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抒情散文
文章内容页

郑炎贵:白帆回望处 红笺有深情

  • 作者:老谷子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12-21 11:47:26
  • 被阅读0
  •   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今,人们交往总是离不开“信”这种方式,只不过样式不断演化。历史上,信由刀刻而笔写,古人把出使之人称作“信”;因彼此通信需要交人递送,后来就以“作书”为“信”,即书信。进入电子时代,凭借电子键盘、电子笔甚至手划或语言转换皆可写书信。

      作家当然要通过作品向世人叙事抒情,但仍少不了以“书信”方式,古有《报任安书》《与元九书》,现代有鲁迅《两地书》《傅雷家书》、林觉民《与妻书》,不一而足。

      令人欣喜的是癸卯年金秋,黄山书社首版了《张恨水书信》(以下简称《书信》)。吾捧读切切,爱不释手,张氏是现代著名皖籍作家,且是我等潜山人的前辈大家。一封封熟悉的笔风尺牍,瞬间便感觉到研究张恨水又有了新维度新视角。

      笔者最早追随原潜山政协主席徐继达先生发起张恨水研究会活动,并浸润其间而不辍,至今已春秋三十八载,从迄今十多届研讨会成果看,人们聚焦的是“两恨水”,即“报人张恨水”与“文学张恨水”,前者是后者登堂入室的门径,后者才是功成著果;前有1993年由山西北岳出版社出版的《张恨水全集》,展示了“小说张恨水”的基本面貌;继之有1995年由徐永龄等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恨水散文》,更有2015年时代文艺社出版的《张恨水散文全集》,从而完整地呈现“散文张恨水”;而今又有谢家顺领衔辑注,张伍、张明明参与的《书信》出版,使研究者得以进一步认知“书信张恨水”。

      展帙阅来,辑注者颇具匠心。

      首先,从写信的时间与对象上做了科学的梳理与编排,条理性、逻辑性一目了然,开篇即为张氏最早的1922年书信,而末篇则是1965年张氏生命最后阶段的封笔信,共收书信314件,辑注编排以时间为“经”,又以读信对象为“纬”,进行经纬交织式的编排,全书分四大部分,开篇第一辑即收入张氏作为编辑与读者之间的通信241通,其篇幅占全书的一半有余,体现了“读者第一”的现代理念。

      其次,辑注者从公开与私密的性质上进行归类排序,对作者以编辑身份致信读者,或以作品作者的身份致信读者的这一类属于公开信的269通,全部编入第一辑与第二辑,这类书信此前虽见之于公开出版的《最后关头》《上下古今谈》《明珠》等散文集中,但也有不少是首次辑注的,尽管已属公开见诸报刊了,但那些叠床架屋的旧报刊说其尘封也罢,休眠也罢,没有辑注者勾沉剔抉,何来今日一书在手而尽览之便呀!

      另一类当为私秘性的通信,已被辑入第三辑与第四辑。就原作者而言,当无意于公开发表,而对今人而言,委是探寻张恨水内心世界的金钥匙。在散文体裁中,日记与私下写给朋友与亲属的书信,是最能表现作者真性情的东西,应说句句皆为真话,虽然真话并不等于真理,但是绝非虚假的大话、套话,从中可以感知张恨水敦厚平和、谦恭向善的人格魅力。

      《书信》第三辑收有张恨水连续写给华林的三封信。华林者,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总务部副主任兼文艺奖助金管委会(简称“文奖会”)委员,张恨水在1941年8月7日写给他的信主要反映两件事,其一事关申领平价米;另一事关赈济作家白薇。关于前者,张自称“已在《新民报》领得平价米”,虽然老家老母也需要米价贷,但决定不向文协申报,足见张恨水的无私自律;关于后者,表达的是对湖南籍作家白薇治病纾困的关心,白薇原名黄彰,从北平辗转来渝,“现于南温泉重病,热达40度,有时昏迷”,“独身老处女”,作为邻居的张恨水就此写信恳请文协与文奖会“以资救济”;同年8月19日,张氏二次写信给华林,重申“白薇系猩红热,医药需钱极多”,向文协方面申请贷款。

      其实,自从1939年初日机轰炸重庆市区起,张恨水一家便疏散到南温泉桃子沟,先租一平房住,与老舍为邻,后住进文协的三间茅草房,因难避风雨,故戏称为“待漏斋”。这一时期生活,张氏在随笔《东行小简》与《山城回忆录》中都有非常生动的记述:“每天奔走于山城海棠溪与南温泉之间”,“提囊负米”,“或奔避空袭”,“或烈日如炉中艰难步行”,“日夕焦虑米价”,平价米中砂子稗子多,他就“架镜于鼻,且食且剔”,如此艰难困苦中张氏还是自我自律,决不因私利向社会伸手,倒是热心关心文化同人,其厚道品格毕现。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书信》出版的意义,其最大价值便是为今人打开了走近“文学张恨水”的另一扇窗,从而多维度体察其风貌与灵魂。

      79年前纪念张恨水创作三十周年时,重庆《新华日报》潘梓年便有“三坚主之说”,肯定张恨水“坚主抗战、坚主团结、坚主民主”;而著名作家老舍则有“三最”之说,赞扬张恨水是“最重气节、最富有正义感、最爱惜羽毛的人”。如今检视《书信》,这些评价果然不虚。

      ——坚主抗战又有新印证

      见载于1938年3月21日《新民报》副刊《最后关头》有“关于诗”一信,张恨水声言“对于旧体诗有三种不愿发表:(一)颓废的没有抗战意味的,(二)自我宣传的,(三)不很成熟的”,并特地提到并肯定“新的不能再新的朋友毛泽东”“他也是常常大作其七律”。

      见载于1939年1月19日《新民报》副刊《最后关头》“关头语录”,张恨水锋芒直指侵略者,“法西斯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拉人加入反共公约,结果只拉上了一位马牛其风的小匈牙利,世界上似乎也有些公理存在”。

      白纸黑字,言之凿凿,毫不含糊,十分明确地印证了张氏的抗战立场与其抗战文学的创作相印证。

      ——重气节、守正义有了新材料

      收入第三辑《复左笑鸿信》中有曰:“十五日,弟一度欲飞汉转赴前线”,为朋友“阻止”。此信后辑注者特附左笑鸿1938年6月28日在香港《立报》副刊发表的相应文章。原来抗战爆发后,本在南京办报的张恨水被迫撤回安庆老家,自己病体尚未痊愈,好友左笑鸿见到他“脸上因为风霜而且病未全好,又瘦又黑”。而张氏把家眷送到潜山后,不仅支持自己的三弟、四弟扛起了枪杆抗日,连自己“还打算上前线呢”,左氏不能不佩服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与正义感,称赞其“为国为乡,一门忠勇”,然而毕竟“以一双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怎能上前线呢,左氏当即劝阻,张氏也自觉“可笑可怜”,于是便毅然转“用笔锋抗战”。

      ——同情弱小、反抗强暴有了新注脚

      为什么张恨水在众多的小说中都掺入了武侠的内容,《书信》第二辑《致〈新华日报〉编者》信揭开了这个谜:

      “武侠小说曾教读者反抗暴力,反抗贪污,并且告诉被压迫者联合一致,牺牲小我”;

      “人民的不平之气,究竟是可以喊出来的”;

      “他们无冤可伸,无愤可平,就托诸这幻想的武侠人物,来解除脑中的苦闷”;

      “他们崇拜英雄的意识,是十分模糊的”。

      可见张氏对底层人民是极富理解与同情心,同时他也看到这中间的消极影响,从而自觉地在武侠小说创作中注入时代精神,让人们获得更全面的人生启迪,无怪乎他的“啼笑因缘”结尾处出现了关氏父女加入抗日义勇军的壮举,刷新了侠义英雄的人生亮色。

      ——谦躬仁孝、秉持冲淡有了新体现

      《书信》第一辑中的第十通信“告读者”,系作者在病榻上的随笔感想。“一病五日”思念的是:“岁月干戈里,家山涕泪中”,一种赋于诗性的感言充溢着满腔的家国情怀,“天下正多事”,“以养母育弟,予固跪誓于先君弥留之际”,张氏信言如此,践言不二。同辑还有《答玉琅小朋友》信,面对的是一个自称“十四岁的小朋友”,其来信指出《春明外史》第二辑第八回人物动作描写“网球拍”细节有误,张氏便以《果然是我错了》作答,而且以“你的大朋友恨水拜手”落款。

      关于作品的风格,张恨水在小说方面是善用白描手法的高手。1926年5月,李牧人来函称“你那种白描的笔墨,使我十分的敬服,尤其是对现社会种种恶劣现状,能露骨的表现出来,我读了比吃冰激凌还痛快”;1927年1月31日张氏在《世界日报》发表《答知一君问》,因知一君有来函,反映朋友对《春明外史》的议论,“张恨水作《春明外史》描写得并不过火,不像李涵秋似的,至于社会小说的刻薄,那是免不了的事,因为社会本来是这样”。

      1949年初,张氏在《新民报》连续发表《写作生涯回忆》谈到了自己的散文集《山窗小品》的风格,“我走的是冲淡的路径”。《书信》收入的来信反应读者是认可这种风格的。1926年7月22日,张氏有《答不愠斋主》信一通,不愠斋主原有《我理想中的恨水》,认为张氏“秉性极厚道,而谦恭多情”。张氏复函肯定其所猜,在《复慧几先生》信中,自述“生平作文,不喜晦涩,雕琢”;在《复新雨君函》中,声言《明珠》《夜光》极不愿“如走方郎中带喇叭,自吹自卖”;在《答知一君》中坦言“平生老实天知道”,“稗官好处在传神”。

      “书信张恨水”,就这般一步步地向读者走来,其文貌、文品、文心也一重重向人们揭开。王安石有“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白帆收”之喜,苏东坡有“红笺短写、锦句断肠”之诗,笔者亦因《张恨水书信》而感吟云:

      通才巨匠成于渐,

      气节如虹百忍家。

      书信行间张大义,

      至今烛照耀中华。

      【注解:百忍,张恨水祖堂号】

    【审核人:雨祺】

        标题:郑炎贵:白帆回望处 红笺有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shuqingsanwen/12430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