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刘志宏:渭河第一桥

  • 作者:橙月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02 22:45:43
  • 被阅读0
  •   翻开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渭河是一条很神奇的河,历史沧桑,内涵深厚。而地处渭河源头的甘肃省渭源县,作为中国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其悠久的历史也和渭河一样源远流长。据《尚书•禹贡》载,天下分为九州,渭源处古雍州之地。渭源名胜古迹和神奇传说众多,尤其霸陵桥以其豪迈的风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名垂青史灞陵桥

      灞陵桥在渭源县原南城门外的清源河上,它不是现代的桥梁,而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壁拱桥,当地年长一些的人更习惯称其为“卧桥”。渭河在桥下经久不息地流淌,静静地穿过渭源的历史风云和人间烟雨。几百年来,这座古桥收藏了无数华丽的转身以及清澈的回眸,其绝美的风采让许多人慕名前来仰读。

      灞陵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系大将军徐达西击元将李思齐时,为渡渭河而建。最早的灞陵桥不是拱形的,是一座普通的平桥,因有“渭水通长安,绕灞陵”之语,徐达亲题桥名为灞陵桥,有“渭河第一桥”之称。

      此桥后来为洪水屡次冲毁,同治年间重修。1919年,由陇西著名工匠莫如珍掌尺,清源镇柯寨村工匠何遇江、何遇海兄弟主持重修,仿照兰州雷坛河握桥的式样对灞陵桥进行了改造,将普通的平桥一变而为纯木悬臂曲拱单孔廊桥。1934年农历6月又经重建,由单梁变成叠梁,再经画师彩绘,始成今日的纯木悬臂拱桥。桥身全长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宽4.8米,桥面和桥底以每排10根方木并列为11组,从两岸桥墩逐次递级飞挑,桥顶为飞檐式灰瓦廊房,共13间六64柱,桥两头建有卷棚式桥头屋,四角斗起,脊耸兽飞,雄伟壮观,与桥身浑然一体,凌空舒展,势若长虹,成就了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全国仅存的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

      远远望去,霸陵桥仿佛一道飞虹,精巧壮观,又被称之为“渭水长虹”。而细细品味,会发觉这座木桥不用一钉一铆,仅仅通过木头纵横相贯、交错搭接构造而成,更展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造桥工艺。由于兰州雷滩河握桥在1952年被拆除,渭源灞陵桥成为全国仅存的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被誉为“中国古代桥梁的活标本”。1984年、1986年甘肃省文化厅又两次拨款予以复修,已成为渭水一大景观。

      霸陵桥由于其高超的建构艺术和科学价值,1981年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2006年6月为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编《中华名胜大辞典》和《巧筑奇构》等专著。我国建筑大师茅以升在他的著作《桥梁史》中,将灞陵桥与河北赵州同济桥相提并论,奠定了它在桥梁史上的地位。

      题匾颂辞翰墨香

      灞陵桥长虹卧波的美姿,精绝的工艺,独特的造型,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众多的名人雅士为它题匾颂辞,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欣赏着霸陵桥古色古香建筑艺术,率先进入视野的是书法家启功所书匾额“灞陵桥”既潇洒又飘逸的三个字,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极具美感。入口处的右侧墙壁上,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渭水长虹”四个字,这是孙科对灞陵桥外形的高度概括,短短四个字淋漓尽致表达出对灞陵桥的喜爱之情。沿着桥面继续往上走,蒋介石题写的“绾毂秦陇”红底金字匾额尤为醒目,此四字不仅有柳楷的筋骨,还有颜楷的浑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渭源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办西北军务,途经渭源,部属梅开泰重建灞陵桥。左宗棠亲笔题“南谷源长”,现悬于灞陵桥廊里。1934年灞陵桥重修工程竣工后,蒋介石等中央与本省要人题辞纪念。“大道之行”的匾额为于右任所题;“鸟鼠烟云足画图,灞陵飞雪饶诗思”为何应钦所题;“舆梁利济”为林森所题;“鸟鼠溯灵源,雪浪云涛,东行汇泾渎黄河,函关紫气;陇秦资利涉,月环虹跨,西望是金城杨柳,玉塞葡萄”为杨虎城所题;还有渭源人裴建准所题的“灞陵桥”等。其他达官显贵也都留下墨宝,足见国民政府对渭源灞陵桥的重视。清代诗人杨景云:“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探源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举斜阳光射雁,平沙击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长安荡轻舟。”史学家顾颉刚考察完鸟鼠山和灞陵桥后题联:“疑问鼠山名,试为答案歧千古;长流渭河水,溯到源头只一盂。”

      灞陵桥上汇名匾,诗章犹存翰墨香。名匠手笔成就了灞陵桥,名人题字让灞陵桥与日同辉。如今,灞陵桥昂首屹立在渭河源头,许多游人到此,约古桥,赏古风,品古韵,别有一番风味。走在灞陵桥上,凭栏倚柱,观渭河两岸风光,赏名人题字墨宝,自然与人文,古朴与现代同时呈现,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在大发感慨的同时,不由得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

      三源鸟鼠兴华夏

      渭源霸陵桥有着6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千里渭河第一桥。这座桥之所以第一,主要和渭河有密切的关系。《水经注》说,“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尚书•禹贡》载,“大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而鸟鼠山在渭源境内,说明渭源即渭水之源,而霸陵桥自然是渭河第一桥了。

      渭水源头的逸鞭泉、禹仰泉和吐云泉,呈倒品字状排列的三泉眼,溢出涓涓细流,在禹王庙不远处聚汇一起,以禹河的身份,叙说着“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的流长历史。逸鞭泉,据说是唐王李世民遗失马鞭的地方;禹仰泉,据说当年大禹治水时一举战败共工,后人们便将此泉称为“禹仰泉”。吐云泉,传说有一年陕甘两省大旱,有个白胡子老汉从龙池里钻出,一吐一口烟,天上就出现一片云彩,大雨滂沱而至,从此龙池亦被叫做“吐云泉”。

      古老的渭河,踽踽潜行于上下五千年文明长河的波涛里,含英咀华,给东西文明交融发展供给着源源不竭的营养,是一条把周、秦、汉、晋、北魏、北周、隋唐诸王朝推向历史顶峰的英雄河。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到舜、尧、大禹、炎帝和黄帝,无不在渭河流域留下印记。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三个盛世,其中两个盛世的京都在渭河流域内。

      如今,徜徉在金秋的渭水源头,湛蓝的天空下,紫红色的霸陵桥横跨渭水,凌空舒展着身姿。远远望去,霸陵桥像一抹红霞,升腾在渭河之上。步入桥上,手扶围栏,嗅着数百年的历史烟尘,远眺清清河水泛着细细的浪花从五竹山的南谷而来,奔腾着激情与快乐。周边青山、绿树和楼群映入水面,烘托着得霸陵桥风姿高古,色彩斑斓,风光无限。

      三源鸟鼠兴华夏。横跨在渭河源头的霸陵桥,让人感叹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的渭河孕育了中国古代辉煌文明,在今天仍绽放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不朽经典,和这条河偎依相亲的霸陵桥,无疑成了渭河灿烂文化最最精彩的一幕。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刘志宏:渭河第一桥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jingsanwen/14475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