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走进天下第一围

  • 作者:鲍海鸥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02 23:17:42
  • 被阅读0
  •   终是经不住故乡的呼唤,3月25日离开小住近半年的深圳,踏上返回江西庐山的旅途。此次是一趟随性的自驾旅程,不赶时间,沿途边走边看。因外甥在江西龙南县工作,便决定到龙南去看看。三小时五十分钟的车程便到达龙南东出口,与早已在高速出口等候的外甥会合,亲人相聚自然是其乐融融。简单寒暄后,便遵从外甥的安排,前往关西围屋群景区。

      关西围屋群位于龙南县关西镇,距龙南县城东南约23 公里,由关西新围、西昌围、田心围、鹏皋围、福和围构成,系徐氏家族经数代建设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徐氏先祖于关西河上游下燕开基建围。清初,徐氏支系迁入现新围西南的连塘,经累世垦田筑屋,至清末道光年间,关西村一带已形成数量众多、规模巨大的赣南客家围屋群。

      赣南客家围屋与福建客家围屋最大的区别是:福建客家围屋是圆形的,而赣南客家围屋是方形的。进入景区,跟随景区讲解员小钟,去慢慢领略赣南客家围屋的独特魅力。关西围屋群所处的关西地区历史悠久,自然环境独特。历史上通往定南、安远乃至广东的古驿道途径此处。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 年),南赣巡抚王阳明前往广东剿寇,曾在程岭一带(龙南与定南交界处)安营设关,关西因正处关隘之西,故名"关西",相沿至今。

      2023年龙南县承办了世界客家第32届恳亲大会,把围屋群里的居民迁出,将围屋群打造成一个4A级景区。关西围屋群现存大小围屋40 多座,类型丰富,平面形式上有长方形、国字型、不规则型等;建造年代从明末至清末不等,时间跨度达300 多年。关西围屋群内的各围屋谱系清楚,传承有序,清晰地展现了赣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从村寨—村围—围屋的变迁过程。

      跟随讲解员,我们最先来到西昌围,在屋旁的路上,一块石墙上刻有“天下第一围”五个大字。“西昌围”俗称“老围”,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关西新围许名钧的祖居地,是其祖辈、父辈及兄弟们先后建起来的一座不规则形围屋。2018年3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六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昌围占地总面积为6010平方米,共有四座碉楼,围内房屋为两层土木结构,整栋围屋有乾、坤两道大门进出。围内以祖祠堂为中心,前后左右建有五幢厅堂和一个观音厅。各幢厅堂建筑时间都不相同,最早的始建于明末清初(1603年),最晚的建于道光年间,各幢厅堂互不相连,因势而建,相对独立,自成一家,各具特色。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客家民居建筑群。随着景区的提升打造,如今西昌围内增加了客家恳亲馆和客家民俗馆,对客家的饮食民俗、服饰民俗、节庆民俗、人生礼仪、生产习俗、方言谚语、民间禁忌等做了还原,呈现客家人的民俗生活,使得游人对于客家民俗文化有一个清晰和整体性的了解。

      从西昌围的坤门出来,回头望去,西昌围的墙壁上居然还清晰地保留着时代的印记。沿村庄鹅卵石和石板铺设的道路继续向前,便见一栋房屋的门头上写着“梅花书院”,里面虽没有郎朗的读书声,但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繁荣。如今该书院已成为客家人家风家训的示范基地。再往前行,就到了村中最大的围屋——关西新围。所谓“新围”,只是相对于西昌围而言,关西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于道光七年(1827年)竣工,历时29年建成,围屋平面呈“国”字形,正面宽92.16米,进深83.54米,占地7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77平方米,围墙高约8米,墙厚约1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1米高的炮楼。围屋依山傍水,整体布局精美,集“家、祠、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与围屋配套的还有内外花园、戏台、土库、书院等建筑。关西新围以祠堂为中轴线,前后三进,五组并列,是客家地区传颂的九栋十八厅的典型建筑;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工艺最精湛的客家方形围屋。同时也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称号。

      一路看下来,不禁感慨客家先辈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特别是关西新围,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不失为一处惊艳而华丽的建筑。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她的设计与建造技术高超,保存完好,规模巨大,在赣南围屋中最具代表性。

      (2024年3月31日写于威家鄱阳湖植物园)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走进天下第一围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tianyuan/15290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