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人物散文
文章内容页

散文||母 亲

  • 作者:夏云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11-17 08:27:31
  • 被阅读0
  •   谨以此文献给全天下所有的母亲。有一种爱平凡而伟大,有一种爱无私而博大,宛如润物春雨,绵绵不断,情谊悠长,这就是母爰。

      ——题记

      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今年已八十多岁了,平凡、善良、勤劳、无私,前几年母亲突发脑梗导致神经压迫左眼,再加之老年白内障,致使左眼几近失明,仅靠右眼微弱之光生活。生活的艰辛自不言而喻。

      母亲一生是勤劳之人。父亲是教师,照顾我们兄妹成了母亲一生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六十年代物质生活匮乏、贫穷艰辛的生活困境,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仍以乡、大队到生产小队为单元劳作,农村土地没有包产到户,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经营模式。每个生产队干农活,农忙夏种都是由队长派活,按出工记工分,年终以出勤日决算分配财物。当时我兄妹五人都在上学,参加生产队农活仅靠母亲一人。作为长子我记得每个成年男劳力每天记十分零五,每个成年女劳力记九分,这在方圆几里我们生产小队算给女的记工分最高。母亲为了多挣工分,几乎一年从未耽误参加劳动,生怕影响年终分红,拉架子车、夏日烈日炎炎下割麦、掰玉米、扬场等等,农活几乎全会干,最为艰辛的是每天起早贪黑不说,干完农活回家还要为我们几个孩子准备一天的饭。童年少年的事仍记忆犹新,在记忆中常感到母亲风风火火,从田地回来马不停蹄地和面做饭,六十年代农村的生活极为艰苦,加之我家自留地仅二分七厘地,打的粮食根本难以维持全家六口人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母亲考虑到孩子长身体,变着花样为我们改善,苞谷面高梁面难吃,用苞谷面做成发糕,里面放上糖精,吃起来软糯香甜。高粱面难消化,就一层白面一层苞谷面一层高粱面,白黄红相间,美其名曰“金裏银”。就这样到年终还是短款户,父亲微薄的工资中一部分还要交队里。我记忆最深的有一次队里分粮,我兴冲冲拿上粮袋去排队,好不容易排到,仅分了几十斤粮食,沮丧的心情使我难以释怀,这时村里有位村民说“几个娃不是上学的料,还天天去凑热闹,钱多烧的,让全村人养活。”当时因年龄小,气盛,就上前与村民论理,不一会就打起来,可想而知被体壮高大的村民打得鼻青脸肿,母亲听到我被打赶忙从家里赶来,拉我回家用最朴素的话告诉我,“你们小被人欺负要学会忍,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母亲的话让我铭记在心至今。

      母亲是坚强之人。在农村生活的人知道。六十年代农村居住都是一大家住,一个庄基宅院住几家人,当时我家同我叔父在一个院里住。我父亲同几个叔父是一父两娘,这样的关系处理家里琐碎事难免矛盾重重。母亲一心想搬出去另住,于是多次向村里申请,终于村里给我们划了一院地方。由于我们都小,在村里没有话语权,虽然把庄基地划了,地方却是村西边城壕,深两三米,长二十几米,宽七八米,就这母亲都高兴无比,说没事,活把人干不死,咱自己慢慢填。于是母亲每天劳作回来饭后就拉上架子车去村东面一个深五六米城壕拉土填院,每天看着母亲大汗淋漓我们只能干着急,我年龄大些,有时还会帮母亲在架子车后推,让母亲能省些力,就这样母亲硬是用了一年多时间把这个大沟填平夯实,在上面盖了个偏厦房,搬了出来。

      母亲是持家之人。六十年代不仅缺粮少吃,生活苦巴,而且日用品更匮乏;布料颜色不仅单一,而且缺货,更重要的由于贫穷也没有多余的钱去置衣添物。因为孩子多,穿衣也成了问题。母亲为了使我们兄妹能穿好,置办了纺线车和织布车,用自家种的棉花利用晚上和雨天不上工时间纺线织布。孩时我不仅贪玩而且十分顽皮,所以每天放学玩闹早早就睡着了,夜深了起来上厕所“吱吱”的纺线车、穿棱的织布声在夜深人静显得格外响声大。为了使我们穿得好些,母亲还在家养蚕,用蚕丝织成蚕丝品做成衣服让我们穿,虽然织的蚕丝品有点泛黄,但穿上柔软舒服,令当时的小伙伴羡慕不已。后来母亲省吃俭用买了台东方红牌缝纫机,用缝纫机给我们做各式各样的衣服,大的穿了,再改了给弟妹穿。在我的童年少年的记忆里 ,我们兄妹在村里穿得算是最好的,这不仅是母亲能工巧手的结果,更是母亲辛勤付出的成果。

      母亲又是寂寞之人。说母亲寂寞是母亲终其八十多年为儿女操劳,我们兄妹几个现都成家立业了,虽无大功大名但也活的充实舒坦,我的两个妺妹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的大弟虽在农村但两个孩子一个在宝鸡上班,一个在西安工作,我的小弟西交大毕业在上海美资企业工作,孩子也考上吉林大学法学院。孩子都也成人本应母亲应好好享受生活,沾沾孩子们的福气,但由于母亲一生都在奔波,都在拚命,都在辛劳,到了老年各种病疾缠身,先是膝关节疼痛不能正常行走,后来换了一个关节才稍好些,后突发脑梗虽无后遗症,但神经压迫左眼使眼晴看不清,为此作为长子我常常自责、内疚,原来工作忙顾不上家,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但退下来本应尽孝,曾将父母接到宝鸡住,但由于母亲多年的生活习惯在城里又没有熟悉之人,住在十二楼甚感寂寞,加之父亲脑梗后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于是回老家居住。好在我大弟为人忠厚老实把父母照顾的周全,也使我心灵稍有慰藉。说母亲寂寞是因为母亲同辈之人在农村与其一起干活做针线活的大婶大妈都已下世,有时母亲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每次回去母亲总是叨叨絮絮说个不停,我才体会人老了什么金钱物质财富皆为浮云,老人要的是亲情,要的是陪伴,要的是絮叨。用唐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形容也不为过,母亲用她柔弱女性之躯,抚育我们,用她的艰辛付出照亮了我们,成就了儿女。

      退二线时由于自己在市属平台公司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九个年头,每天面对巨额债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工作之难度,艰辛、复杂苦不堪言,难免在实际工作中有失误,结果给了个处分,母亲听说后说我命苦,在家是老大,小的时候少柴缺粮,放学砍柴是常有事,工作了又遇到诸多不顺,我告诉母亲,我的命不苦,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承受,人的一生就是伴随着困难和挫折前行的,人生,无非就是酸、甜、苦、辣、咸。自毕业我先后工作了七个单位,经历了几十个岗位历练,三十几年练出了一股韧劲,组织也给予我省市劳模待遇,我的心非常坦然,而现在令我最苦的不能亲自伺候父母,作为长子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父母亲晚年活得幸福些,反而让母亲常为我操心,使我自责难受,每次回家看父母亲,只能给些钱,让买些东西,母亲说我老了要钱干什么呢?家里什么都不缺,你把自已照顾好,不要让气管炎再犯,我就心安了。每次我走时母亲推着轮椅艰难地行走到门口目送我走远后才回去,我头不敢回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涌,潸然泪下。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伟大而平凡的农村妇女。

    【审核人:雨祺】

        标题:散文||母 亲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ren/11547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