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大学生活
文章内容页

傲骨铁山

  • 作者:平生守砚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03 13:24:07
  • 被阅读0
  •   一

      山西太谷,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商贾云集之福地。尤其是明清至民国时期,渐成为山西的金融、商业中心,固有“旱码头”、“中国的华尔街”之称。

      在这人杰地灵的富庶之地,从古至今,能人志士层出不穷。号称“华北一支笔”、“大江以北、无出其右”的书法大儒——赵铁山就降生于此。

      赵铁山,亦字惕三,号柴翁,清光绪三年生人。自幼受业于家学塾书,在古诗文及传统文化方面基础殷实。参加过清光绪三十年的科考,是清宣统元年己酉拔贡,分吏部文选司农工商部庶务司主事。因不善阿谀奉承,仰人鼻息,不到一年就辞官离京归故。

      赵铁山自幼聪慧睿智,酷喜金石书画,尤其在书法领域,有着别于常人的禀赋。据传,他在幼儿周岁抓“周”时,越过面前摆满的玩具、生活用品和金银珠宝独抓最远处的毛笔,而且是反复三次测试,均如此。把个家人惊讶得不知所措,而唯有其父手捻长髯,若有所思,颔首微笑。

      赵的书法初学唐楷,以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为法帖。经孜孜不倦,心摹手追,终得其精髓。为使书法线条更具圆润俊朗,饱满厚重,增强其笔线的篆籀气,他在领悟到楷书用笔方正,法度森严的基础上开始精习篆书。

      篆书他首摹篆书大家邓石如的笔法,以邓石如用笔圆润挺拔、瘦劲灵动为衣钵,在继承了邓用笔特点的基础上,他又取法乎上,精习甲骨文和石鼓文。取甲骨文和石鼓文的浑朴、骨劲。待篆书打下坚实基础后,又涉及隶书的追摹探究。

      隶书他先从汉碑入手,以《张迁碑》、《礼器碑》和《石门颂》为范本,在得其雄强飘逸、朴茂厚重的基础上,又承袭了西晋书法大家卫恒的用笔之法,吸卫恒开张、飞白、放尾的用笔特点为己所用。之后,为增强笔势及线条的重、拙、质、细、变、等特性,又研习了行书和草书。

      古人有“书不入晋,终入野道”之说。所以,行草书他越过“清、明、元、宋、唐”,直追晋代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以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及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为圭臬。草书以王羲之“十七帖”和王献之“中秋帖”“鸭头丸帖”为标准,融会贯通,师古而不泥古,终博采众长,自成一体。被后人誉谓“得汉魏之清雄,而无其犷;容晋唐之风韵,而无其俗”,积:楷、隶、篆、行、草五体皆精,获“大江以北、无出其右”,“华北第一支笔”的赞誉。

      二

      赵铁山在书法传承上所取得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是他从小立志,扎根传统,取法乎上,心摹手追,持之以恒的结果。反观我们当今的书法人,大多摒弃了这一传统,急功近利之心态盛行,一昧追求“新”、“奇”、“怪”的个性特点,导致书法艺术出现了短暂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茫从和浮躁。

      一些所谓“中书协”大咖们,也丢掉了毛笔拿起了拖布,以拖布当笔,在动辄一张上百元、上千元的特制大宣纸上胡乱涂鸦吼叫,还冠名:“吼书”。更有甚者,以注射针管代替毛笔作为书写介质,在针管内吸入墨汁,隔空用意象把墨汁喷射在纸上,名曰:“射书”。这些对我中华汉字之文明,极不负责的怪象,一度被胸无点墨的江湖骚客,云游与庙堂之外的赝品僧徒加以仿效,推泼助澜,害我虔心研习传统书法之老幼者迷茫,极大玷污和亵渎了我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这种丢掉传统、标新立异的杂耍,可能会短暂的吸人眼球,但,终将昙花一现,灰飞烟灭。

      赵铁山不但在书法领域有令人称道的造诣,而且在绘画和金石篆刻上也称得上出类拔萃。在绘画上,他独服郑板桥和八大山人,以郑板桥疏朗劲峭的画风,乱石铺街的构图技巧为鉴,以八大山人的变形写情,笔墨恣纵艺术风格为圭臬,画风清新自然,素雪雅趣,无论花鸟鱼虫,均灵动飘逸,韵致天成。在治印上,他取汉印之刀法,以古趣、苍劲、雄强为派,终独树一帜。

      在虔心研习书画的同时,他还时刻不忘古诗书的学习与探索,遗作有《赵铁山论书尺牍》、《心隐庵诗文存稿》等多部风趣雅致的习书心得和诗文佳作。一度成为远近各私塾学堂和追随者争相学习传抄的规范。

      三

      自他当年辞官离京归故以来,经过两年的沉淀和韬光养晦,在友人的一再邀请下准备继续北上发展时,大清国这个存世二百余年,犹如一座摇摇欲玉坠的巍峨古塔,竟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了。一时间,昔日的泱泱大清国,陷入了一片无主的状态,各地的军阀如狼似虎,抢占地盘,导致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这突如起来的变故,让一身才华横溢、怀拳拳报国之心的铁山不知所措。审时度势后,他决定放弃一切杂念,接手赵族私塾学堂,以平生所学、所思、所想,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其间,他不但授业赵门子嗣,对一些家境贫困却一心想求学的寒门弟子,也无尝进行了收留,为他们提供学堂一隅,笔墨纸砚等生活学习用品。

      在传教学生诗词格律,程朱理学课程外,书法课他重点以颜真卿为法度,取颜体用笔方正古茂,挺拔开阔,苍劲浑厚的正大气象,并在学习颜体书法的同时,让学生走进颜真卿,了解颜真卿,以颜真卿满门忠烈,铁骨铮铮为国为民,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为楷模。

      民国十四年,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不幸病世。赵铁山应时任广东国民政府财政厅长兼太谷铭贤学堂(现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孔祥熙的邀请(孔为太谷人),委托他代书该校国文老师赵铭箴所撰,挽孙中山先生联。全联一百余字,赵铁山以隶书入笔,把隶书的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雄浑飘逸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落款以魏体楷书致,使挽联内容和落款产生了章法上的“动”、“静”变化,远近观,皆浑然天成,相得益彰,令人叹为观止。

      此联在中山先生公祭仪式上悬挂面世后,即刻引起轰动。中国近现代著名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康有为看后赞誉为:“大江以北、无出其右”。后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性书法展览会上,更是被评为:“华北第一名”。被后人誉为:南吴北赵”(吴昌硕、赵铁山)。

      四

      有道是“国乱必生妖,国弱必挨打”。在我泱泱大国群龙无首、军阀混战之乱世,早觊觎我中华大地已久的东洋鬼子以满洲事件为由,强行霸占我东北三省,之后,仍不满足于邪恶膨胀之心,又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大举进犯我中华大地,至全民族抗战爆发。

      赵铁山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铁汉激情,积极投身到全民族抗战的行列里。除积极参加社会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的游行请愿外,更发挥了自己在书法上优势,以铁笔作武器,书写抗战标语,宣传抗日主张,并走街串巷为抗战募捐钱粮。

      其间,太谷城也在鬼子的铁蹄下沦陷,为粉饰太平,鬼子急需拉拢一些当地名人志士为他们站台助威,赵铁山其名望就自然成为他们第一个要争取的对象。他们先以重金和维持会长为敲门砖,见赵愤然拒绝,又以伪县长一职相许,赵仍嗤之以鼻,并当即表示:“余以迈弱,恨未能荷枪杀寇,予已置生死于度外,何富贵利禄之有哉?”鬼子虽为野蛮奸佞小人,但对我中华传统文化的古玩字画早就垂涎三尺,“大江以北,无出其右”书法大儒赵铁山的墨宝,更是他们梦寐以求要得到的至宝,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威逼利诱,赵始终都不卑不亢给予婉拒,鬼子见无计可施,随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狼子野心,没几日,赵的居所“静丰德”就遭爆炸起火。

      为避免日伪军不停地骚扰纠缠,他的好友和家人将计就计,借机发布被烧遇难的消息,并大张旗鼓举哀发丧,趁机被地下抗日武装转移到离城约10公里的东南山村,隐姓埋名,蛰居生活,决不与侵略者共舞。其间,他仍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山区的抗日游击武装做了不少贡献,至1945年8月不幸病逝。

      他的不幸离世,使我中华文明书法之传播者失去一位智者,如陨星坠落。当时重庆和延安当地的各大报纸都先后刊登了赵铁山不幸逝世的消息,对他铮铮铁骨的民族气节给予褒奖。社会各界名流也纷纷送花圈以示哀悼。他的各界书友也纷纷撰联给予敬挽缅怀,敬佩他面对日寇的屠刀威胁,依然能大义凛然的傲骨雄风。

      五

      古往今来,并不是所有书家都有赵铁山那样,铮铮傲骨的民族气节,宋朝的秦桧,元朝的赵孟頫,明朝的董其昌,都是当朝甚至影响后世的书法大家。但,都因为在民族气节和人品上出现纰漏,遭人诟病,甚至遗臭万年。

      但就书法的造诣而言,秦桧应该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是我们当今使用的“宋体字”的创始者,他的集百家之长所创造的“宋体字”对我们活字印刷的字体规范起到标杆作用。宋版书的使用也是对我们华夏文明的归纳整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延续。然而,因他卖国求荣,伙同金军残害我抗金名将岳飞,被永远下跪在岳武墓前,遗臭万年。

      赵孟頫虽是元朝我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第一功臣(据传,当时忽必烈灭宋建元后,要废除以汉字为标准的汉文化,改蒙文为国家通用文字,赵孟頫力排众议,说服了皇帝,才使我延续了几千年的汉字文化得以保留延续),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之一,更是继承王羲之书法衣钵之大成者,但一些有气节的文人还是对他嗤之以鼻,骂他的书法为“奴书,汉奸体。”赵本是宋朝八贤王赵德芳之后,宋室灭亡后,他被元廷招致上府,卑微元廷,为元廷之左右。后人评他为,宋人为元人卖命,有“失大节”之辱,对他褒贬不一。

      董其昌也是自赵孟頫之后在我华夏书法史出现的又一座高峰。他的书法用笔以圆劲秀逸,灵动俊美赢得后人的广泛赞誉。但他的为人却一直遭人唾骂,著名的《民抄董宦事实》和《黑白传》就是民间对他为人的盖棺定论。

      铮铮之“铁山”,傲骨之“铁山”他的躯体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为我们留下“铁笔傲骨”的精神之体,却愈来愈明亮、愈来愈高大起来。几年前,一位从县领导班子上退下来的老干部以传承赵铁山,发扬赵铁山为己任,注册成立了“赵铁山书画研究院”。旨为那些虔心研习传统文化的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传承的基地,也为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和铁山迷们提供一个研究赵铁山,学习赵铁山、弘扬赵铁山的平台,以告慰傲骨铁山大儒的在天之灵。

    【审核人:站长】

        标题:傲骨铁山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daxueshenghuowenzhang/16654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