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记忆中的老家

  • 作者:伊豆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01 14:28:16
  • 被阅读0
  •   那是2016年的春天,侄子从微信上发过来几张老家的照片。说是村里因为砖窑用土的需要,整个村子要从坡上搬到公路边。我久久地凝视着照片里破败的老家,心里一阵疼痛,曾经的家,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就要没了!因为家,是心头避风躲难的港湾。只要家还在,心里头就有依靠的地方,脚下头就有归宿的根。没有了家,人就像水上漂的浮萍,最终不知道要随波逐流到哪里。

      听父亲讲,老家原先是修建在坡下的洛河滩上的,图的是取水浇地上工干活方便。1966年夏季里发大洪水,村子全都被水泡了,土坯垒成的承重墙全都坍塌了。看着多年的辛苦被洪水吞没掉,大队决定将村子迁移到坡上头。

      如今的老家,坐落在黄土高坡上的土坡上。前边不远处是从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一路奔腾而来的洛河,两边都是十几米深的土沟,背后则是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的分界线——铁镰山。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是父亲母亲哥哥们一砖一瓦修起来的。放假后,大哥就会带着我们兄弟们去老村子里捡砖头、捡木料。废弃的老村子里杂草丛生,蛇鼠狐狸将这里当做了天堂。从颓败的墙角下、炕洞口、锅台上,大哥用撅头抠出一块块砖头,二哥三哥将这些砖头抱出去装在架子车上。至于我,因为年龄小只能站在路上扶着车辕让车子平衡,方便二哥三哥往车上摞砖头。一个暑假下来,竟然也积攒了不少的砖头。

      房子的承重墙,依然是用黄土夯成的。里面的山墙,因为要节约空间,就需要用土坯砌。打土坯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自然就落到了父亲的肩上。每天放工后,父亲就从家里拿着土坯框子和杵石打土坯。

      土坯是要在干净、平整的青石板上才能打的。父亲将土坯框子在青石板上放好,从面前的粪笼里抓一把草灰,均匀地撒在框子壁和青石板上,再将旁边的素湿土用铁锨填进土坯框子里。谷堆冒尖的土是不能直接用杵石杵的,先必须踩平,要不然一杵石落下去,松土一下子就溅飞了。

      父亲抬起右脚,在中间的土尖子上前后踩上两脚,然后站到框子上从前往后跳动两下,将框子上两边的土就踩实了。然后,分脚站定在木框子上。这个时候,父亲提起面前的杵石头,先在框子上轻轻地砸出前后两个小坑位,然后才高高地提起杵石,鼓足力气狠狠地砸下去。随着咚咚两声响,土坯大型就固定好了。随后,是用杵石快速的砸边。

      这个砸边是见手脚配合功夫的,要求速度要快。手上砸不准,不是砸到刚才大杵的地方,就是砸到土坯框子上。如果脚上躲闪不及,就会砸到脚。虽然不至于砸伤,可是被十几斤重的杵石砸到脚背上,也会变的青紫一片,疼得人龇牙咧嘴。

      砸好后,拄着杵石双脚沿着框子上沿一齐擦过去,抹掉框子上的土,然后右脚跟向后一荡,踢掉卡档,两手抓住土坯框子左右一摇动,猛地一提啪的一声竖放在青石上,左右一掰框子架,一个成型的土坯就展现在眼前。这一连串紧密的动作,远远地看来,就像是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如今想起来,竟然如此温暖。家,凝聚着亲人的心血,沁润着浓浓的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距离老家的距离越来越远,从当初的省城漂移到了南国工作。然而,每当我想起老家,想起那几间简陋的瓦房,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对家的思念就会多一份。门前那个粗大的苦楝树,一定又飘起紫色的小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树下,慈祥的奶奶,又该是在和小侄子玩耍了吧!坡头上,妈妈又会站在黄昏的余晖里,眺望着远处的公路,期盼着我和哥哥回家的身影。

      家,是一个人心灵宁静的地方。远远地看着那栋老屋,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经历了多少难言的委屈,只要回到家中,就能让浮躁的心沉稳下来。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那些挚爱亲人的目光,就会抚平心灵的创伤。

      看着即将要拆倒的老家,心里禁不住一阵的悲伤,泪水难以抑制地滑落下来。这个凝结着我们汗水和欢乐的老家,就再也没有了,从此只能在记忆里出现了。我知道,那座老屋并不金贵,甚至于过于偏僻,但她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地方。因为,那里充满了家的思念,家的回忆。

      家的思念,是永恒的情感,就像一根长长的风筝线,紧紧地拴住了游子的心,一头是忙碌的工作,一头是归乡的思念。

      2024.02.02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记忆中的老家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4441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