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陈阵:夏日的麦草扇

  • 作者:唐赵芳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07-18 17:47:49
  • 被阅读0
  •   带孩子去超市,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风扇,有手持的,有挂脖的,还有装在帽子上的,小朋友拿起试用,小风吹到脸上呼呼的,孩子扭头问我:“妈妈,你们小时候也有小风扇吗?”“妈妈小时候哪有这些啊,妈妈小时候用的是手摇扇,一种用麦草编出来的扇子。”

      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儿时,那时的夏天有“三宝”—西瓜、棒冰、麦草扇。我想在诸暨人的记忆里,应该都有这把麦草扇吧!勤劳质朴的人们,取材于日日耕作的田野之间,选剪细长白净的麦草顶节,整理成束,经淘米水浸洗、煮蒸、漂洒等工序,使麦草变得既白又韧。将麦草编织成扇条,再将扇条盘缝成圆扇面。扇面做成后,便在扇面外圈镶上染有多种色彩的齿状编条,中间则用小圆型刺绣作扇芯,扇芯外圈又套有丝线扎绒。扇芯中的刺绣图案很讲究,或绣鸳鸯、玉兔、松鹤及花草虫鱼等吉祥图案,或绣有“百年好合”、“天作之合”、“花开富贵”等寄语。最后配上竹制扇柄,柄尾缀扎上红绿丝棉。就是这样一把十分古朴的扇子,陪伴着我童年的整个夏天。

      白天,我们会把麦草扇别在衣背上,背着它穿走街串巷。在太阳特别猛烈的路段,临时可举扇遮阳。玩累了玩热了,就近找一个阴凉的地方,瘫坐下来,抽出背后的扇子,一边快速地扇着,一边叨叨地念着:"热死了热死了。"而这边的汗尚未收完,那边小伙伴们一声招呼,背上扇子又飞快地跑开了。

      夜晚来临,一把矮凳配上一把麦草扇,是夏天纳凉的标配。邻居街坊人手一扇,围坐在一块空地里,把扇话桑麻。那时,月光浸着、薄扇摇着、熟悉的声音此起彼伏着、各样的家长里短缓缓地开启着……而我们孩童,或结伴而玩,或一起静坐,沉醉在这样温馨的画面里不肯早早回去,直到各自家人那一声声地叫唤响起,才捱推着不太情愿的各自回家。

      儿时夏天最爱去的地儿,便是诸暨大姨家,我跟表兄妹们一起,在大姨家的顶楼纳凉,大家人手一把或大或小的扇子,既袪暑又驱蚊。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最快意的莫过于借着乘凉之时,可以从大姨夫那里听来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我的姨父可是个讲故事的高手。那时,电视、电风扇还没有普及。每到盛夏,一家人吃罢晚饭,我们表兄妹几个便开始缠着大姨夫讲故事,姨父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什么《小孩探亲》《海龙王招亲》《孙悟空看戏》《沙和尚放火》......你们可能好奇这是些什么奇特精怪的故事呀?其实这些故事都是从我们小孩身上发生的事情里取材,由姨父改编,在绘声绘色地讲给我们听。姨父靠在躺椅上,操着一口浓郁的诸暨普通话,语调一会儿高亢,一会儿低沉,遇到紧要时,还时不时地卖关子,只见他麦草扇一摇,在我们的无限期许中,才从嘴里缓缓地吐出那几个不变的台词“欲知后事如何,明天接着说。”

      我们几个小孩都爱听对方的故事,不愿意听自己的,总觉得自己干的事儿,太糗太丢人。于是每每故事开始前,我们都大声地叫嚷,喊着对方的故事名。我小时候最爱听的就是《海龙王招亲》和《沙和尚放火》。这些故事加上姨父绘声绘色地演绎,深深吸引着我们。后来,姨父不断拓宽故事的内容,将他知道的其他故事一一讲给我们听,这些故事让我们兄妹听得如痴如醉。在我们开怀大笑的期间,姨父会巧妙穿插进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寓教娱乐,不断地给我们兄妹以启悟和教益。印象最深的是,酷热天里,每每要"敲打"我们几下,姨父最喜欢拿着那把麦草扇,在我们的小脑袋上面轻轻地拍上一拍,既是告诫,也算是提醒,希望我们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而在姨父讲故事的同时,大姨常常会把切好的西瓜端来,并作伴其旁拿起麦草扇,轻轻地给我们兄妹扇着风,以驱赶蚊子和飞虫,在酷热难当的季节里,麦草扇给大家带来了丝丝的凉意,还以最亲切最细微的举动,让这亲情跟着岁月一起变得越来越浓。

      如今,电风扇、空调等电器产品早已进入寻常百姓的家里,小小的麦草扇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尽管岁月远走,但在我的记忆中依然忘不了儿时常摇的麦草扇。它不仅摇来了夏日的清风,捎来夏天的乐趣,还以亲情的力量,给予我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伴随我一路快乐成长。

      “大虫跳,小虫叫,爸爸带我去探亲,叫声爷爷好,奶奶呵呵笑……”此刻,姨夫自编自唱的小曲,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愿散去。

    【审核人:雨祺】

        标题:陈阵:夏日的麦草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7299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