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心得体会
文章内容页

古诗文教学 | 张志和

  • 作者:明明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12-10 23:32:52
  • 被阅读0
  •   怎样指导高三学生复习古代诗词,让他们比较有把握拿到高考古诗词的那七分,是我接手高三时就开始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不要小看了这七分,说不定能影响高考的整体成绩,能决定考生被什么样的高校录取;不要以为古诗词的教学很轻松很容易,其实它的学问很深,要指导好学生掌握古诗词的阅读技巧和答题方法,确实是要花费不少工夫的。

      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训练阅读语感,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古人早就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不断的反复的朗诵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内涵和感情,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在复习古诗词模块的时候,我精选了一些唐诗宋词,让学生在早读课的时候反复朗诵,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比如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就指导学生注意两首词不同的风格,通过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来把握这两首词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表达技巧。要求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默读诗词几遍,细心体会出其中的韵味和感情。到了广州一模的时候,不少学生拿到了满分七分。我问过几个学生,他们说完全按我说的方法去做了,先把全词默看了几遍,然后抓住题目“夜思”来把握全词的内容,抓住“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花发恐飘零”等句子,来理解“愁如百草雨中生”的缘由,抓住“泻”“透”“百草雨中生”等词句,来体味作者的愁情。看到学生学有所获,我心里感到确实很欣慰,感觉自己的指导方法还是到位的。

      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从而达到理解诗词内涵的目的。常听到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对我说,有些诗词根本就看不懂。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就跟学生先复习了一下意象的知识,让他们进一步把握古诗词常见意象如明月、夕阳、大雁、梧桐、菊花等等的常见内涵,然后结合几首诗词,通过找意象来理解诗词的内涵。同时,我也提醒学生注意一首诗词里面,意象有没有变化,是不是有表现忧愁的,也有表现喜悦的,如果是这样,就不要简单地推断整首诗词是某一种感情,而要结合全诗词来整体理解。比如,还是一模的题,有些学生看到“愁如百草雨中生”,就简单地推断“彩霞、红日、啼莺”是表达忧愁的,而没有结合整首诗来理解情感的变化。我还要求学生特别要注意诗词中一些表达感情的字眼,如“寂寥、萧瑟、喜、乐、愁、忧”等,把握了这些字词(这类字词,往往被称为诗眼),哪怕是碰到了比较难理解的字词,也还是比较容易住把握内容和感情。对于炼字型的题目,我要求结合整一句来甚至整首诗词来理解其精妙之处,这些才可能准确贴切。比如我举到了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贾岛“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启发学生分析和理解,并且讲明这类题的答题步骤,让学生做到答题尽量规范有序。并且我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做题,让学生牢牢掌握分析意境型、感情型、炼字型、表达技巧型等题型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通过分析各类主题诗词的特征,让学生把握答题的要领。我例举了边塞诗、羁旅诗、咏史诗、咏物诗、田园诗、山水诗的特征、写作技巧和命题者的出题要点,使学生了解了各类主题诗词出题的一些要点和答题的一些技巧。特别讲清了不同作家或者同一作家写作同样题材的不同写法,通过比较分析来辨明两首诗词的异同,比如通过分析王安石和杜牧同写项羽的两首诗词,来了解他们对同一人物的不同看法。在广州二模考试时,就遇到了考同一作者(陈与义)写同一题材(海棠),要考生比较分析两首诗相同的修辞和不同的感情的题目,由于我在考试之前讲过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所以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都做得比较好,得到了六分甚至满分七分。还讲清了律诗四联每一联的作用、特征和基本写法。

      通过高三一年的认真复习和细致训练,我两个班的学生在古诗词题型的解题上,基本上做到了方法明确,思路清晰,答题规范有序,能够把握住诗词的内涵、感情和表达技巧了。这次三模考试,大部分同学在诗词题上都拿到了五、六分。有学生发信息给我,说她的诗歌题得到了满分七分,真是太高兴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可见一个学年教学的心血没有白费。这次三模题考的是苏轼的《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要求分析首联的作用,找出全诗的诗眼,并体会它对全诗的作用。不少同学做得比较轻松。在讲评试卷时,我特别提醒学生不要自我满足,不要以为这次答得好完全是因为自己很不错,还有这首诗比较浅显的缘故,在未来的几天里,要继续努力,直到高考完才能松一口气。

      高三的古诗词教学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通过一年的教学,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到高考完,不到揭晓成绩的那一天,都不能说自己是成功的。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要培养出优秀的祖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人才,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天都要有所学,有所进步。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刻苦钻研和勤奋探究古诗词和其他题型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正所谓“做到老,学到老”啊。

      参考文献:

    【审核人:雨祺】

        标题:古诗文教学 | 张志和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xuexichenggong/5199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