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读书感悟
文章内容页

随笔||北大荒精神不朽

  • 作者:顺俊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12-02 11:16:17
  • 被阅读0
  •   北大荒精神不朽

      ——读《赵国春散文新作》有感

      李品刚||海南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让人荡气回肠,一旦读起来就爱不释手,受益非浅。更有人说得好:读书能让人“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

      今年,我蛰居在家为多,得以以书为伴,静下心来读了几本书,日子倒也过得清爽。近日,认真品读了《赵国春散文新作》一书。这是我2020年以《我和“南边窗”》一文,参加《北大荒文学馆》和《耕读书会》第八场《相约耕读美文人生》“最具人气散文作者网络大奖赛”,获得三等奖的其中一个奖品。

      赵国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1984年开始从事散文创作,在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500多万字,著有散文集《荒原随笔》《心灵的倾诉》《荒原上的冷暖情怀》共9部。散文集《永远的记忆》获第八届丁玲文学奖、《生正逢时》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传记文学《北大荒的"管天人"》获中国第三届传记文学奖。2015年荣获中国散文学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读完《赵国春散文新作》,不仅让我在散文写作方面颇有教益,文集中几篇关于北大荒的作品更是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一位位北大荒人,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巍然屹立;可歌可泣的北大荒精神,如日月生辉,光照山河。

      报效祖国献忠诚

      “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山中霸主熊与虎,原上英雄豺与狼。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这首《北大荒之歌》唱尽了当年人们心目中寒冷、荒芜、偏僻、可怖的黑土地。

      荒火映黑土,铁犁卷泥浪。1947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延安、南泥湾的一批军人来到这片沉睡的荒原,点燃“第一把火”,拉动“第一把犁”,建立起第一批农场,收获了第一次丰稔,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前线。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14万名复转官兵、20万名内地支边青年、54万名城市下乡知青、10万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以及来自北京、天津等城市的2000多名青年垦荒队员们,先后来到这片“黑土地”。他们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以奉献大小为标杆,闷着头、铆足劲,用手中的锄头,一米一米的开垦荒地,一颗一颗播下希望的种子,在这个“北国”高寒之地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让人人望而却步的“苦寒之地”变成中国最大的粮仓——“北大仓”,成为热滚滚的“中国饭碗”的代名词。

      赵国春老师的《三进雁窝岛》一文,以动人的情感,饱蘸的笔墨,记述了他先后三进雁窝岛的所见所闻。雁窝岛,原名燕儿窝,位于三江平原中部完达山脉西北脚下,一个200平方公里的小岛,因小雁在这里成群结队,筑巢繁衍而得名。1957年初,刚刚建立的八五三农场开始开发燕儿窝。一位记者经过采访,把燕儿窝写成雁窝岛在报上发表,人们随之叫它雁窝岛。后来,董必武副主席为老一代垦荒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的散文集《雁窝岛》题写了书名。从此,雁窝岛被正式定名。

      赵国春老师第一次走进雁窝岛,对小岛的自然景象,以及这里曾经是唐朝屯兵之地和女真人时期的古城遗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第二次进岛,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那是1994年8月的某一天,他陪同文化名人丁聪、胡祖光一行,拜谒了烈士陵园,“看见陵园正中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碑前排列着三方用水泥砌筑的陵墓。墓碑上分别写着罗海荣、张德信、陈越久三位烈士的英名。”转业军官罗海荣,在雁窝岛艰苦创业的岁月里,为抢运粮食光荣牺牲,时年26岁。支边青年张德信,在龙口夺粮的麦收战斗中,为抢修收割机,肩负塔形齿轮渡河而光荣牺牲,年仅22岁。下乡知青陈越久,身患癌症仍顽强坚持工作,临终前留下遗言——“我是北大荒人,把我的骨灰撒在北大荒。”年仅24岁。

      诚如赵国春老师所言:“这是成千上万北大荒人的代表。”他们将青春献给了北大荒,把热血洒在黑土地。他们是人民的好儿子!他们是共和国的英雄!

      从赵国春老师的作品中,我们得知,在当年开发雁窝岛的垦荒队伍中,有30多人是中央领导的子女,其中包括朱德的孙女朱玉珍、贺龙的侄孙子贺兴桐。他们埋头工作,默默奉献,就连身边的许多干部和职工都不知道他们的特殊身份。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令人钦佩。

      岁月流逝,记忆永存。在北大荒博物馆,有一面长达25米的铜墙,上面镌刻着1.2万多名北大荒垦荒人的名字。赵国春老师在《感动包围着我》一文中,动情地写道:“这是一面普通的墙,在这面普通的铜墙上,刻着一批普通人的名字。”“这是一面特殊的墙,因为在100块铜板组成的墙上,铭刻着12429位长眠在北大荒的先驱者的英名。”“因为这一个个名字,不仅牵挂千百万北大荒人的家庭,更魂系着全国各地与他们有着血缘关系和亲情的千百万个家庭。”“这是为一万多北大荒先驱者矗立的一座丰碑,这是北大荒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开发北大荒,建设和保卫祖国北疆,献出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生命的每一个人,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艰苦创业争奉献

      《北大荒人的歌》有这么一句歌词:“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这是一代代北大荒人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北大荒虽然土地肥沃,但地处高寒地区。万千垦荒人面对荆莽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的恶劣环境,没有丝毫退却,顶严寒冒酷暑,在没有生活设施、没有技术设备、没有资金投入、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客观条件下,自己动手、生产自救,用最原始的耕作方式,在荒无人烟、白雪茫茫、一望无际的亘古荒原上,用“挖战壕”的精神修堤筑坝,开荒种地。“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就饭雪花汤。”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三个蚊子一盘菜”,夏季的北大荒,蚊虫肆虐,跳蚤蚊蚁更是将人们折磨得苦不堪言,身上一道道抓痕。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这样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让垦荒人经受着锤炼,接受着考验,从而成长为敢担当、有作为的人。赵国春老师的作品中,分别记述了好几位在北大荒磨练成长的名人。

      《梁晓声的“年轮”》,记述着梁晓声因为“文革”而中断求学之路,下乡来到北大荒。身体瘦弱单薄的他,“每天出工都是强挺着,要干出个样来。”“白天下地干活,就把衣物卷在被子里,晚上睡觉,衣物便成了他的枕头”。6年后,梁晓声被推荐上了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电影《今夜有暴风雨》,就是他以当年的垦荒生活为题材创作的。

      《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记述着著名作家丁玲在北大荒劳动生活12年的一些片段。1958年6月,丁玲戴着“右派”帽子来到北大荒,在养鸡队的一间堆满鸡蛋的屋子里,一个个挑选出能够孵化的鸡蛋。因为患有脊椎骨质增生,常常腰疼得头晕、眼花,满头大汗。剁鸡菜时,连疼带累两只手脖子都肿了起来,像两个胡萝卜,仍然坚持到底。

      《荒原“牧马人”濮存昕》,记述着濮存昕1969年8月来到北大荒,“经受着暑天‘瞎蜢、大蚊、泥粘脚’的训练,冬天的‘风鞭、雪刀、冰世界’的考验。”刨冻土、锯大树、铲大豆、水中捞麦子、架设通往虎林珍宝岛的国防电话线路、为种马配种前清洗和消毒“那玩意儿”,他样样干得欢。“8年的北大荒生活,对濮存昕来说是挥之不去的一种情结,对他的艺术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国春老师笔下的一名名垦荒人,是千千万万北大荒人的突出代表。从他们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与天斗与地斗的画面,看到了一位位北大荒人的伟岸形象和亮丽风彩。

      与时俱进谱新篇

      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开拓进取,争创一流”成为北大荒精神的新特色、新篇章。如今,北大荒正努力打造“农业领域航母”。从人拉犁杖、马拉播种机,到拖拉机牵引大犁、运用卫星定位耕作、云计算技术精准管理,再到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双红线”,这片热土上不断创造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奇迹。从2011年起,每年粮食产量都在400亿斤以上,可以解决1亿多人一年的吃饭问题。开垦初期,北大荒的年产粮仅有0.048亿斤,2022年达到451.3亿斤。“中国第一粮仓”名不虚传,为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做出了重大贡献。

      赵国春老师在《三进雁窝岛》一文中,欣喜地写到他第三次来到雁窝岛的所见所闻:“让我耳目一新的不再是辉煌的历史,不再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而是这里的生态建设。”“亲眼目睹这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这生机勃勃的野生动物、植物,还是第一次。”“离开雁窝岛虽然已多日,可那充满生机的雁叫鹤鸣声,仿佛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读着如此感人的语言,谁不为北大荒的今天而欢欣鼓舞?谁不为北大荒的明天充满激情?

      《一路相遇北大荒》,是赵国春老师献给北大荒的又一首赞歌。他在文中写道:“我敢说,北大荒这三个字,是我一生中除了自己的名字外,用的最多的一个词组”“北大荒不仅仅是我生长的地方,更是我永远不会迷失的精神家园。”可见赵老师对北大荒这片黑士地的挚爱,对可歌可泣的北大荒人的怀念与崇敬。

      读赵国春老师的作品,对什么是北大荒精神,我们有了响亮的答案,那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一面旗帜,也是一种传承;是一股拼劲,也是一种自豪。这股精气神将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随笔||北大荒精神不朽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aiqingzheli/11916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