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心得体会
文章内容页

小说应该继续可以写

  • 作者:凡云玲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1-09-02 16:05:30
  • 被阅读0
  •   尽管出现了大数据,尽管科技的发展速度飞快,日新月异,尽管有了“阿尔法狗”,尽管现在又有了机器人能够写小说。不过,小说是一个感情的产物,虽然,小说可以虚构,但是,虚构并不是虚妄,虚构的基础是现实,这个现实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客观存在,说白了,小说就是把虚构和非虚构,在相互融洽之后的一个精神结晶。

      拿鲁迅先生创作的《孔乙己》来讲,孔乙己是一个虚构人物,可是作家却把处在清朝末年,封建制度下,底层知识分子所普遍存在的那些受到封建科举戕害,还自命清高,好喝懒做,穷困潦倒,孤芳自赏的诟病,统统都集中到孔乙己的身上。然后,通过在一个实际的咸亨酒店,描述了孔乙己在酒店吃酒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和不幸的遭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长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的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他“读过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然而,因为他“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于是,“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可是他“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他“额头上的青筋条的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后来他“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被“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了。”之后,“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双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满手都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最后“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面鲁迅先生经过虚构和非虚构之间密切的配合,让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协调,互相影响和互相适应。全文读起来通顺,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合情合理,精简而又清楚,没有一句废话。最终给我们塑造出一个真实可信的活生生的人物----孔乙己。鲁迅先生他深刻地了解当时国民的现实生活。他有非常强的概括能力。在小说制作上的造诣相当高。语言简洁平实。情节的进展一环紧扣一环。同时,再加上先生他又是一个出色地善于驾驭语言文字的能手!使《孔乙己》这个仅仅3千字左右的短篇小说,成为大家一致公认的经典!!

      我们要敬畏文学。学习经典。尊重读者。因为读者是聪明的。作为一个正在练习写作的人来说,我深深地感到如果要写好一篇小说的话,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有许多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

      ①首先,它完全可以决定一个作品的优劣,假使要让读者愿意把你的作品看下去的话,那么文章应该写得通畅,流利。

      ②作为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在叙述描写上要做到言之有物,有的时候,甚至对一句话或者一个字用得是否确切,都要进行反复的思考和琢磨,往往还要经过了老半天的时间,最一后才能决定下来,而且这种情况,在写作的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

      ③作品就像是一幅画,读者一面阅读,一面从中品味到文字所带来的那种意境、蕴涵以及还有一个可以发挥畅想的空白。

      ④小说是一个普通的读物,最好不要用生僻的字,这些冷字,过后不久,也许作者本人也很快地就忘记了。

      ⑤作品是由很多细节所组成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作者有目的地倾注了自己的感情、意愿和力量,细节是真实的,细节好,作品就好。细节差作品就一定差,无论再怎么捧,再怎么地花里胡哨吹,都没有用。

      ⑥假使在文章的前面部分埋下了一个伏笔,那么,在作品的后面部分应该要使这个伏笔再呈现出来,而且要自然,以便达到前后呼应,起到一个完整的作用。同时,又让读者可以从记忆里,再一次地又回想起先前那个伏笔的含意,尝到了回味的愉快。就算是意识流,它也有伏笔。这个伏笔在适当的时候,也要显示出来,起到作品完整的作用。

      ⑦运用比喻要恰当,好的比喻能够达到鲜明生动的效果。倘使不合适的话,人家在阅读的时候,会在思绪上产生混乱,觉得格格不入,从而使作品大打折扣,降低了作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⑧小说中的人物离不开环境,把环境写好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借物叙情,把景和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情景交融,不但有画面,同时还具有立体感。

      ⑨小说情节的发展有一条线索,当情节需要转折的时候,要自然,不要让这条脉络来个突然断裂,叫读者一下子不知所云,这样会破坏读者思想的连贯性。

      ⑩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要着重努力写好人物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情怀。

      ⑪作品要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检验,不然的话,很快地就会被社会淘汰。以前的一切辛苦和劳累都是白搭。

      ⑫当一篇小说初稿完成了之后,作品就有了一个雏形,然而,写作是个人的脑力劳动,其间免不了有疏忽和不足的地方,接下去修改就变得特别的重要,这个时候,作者可以站在高处,静下心来,对这个基本定形的小说来一个统筹兼顾的整理。在默读中,觉得是不是顺口。如果有疙瘩的话,就理顺它,假使发现有错误和疏漏的地方,就立马改正补上。对那些显得比较粗糙的叙述,要想办法使它变得润饰,有时候甚至可以把它删去,重新再写,就这样不断地修改,反复地修正,补充,坚持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内容。一直要修改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艺术就是修改出来的。

      ⑬结尾的时候,要能够做到周而复始,这样可以把读者的思路再一次地引回到作品开头的那个部分,起到循坏的作用。同时又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兴趣和印象。

      ⑭就算是经过了对作品这番连续不间断的翻过来,倒过去的折腾,可是,当你把作品封好寄出去了之后,由于脑子里那股思维的惯性作用。有时候,脑海里还会突然想起文章中的某一句话不够称心或者不全面,应该要加上那么几个字,补充一下,那样这句话就变得更加地完美和充实了。小说真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艺术品,要把读者当做是一个个专家。意识是作品的灵魂,要在现实生活中仔细地去领悟。

      现在有人说,若干年后,机器人会替代人类写小说了,而且认为还不错。诚然,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序来写小说,但是,机器人它毕竟是由各种零件组装起来的,再怎么也还是个机器人。它无法做到思想和艺术的高度有机结合。也达不到自由王国的境界。更不能写出人类深层次的那些本心的情愫。机器人是写不出《孔乙己》的。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大家的阅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对小说的要求也会相应地提出更好、更高、更文明和更有教养的需求。这是社会在文明的进程中,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必然的课题。问题不是可以写什么,而是应该写什么!应该怎么艺术地来体现你的水平!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给人类带来一定的进步和崭新的局面。然而,人们都能够从容顺势地去迎合它,适应它,并且还能够很熟悉地利用他的简单和方便来为人类自己服务。现在又有了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它并没有离开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人们吃饭仍旧还是一口一口地吃。路仍旧还是一步一步地走。话也仍旧还是一句一句地讲。所以随着社会进展,小说也还是应该艺术地来反映现实。大家仍旧可以继续地写小说,而且一定会越写越好!也一定会努力写出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的小说和对得起自己的艺术追求!

    【审核人:雨祺】

        标题:小说应该继续可以写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xuexichenggong/274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