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张建新 : 拜谒徐光启墓

  • 作者:梁华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5-02 22:52:46
  • 被阅读0
  •   在中国历史的星空中,有许璀璨的星星,徐光启无疑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这位明朝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不仅为官清廉,造福百姓,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传承者,他大力倡导,西学中用,先后组织翻译了,大量西方,涉足天文,历法,数学,农耕,等各个方面的著作,编撰了,《几何原本》,其中关于三角形,平行线的定义,致今仍在引用,奠定了中国数学平面几何的基础,还编写了指导农耕的书《农政全书》,指导天文历法的《崇祯历朝》,他结交,欧洲传教士,支持传教士在上海,南京等地办教堂,在上海佘山组织引进,安装当时亚洲最大直径的天文望远镜。开启了中国人探索,浩瀚星空的道路。

      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他临危受命,到天津组织操练兵士,还把自己的银两,拿出来,买枪械,供给养。就是这样一位,集政治,科技,人文,军事于一生的,集古今大成者,受到了,自明朝以来的历朝,历代的追捧和纪念,怀着对先贤的崇敬和景仰,我于近日拜谒了先生位于上海的陵墓。

      先生之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17号徐光启公园内,占地1万平米,始建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墓坐北朝南,紧临大街南丹路,完全就在车水马龙,闹市之中,先生几百年来,也难享清静和安息。

      从开放式公园进入,临街牌坊竖立,牌坊高8米,宽10米,牌坊四个方石立柱,与横梁联结,形成三道框门,横梁正中《文武元勋》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每根立柱上有顶个着莲花,莲花上放个圆球,立柱上方四面都盘着一条徐徐如生的龙,我感叹雕刻之精美,工匠之炉火纯清。走进门之后,是大石板地,左右对列,石羊,石虎,石马,身着长袍的石官人对视而立,构成墓前甬道,其布局与北京十三陵神道极为相似。

      抬眼望去,一个大的方形,石台上一个高12米的十字架矗立,十字架用汉白玉石材打造,四周加装铁护栏,先生不是基徒教怎么会有十字架呢,原来,先生曾接受教会洗礼,为纪念先生,上世纪初,1903年,由上海天主教会出资捐建。墓为椭圆形,看上去,上面绿草如茵,并呈波浪似的起伏,布满青松,翠柏,墓前面,由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亲笔的《明徐光启墓》几个字还闪着金色的光芒。墓的周围用花岗石镶砌,墓前种植香樟,龙柏,夹竹桃,雪松,墓后水杉木林立,先生之墓与夫人吴氏,以及孙子媳妇,共有10个墓穴合藏一处。

      先生生于1652年,逝于1633年,几百年来,人们对他的怀念和爱爱慕从未间断,先生之墓,历朝历代,反复维护,修理,建国后大的修改就有好几次,加入了人物雕塑,徐光启手书碑林,现在的墓,己与文物,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也是旅游热点之一。

    【审核人:站长】

        标题:张建新 : 拜谒徐光启墓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16635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