座高楼,基座阔大厚实,攀登几十级台阶才到高楼一层大门。室内有电梯直达顶层,我一反往常登楼一层一层往上攀爬的老习惯,坐电梯先上顶层,为的是先看是否真显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雄伟壮阔奇境。

      快哉!登临远眺的喜悦兴奋。太美了!太壮观了!

      近处,黄河,不止不息流淌,大浪滔滔,奔泄而去。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一路奔流,一路撒播文明的种子,先是由北向南流,突然转头由西向东流,永济正处于迎接大转弯的紧要处,这里的黄河,特别有气势有韵味。

      远处,扼据豫晋陕毗邻地的中条山,峰峦起伏,巍峨壮观。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曾经在中条山与日本侵略军激战,拖住骄横野蛮日军西进步伐,日寇的铁蹄止于潼关之下,企图进攻关中平原,占领西安,进而将魔爪伸向大西南、大西北的罪恶计划,终成一枕黄粱。这山,自古以来犹如挺立的脊梁,特别有硬劲有精神。

      倚着栏杆,以黄河和中条山为背景,留影一桢,心中颇为得意。沿环绕楼四周的“大阳台”边走边看,突然有新发现——王之涣铜铸塑像立在眼前,右手持笔,左手拿纸,目光炯烔,双唇微张作念念有词状,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啊嗬,真幸运呀,眼界高胸襟宽文采好的大诗人,凭这二十个字的一首绝句诗,王之焕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真伟大呀,情商佳意境美文词妙的大诗人,用二十字的一首绝句诗,写尽山川造化的雄奇伟岸,日月风光的变幻壮丽。一首短诗成就了一位名传千古的诗人,一首短诗让一座楼享有“天下名楼”的盛誉,一首短诗让历史悠久但现世却显得偏僻的地方成为绝佳的旅遊胜地,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您,伟大的王之涣!我向王之涣塑像鞠躬致意,又依傍塑像留影,值了,已然不虚此行!

      王之涣在世时就诗名远播,受到广泛关注。据说有这样一件趣事,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一起出遊,三人打赌看歌女唱谁的诗多。第一位歌女唱了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第二位歌女唱了高适的“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气得王之涣说,若不唱我的诗,从此我再不与你们论什么诗名高低。轮到最漂亮的那位歌女唱了,她声音嘹亮婉转,唱的正是王之涣那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不由大喜。王之涣无疑是那个时代难得的人才、精英,但正史《旧唐书》《新唐书》都未给王之涣立传,他留存下来的诗作也仅仅只有六首。

      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等史料记载,王之涣曾任过冀州衡水县主薄,不到三十岁因遭人诬陷而罢官,王之涣从此过上访友漫游的生活。王之涣写《登鹳雀楼》这首诗时,约只有三十五岁。那时候的王之涣,既有“欲穷千里目”的襟怀,又有“更上一层楼”的干劲,但是,那个时代没有给这个胸怀无比开阔、志向极其远大的旷世奇才施展抱负的机会。尽管十五年后,王之涣听人劝告重入官场,在天宝元年复补为文安郡文安县尉,仍难施展才华,不久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登过鹳雀楼,方知永济并非偏僻的角落,这里山川形胜,土沃物阜,是适宜人类居住繁衍的好地方,是华夏古老文明早期萌生发展的摇篮。这里最早称蒲、蒲坂,尧都在蒲,舜都蒲坂,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天下之中”,实在是很不简单能让人产生神秘联想的地方。秦、汉设蒲坂县,唐时改名蒲州,与长安、洛阳、太原齐名,谓之“中都”。到清代置蒲州府,下辖永济县,“永济”之名来源于此地古代曾开凿著名的水利设施“永济渠”。后来蒲州府被裁撤,蒲州古城反成了永济县下辖之地。1993年撤永济县改为永济市。坊间流传“四大名楼”的说法。黄鹤楼、滕王阁分别建在省会城市武汉与南昌,岳阳楼处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均为势要之地,为什么偏偏这鹳雀楼,建在名声并不响亮的永济呢?了解永济的历史沿革后,相信会消除这样的疑问。

      鹳雀楼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战乱频仍,北周将军宇文护镇守蒲州,因军事需要在黄河东岸建造了一座戍楼,用作军事瞭望、观察。楼建好后,发现周围视野开阔,景色壮美,登上顶楼有凌空俯瞰而小天下之感,故名“云栖楼”。黄河流域有一种鸟,嘴尖腿长,灰白色羽毛,称“鹳雀”,常栖息于高楼上,于是更名为“鹳雀楼”,后世一直沿袭用这名字。到元初,蒙古人围攻蒲州城,金军守将下令焚毁鹳雀楼及其周边浮桥等设施,历经七百余年的鹳雀楼就这样被烧毁了。人们怀念鹳雀楼的雄姿,将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者仍络绎不绝。清初有诗“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但西城楼实在是“盛名难却,其实难符”,数百年间,消失了的鹳雀楼让人无奈地留下无限遗憾。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近百名专家学者倡议重建鹳雀楼,经不懈努力,终于在1997年年末奠基动工,2002年9月新楼落成。新鹳雀楼创造了多项“第一”,是国内目前最大仿唐建筑;是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装饰的建筑;楼高73.9米,在“四大名楼”中属最高。鹳雀楼成了永济的新地标,黄河岸边一颗璀璨耀眼壮观美丽的明珠。

      登高揽胜之后,一层一层下楼,观赏陈列的展品和图片。永济好地方,蒲州多“知名人士”。男士如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是蒲州人,女士如有名的美人杨玉环贵妃也是蒲州人。更有位叫崔莺莺的女子,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最早记载出自唐朝诗人元稹写的传奇《莺莺传》,后世称《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在写自身,按照此说,则崔莺莺也应实有其人。有莺莺塔,颇巍峨壮观;有普救寺,《西厢记》所写崔莺莺与张君瑞两情相悦、历经悲欢终结连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寺庙。

      普救寺

      《西厢记》读过,很喜欢这部文学名著,知道故事发生在一座名为“普救寺”的庙里,但这普救寺座落何处,没太在意。去之前,确实不知道普救寺在永济,能入普救寺一遊,质感地体味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实在是意外之喜。

      《西厢记》讲的是一个旧时比较典型的才子佳人故事:老夫人率女儿崔莺莺、侍女红娘等扶崔相国灵柩回博陵安葬,道路遇阻,暂住普救寺西厢房。书生张君瑞偶见崔莺莺,二人初生情愫。贼人孙飞虎闻莺莺貌美,领兵围寺索她为妻。危机之时老夫人宣示:谁有良策驱退贼兵,便将莺莺许配其为妻。张生修书给故交杜将军,杜率军杀退贼兵解围。老夫人反悔前言不让莺莺与张生成婚,反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痛忧患病求红娘帮他出主意,红娘要张生弹琴试探莺莺心事,觉出莺莺亦不满老夫人出尔反尔,且对张生心怀爱恋。红娘为二人穿针引线,成全好事。老夫人觉察,严厉拷问红娘。红娘说出二人“生米做成熟饭”实情,并劝老夫人不要再作梗为难这对有情人。老夫人无奈之下答应二人婚事,但要张生赴京赶考求得功名方允成婚。张君瑞考中状元,与崔莺莺美满团圆,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个故事,虽源于唐代元稹写的传奇《莺莺传》,但那是一个始乱终弃令人多少产生不快的叙说。到元代王实甫手里,重新创作写成杂剧名篇《西厢记》,文词典雅,一波三折,达到很高的文学水准,传播面不断扩大。到清代,曹雪芹写出《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讲宝玉与黛玉共读《西厢记》,宝玉忘情中用《西厢记》中“多愁多病身”形容自己,“倾城倾国貌”言说黛玉,黛玉发怒,宝玉赔不是认错,引得黛玉也用《西厢记》中“银样镴枪头”取笑宝玉。《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常被红学家用作例证讲述高明的写作技巧,写活了宝玉黛玉一对少男少女的鲜明形象,不过这一回很是耐读。《红楼梦》是白话小说,普及传播远优于文言的《西厢记》,文学发展演进过程的接续效应让《西厢记》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文本传播的广度毕竟有限,民间大众能广泛知晓《西厢记》,更多依赖于戏剧的传播优势。

      作为剧本的《西厢记》,文词有些深奥,增加了一般人领会理解的难度,若直接原词原句原样搬上舞台演出,是很费劲的事,演出效果也难说会很好。后来,不少剧种将《西厢记》的故事改编成新的剧目,倒是精彩有味,很能吸引观众。京剧剧目《红娘》,就是依据《西厢记》中丫环红娘在崔莺莺与张君瑞之间传递情书,促使二人敞开心扉、暗结连理、成就佳话的故事改编的。其中“拷红”一场,更是脍炙人口百看不厌的精彩折子戏。荀派花旦名角饰演的红娘,扮象唱做俱佳。面对爱慕虚荣、讲究门弟、冥顽不化、固执凶狠、言而无信、昏聩无赖的老夫人,不惧严厉责问,不怕挥棍殴打,反责问老夫人反悔婚约,让张君瑞与崔莺莺生怨忧,是不是“当初何必无中有,一旦成空喜变忧”,耐心规劝老夫人“得放手时且放手,得罢休来就且罢休。”

      我特别喜爱这段唱腔,觉得红娘这哪只是在劝人,简直是在给愚顽之辈上处事为人的哲理课。不过老夫人这样的人,蒙昧、无知,迷信权势万能,要这种人摆脱陋习羁绊、放手、罢休,很难,只有在潮流的强势冲击下,顽固如老夫人者,才会不得不承认张扬个性、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本性,无法扼杀,也无法遏止。

      寺庙是宗教场所,佛像庄严,焚香诵经,虔诚跪拜,是常态场景。普救寺因《西厢记》所记述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而闻名于世,少了一般寺庙的程式化庄重,多了附会崔莺莺与张君瑞情爱故事的呈现布置。廊道墙壁上,有介绍《西厢记》故事的绘画和说明,虽显粗糙,看去倒有趣。庙内多辟与《西厢记》故事相关的场所:何处是崔莺莺的闺房,何处是张君瑞的住地;崔莺莺在何处焚香祈祷,张君瑞在何处弹琴挑逗;张君瑞怎样踰墙而入,有情人如何秘密幽会:……这些附会的场所还都塑有崔莺莺、张君瑞、红娘等人的蜡像,难说形象逼真,也让人会心一笑。

      宗教是特别看重向善的。基督教讲救赎,佛教则讲普渡众生。走出山门,特意在依山而建刻有“普救寺”三个大字的照壁前默默站立祈祷:为古往今来无数的崔莺莺和张君瑞,为所有真诚相爱的人们,也为世间一切的真善美。

      蒲津古渡大铁牛

      蒲州地处要津,黄河曾经最紧要最有名的渡口之一——蒲津古渡就在这里,自古此处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是秦晋往来的门户,为促进“秦晋之好”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国时期秦在河西,河东的蒲州属魏国,秦攻伐六国的无数次战争,多从此处过黄河开战。到隋末唐初,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反隋,一路南下,到蒲津渡口过黄河,向西直捣长安,才得了天下。也许因这种机缘,有唐一代,十分看重蒲州和蒲津渡口,视为“上辅”,称之“中都”,后来从洛阳以东漕运粮食要从蒲津渡转运到长安,河东一带又发现大盐矿,盐税是财政收入重要来源,关系吃饭和税收两件大事,蒲州和蒲津古渡的地位更显重要。

      蒲津古渡与其他渡口不同之处,过渡不是靠船而是建有浮桥渡过湍急奔流的黄河。早在春秋时期,鲁昭公元年,公子鍼就在蒲津关造浮桥,战国时期,多位国君在这里造桥,以后朝代也有在此造桥的,但有关桥的形制、结构等少有记载,无可考证。

      引人关注的是唐开元年间改建蒲津桥。一次是开元九年“增修蒲津桥,以竹苇,引以铁牛”。这次改建的浦津桥,桥墩有所改进,但仍用竹索联结船,竹索不耐用,很容易损坏。到开元十二年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建。唐人杜佑撰写的《通典》中说:“桥自后魏迄唐初,皆横百丈,连舰千艘,少败辄更,岁费不訾,于是开元十二年,唐明皇始下群议,乃铸牛、人、山、柱,夹维两岸,久成固矣!”

      这后一次改建可不是小事,以前用竹索系船,容易坏,常要维修,花费很多,不“固”;维修后,“久成固矣”,怎么做到的?“铸牛、人、山、柱,夹维两岸”,是怎么一回事?仍没说清楚,不甚了了。

      谜底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彻底揭开。《唐书志》等古籍记载:唐开元年间,于蒲津关两河岸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及前后铁柱三十六,铁山亦四,夹岸维舟,河梁用成。但浮桥元初烧毁,沧桑变化,铁牛后来也不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任永济博物馆长的樊先生,相信古籍明确记载的铁牛应该是确有的,他又听民间人士说,多少年来在黄河行驶的船只,常常莫名其妙被刮伤船底,造成损失,他想,莫非是铁牛埋在河床底下,才刮穿船底?于是从1988年开始探寻,终于发现大铁牛的踪迹,又在各方支持下开始发掘,一千几百年前的大铁牛终于在1989年重现世人面前。

      好家伙,大铁牛重的有七、八十吨,轻的也有四十多吨,而且造型精致,形象生动,出土的还有铁人、铁杵、铁山等,无不各尽其妙,世所罕见。连结两岸的应该还有铁索,每根约130 丈,8根共1040丈长,以每丈铁索重100斤计,共重 104000 斤。有人估算,铸造这些铁家伙,要用唐开元时年铁产量的五分之四,动用的人力至少以数万计。有了出土的实物,当时蒲津铁索桥的形制、构造、原理基本弄清楚了。中外专家无不认为这是中外桥梁史上的奇迹,有位香港专家称,蒲津桥“在古桥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足以彪炳千古”。而且在冶炼、铸造等诸多领域,也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是怎样决策的呢?是谁主持其事的呢?拍板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主持其事的是唐代著名宰相张说。张说这个人历经武后、中宗、睿宗、玄宗等几朝,入相罢相,几度波折,耿直暴躁,政迹突出,而且文名彰显。《唐宋文举要》收录了唐、宋两代最著名的几十位文人的作品,魏徵、陈子昂之后第三人就是张说(张道济),收录了他两篇文章。《新唐书》则讲,“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

      关于修建蒲津桥这件事,有史料这样记载:开元时兵部尚书张说就蒲津桥年年损坏破败的情形,奏告唐玄宗:“河上有三桥,蒲津是其一,然每冬冰未合,春冱初解,流澌峥嵘,塞川而下,如础、如臼、如堆、如阜、或摐、或掍、或磨、或切,绠断航破,无岁不有。虽残渭南之竹,仆陇坻之松,败辄更之,不罄供费。津吏成罪,县徒告劳,以为常矣!”

      唐玄宗听了当即表态:“嘻!我岂虑哉!乃敷祐于下,通其变。”

      这记载颇生动,但不见于正史,新、旧唐书都未提及。大文豪欧阳修主持编撰的《新唐书》对唐玄宗的“事迹”记录详细理所当然,为张说立传也有洋洋数千言,写了张说在官场的沉浮起伏甚至糗事,但两人纪传中一个字都沒涉及造蒲津桥这件大事。这显现中国历来的偏见与局限:把一切实用之学之术之壮举,都视为“奇技淫巧”,不重视反而歧视,即使是欧阳修这样的开明文人,能写“有亭翼然”,却不愿写大铁牛的壮观精巧。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一种悲哀和重大失误,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造成中国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贡献、发明不多,导致近代工业革命不能在中国发生,最关键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史料记载铁牛应该是八尊,如今只发掘出了四尊,不过这旷世难见的国宝,已让人十分震撼!四尊大铁牛露天展示,遊人可以任意触摸,据说人的触摸可以产生一种抗氧化锈蚀的物质,有利于对大铁牛的保护。站在大铁牛旁边,你会对自然、对历史、对古人产生崇高的敬仰之情,也会对未来产生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憧憬。

      去永济吧,真正值得去!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鹳雀楼 · 普救寺 · 蒲津古渡大铁牛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5006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