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名家散文
文章内容页

王智银:善厚有个“好人村”

  • 作者:林虹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5-11 21:02:45
  • 被阅读0
  •   引子

      在全国,用单字“和”来命名一个县的名称,安徽省“和县”应该是独一无二;还是在全国,以“善厚”二字称谓一个乡镇,在百度上也找不出与“善厚镇”重名的地标。

      善厚,和县西北边陲的一个生态小镇,自然景致、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名闻遐迩,“善厚”一词更是充满了温暖而深奥的色彩。而对善厚人来说,最钟情的还是“善厚”一词背后的文化底蕴。善厚,呼之有温度;善厚,追溯有内涵。与“善”字组合成词并赋予深刻哲理的莫过于“上善若水”。一词“上善若水”道尽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言简意核,意味深远,给人启迪,熨帖心扉。追本溯源,无论是“善文化”的前世还是今生,善厚镇因“善”得名,善厚人崇“善”而为。善厚人尊崇皇天厚土,敬畏自然;善厚人推崇礼仪孝道,膜拜善行。有例为证——

      流动的桥梁——

      “马鞍山好人”孙杏文

      善厚镇有个皂角村,该村濒临滁河,与全椒县隔河相望,通商通行靠的是一个小渡口,人称“安郭渡”。30多年前,父亲一句“祖业不能丢”的家训,让孙信文舍弃了小学教师的职业,在妻子陶志翠的陪伴厮守下,继承祖业,以滁河为家;摇动樯橹,靠摆渡为业。孙杏文的祖辈居住在滁河岸边,初中毕业后,他应聘到本乡安郭小学成了一名小学教师。两年后他参军入伍来到海拉尔市成为一名铁道兵。当兵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呼伦贝尔大草原美丽的自然景致和异地的人文景观让孙信文的军旅生活多了些乐趣。

      后来,孙信文退伍回到家乡,再一次走上讲台。教书闲余,或早或晚他来到渡口帮助父亲摆渡。一次放学,孙信文照旧来到滁河边。只听对面传来一声清脆的呼喊:“过河哦——过河哦——”“来了——”。孙信文手搭凉棚眺望对岸,只见夕阳下,一片“色彩”映入他的眼帘,原来对岸呼喊的是一位青春健美的姑娘。在攀谈中,孙信文得知她叫陶志翠,全椒广平人。令他惊讶的是陶志翠18岁就入了党,还当上村妇女干部。几次交往后,他开始对这性格爽朗,为人大方的姑娘心生好感,暗生情愫。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抹绚丽的“色彩”最终入融入了孙信文的生活,成了他终身的伴侣。

      自小喝滁河水长大的孙信文,对滁河有着深深地依恋与不舍。他的祖辈三代均是摆渡人,自清朝末期祖爷爷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大约在上世纪40年代,父亲接过祖爷爷的樯橹,从少年到青年,从成年到老年,敬职敬责、每日每夜地蹲守在滁河边上,风里来雨里去,从不打烊,也从不拒绝一个渡客。临终前,父亲拉着孙信文的手,颤颤巍巍地嘱咐道:“儿呀,祖业不能丢,你要继续做下去呀……”父亲的临终遗言孙信文不得不含泪答应,他忍痛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教书职业,子承父业当上了一名摆渡人。

      安郭渡口与全椒广平仅一河之隔,由于自然因素和一些客观原因,自古至今无桥梁,渡船便成了两地百姓来往交流的重要交通工具。明理识事的陶志翠理解支持丈夫的选择,并义无反顾陪伴丈夫过着寂寞单调的摆渡生活。老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30多年来,孙信文、陶志翠夫妻俩为践行祖辈的家训,放弃了一切有可能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职业选择,蜗居在滁河岸边,不离不弃,风雨同舟,摇桨划橹,迎来送往,他们的坚守赢得了两岸百姓的夸奖,夫妻俩的热情获得了来往过河客人的口碑。俗话说,世上三样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摆渡的生活,渡客没有定时,生活毫无节奏,一年四季,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夫妻俩声喊声应,随喊随到。滁河边上居住的人家,最熟悉、最悦耳的便是渡河人和摆渡人悠悠长长的呼应声:“过河哦——”“来了哦——”

      每年的冬腊月和农忙季节是渡口最繁忙的时节,来往过河的人络绎不绝,而且从无规律,有时刚刚送走了一位过客,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声吆喝又从对岸传来。夜间睡不好觉是常有的事,数十年来,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孙信文和陶志翠在朦胧的睡梦中被呼喊和电话铃声惊醒,无论是一人或是多人,都得把他们送到彼岸。孙信文有一个很朴素的观点,大凡夜晚过河的人总有这样那样的急事,自己是个普通人,帮不了人家大忙,帮个小忙是可以的。每次把渡客平安送上岸,一声“孙师傅啊,辛苦你了”的关照话,总是让孙信文的心里暖暖的。

      一晃30多年过去了,当年英姿勃勃的孙信文已年近花甲,陶志翠也是朱颜辞镜,夫妻俩眉宇间写满了的沧桑,但笑对生活、乐观豁达的心态依旧。2007年,为保障渡客的安全,提高渡口的安全系数,他们拿出多年的积蓄,又从亲戚朋友处筹借一点,花3万多元购买一艘机动船。无论何时,只要对岸有人呼唤,他们就有响脆的应答,夫妻俩配合默契,一个发动机器开船,一个撑杆辅助方向,谈笑间,樯橹出没风雨,苦乐自在心中。他们的青春在岁月的流逝中消失,但厮守情分却在同舟共济中凝结。“生不做,熟不丢。摆渡虽然苦,但总是一份营生,也是传承祖业。这里一时没有桥,我的渡船就是他们的期望,就是来往过客的桥!”孙信文说。2015年,孙杏文当选“马鞍山好人”。

      巾帼不逊须眉——

      “马鞍山好人”陈传英

      今年58岁的陈传英家住善厚镇皂角村大安自然村。大集体时,该村是全公社出了名的穷村子,年年超支,年年借钱借粮度日。

      穷则思变,为增加一点副业收入以聊补生活,村里有人晚上偷偷出去网虾,次日早再偷偷拿到集市上兜售,也能换个块二八角的,抵得上几天工分值。小传英灵机一动,心想:别人能网虾我也能干啊。她瞒着家人撕了几块破帐布,自缝了几把虾网。晚上,瞅着家人睡熟了,她就扛着虾网下圩了。次日早,家人找不到小传英出工,村前屋后的呼唤。直到朝霞满天时,才看到小传英披头散发像个小疯子一般扛着虾网踉踉跄跄回来了。看着疲惫不堪的女儿,再看看半蓝活蹦乱跳的虾子,父母又是心痛又是高兴。这一晚的收获——两元,是一个整劳力足足出工一个礼拜的报酬。一把虾网让小传英意识到:“农”,累死累活只能填饱肚子,而要发家致富却离不开一个“商”字。

      这以后,小传英一发不可收拾。此时的小传英已不满足于网鱼贩虾“小打小闹”了,她瞅准当时城里人最稀罕的农村土特产,城里人需求什么她就走村串户收什么,一根小扁担担在她那稚嫩的肩头,在当时政策高压的夹缝中辟出一条经商之路。从贩鱼贩虾开始,一人独闯世界。上南京,跑码头,下芜湖,过港口。十三四岁已锤炼成一个波澜不惊的“老江湖”, 走南闯北,打点行装,盘点生意,经历着与她这个年龄极不相称的人生之路,在善厚镇方圆几十里也小有名气。

      凭着起步的几把虾网和“提篮小卖”,凭着自身先天性的商业灵感,数年下来,陈传英赚回人生第一桶金。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她已是远近闻名的“万元户”。陈传英富了,但她想,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一花独开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地。作为一个女人,陈传英是个大度的人,天生一副男人豪爽的性格。兴旺时,人们亲近她,依靠她;破产时,人们疏远她,嘲笑她,在她看来,这一切都很自然,都是平民百姓,谁都有以喜而乐,以怒而怨的正常心理。

      当她的事业再度辉煌时,那些曾经远离她的人又重聚在她的身边,她笑脸容纳,热情帮扶。在她看来,长江之水大家喝。无论什么生意只有做出规模、做出声势才能有影响。人人有钱才能处处有市场,处处有市场才能兴旺生意,才能有钱赚。这么多年来,在她的热心帮扶和带动下,共有一百多人走上了水产致富之路,不少人的事业已超过了陈传英。

      数十年来,陈传英在发展特色养殖和带动周边群众勤劳致富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绩,获得很好的口碑和赞誉。如今,她的“传英水产”不仅在善厚镇首屈一指,在和县城水产市场也是大名鼎鼎。2005年,南京下关菜市场做龙虾生意的只有陈传英一人,到了2010年,已发展到四千多家,上海市场也有“传英水产”的一席地位。

      在善厚,陈传英就是一部农民自主创业的活字典。在这部字典上,人们读懂了什么是自立自强!什么是不屈不挠!什么是敢干敢闯!2006年,陈传英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2012年推选为马鞍山市人大代表;县党代会代表;两届县人大代表。2012年9月,她被评为和县第二届“农民专家”。2014年,陈传英获评“马鞍山好人”。

      是媳妇也是女儿——

      “马鞍山好人”林莉

      今年45岁的林莉与陈传英同住皂角村大安村民组。婚后本来家境尚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一向身体康健的婆妈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当林莉夫妻俩正准备携带婆妈外出治疗时,刚刚65岁的公公身体也出现了异常,先是双手颤抖,后是两腿走路不稳,说话也变得口齿不清。夫妻俩只好带着公婆辗转北京、南京等多家医院求医问诊。公公诊断的结果是“脑萎缩”,治疗后生命是保住了,但双腿失去知觉,成了“瘫子”。而婆婆的老年痴呆一直难以根治,只得带回家靠药物慢慢治疗好生照顾调养。

      公公瘫痪在床,一日三餐需要林莉送吃送喝,有时还需要她亲手来喂,不仅要喂吃,还要喂药。公公大小便不方便,林莉就就请人特制一个坐便器按放在公公的床边。林莉知道,长期躺在床上对公公的身体恢复不利,她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帮公公翻个身,揉揉公公的背,搓搓公公的手。晴好的天气,她就慢慢搀扶公公坐在门口晒晒太阳,并把公公的被褥抱出来晾晒。夏天,林莉自己的房间没有空调,她省吃俭用为公公的房里按一个。公公不仅身体瘫痪,还患有前列腺炎症,小便时常失禁,夏天还好,冬天更为严重,每天晚上,林莉基本上是一个小时起夜一次,为公公换洗尿不湿。

      最难服侍的是婆婆,自罹患老年痴呆症后,婆婆整天疯疯癫癫,吃喝需要林莉料理,一不留神就跑到外面认不得回家的路。2015年9月的一天,林莉把公公换下的衣服拿到塘边浣洗,回家一看婆婆不见了,她村前村后一边寻找一边呼唤:“妈,你在哪?回家来,妈,你在哪?回家来——”声声呼唤,声声急切,声声呼唤,声声抽泣

      2015年2月25日,这个日子林莉记得很清楚,弥留之际的婆婆显出几分往日不常有的清醒,她紧紧抓住媳妇的手久久不放。只有林莉最清楚,婆婆这是放心不下老伴。林莉伏在婆婆的耳边一边哭着一边承诺:“妈,你放心吧,我已不是你们的媳妇了,我就是你的女儿,你就是我的娘亲,我会好好照顾我爸的。”前来料理婆婆后事的村民见此情景,无不凄然落泪。

      婆婆逝世后,心底善良的林莉坚守承诺,把公公照顾得更周全、更细致。爱人长年在南京打工,家里家外一切大事小事全由林莉打点,每次打电话,林莉总是乐呵呵地报平安。她知道,现在爱人打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她不能让他分心,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都自己扛着。虽然被纳入贫困户,公公享受了低保,尤其是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为这个苦难的家庭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但林莉觉得包袱不能完全甩给政府,还得自己背着。

      公公虽然四肢瘫痪但思维尚清,根本不接受媳妇帮他洗澡这事,可自己实在力不从心,无奈之下,公公以头撞墙,恸哭不已。老人是恨自己拖累了家庭、拖累了媳妇。林莉动情地宽慰公公:“爸,在我心里我早把您当作父亲了,女儿不帮您做这些,又有谁来做呢?”公公哭,林莉也哭。2019年一季度,林莉被评为孝老爱亲类“马鞍山好人”,2020年10月,林莉获评“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和县仅此一人。

      泣血抚养显大爱——

      “中国好人”李立兰

      近耄耋之年的李立兰家住善厚镇皂角村小拐自然村。她和丈夫先后养育三男一女。大儿媳略有智障,孙子五岁时因儿媳管护不慎,溺水身亡。为了却儿子的心愿,减少膝下无儿无女的寂寞,李立兰萌生抱养之意。1996年寒冬的一个风雪之夜,在善厚镇韩桥村与桃园村的结合部,路过此地的李立兰听到一阵婴儿凄惨的哭声,循声找去,李立兰捡到一个襁褓,里面裹着一个几个月大小的男婴,身上冻得青一块紫一块。李立兰数声呼喊无应答,直觉告诉她:这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望着怀里不再哭叫的男婴,李立兰顿生爱怜之情,紧紧抱着孩子回到家里。

      李立兰满以为儿子和媳妇一定会接纳这名可怜的弃婴,没想到儿媳说:“我不能干重活,家里这么穷,男孩子养大负担太重,你还是送给人家吧。”“捡拾的孩子咋能再送回去?送回去不是死路一条吗?你们不要,我养着!”李立兰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要收养,并给弃婴取名“胡路路”,意为在路边捡拾的孩子。

      儿媳无意收养男孩,却有心抱养女孩。但抱养孩子毕竟不像购物,随到随取。不知是苍天可怜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婴儿,还是生性慈悲的李立兰与弃婴冥冥中缔结的缘分,几个月后的一天黄昏,李立兰从万元村裴桥岗回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在一丛枯草中躺卧着一个襁褓,里面包裹着一个几个月大小的女婴,李立兰没有多想,抱起女婴赶回了家。

      儿子儿媳虽然同意收养女婴,并给女婴取名“胡巧莲”,但儿媳尚不懂养育之道,抚养“小巧莲”的一切事务多半落在李立兰的肩上。20多年来,李立兰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一边照顾患有间接性精神分裂症的儿子,一边含辛茹苦抚养路路和巧莲。读小学时,只要是学习上需要的用具她都毫不犹豫地买给“兄妹俩”;上中学了,想到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李立兰总是省吃俭用,想着法子变着花样给“兄妹俩”制作可口的饭菜,而她自己总是端着饭碗躲在一边“吃糠咽菜”,路路很懂事,每次奶奶收拾碗筷时总能看到孙子故意留下的一点荤菜。

      2008年,丈夫去世,抚养照顾两个孩子的重担落在李立兰一个人身上。靠着几亩农田微薄的收入,李立兰硬是挺起坚强的脊梁撑起这个家庭,并极尽全力为两个苦命的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安乐窝”。2012年,“兄妹俩”均以优秀的成绩就读和县第二中学,李立兰跟去陪读。三年的陪读生活让年逾七旬的李立兰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孩子正在长身体,学习任务也很重,儿子提供的生活费根本不够用,为给“兄妹俩”增加一点营养,李立兰利用空闲时间在和城走街串巷捡拾拉丝。望着碗头上时常增添的一道荤菜,“兄妹俩”你推我让,这一幕情景总是叫李立兰在一旁潸然泪下。

      逆境中的“兄妹俩”好似两粒被丢弃在岩缝中的种子,虽历经风霜雪雨的捶打,但却能茁壮成长。2016年高考,胡路路考出了601分的好成绩,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录取,“妹妹”巧莲以较好的成绩考取厦门大学。毕业后,“兄妹”俩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并双双考取了研究生。2017年11月,李立兰当选“中国好人”。

      善良的底色——

      “中国好人”陈寿云

      陈寿云,家住善厚镇皂角村青阳自然村。1972年,正值壮年的陈寿云父亲被查出罹患淋巴结。为给父亲治病,陈寿云和母亲李帮兰带着父亲辗转合肥、上海等多家医院求医问诊。然而,虽经治疗,怎奈父亲病入膏肓。次年秋后,年仅42岁的父亲怀着万分的眷顾撒手人寰。这一年,陈寿云才19岁,大兄弟陈寿华12岁,二兄弟陈寿富9岁,三兄弟陈寿贵才5岁。陈寿云至今难以忘怀,父亲弥留之际,眼睛一直睁着。他知道,父亲眷顾的是四个未成年的孩子,自己这一走,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出殡那天,陈寿云领着3个兄弟披麻戴孝跪在父亲的灵前。看着悲痛欲绝的母亲,再看看哭成一团的兄弟们,陈寿云悲从心来。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在父亲的灵前默默起誓:“大,你安心走吧,你不在了,家里还有我呢,我一定会把3个兄弟抚养成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很贫困,生产队靠的是工分吃饭。陈寿云母亲正当壮年,19岁的陈寿云长得清瘦,挑河堤担不起一担大筐土,评工时只能记9分,家里人口多、劳力少,年年超支,年年到了十冬腊月家里就断炊了。那时,西埠山里有放“粮贷”的,冬里放100斤山芋干,来年收成上来偿还100斤大米。放粮和还贷都是徒步挑回来送过去。

      1974年,是陈寿云家里最困难的一年,生产队收成不好,秋后一算账严重超支,只分回五担稻谷,除去偿还100斤大米所剩无几,看着三个未成年的儿子,母亲眼泪汪汪地对陈寿云说:“老大,要不今年就不还粮贷了,明年再说吧。”陈寿云说:“妈,守信用,人家才肯放粮给你,一定要还,有罪我们自己受着,我会想办法不会叫兄弟们饿着的。”

      那年冬月初一,是偿还“粮贷”的日子,陈寿云月黑头就挑着100斤大米向西埠赶去。临近中午到了地点,一过秤还多出一斤。人家要退还,陈寿云憨憨地说:“不退了,你们给我吃一碗饭吧。”一句话把那家女主人说得眼泪婆娑,不仅让他吃了一顿饱饭,又放了一百斤山芋干。陈寿云挑出门时,那家女主人说:“大兄弟,明年你就还七十斤大米吧。”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兄弟众多,陈寿云10岁放牛,13岁走村串户拾粪,16岁就成了半个劳力跟着父母早出晚归挣工分了。父亲逝世后,陈寿云自觉担起支撑家庭的重担,一边照顾年幼的兄弟,一边与母亲在队里上工。年轻时的陈寿云由于营养不良长得精瘦,但生相眉清目秀,看着村里的后生谈婚论嫁,母亲也张罗着要为他提亲。陈寿云说:“妈,你别把心思放在我身上,3个兄弟不成家我是不会娶亲的。”

      大集体时,乡下经常放映露天电影,临近的陶店鲁村有个姑娘与陈寿云相识,她时常看到陈寿云肩上扛着小兄弟,一手还搀着一个兄弟在看电影,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对陈寿云很同情,情愫顿生。有一天晚上看电影时,姑娘主动表白:“我不图你富,不嫌你穷,就图你有个好心肠。”陈寿云真诚地说:“你的心我知,你的情我领,但是为了三个兄弟,我不能拖累你啊。你跟了我只有受苦的命,没有享受的福。”陈寿云的婉拒让姑娘百感交集。

      为抚养兄弟,陈寿云封闭了五尺男儿的情感,也彻底斩断了娶妻生子的念想。他的精神支柱只有一个:让父亲含笑九泉,把三个兄弟抚养成人!一转眼,大兄弟陈寿华到了成家的年龄。在农村,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结婚或多或少要收取一定的彩礼。三兄弟陈寿贵提亲时,家里已是债台高筑。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天空飘着雪花,陈寿云冒着凛冽的寒风赶到善厚集镇上一户人家拿“追子钱”(高利贷),人家感念陈寿云的大义,将利息降到最低。回家时,大雪封路,难辨东西。又冷又饿的陈寿云一时迷失了方向,在雪地里转来转去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最后,他转到父亲的坟前,定下神来一连抽了几根烟。他含着泪告慰父亲:“大,寿贵也快结婚了,我的任务也快完成了,你指引我回家吧-----”当陈寿云深一脚浅一脚回到家时天已经亮了。三兄弟抱着哥哥嚎啕大哭。陈寿云安慰道:“你们不成家,哥是不会倒下的。”

      兄弟们相继成家后,侄男侄女们也纷纷长大了,陈寿云面临着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陪读。3个兄弟共养了4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均以优秀的成绩考进县高中。自2005年至2016年,陈寿云在县城呆了12年,4个孩子次第陪读,一个孩子陪3年,直到2017年最小的侄女高考结束,他才背起行囊回到家里。

      侄女陈颖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哭了,不是录取的激动,而是感动于大伯这几年的相陪相伴。陪读时,叔侄两人时常为一块肉片推来让去,其情其景甚是感人。陈颖记得,陪读3年,有多少个夜晚,下自习时,她总是看到大伯蜷缩着瘦弱的身子蹲在校园门口等着她。到铜陵学院报到时,她抱着大伯的胳膊泣不成声。陈寿云老泪纵横,嘱咐侄女:“你读大学了,大伯不能陪你了,一人在外要好生照顾自己。你们一个个长大了,大伯死也笑着死了。”

      陈寿云不善言辞,以善良谱写人性底色,他的一言一行,侄儿侄女们都看在眼里。“唯有发奋苦读,学有所成,才能报答大伯这么多年来的付出!”大侄子陈志龙受陈寿云的潜移默化最深。读大学期间,他积极要求进步,毕业后就加入了党组织。入党后,他最先向陈寿云报喜。毕业后的陈志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和县财政局,后主动要求到基层锤炼,现为和县香泉镇财政所所长。侄子陈飞大学毕业后,供职于无锡某天燃气公司从事设计工作,是公司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侄子陈雨大学毕业后考入当涂县审计局,2022年加入党组织,现为当涂县审计局科室副主任。侄女陈颖大学毕业后,在县民政局实习,后考取公务员,供职香泉镇财政所。看着侄儿侄女们一个个有了工作,陈寿云教诲他们说:“你们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要懂得报恩,要积极要求进步,把工作做好。”

      “中国好人”、省道德模范李立兰距离陈寿云的村庄不远,她的博爱精神深深感染了陈寿云,对于自己所获的荣誉,他总是憨憨地说:“比起李立兰老人我还差得很远,我抚养的是自己的兄弟,照顾的是自己的母亲,而她二十多年来精心抚养两名弃婴,并将他们培养成才,这才是真正的伟大,她才是真正的好人!”2021年11月,陈寿云成功当选“中国好人”。

      作为贫困村,几年来,善厚镇皂角村两委班子一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边致力于村级经济壮大发展,同时把移风易俗工作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并卓有成效。工作中,村两委深度发掘好人事例,积极上报好人线索。截至2022年,该村已涌现出“中国好人”2人,“马鞍山好人”3人,是远近闻名的“好人村”!

    【审核人:雨祺】

        标题:王智银:善厚有个“好人村”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jingdianmeiwen/6235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