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刘博文:补丁花

  • 作者:刘博文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5-19 13:07:04
  • 被阅读0
  •   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每一个人都穿过补丁衣服。但是把补丁补成花一样那么有诗意、有趣意、有爱意的,可能只有我的妈妈。

      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志趣。那个年代缝纫机连听都没有听过,所有的衣服都是手工缝制。妈妈心灵手巧,缝的衣服好看,补的衣服更好看。有时候把补丁补成重叠的三角形,就有了几何图形之美;有的补成一朵花,花就开放在儿子的身上,让美陪伴着;有时候破了一条长长的口子,补成了一棵小树,枝枝叶叶的显得很有精神……不管什么样的补丁妈妈都拿捏的恰到好处。那时候的我经常感到很骄傲,因为我穿的破旧衣服被妈妈“因地制宜”地把补丁缝补成各种各样自己想象的花纹与图案,十分好看,也引来了人们的赞美。这对于一个贫穷的小男孩来说当时就是最漂亮的“时装”,也点亮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期望。

      人的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的亮光,最亮的那一道当属直抵心房的暖光,是妈妈缝补衣服时的煤油灯光。妈妈每天要参加生产队的三次劳动回家已经很累了,可是她像一个永动机一样,又开始做饭、洗衣、喂猪,干没完没了的家务,天很快就黒了。这时候家里最亮的小煤油灯光大如豆却闪闪发光,照亮了小窑洞的角角落落,我的小弹弓手把也泛出亮光,连我枕的小老虎枕头似乎也在笑,这是一天最温馨的时刻。我依偎在妈妈身旁,看着妈妈在微弱的灯光下做针线活,缝衣服、纳鞋底、补衣服,还要纺线织布。灯光下妈妈的身影时不时微微晃动着,有时候针扎破了手,妈妈在嘴里吸允一下算是消了毒。我看着看着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也不知道是多少次,睁开眼一看,妈妈还在忙碌着。有时候听到妈妈唉声叹气地说:“又没煤油了!”要知道那时候煤油、火柴、布、肥皂等日用品是凭票供应的。没有煤油了,晚上就真正成了黑夜了,好不容易借了一点煤油,家里又亮了起来,妈妈又忙活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煤油灯下的妈妈用那千分情、万分爱缝补衣服,她燃烧着自己,使家里特别温暖,特别温馨。

      我们姊妹多,从小长大的所有吃穿用都是妈妈一手操持的,日子饥馑可想而知。所以妈妈就在艰苦节约、精打细算上下功夫。妈妈的针线活在村里是有名的,无形中她就成了巧裁缝,剪裁的衣服也有点“时髦”。把补丁补成花在她自己看来习以为常,在别人看来就很新奇。经常有大姑娘、小媳妇前来请教学习裁剪缝补,妈妈也不厌其烦地把“秘密”泄露出去。这样一来,村里的那种难看的“宽大短”衣服开始有了“身俏”;补丁花在村里开得越来越多了,显得“灿烂”起来。有趣的是,现在妈妈看到许多年轻人有意把新衣服打磨得破破烂烂的,她真想上前去给他们补一补,太可惜了!

      其实补丁花是中华民族光荣传统中的一枝小花,也是一种艰苦朴素的美德。它没有花香却显得靓丽,虽然在今天看来有点粗俗土气,却给我的童年带来无穷的快乐。补丁花使我懂得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只要像花一样心向阳光,没有办不好、做不成的事情。在妈妈的熏陶下兄弟姐妹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家风,这可是无价之宝。后来18岁的我入伍,特意制作了一个针线包,为自己、为战友们补衣服,针眼细密有致,大伙都夸我像一个“男姑娘”一样也心灵手巧,其实这是流传了妈妈的基因,是一种智慧和力量。

      而今,妈妈九十多岁了,她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勤劳质朴智慧把每一天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补丁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现在是一个没有补丁花的时代,但补丁花依然美丽着。有关补丁花的记忆,在一条长长的针线上流转。当这种记忆凝固如诗的时候,就会变成一条溢满爱的河流,这就是母子连心的大爱,这是人生最原始的动力。

      是啊,大爱无疆!

    【审核人:站长】

        标题:刘博文:补丁花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7124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