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白军杰:临河远眺抒怀

  • 作者:白军杰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10-22 00:13:03
  • 被阅读0
  •   在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因背不出《登鹳雀楼》而手心挨打,就记住了听起来像女人名字的王之涣和那首诗,更渴望知道鹳雀楼在哪里?

      清明时节,我去大荔县走亲戚,姨夫提议开车到黄河堤坝上游玩。汽车疾驰在一条自西向东宽阔的砂石路上,两旁高大粗壮的杨树排成行,浓荫蔽日。车窗外,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和满眼望不到边的白色塑料大棚也飞快地向后奔跑。我们自由地驰骋在大自然里,欣赏着具有“关中水乡”特色的田园春光,心情也跟着车子一起奔跑起来。突然,砂石路的尽头有一条从北向南的明亮宽阔的水带,闯入眼帘。我意识到这就是黄河,堤坝就要到了。可是远处的河对岸之上,还矗立着一座雄伟的高楼……

      “这是什么楼?”我满脸疑惑地问姨夫。

      他高声答道:“那就是新修的鹳雀楼。河对面就是山西省永济市蒲津古渡口、普救寺。三十多年前,我在永济修剪苹果树去过好几次普救寺,还登过莺莺塔(普救寺塔)。”

      啊!鹳雀楼!这就是鹳雀楼!这就是王之涣诗中的鹳雀楼!我喃喃自语。这不经意间的邂逅,让我欣喜若狂!它离我是如此之近,仿佛又那么遥远。现在,我与鹳雀楼的直线距离仅有十余千米,而距我第一次在小学语文课本里知道的王之涣和鹳雀楼,已过去了三十五年之久!这是我第一次在这春和景明,草长莺飞的春天里,远眺记忆里的鹳雀楼。

      我恨不得马上变成一只鹳雀,立即就飞向对岸的高楼上。

      站在河堤之上眺望,远处是滔滔大河,浑浊的黄色河水,打着漩涡,发出哗哗的响声,向着大海奔流不息。对岸高处的鹳雀楼在薄雾里若隐若现,少了些许壮阔多了几分柔美。阳光柔和,晴空灵动,云卷云舒,东南方向的远山朦胧在明媚的春光里。山、河、楼与天地融为一体,像一幅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水面上长风猎猎,河中间不远处沙洲上的芦苇像黄河母亲的黄色纱巾随风起伏,黑白相间的水鸟低空掠过水面。这是鹳雀吗?我不禁问自己。

      河堤一边近处的滩涂淤泥上,缓缓细流在漫淌,许多藕芽也从荷塘里着急地冒出了头,像一群叽叽喳喳的玩童,你追我赶。河堤另一边是洋槐树林,槐芽青青。一条砂石路笔直地伸向远方。孩子们仰着头,牵着手里的线,在路上来回奔跑,线上的风筝在空中自由飞舞,到处撒满他们欢快的笑声。堤坝的防洪石上,坐着一对母子,身着时尚春装的年轻妈妈正给满脸稚气的儿子教着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优美的诗歌流传千年,纯真而稚嫩的童声把我们带入壮阔而深邃的意境中。槐林间一群吃草的牛,悠闲地摇着尾巴,也不时地抬起头循声张望,似乎也被这轻松的气氛感染!

      我临河沐风、极目远眺、思接千载、流连忘返。

      远眺鹳雀楼,便想起唐代诗人王之涣和他那首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宇文护督造。建楼的目的有二:一有军事之用,筑楼戍边;二有望母思母之情,又因常有鹳雀栖息于楼上而得名。一读起那首诗,孩提时的几个问题涌上心头。鹳雀楼的位置如何?为什么是白日?山又在哪里?王之涣是怎样的情形下,站在什么位置,写下这首诗?鹳雀是什么鸟?

      在我的脑海中想象着这样一幅画卷……

      盛唐时期,鹳雀楼是位于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上,河岸平坦开阔,突显此楼高耸入云,气势宏伟。傍晚时分,才华横溢但仕途失意的王之涣,缓步登上鹳雀楼。他恐怕也被眼前雄伟壮观的景色震撼了。一轮落日,在诗人的眼里,变成了惨淡的白色,渐渐没入黄河对岸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之中;脚下,浑浊的滔滔黄河水向东南的大海急速奔去。滩涂上水草丰茂,鱼翔浅底,长颈红喙、白身黑尾翅、大似鸿雁的鹳雀漫步其间或觅食嬉戏,或振翅长啸,栖息高楼。背倚的中条山,暮色苍茫,岿然屹立于大河之畔。他移步换景,心绪渐好,境界渐阔。一首流传千古的五言绝句,应景而生,成为众多吟咏鹳雀楼的诗作之首,也是唐诗中五言绝句的翘楚。

      我行走在这片黄河孕育的肥腴土地上,欣喜地看到,遍地的粮食、瓜果、蔬菜在茁壮成长,到处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们来到这里临河远眺,不仅能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能让人生境界顿生豁达,更上一层楼。

      临河远眺,我又暗下决心,一定要登鹳雀楼!

    【审核人:雨祺】

        标题:白军杰:临河远眺抒怀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4137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