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刘哈斯:传承红安红色基因

  • 作者:灌水大王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7-01 21:00:09
  • 被阅读0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一群军校学员走进享有“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美誉的湖北省红安县,进行革命传统教学活动。这为我们年轻的军校学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有理想、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期革命军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至今,虽已过去三十三个春秋,仍然令人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老红军给学员讲红四方面军诞生故事

      01.红色红安

      红安原名黄安,1952年国家为表彰红安人民在历次革命中的牺牲奉献将黄安正式改为红安,共和国以“红”命名褒奖的县,全国独此一例。

      红安地处湖北省东北山区,南望武汉,北靠大别山,扼守中原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27年11月13日,红安和麻城三万多农民自卫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红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史称“黄麻起义”。“黄麻起义”胜利后,一是建立了鄂豫皖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一一红安县农民政府,进而创建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二是建立了鄂豫皖第一支革命军队一一中国工农红军鄂东军,这也是红四方面军最初的来源。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

      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有“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美誉。从这里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代主席、李先念主席)、五位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建国后的1955年正式授衔有61位将军,加上各种军级领导共223名,故得“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美誉。建国后,其中有12人任大区司令政委,17人任大区副司令副政委,24人任过兵团级领导职务。长征路上一老者董必武,不下马将军李先念,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开国大将徐海东,独臂将军贺炳炎,遵义会议见证人伍修权;电影《亮剑》主角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血战上甘岭的秦基伟,奇袭阳明堡的陈锡联,解放海南岛的韩先楚以及郭天民、周纯全、王建安、詹才芳、徐深吉、胡奇才等众多将军都出自同一个故乡——红安。

      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与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中,曾经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名属红安籍。至解放时期,数万革命者中生存下来的只有600多人。以红安七里坪镇秦罗庄为例,秦基伟1929参军时,秦罗庄共出去了100多子弟,而到革命胜利时,只有秦基伟将军一人活下来了。

      “朴诚勇毅、不胜不休”,本为董必武为武汉中学撰写的校训,也是红安人的精神所在。红色歌谣:“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是红安精神的生动写照。

      红安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彪炳史册的功勋,红安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学员参观黄麻起义纪念馆

      02.走进红安

      用好红色资源,搞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红色军人是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红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驻武汉军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

      1990年5月,我们驻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1988级二年制政工班34名学员和1989级一年制政工干部培训班28名学员共62人,在队长陈新民、政委余正秋和军队政治工作学教官代达持、张国仁的带领下,走进红安县进行了为期七天的继承革命传统教学活动。这次活动时间较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教学活动使红安红色基因渗进学员血液、浸入学员心扉、根植在学员心中。

      教学活动,紧张有序,有声有色。白天参观学习,现场教学,走访慰问老红军,聆听老红军讲战斗经历、杀敌立功的传奇故事,参观红色景点,晚上交流心得体会,排练文艺节目。

      参观红色场所,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默哀、宣誓,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意志;参观黄麻起义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参观了在七里坪倒水河边,巍然耸立着的红四方面军策源地纪念碑,即当年红四方面军成立大会会场。

      1930年红安县七里坪改名为“列宁市”,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列宁的名字命名的市。在当时的长胜街上有鄂豫皖苏区的苏维埃政府首脑机关和决策中心以及七里坪列宁小学,红军银行、苏维埃邮局等等。

      参观了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杨山河边的天台山红军洞,这是个很简单的山洞,鄂豫皖苏区撤退的时候,留下来部分伤员养伤、打游击的地方。

      参观了红安县城关镇民主街24号的董必武故居,红安县占店镇西南15公里处红马寨下的李先念故居,红安县七里坪镇秦罗庄的秦基伟故居和在红安县陡山镇彭家村的陈锡联故居。

      革命老区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根,理想信念是我们革命军人的魂。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到哪里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舞蹈《送郎参军》

      03.歌唱红安

      我们在红安参观学习的七天是思想受教育,心灵受震撼的七天,是一生难以忘怀的七天。我们白天参观、走访、听报告,晚上讨论、写心得;在紧张参观走访的间隙,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为福利院老红军打扫庭院、清洗被褥衣服;还抓紧时间创作、排练了文艺节目,临结束时在红安县礼堂,为红安人民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用歌声、舞蹈、语言、音乐等艺术形式讴歌红安精神和英雄的红安人民。

      当晚,能容纳千人的红安县大礼堂座无虚席,走廊、过道都挤满了人。演出由黄欣(原武汉军区话剧团演员)主持,以无伴凑大合唱《四渡赤水出奇兵》《歌唱祖国》开场,由张志敏(原沈阳军区某部文艺演出队战士,学院政治部俱乐部主任)指挥,采取领唱、二重唱和和声演唱形式演出,编排新颖独特,歌声动听,气势磅礴,一开场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沈进华(原武汉军区歌舞团舞蹈演员)、黄欣表演的舞蹈《送郎参军》,以形体语言充分表达了新婚妻子送丈夫参军打仗的感人故事,舞蹈表演达到极高水准,观众的掌声久久不息。

      廖毅(原福州军区歌舞团乐队演奏员)的小号独奏柴可夫斯基的舞曲《拿波里舞曲》活泼、热烈,将现场气氛逐渐推向高潮。

      沈进华、黄欣表演的小话剧《小站》,讲述在边防部队当干部的丈夫休假回乡,怀孕的妻子在去车站接丈夫前收到了部队发来的加急电报,让他立刻返回执行任务,军令如山倒,久未见面的夫妻二人在站台上匆匆见了一面,丈夫就返回了部队,这个感人的故事让不少观众落泪。

      林飞(原江西省军区业余宣传队队员)男声独唱《小白杨》,张志敏笙独奏《我是一个兵》和男生小合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铿锵有力,军味十足,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由沈进华编导并领舞,黄欣、温东方、张莉、崔红四名女学员和刘建国、廖俊宁、万军等八名男学员参加表演的舞蹈《青春的步伐》,把改革开放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领舞的沈进华跳出十九个“串翻身”舞蹈动作,令观众席一片沸腾。

      由黄欣编导,刘建国、廖俊宁演军人,魏炳富演老汉,温东方演老妪,崔红演女大学生,张莉演女青年,刘哈斯演盲人,杨晓飞演街头混混的迪斯科小品《候车》,反映改革开放之初部队官兵在某市火车站维护治安,维持秩序,热心为群众、旅客服务的场景,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较高的艺术性。三句半《红安赞》和相声《站岗》等节目也赢得阵阵喝彩。最后,演出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整个演出过程或鸦雀无声或掌声雷动,观众自始至终沉浸在一个个精彩节目带来的欢乐之中。演出结束后红安县人武部张绘部长、中共红安县委宣传部胡耿副部长登台与演职人员一一握手,并评价道“我们老区人民好久没看到这么高水平、有传统味道、反映军营生活的文艺演出了,我代表红安人民感谢你们!”演出在红安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地群众要求我们留下来再演几场,但因时间安排不开,遗憾未能满足要求。

      这次革命传统教学活动,也为学院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找到了新的途径和模式。次年,学院在红安红色景点挂出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牌子,红安革命传统教育成为每个学员的必修课程,每个学员队在学员临毕业前都要到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毕业之后,我留校担任军队政工教官,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军队政工课程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每年都要带着学员来红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算起来我来红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多达几十次,每次来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

      红安精神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精神食粮,我们必须传承好红安红色基因,赓续红安红色血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膺担当,踔厉奋发,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审核人:雨祺】

        标题:刘哈斯:传承红安红色基因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6609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