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刘军:苏轼错在哪里?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4-21 21:24:35
  • 被阅读0
  •   苏轼才华横溢,也颇有政绩,但为何一生坎坷,一贬再贬,其中原因何在?今天翻了翻《李嘉诚箴言录》一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得不错:“在看苏东坡的故事后,就知道什么叫无辜受伤害。苏东坡没有野心,但就是给人陷害,他弟弟说得对:‘我哥哥错在出名,错在出高调。’”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王朝云也说过:学士满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太过锋芒毕露。苏轼在官场上说话不慎,有些话可以不说,有些人也不必得罪。年轻气盛,锋芒毕露,未必是好事。我们反对圆滑,反对人云亦云,提倡独立思考,敢于直言,但也要注意方式,讲究策略。有自己的观点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场合,妥善表达,不可攻击性太强。特别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要团结大多数,对领导、长者要尊重,特别是对提拔自己的领导要知道感恩。苏轼刚出道的时候,正值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执政。王安石既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惺惺相惜,很是爱才,多次与苏轼促膝相谈,耳提面命,无非是向苏轼抛橄榄枝,但苏轼就是不开窍,或者开窍了就是不接招。改革派的一些中坚力量,不乏苏轼的同窗好友,甚至是私密到年轻时同游青楼共饮花酒的好友,也对苏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极尽拉拢之能事,奉劝其携手共进,干一番大事业,名垂千古。苏轼却道不同不相为谋,甚至不惜割袍断交。苏轼不当改革派也罢,竟还急冲冲地跳出来,诗文并举,极尽嘲讽反对之能事,而且,他不是反对改革,是批评改革中的错误,抨击改革中的害民举措,字字见血,直中要害。

      改革失败,保守派上台,执牛耳的司马光,同样是大文学家,苏轼的良师益友。了解苏轼在反对改革派中立下汗马功劳,更了解苏轼的德与才,对苏轼厚爱有加,频频向听政的皇太后举荐苏轼,使其八个月内连提五职,将他从黄州团练副使直接升为中央的三品大员——翰林学士。司马光是在真心实意地将他当接班人培养,也是不假思索就将他视为保守派干将,确有再生父母之恩。但谁也没想到,苏轼却站出来严正申明:我不是保守派,也不当保守派。说说也就罢了,苏轼竟又跳将出来,反对保守派尽废改革举措的举措。他认为,决不允许将中央的大针方针贴上改革与保守的标签,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大宋的千秋大业,是否有利于百姓的平安幸福,作为试金石,有利的就坚决执行,不利的就坚决废除。于是,苏轼也就被一次次地撵出中央,一次次地遭受排挤打击。

      苏轼太有主意。有思想有文化的人,往往有一个共性特点:主意太正。主意太正的人往往容易我行我素,另搞一套。苏轼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他从二十多岁就当领导,整整当了四十年,其中大部分是在地方做官,在九个州当过一州之长,而且有多次是在中央当领导当得好好的,偏偏主动申请到地方做官。他不是为了要去当那个封疆大吏,更不是因为地方油水比较厚,可以浑水摸鱼,而是为了实现他的治国理想。无法在全国推行自己的执政纲领,那么也要在一个区域、一块地方推行。

      上峰最喜欢什么样的人?上峰最喜欢没有主意的人,这样的人,常常以上峰的主意为主意,上峰就是他的主心骨;上峰最喜欢忠诚的人,这样的人,一切唯上峰马首是瞻,上峰对的,不折不扣地执行,上峰不对的,更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苏轼恰恰相反。

      苏轼在这么多地方做过官,改革派当政时,苏轼反对操之过急,主张循序渐进,对那些拍脑门的、不顾百姓死活的改革新法,阳奉阴违甚至是公开阻止。苏轼按照自己的美政理想,按照百姓的实际需求,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保守派当权,他又不赞成全盘否定改革,不按照最高指示要求,去废除改革各法,而是主张参其所长而用之。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苏轼早在千年前就提出并践行: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百姓出发,一切从大宋江山出发,只要是三个有利于,就执行,只要是三个不利于,就抵制或制止。工作上既吸收改革中好的东西,又抵制保守派的一些迂腐政策。在他的治下,还自创了一些新的政策新的举措,其中如有名的公办医院,在监狱中配备医生。这些做法,既开罪了改革派,也惹恼了保守派,所以,导致两派任一派在台上都对他进行弹压。

      苏轼好取笑别人。这也显示了他的恃才傲物。苏轼曾到金山寺找佛印,两个人在那里坐着参禅。坐了一会儿,苏轼一高兴啊,就问:“佛印大和尚,看看我的坐姿如何呢?”佛印点点头,“嗯,你坐得不错,非常庄严!我看你就像一尊真佛似的。”苏轼一听佛印这番话,非常高兴,觉得佛印已经承认自己在佛学上的造诣了。不一会儿,佛印反问苏轼:“大学士,你现在看我的坐姿如何呢?”苏轼“哎,大师傅,不好意思,我现在看你坐得呢——像一堆牛屎。”这不是侮辱人吗?但是佛印听了并不生气。仍然是那样乐呵呵地跟着苏轼一起打坐,一起参禅。完事儿之后,苏轼就回去了。从此,苏轼就把这个事儿当成故事说了,逢人就说:“我那天坐禅呐,我可把佛印给羞辱了,是这么这么回事……佛印说我坐禅的时候像尊佛,我说佛印像堆牛粪……”不久后,苏轼到了杭州了。把这个事情又跟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维琳大师说了。维琳说“唉!大学士啊,其实你输了啊。”苏轼非常惊讶,“我怎么输了呢?我弄得他无话可说,怎么反倒我输了呢?”维琳说:“你要知道,佛眼出佛、屎眼出屎啊。正是因为佛印心里是圆满的,人家是一颗佛心。所以人家的眼是佛眼,看到的世界是佛世界,才看见你是一尊真佛。而你呢,因为你的心是个屎心、牛粪心,所以你的世界是一个牛粪的世界。所以,你看到的人也是牛粪,这就叫做佛眼出佛、屎眼出屎。你还以为你把人家赢了,相比之下,你们两个人的世界差距是多大呀?”苏轼听到这里,恍然大悟。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科考夺魁。四年之后,他又参加了难度更加高的“制试”,同样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

      宋仁宗盛虽然赞其为宰相之才,但是却把他分配到了陕西凤翔当一名签判。因为他的名声太响亮了,府衙上下都非常尊重他。偏偏顶头上司陈希亮“倚老卖老”,从不给他好脸色。于是苏轼屡次写诗撰文,嘲讽陈希亮官架子大。写信向弟弟苏辙吐槽,结果苏辙就直接编了个段子,把陈希亮写成贪官。直到苏轼后来吃了大亏,方才悟出陈西亮的良苦用心。陈希亮和苏轼一样,是四川眉山青神县的人。陈家祖上与苏轼家族世代交好,所以算起来,陈希亮还是苏轼的长辈。这个陈希亮为人严苛,且不苟言笑,讲话斩钉截铁,官威特别大。一切的宴游场合,只要有陈希亮出现,士大夫们必定噤若寒蝉,最后都会闹得不欢而散。性格本来就不讨人喜欢的他,还特别爱针对苏轼。苏轼因为制试中考了第一名,这个考试在汉代叫“良贤试”,所以大家就叫苏轼“苏贤良”。对于这个称呼,年轻气盛的苏轼,当然也是非常满意。可是陈希亮就很听不惯,非要衙门的人以他的官职相称。为了这个事,陈希亮还把一名差役打了一顿,于是苏轼就和他结下了梁子。

      某一天,苏轼和府衙官员去找陈希亮批公文。文书送进去了,一干官员都在外面坐着等候他接见。结果等到都睡着了,陈希亮还不出来。于是,苏轼一怒之下就写了一首《客位假寐》嘲讽他,原文如下: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拜谒的帖子都递进去了,他不出来,我们又不好走。只有傻不愣登地杵在那儿,像一根根枯木桩子一样。时间一长,不只是他这个当主人的忘记了客人的存在。就连我自己也因为刚刚随庄周去梦游打了一个盹。

      苏轼在凤翔没有朋友,所以只有写信给自己的弟弟苏辙诉苦。知道哥哥的遭遇后,苏辙后来在写《龙川略志》的时候就编了一则故事:苏轼偶然从一个老和尚那里得到一个“朱砂化淡金成精金”的方子,陈希亮也找老和尚要,人家不给。最后陈希亮就把苏轼的方子抢走了,所以最后没有好下场,这是果报。

      与苏轼有交往的张舜民作《画墁录》时提到,苏轼和陈希亮当时仇怨之大,闹到皇帝都知道了。后来陈希亮要造凌虚台,请苏轼作记,苏轼故意在文章里暗讽他。陈希亮知道以后,叫人原封不动地把苏轼的文章刻了下来。并对人说:我视他的父亲如同儿子,视他如同孙儿。由于他少年成名,担心他太过于骄傲,将来会吃大亏,所以故意打磨他的心性。但是陈希亮的这番好意,直到他去世以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之时才意识到了。陈希亮有意锻炼苏轼,让他知道为官之道。一个人不管有多少才华,在外当差,对上司就该有一些敬畏之心。即使有时候上司有些不对,也千万不要莽撞使气,否则还是你自己吃亏。

      除了对上官要敬畏,对同僚也需要“小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制科考试中,你名列第一,人家叫你“贤良”,你真的就认为自己很贤良?其实人家在背后嫉妒你,嫉妒得发疯了。苏轼在凤翔任上的时候,在官署里有一个朋友叫张琥。当别人恭维苏轼的时候,张琥心里就很不舒服。苏轼写的《稼说送张琥》,是在用兄长的口吻去教张琥如何做人,他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他还想让张琥把同样的话带给弟弟苏辙。然而,张琥比他年长,又和他是同科进士出身。显然,在张琥的心底,早就已经把苏轼视为自己的“假想敌”了。苏轼如此的一番“教育”,张琥能高兴吗?显示是不能的。平日里,苏轼拿他当自己的亲弟弟一样提点。张琥表面欣然接受,还随他一同结伴四处游玩。谁知道,到“乌台诗案”爆发的时候,张琥参与了判案,还一心一意要致苏轼于死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都是因为苏轼当年高调做人,得罪人而不自知弄出来的麻烦。

      苏轼比较自负。苏轼小时候便能诗善文,是当地出了名的小天才,这样的环境和自身的能力,让苏轼非常自负。等到苏东坡长大之后,自负的毛病依然存在,有那么一天,苏轼喝酒喝得有些上头,趁着酒兴便写出了一副对联,高高贴在了自家门口。上联是:识遍天下字;下联是:读尽人间书。这副对联一出,当真是让人没有脾气,周围的人,对这狂妄的小子都无语了,但却无可奈何,谁让他就是那么有才呢。看着门上的对联,苏轼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根本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别说,没有两把刷子,还真不敢如此高调。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一位老者就看不惯了自诩为天下第一的苏轼。对联挂出去几天,苏轼的家门口就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说是来向苏轼请教学问的,苏轼倒也不客气,果断接来老者手中的书。结果一看之下懵圈了,因为这本书上的字,苏轼一个都不认识,苏轼心里发慌,露出了极其不自然的窘态,老人微笑指了指门上的对联,说:天下字,人间书,吾才沧海一滴呵……老人说完这句话,还没等苏轼反应过来,便颤颤巍巍地走了,苏轼看着老人的背景,又看着门上的对联,惭愧地无以复加,好久之后才回过神来。这对联是不能再贴了,就在苏轼想要撕下来的时候,他想到了四个字,就在这副对联前各加了两个,这副五字对联也变成了七字对联:上联变成了:发奋识遍天下字;下联变成了:立志读尽人间书。还别说,仅仅加了这四个字,这副对联意思就全变了,由原来的轻狂自傲、目中无人,变成了自我激励、刻苦读书,也引得周围邻居一片赞美。从这之后,苏东坡开始虚心求学,博览群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后来终于在文学、诗词以及书画方面获得惊人的成就,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李一冰先生作的《苏东坡新传》,认为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已经领悟到少年成名带来的隐患,算是领悟了陈希亮的善意。有一些道理,很多人很早就懂得了,但是并不会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当时的苏轼正是如此。

      历经沧桑后的苏轼,曾经写过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只望我儿鲁且愚,无灾无难到公卿。”用戏谑的笔触道出了个中辛酸的况味。苏轼的前辈屈原,也曾经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苏轼的后辈郑板桥似乎也大有心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可见,他们都明白,又都做不到,也不想做到。明知其可为而不为之。明知是升官发财的至理明言却嗤之以鼻。明知是为官从政的致命错误却当作原则和操守来坚持。在做大官与做真人之间,苏轼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2022年4月18日

    【审核人:站长】

        标题:刘军:苏轼错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714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