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朱王芳:被重新唤醒的桑皮纸

  • 作者:梅子雨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2-18 16:10:46
  • 被阅读0
  •   冬季,是王柏林感觉最轻松惬意的季节,每年的这时他家生产桑皮纸的作坊歇工了,他可以好好享受冬日的闲暇。外面下起了小雪,他在家烤着火炉,摸着有些花白的胡子,盘算着今年桑皮纸的收入。在这个冬天,他只想做一头卧在草棚里的老牛,一边咀嚼往事,一边回味生活的甘辛。

      01

      两双粗糙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时间定格在2015年11月17日。王柏林家门前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红通通的柿子,这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桑皮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图尔荪巴柯尔•托合提瓦柯一行,来到了王柏林的桑皮纸制作手工作坊。他们应岳西县文化馆、非遗中心的邀请,来岳西参观、考察我国桑皮纸制作技艺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图尔荪巴柯尔•托合提瓦柯摩挲着王柏林制作的特级桑皮纸,两眼放光,他紧紧握住王柏林的手,称赞道:“兄弟,你的手艺比我好,向你学习。”王柏林此时有了几分孩子般的自得,荆棘似的浓眉毛高兴得翘起来了。

      王柏林身材高大,背有些微驼,是个憨厚的中年汉子,造纸手艺传自祖上,到他这里已经是第7代。王柏林至今还珍藏着他祖父留下来的100%纯度桑皮纸,这些纸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依旧光洁如新。“受祖辈父辈影响,从小跟着父亲脚跟学,对桑皮纸制造深有感情,我14岁就开始参与制作桑皮纸,每一个步骤就如我的手指一样熟悉,我制作的每一张纸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王柏林兴奋地用蹩脚的普通话和远方来的客人交流着。天各一方的两位国家级传承人的相聚,是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道路上重大突破,王柏林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没有人会永生,也没有一门手艺会一成不变。桑皮纸,人类造纸术的活化石,是用桑树皮为原料制造的纸。千年不浸,永不褪色,不被虫蛀。史料记载,桑皮纸制造工艺传入中国已有1500余年,古称“汉皮纸”。初时,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广为生产,后传入安庆市岳西县境内。史书中对桑皮纸多有记载描述,宋顾文荐《负暄杂录》记载:“又扶桑国出芨皮纸,今中国惟有桑皮纸。”《儒林外史》第五回:“两个人才扳过来,枣子底下,一封一封,桑皮纸包着;打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老残游记》第七回:“起来喊店家秤了五斤木炭,升了一个大火盆,又叫买了几张桑皮纸,把那破窗户糊了。”

      历史上,桑皮纸一直广泛用于印钱、制扇、画画、写字、装裱等。无论是从前的南疆绿洲,还是大别山区,桑树遍地,为桑皮纸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现代造纸业的发展,桑皮纸几乎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尤其是纯手工制造的100%桑皮纸制作工艺已逐渐失传。桑皮纸制造艺人,尤其是手工制造艺人已极难找到。

      02

      由岳西县城一路迤逦向东,就是王柏林家所在的毛尖山乡。在重峦叠嶂间,丛林茂密处,仿佛看见我们勤劳的先民在林间挥舞着刀斧将枝丫、树皮一一采下;在溪流山涧旁,袅袅烟雾中,他们正在烧火煮锅烹煮材料赶制纸浆。《后汉书》记载,蔡伦开启了造纸的历程。蔡伦总结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用树皮、麻、破布、破鱼网等原料造纸。他们先将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之类的东西弄碎,长时间在水中浸泡,然后捣碎成浆,捞起来铺成薄片,在阳光下晒干,从而变成纸。这是纸的最初雏形,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纸又轻又薄,适合书写。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种方法造纸。造纸技术很复杂,不是某个人凭空就能想出来的;其实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就已经用植物纤维造纸了。伟大的造纸术也许就萌发于这民间的山涧溪流中。

      岳西县毛尖山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手工造纸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几条主要河流沿河纸槽密布。据《岳西县乡镇简志》记载,冬闲最多时,纸槽达300余座。毛尖山乡河流中野柳丛生,溪水清纯。当地民间流传着“方冲的柳条,板舍的纸槽……”桑皮纸采用纯手工生产,先剥取桑树皮,晒干,放入水池中浸泡数日,然后手工揉捏让树皮变软,再用石灰水上浆。二次蒸煮、漂洗、手工挑拣去杂质。三次漂洗、去杂质、打浆后将纸浆放入纸槽,最后用帘架捞纸。剥桑树皮、浸泡、踏揉、舂烂、湿压、晾晒、整理……其中这些工序,全是力气活,尤其是打浆和捞纸,常常累得人胳膊都抬不起来。榨水后,复合纸张贴上纸焙,用明火焙,待纸张干后进行整理修边。用切纸刀切成规定尺寸,100张纸为一刀,进行简单包装后,整套工序就算完成。精湛的造纸工艺,温润洁白、拉力强、耐折度高的内在品质,让人们感受到它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或许是因为对制作桑皮纸有着浓厚的兴趣,从1979年到1998年,王柏林就一直埋头于桑皮纸制作。但是纯手工桑皮纸制作成本大,耗时长,再加上市场需求量不大,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手工制作渐渐式微。迫于生活压力,王柏林被迫放弃桑皮纸制作,他把作坊关了,随着打工潮,来到了海南。打工之余,王柏林心里又舍不得放下老祖宗留下的手艺,每天晚上,他趴在宿舍的小饭桌上,在练习本上涂画着,默默地将每道工序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免桑皮纸手工技艺遗失了。

      03

      或许记忆有些模糊了,但有些往事还如干枯的桑树皮一样凹凸不平,摸上去还是那么历历分明。王柏林至今保存着一张泛黄的《新安晚报》,他最早是从这张报纸上得知故宫大修急需手工桑皮纸的消息。这张2004年9月14的报纸登载着这样一条特殊的新闻《故宫专家来皖急征“桑皮纸”》,内容大概如下:“北京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静楼将再次来安徽,并通过本报呼吁寻找一种失传的工艺——手工造100%纯桑皮纸,而这已经是他两年来第6次来皖寻找这种失传的工艺了......”自2002年起,故宫对内部装饰进行修复,其倦勤斋内通景画的修缮,必须完全按照传统工艺流程进行。倦勤斋通景画是全国范围内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内装饰通景画,一共70余张约170平方米。那层贴裱在画面背后的是乾隆“高丽纸”,找到与之材质相同的纸是这次修复的关键。为了寻找这种材质的纸,两年来,故宫专家跑遍了国内外的许多纸张产区都没有找到。

      在外打工的王柏林心中始终萦绕着挥之不去的念头,“桑皮纸,桑皮纸。”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碓桑树皮的碓臼声。他想起父亲生前常对他的唠叨叮嘱,“柏林,你可不能把做纸的手艺埋没了。”当他还是个光屁股小孩时,就跟在父亲后面学造纸。剥皮、蒸煮、打皮、拌浆、抄纸......他对一切都感到好奇,什么都想鼓捣一下。只有“帘捞”这个活,父亲不让他触碰。“舀纸帘”是将竹子破竹取丝,针缝线连将竹丝织成,用来过滤纸浆。捞纸这个环节是最核心的技术,决定桑皮纸成败的就是捞纸这道工序,桑皮纸的好与坏、厚与薄、纹理和丝络就全在这一“捞”上。父亲像白鹤展翅一样,一边捞纸一边扭头对他说:“这帘子弄坏了一根丝,这纸就坏了。等你手臂够长了,再教你捞纸。”后来,他终于接过了父亲的手艺,和同样从小学造纸的储小武成了家。思来想去,王柏林终于决定重操旧业,回家做桑皮纸,他来不及结算工资,就从海南匆匆返回了家。

      04

      2005年初冬的一个深夜,大别山区已有了深深的凉意。王柏林劳累了一天刚疲惫地睡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他一骨碌坐起来。电话那头一个熟悉的声音,“王柏林,你这次送的桑皮纸样品,经过检测,各项指标只差一点了,看到了希望,你要继续干,争取专家组到你那验收。”电话那头是曹静楼主任,当时他在上海出差,得知北京传给他的这一好消息,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第一时间告诉王柏林。

      王柏林披上一件衣服,点燃一根烟,靠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想起在北京第一次见到曹主任那难堪的一幕。王柏林,这个深山里出来的农民,当他惴惴不安地拿出自己制作的桑皮纸送给故宫里这个大官时,这个乡下的大个子像个小学生一样站在曹主任面前。曹主任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他,接过纸,在手里反复观看,拽拉着几下,纸碎了。曹主任有些不客气地说:“这是我们需要的100%桑皮纸吗?这纸只能糊窗户吧……”王柏林涨红了脸,鼓起勇气说:“曹主任,你能不能把你这的样品给我看看?”曹主任耐心地给他讲解了各项指标要求,并剪了一小块故宫里的样品纸送给他。王柏林有些沮丧,也有些不服气地揣着这一小块宝贝回家了。

      他参照样品,和妻子起早摸黑制纸,一次又一次地实验。王柏林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那时三个孩子还小,家中这一年为了造纸、跑北京就负债了几万元。好在妻子理解支持他,小武鼓励他,“柏林,你做一件事就要做成。如果你灰心不做桑皮纸了,我们整个乡里这个手艺真的断绝了。”夜深了,小武还在碓房里碓桑树皮,一声声单调的碓臼声格外令人昏昏欲睡。孩子们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作业辅导无人顾及,只得由她们去了。好在三个孩子还算懂事,放学回来,还能帮帮小忙。王柏林因为前段时间收的桑树皮受潮发霉了,又亏损了不少钱,此时正坐在门口的矮凳上生闷气。小武轻声细语地说:“柏林,钱是人忙的,不要着急,等这批桑皮纸合格了,北京的贵人会帮咱们的。”王柏林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一颗颗星星分外明亮,他似乎看到了希望。终于有一天,他感觉和故宫里那块样品差不多了,他郑重地把自己制作的桑皮纸再次送到了北京。

      05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柏林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他的桑皮纸进行检验,结果均达到了标准值。其耐折度更是高达9000多次,是人民币用纸的3倍。专家们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王柏林手工造出的100%纯桑皮纸堪与乾隆年间的高丽纸相媲美。因此,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决定选用王柏林生产的桑皮纸。自2005年以来,王柏林作为唯一生产厂家,为故宫大修提供桑皮纸。

      2008年6月,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申报地区为安徽省潜山县、岳西县。他捧回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他本人也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颐和园修复工程启动,王柏林又接到定点生产订单。他累计已向故宫和颐和园两处工程输送桑皮纸60多万张。2019年参加中国昆明第九届全国非遗联展获银奖。2020年央视来他的作坊拍摄桑皮纸制作技艺,他全家上了央视。

      如今,王柏林也近60岁了,他将手艺传给了大女婿俞云春。周边的年轻人愿意学,他也热情地教。“每一道工序都大有讲究,例如造纸用的原材料桑树皮要在每年的惊蛰之后、清明之前采集最好,纸槽用水最好用我们本地深井水,捞纸环节全靠个人经验与多年练就的手感去把握。”说起桑皮纸的制作,王柏林如数家珍。现在国内外的订单都有,订单来了,全家人没日没夜地忙碌。王柏林常常上阵捞纸,他虔诚地端着竹帘子,在白浆水里轻轻一捞、再捞,帘子上立即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的白色,这层白色的浆水,晒干后就是一张能演绎万般风情的桑皮纸。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看似简单的动作,没有上十年的功力,很难拿捏准。每天重复捞纸这动作一千多次,一天下来手臂都抬不起来。他不觉得累,心里觉得快活,不仅仅有钱赚,是有人欣赏他的手艺。当然促使他下决心传承技艺,还在于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县文化馆每年还拨付2万元的传承补助经费。

      现在,妻子储小五是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女婿俞云春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妻弟储诚炎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柏林自己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一家人都投身在桑皮纸制作和传承当中。王柏林想起这些造纸的日子,忽然觉得时光过得很慢。那些皎洁、莹润的桑皮纸既像这冬日里的一层薄雪,也多像夏夜里的月光啊。还记得多少个夜晚,月光如水一样淌过屋头的竹林,竹梢如镀上了银边。露天作坊的炉灶里火光闪烁,蒸锅里散发着桑树皮的清香。“王柏林和瘦小的妻子守着这一方炉灶,轻声交谈着。不时小路上不经意经过的松鼠吓了他们一跳。柿子树枝头还挂着几个倔强的小柿子,据说,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柿子,吃起来会格外香甜。枝丫间一只山雀“滴哩、滴哩”叫着,如此单纯,如此专注地唱着自己的歌。

      王柏林又想起那些蹦蹦跳跳来参观学习的孩子,现在桑皮纸制作还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啊,许多年轻人吃不下苦、静不下心。自从这里被县里定为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基地,县内外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可是他们都只是走马观花。怎样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把这一古老的工艺传承下去,王柏林常常思考着这个问题。最近,他常常向在城里教书的小女请教,什么是电商,什么是直播,什么是网红经济。桑皮纸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该如何抒写呢,这又成了王柏林新的研究课题。

    【审核人:雨祺】

        标题:朱王芳:被重新唤醒的桑皮纸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5597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