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朱红丽||不散的筵席(散文)

  • 作者:冰馨诗玥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12-11 08:40:05
  • 被阅读0
  •   今天,老表新居入伙,我们大家都去了。老表,是我妈妈的亲妹妹,我的亲姨的儿子,我们一直都有来往,一年彼此之间的往来都有好几次,算是比较亲密的关系了。这次老表弟新居入伙,虽然我们兄妹几个都要上班,路途遥远,但还是想尽了千方百计来了小姨家。

      我们兄妹刚跨进小姨家的花园,几个舅舅刚好坐在花园门口。算起来我都有二十多年没见过舅舅们了吧,他们都老了,可是我居然一眼就认出了他们来。并能一个一个名字对应上来。而他们看见我们,都齐齐看向我们身后,见没有我们父母的身影,齐齐问:“你们爸妈呢?”我们解释,父母身体不好,饮食禁忌多,不宜吃酒席,就没来。我看见他们又不约而同地、紧张地问:“你们爸妈身体怎么啦?”告诉他们都是老年病,没大碍后他们才齐齐松了口气。我没想到这么多年没联系,一直都以为他们兄弟姐妹间没有什么感情,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舅舅他们居然如此地紧张母亲。

      喝完了小姨的喜宴,舅舅们就嚷着要我回去把爸妈接过来见见面。没办法,我只得回去一趟把父母亲接来,然后就上演了一出“亲人多年不见,相见执手相看泪满眼”的场面。让我不由得想起《红楼梦》里林黛玉从乡下刚来到贾府的情形。贾母一见黛玉就抱头痛哭,好不容易止住了哭泣,谈到黛玉母亲的短命,众人又是一番伤感,贾母更是触景伤情、老泪纵横。今天看着母亲和兄弟姐妹的相聚场面,我脑海里居然第一时间浮现了《红楼梦》里的情景。

      母亲腿脚不好,当我和姐姐搀扶着母亲进入小姨家的花园,小姨家的二表弟早已在那里候着,一见我们来了,就对着屋里喊着:“姨妈来了”,一边过来要从我们手上接过母亲。

      二姨妈家的表哥听到表弟的喊话,立马从屋里跑了出来,快步走到我们身旁,先表弟一步从我和姐姐的手上接过了母亲。舅舅们和表姐表弟们也全都涌了出来。母亲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结果只看见两行热泪喷涌而出,颤抖的手紧紧地握着走在前头的大舅舅的手,然后是二舅舅,摸摸小舅舅的头,捏捏大表姐的手,激动不已,却一句话都说不出。在表哥的搀扶下,好不容易坐下来,母亲却又发现大舅爹和大姨妈、二姨妈不在,问起来,知道大舅爹忙没时间过来,大姨妈因为身体原因也没有能来,说起大姨妈的身体,母亲好像想起了什么,说了句“广芬(二姨妈)走得太早了。”然后又激动起来,哽咽着说不出话了,差点昏厥。二姨妈几年前已经因病离世了。当时姨妈在医院的时候,我曾带着她去医院看望过,但当时看见二姨妈病重的样子,她当时就昏厥了,从此以后就不敢再带她去看过姨妈。姨妈不在,也好久都不敢让她知道。最后她还是知道了,却有时候会忘记姨妈已经不在的事实。今天她却偏偏又想起,情绪不受控制了。许是兄弟姐妹相聚一堂,少了一个,特别伤感。大家赶紧的又劝着母亲。母亲身体这几年已大不如以往,一激动就会诱发病情,我们平时都小心翼翼地护着。今天兄弟姐妹相聚一堂,本就让她激动,再来一场哭泣,怕是承受不住。

      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外婆一共生了10个儿女,五个儿子,四个女儿。我有一个舅爹,两个姨妈,四个舅舅,一个小姨,还有一个不知排行第几的,在当时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夭折了。跟我们一家来往比较多的是两个姨妈和小姨一家。小姨于我们一家,不光是亲戚,还是恩人。小的时候,搞计划生育,家里作为老三的我在那个特殊时期被送到了外婆家,那时候小姨还待嫁闺中,我是白天黑夜都跟着小姨的,一直到小姨出嫁。外公外婆老了,我也要念书了,爸妈就把我接回了家。还很清楚地记得当年,小姨出嫁,我哭着喊着不让姨丈把小姨接走,哭着喊着跟着送亲的队伍让小姨带上我。最终,小姨还是跟姨丈走了。那时候交通不发达,虽然两家相距只有几十里路,在今天开车不到20分钟就到了,当时骑单车或者步行却是要大半天。因此我跟小姨见面的机会少了。一直到小学五六年级,爸妈去了深圳,我们兄妹几个成了留守儿童。四年级的时候我和姐姐学会了骑单车,每到周末,我们就骑着单车去二姨妈或者小姨家。舅舅和舅爹太严肃,虽然他们离我们更近,但没有大人的带领,我们是断然不敢去的。

      去得最多的还是小姨家。虽然小姨家是离我们最远的,但小姨总是那么和蔼,她总是把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声音柔柔的,很好听,表弟表妹又都比我们小点,我们也玩得来。舅舅们家的孩子多是男娃,总爱调皮捣蛋,我们也怕跟他们玩。一来而去的,我们兄妹几个都跟小姨亲,表亲里也是跟小姨家的弟妹要合得来。

      印象中,父母和舅舅们的感情不是那么融洽,加上父母在外谋生几十年,很少在家,我们又在外求学,所以跟舅舅们的来往更少了。年轻时候,大家要为了生计,各奔东西,这几年父母老了,倒是不再在外奔波了,却是又身体不适,我们做儿女的也不放心她独自外出,我们又不能时时带她走亲。所以,这好多年,居然就几乎断了跟舅舅他们的联系。我一直以为母亲跟舅舅他们感情一般,对他们不会有想念。但虽然母亲嘴上没说什么,但偶尔跟我们儿女念叨的哪个舅舅小时候怎样怎样,又听说哪个舅舅现在怎样了。我们就知道,她心里一直都有惦记着他们的。是啊,“打断骨头连着筋”、“血浓于水”,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又怎么会不牵挂不想念对方呢?

      看着母亲和兄弟姐妹们亲昵地聊着,看着舅舅们的激动,看着母亲满面笑容地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看着母亲满脸的满足,我的内心也是满满的感触,也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父母老了,以后一定要带着父母多点跟亲戚们互动。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亲戚之间,在于走动联络感情。经常走动,就算亲再疏,也越来越紧密;不再走动,就算亲再密,也越来越疏远。

      人生路漫漫,相聚总有分别时,都说“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无论多亲近的人离得再远,也会慢慢疏远,但只要多走动,多联系,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是永远割不断的,希望筵席不散,亲情永在。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朱红丽||不散的筵席(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12110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