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感悟
文章内容页

张韵萍:为有梅开沁香来

  • 作者:张韵萍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5-01 10:02:57
  • 被阅读0
  •   一把伞下的两个身影,乐章上的两个音符。

      六年前,她写给我的《韵美情浓一素萍》一文,情意款款,字字端宁。今日读来,依然感动。

      她说;“或许,生来对军人情有独钟,亦或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在延续上辈子注定的情缘。我和她,并非熟稔,却相见恨晚。”

      “与张韵萍老师邂逅,颇为传奇。那是2012年初夏时节,波光潋滟,衡湖流韵,河北省散文年会开幕的日子。”

      “那天,我负责签到。10时许,一位女老师站在大厅对着我问:‘哪个是宋红梅?’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年会,大多数会员还对不上号,一时间不知站在我面前的是谁。尴尬地说:‘老师好!我就是。’她仔细打量着我,惊讶地说‘哦,这么年轻!谢谢你通知我参加年会,特意给你带来一本我写的书,请多提意见。’她的声音响亮而有节奏,传递着一种独特的力量。”

      缘分使然,我与宋红梅,不早不晚,在她最明媚的年华相遇了。

      一袭红装,秀发披肩,柔声细语,笑容可掬,内敛,沉稳,谦卑而不乏自信。她的声音透露出一种真诚,目光闪烁出一种睿智,神情显露出一种独特魅力。

      我们,一见如故。

      红梅说:“《女兵的天空》,张韵萍著。封面上,她一身戎装,女军人特有的气质如一阵海风款款扑面。打开扉页,迅速扫了一眼作者简介。哦,居然快70岁了,精神状态看上去也只有40多岁的样子。顷刻间,我和她之间缩短了距离,并被她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深深震撼。”

      红梅是会务组成员,那年,全省各地大约100余名会员代表参会,她还是在百忙之中到宾馆房间看望了我。

      从此,我开始关注红梅。

      红梅老家在石家庄市井陉矿区,1999年中专毕业后,只身一人来到省城。起初,漂流在外,做过餐馆服务员,卖过杂志,送过报纸,在建筑工地扛过钢管,也曾无奈成为街头的流浪者。

      2000年3月,红梅给一个退休老干部做家政服务。半年后,她在《生活早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全国自学考试的报道。自幼喜欢写作的她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此,红梅的“大学”徐徐拉开帷幕。

      她沉浸在文学的海洋如饥似渴,完全忘记自己是一个寄人篱下、半工半读的打工妹。做笔记,练习题,行吟在文学的港湾,乐此不疲。2001年6月2日,她第一次拨通了168查分热线,报考的三门课程全部通过,考了个开门红。红梅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一年后,顺利拿到了6门课程的合格证书。

      2002年8月,弟弟考上了大学,为了帮父母分忧解难,红梅义无反顾地到一个食品包装厂工作。三班倒、超负荷的机械分拣车间让她透不过气来,自修时间屈指可数。那次,败走麦城,报考的3科均未通过。从不轻言放弃的红梅,又顶着重重压力,返回老干部身边,以惊人的毅力,在孤灯下苦读了700多个日日夜夜,重新踏上了一条苦行僧之路。最后一门《古代汉语》连续考了4次,终于以60分幸运过关。《忘记道路》《我的大学》《第一次亲密接触》都记录着红梅“大学时光”的点点滴滴与辛酸苦楚,均在《河北自学考试》杂志发表。

      雅典奥运会闭幕后,红梅应聘到《石家庄生活指南》做采编。她像一只初出笼子的小鸟,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敲开一扇扇企业和店面的大门,征集信息,收报资料。三个月风吹日晒,她几乎跑遍了石家庄的大街小巷,业绩做到了第一,还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大单,仅一天就赚了自认为不菲的收入。

      2005年12月,红梅终于拿到了河北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圆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梦。她也因自学考试在石家庄经济广播电台“心灵彩虹”节目中与自己的白马王子相识相爱,演绎了一曲颇具传奇色彩的空中情缘。

      天助自助者。2006年11月,患有先天腭裂的红梅在中华慈善总会“微笑列车”的资助下成功做了修复手术。不到一年时间,她的语言功能完全恢复。她决定毛遂自荐,华丽转身,做一名广告人。她的“新声”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那107个客户就是对她最大的褒奖和赞赏。而立之年的阳春三月,红梅把这段经历写成散文,投寄给最爱的《辽宁青年》。欣喜的是,主编要配发生活照,并改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名字——《奋进的歌:字正腔圆》。她的散文,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当时较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上。

      2012年2月,红梅迎来了生命的春天。她加入了河北省散文学会,并应聘到秘书处做文字编辑。她如鱼得水,兢兢业业,秉公办刊,审校策编,浇灌文学之花,圆梦散文之梦。这个徘徊在城市边缘的流浪儿,成了一个幸运儿。

      我在河北老年大学文学班学习多年,负责学员们《散文风》杂志的订阅。因为经常光顾河北省散文学会,与红梅有了密切接触的机会,我们相互间的了解和感情也逐渐加深。

      红梅说:“韵萍老师是文学班的‘义务兵’。每期会刊《散文风》出版后,她便骑自行车把班里的30多本杂志从编辑部带回家,待到老年大学上课时分发给学员。遇到因特殊情况没来学校上课的学员,她会暂时把杂志保管好,从没有过失误。学会有什么动态和征文,她会在班上给大家传达。”“不少新生要求加入散文学会,她就给大家耐心介绍入会要求,并作为推荐人,来秘书处为他人办理入会手续,缴纳会费,领取会员证。除此之外,还常常帮班里的同学代送稿件,续交会费。她那种雷厉风行、干练洒然,以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作风,令人敬佩。”

      我与红梅的性格并不相同,我属于外向型,她内向,却很合得来。不知何时,我们已是挚友,无话不说,每次见面,总感觉“千杯少”。我不忍心过多打扰红梅,她实在太忙了,忙得让人心疼。她是河北省散文学会编辑部主任、《散文风》杂志执行主编。办公室里常年只有两三个人,工作量很大。她不仅十分守时,还常常加班工作。我笑称她“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而她总是温柔似水,嫣然一笑。

      红梅称赞我出版了两部散文集,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终日忙着为他人做嫁衣,耽搁了太多创作时间。她的作品不多,但值得品读。散见于《散文百家》《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等报刊,多次荣获河北省散文名作奖。2016年,散文《只缘遇见你》荣获河北省散文学会成立30周年征文二等奖,同时被学会授予“金星编辑奖”荣誉称号。2020年初春,红梅加入了石家庄市作家协会。清明时节,又荣幸地收到了中国散文学会的《入会通知书》。激动之余,她挥笔写下了与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红孩老师的文章——《你该为自己奋斗了》。读来情真意切,让人振奋。亦如她的性情,不急不缓,清泉流水,宛在春光里。

      我曾两次去红梅家做客。她的家境并不富裕,却清雅,温馨,不乏书香之气。我的两部散文集几乎人手一本,她的父亲宋喜文老师竟说是我的粉丝。宋喜文老师是一个普通的煤矿退休工人,他将自己多年来创作的诗文结集出版,完成了一部《清凉山下》,书中还有三首赞美我的《西江月》,很让我感动。

      红梅说:“几年来,一来二往,我们接触多了起来。她有着超强的吸引力。给人的感觉总是青山绿水,满面春风。更重要的是,她浑身洋溢着同龄人很难有的那种幸福感和亲近感。这点,让我感觉舒服和轻松。和她这位军队干部在一起,从来不拘谨。她每次来秘书处楼梯口,走着上来,跑着下去,笑语盈盈。工作中,我是不善言辞之人,而她好像一缕冬日暖阳,温润着我的交流欲望与沟通激情。和她聊天,没有年龄的界限,如与一位故人久别重逢,无需客套,只有相视而笑。兴致上来时,总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欢喜心,与我分享生活的快乐与富足,即使点点滴滴,也会乐得前仰后合。”

      红梅做事认真负责,待人接物真诚,谦虚谨慎,低调做人,毫不张扬,这正是我交友最看重的。一次,在《散文风》杂志“卷首语”中,有一个字的用法上我与他人有争议,便打电话请教红梅。她听后说:“那个属于白字,没校对出来,这是我的问题。”红梅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红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学会担任编辑以来,由我主要负责的《散文风》杂志已出版39期,累计编辑360余万字,相继为1200多名散文作者实现着散文梦。是他们,成就了我的编辑人生。为他们圆梦,就是在圆我自己的梦。我笃定,这是我散文的青春。作为一名主编,每期杂志出版后没有遗憾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每篇散文,几乎找不到瑕疵是我执着的追求。”

      我很欣赏“吃草挤奶”“低头拉车”的红梅。也欣然接受红梅对我的评价:“在她脸上,没有年龄的印痕,只有岁月的平静,幸福的从容。她的生命如一泓清水。不追风,不媚俗,不矫作,唯有情真意笃,素心一片。张韵萍,一个女兵,用心描画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广阔、风情、澄澈。”

      我和红梅,忘记年龄,共撑一把伞,心灵交汇,在一段文字里奏出优美的乐章。

    【审核人:雨祺】

        标题:张韵萍:为有梅开沁香来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anwu/1779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