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张守福:瓦埠湖•君子里

  • 作者:夏宇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1-10 14:09:44
  • 被阅读0
  •   到寿县瓦埠湖,不能不品尝银鱼。捕捞银鱼的渔民说,瓦埠湖银鱼在水中呈银白色,近乎透明,晶莹剔透,堪称是湖水里的小精灵。瓦埠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水产品丰富,尤以银鱼最为出名,富含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用来做炒菜、烩菜、汤菜等佳肴。相传,清代曾列为贡品,成为帝王将相口中的绝佳美味。

      人们形容湖水,总是说湖面是平静的,平静得就像面镜子一样,静静的平铺着,好像时间也随之而停滞那里了。而在我看来,瓦埠湖宛若一张大大的床铺,洒脱,宽敞,舒适,令人感觉温馨惬意。然而,瓦埠湖已是今非昔比,眼前的湖水已不再沉寂,整个湖面也不再静谧,它走出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因为,一座被称之为“安徽的港珠澳大桥”的瓦埠湖大桥,凌空飞架,彩虹闪烁,流光溢彩,惊鸿照影。大桥上车来车往,昼夜川流不息,在这方长达六十多公里的水面上,奏响了琴瑟和鸣的旷世乐曲。悠扬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天籁一般,令人陶醉。

      在临近瓦埠古镇的大桥头看到,有几艘渡船停泊在那里,恰似唐朝诗人韦应物笔下的“野渡无人”,更似乎是几位外地来的游客,在静静地欣赏着大桥的美景。这里,曾是瓦埠码头所在地,飞跨湖面的大桥架起来了,古老码头,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与轮渡船一道,成为了当地人的缕缕记忆。

      钩起人们记忆的,当然还有瓦埠老街。这座具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巷,就位于瓦埠湖沿岸。走进老街,只见两旁的房舍修缮得古色古香,身临其境,一股古韵古意扑面而来,让人顿生穿越之感。街巷呈十字状,南街、西街修缮得较为完整,街头各耸立一座高高大大的牌坊,显得卓尔不群。东街目前还正在施工,几处深宅大院已初露雏形。最为赏心悦目的,当数是东西南北街相交叉的十字街心了,四个拐角的建筑修旧如旧,显得老味十足。建筑上有不少老砖老瓦,从老砖上的图案看,有祥云,有海水,有姜子牙钓鱼,有东海龙王,很显然,这些老砖是人们从某些城墙、墓葬或祠堂拆卸下来的,虽然是旧物利用,但具有一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老街南街的一条巷子里,有抗战名将方振武将军故居。方将军故居为四合院平房砖瓦结构,房屋木窗木门,白墙黛瓦,是一处普普通通的民宅,如果不是大门两侧牌匾的提示,游人很难会联想到这里是一名将军的家园。方将军生于瓦埠镇南街一贫农家庭,小时候靠在瓦埠码头上卖凉水度日,他十六岁考入安庆武备学堂,当过军长,担任过省主席,并与吉鸿昌、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总司令,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为国家、为民族作过贡献的人,人民会记住他的。

      走到老街北街的尽头,能够看到有一处避风港,停泊有上百艘的老旧渔船,破破败败的,似乎是永久停泊在那里了。透过那些略显斑驳的老旧渔船,可以让人想象到昔日的热闹景象:每到傍晚,渔民们驾着渔船,唱着小曲,喊着号子,从湖中打鱼归来了,船舱里装满了收获的果实,能够换来生活的柴米油盐,和一大家人的欢声笑语……

      瓦埠码头,也是老街西街的入口处,修建有宓子文化广场和一座宓子贱雕像。宓子贱何许人也?他是孔子的学生,是孔老夫子嫡传弟子七十二贤士之一。史载,宓子贱由鲁国出使吴国途经瓦埠,旅途劳顿病故于此,留有宓子墓,建有宓子祠。后人为了纪念宓子贱,称这里为“君子镇”。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八贤王赵德芳微服私访,来到寿州瓦埠,发现这里人心向善,邻里相亲,路不拾遗,气象万千,临行之际,挥毫题下“君子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由此看来,“君子镇”也好,“君子里”也罢,瓦埠之地能得此名,瓦埠人世世代代能守住此名,善莫大焉!

      站在瓦埠湖大堤上,湖风习习,夕阳和煦,波光粼粼,顿觉心旷神怡。放眼望去,整个湖面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能照出帆影,照出树枝,照出浣衣的少女,一派祥和宁静。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张守福:瓦埠湖•君子里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jingsanwen/13025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