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陈兴||金殿景区奇遇记(散文)

  • 作者:橙月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03 08:07:44
  • 被阅读0
  •   在昆明短短的几天,我抽空去游览了著名的金殿风景区。

      金殿风景区距昆明市区约八公里。据介绍,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在镇压农民起义后,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率师进踞昆明,重建金殿,现存这幢重檐歇山式真武铜殿,梁柱斗拱、覆领鳌脊、宝顶飞檐、匾额楹联、供桌神像、瓶炉器皿等,全部用铜铸成,殿重250吨,是我国最大的纯铜建筑,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规模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是中国重点保护文物。

      当日,我独自一人,慕名而去,搭滴滴车直到金殿山脚下。时序已是十月份,天气阴冷,还下起了细雨,游客并不多。我买了门票,进得门去,一时之间却不知上山的路该往哪走。

      迟疑之际,忽然遇到一位老伯,即向他询问。老伯说,一般游客上山,是走这条有石阶的路。他指了指那个方向。接着他又说,我也上山呢,我带你走山边这边的小路吧,这条路少人走,但风景更好。

      在人迹不多的陌生地方遇到一个陌生人,尽管是个年纪比我大不少的老伯,我依然保持着警戒心。更何况放着大路不走,择山边小路走,换是谁,能不有个想法?老伯个子不大,看上去像个老实人。我于是答应跟着他走。心想,他要真是个歹人,把我引向事先布设的窝点,抑或他会几招武功,我就只有开跑了。

      因此我一路跟在他后面,离他不远也不近,保持着我认为稍为安全的距离。整座山林木茂盛,鸟声啾啾,唯独少人行。最初,跟着他走的这段路,简直不能叫路,只是在茂密的树林间隙间穿行。在陡峭处,还可以看到用锄头或铲子在茂草丛中挖出来的裸露着黄土的“阶梯”——四周不见人影,我蓦地联想到电影里看过的歹人在路上做的印记或者暗号,心里更是有点慌了。这到底是要带我到哪里去啊?而他一边走,一边说,这段路是他们一伙人动手修的呢,退休了,天天来这登山,晓得从这边上山,风景更好。他一边说,一边让我看他手机朋友圈里他拍的那些照片,花花草草,蜂蜂蝶蝶,很是美艳,拍摄技术还不错,在朋友圈里的留言也很有文化味儿,不像是个歹人。

      不一会,即转出到了景区铺设的硬底路,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果然,如他所说,不多久,他就带我到了一处绿草如茵的山坡,这儿,草甸平展如绿地毯,草色油绿如春天。更美的是,草甸四周,环抱着各种各样的树,高大而笔直的松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其它一些我不认得的树木的叶子也变成了黄色或红色,这些仿若草甸的围栏般的树木,这些黄色、深红色的树叶,衬托着这碧青色的草甸,真是美极了。这样的风景,我只在电视上、手机上或图片上见过,它们大多是欧洲的;亲临其境,我还是第一次。我不禁啧啧赞叹起来,贪婪地“咔嚓咔嚓”地拍着。“前面还有呢。”老伯对我说。果然,不远处,也还有这么样的一处草甸,草色密实而碧绿,面积也更大,随地势起伏绵延,涌动着波浪线的美感。草甸四周,同样环抱着许些高大的树木,使草甸看起来更加幽静。

      到这时分,我是庆幸遇到这位陌生的老伯了。一路上,他如私人导游一般,带着我寻风景,饱览风光。哪儿最好看,他就带我到那儿去。我停下来拍照,他就耐心地等我,从不会催促。这些是什么花,那些是什么树,都有些什么来历和掌故,他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我甚至觉得,普通的导游还真不如他知道的多,解说的好。行走之间,看见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干一个人抱不合拢,他对我说,他小时候就看到这棵树了。如此说来,这棵树,乃至这座山,是陪着他走过人生的大半程时光了。怪不得他这样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并且充满感情。他一会指着一棵树说这棵是山楂树,一会又指着那边说那些是野栗子树,引得我马上引颈瞭望。在山楂树边,看不见山楂果,但我已是有小小的激动了。在我的家乡粤西,我是没见过这种树的,况且《山楂树》这首前苏联歌曲是如此的深情和动听,让人涌起纯洁美好同时也带着淡淡忧伤的怀想。再转过一个地方,他又指着另一棵树说这棵是映山红,这更令我激动。小时候就看过的革命电影《闪闪的红星》中,那首经久传唱的歌曲《映山红》一下子就回响在耳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读到的朦胧诗人舒婷的 “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株映山红”,连同那些青葱的时光和记忆,刹那间就浮现在脑海里。我站在这株映山红的旁边留影,内心充溢着莫名的激动。对于这山里的花草,他知道的确实多,比如两种看上去极为相似的草花,他能分辨出哪种是芦花,哪种是荻花,并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的诗句“枫叶荻花秋瑟瑟”来。他还提到了一种稀有而极其名贵的花,从这里远渡去了英国,艳压一方,大放异彩。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感。

      确实,如果没有他这个“导游”,我不会看到这么多好看或者是心仪已久的花草树木,即使看到了,也会因为不知其名而失之交臂。这些花草树木,不能算是这座山最吸引人的地方,但对于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沿着山路继续往上走,最终到了山的核心点——金殿。金殿虽称为“殿”,但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宏大,倒像是一座小庙。但却不可小视。铜殿坐于高高的大理石丹陛上,四周围以两层石制栏杆,金碧辉煌,有如金銮宝殿,让人肃然。历史的烟云凝固在了这里,刀光和剑影凝固在了这里,吴三桂的雄霸一方和陈圆圆的千娇百媚,也凝固在了这里。柱子和门扇等物件上的老铜斑,仿佛抹不去的历史印记,是如此的厚重。一座金殿,无疑比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爱恨乃至生命更为长久,比一个朝代更为长久,它让人感叹,也让人唏嘘。金殿四周,几株古藤粗若大腿,屈曲盘虬,尽显沧桑,古意森然。相传是吴三桂及其部属用过的一些兵戎器物,以及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故事的图文,都陈列在附近的一个室里。老伯该来过多少次,也看过多少次了,但他一直陪我看着,转着,等着我这里拍拍照,那里拍拍照,始终没有丝毫的厌倦表情。

      看过金殿,时候不早,也该下山了。临走时,我和老伯道别,由衷地感激他。事实上,他对每一处花草树木所流露出来的表情和语气都是欣喜和自足的,仿佛他就是这座山的主人,仿佛从这座山的一草一木中得到欢愉的不仅仅是我,也有他。对于我的感激,他表露得很平淡,仿若这只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儿。

      道别之后,我沿着他所指的路(也就是他所说的常人上山所走的路)下山。确实,他所言不虚,这条路全是石阶,不但陡峭难行,而且路两旁所见无甚特异之处,远远不及他带我走过的那些路。

      在陌生之地,遇见了一个陌生之人,从心存疑虑,到深深感激,我颇感幸运,也深感歉意。我所持有的戒心和怀疑,仿佛是对老伯造成了某种伤害。

      我们没有留下彼此的电话,也没有互加微信。相遇一场,一路陪伴,就这样“相忘于江湖”。或许,这也是人生际遇的一部分。但是,我想,因为一座殿一座山而有缘相遇,余生中,也会因为一个人而心存感激和向善之心。

      写于2022年12月23日

    【审核人:雨祺】

        标题:陈兴||金殿景区奇遇记(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jingsanwen/14488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