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趣事
列表页
  • 文章标题
  • 作者
  • 日期
  • 管淑平
    2024-01-27
  • 在蔚县有种小吃叫‘金包银’或者‘金裹银’,这小吃就是油皮包裹豆腐干而成。油皮发黄有金之色,豆腐干发白有银之品像,两者融为一体再沾上特制小汤料,吃到嘴里筋而不硬,味鲜而浓郁,是上等小吃佳品。油皮还有一种食用之法,那就是韭菜油皮凉拌小菜。油皮切丝与淖过热水的......[浏览全文]

  • 蔡泗明
    2024-01-27
  • 次日已是腊月十三,天气很冷,我跟母亲赶到出发现场,为父亲送行。当时交通十分不便,公路上汽车寥寥无几,人们外出很少乘车,牛儿们更无法享用汽车了。几百公里的赶牛路程,沿途座座高山中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道,只有一步一步地赶牛前行。这次去赶牛的有三个人,父亲、福贵伯和......[浏览全文]

  • 钟宇晴
    2024-01-27
  • 一天中午,时近端阳,天气晴朗得叫人没理由心情不好。大人们都岀门去参加生产队劳动去了,就剩下我带着弟弟在家。此时,漫山遍野早已脱去了那冬日里满身灰不溜秋的单一而枯燥的冬装,换上了一身崭新而绚烂多彩生机勃发的新服。那草丛中的野草花儿也在这明媚的春光里一朵......[浏览全文]

  • 蔡泗明
    2024-01-25
  • 进入腊月,母亲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年货了。磨豆腐、炸圆子、蒸年糕、腌制腊货,还有就是做糖。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勤巧能干,只晓得母亲的娘家是大户人家,比较殷实,在家又是排行老幺,家务活几乎没干过。成家以后没几年功夫便收获了两双儿女,生活所迫,万般无奈,一切......[浏览全文]

  • 钟宇晴
    2024-01-24
  • 薜荔,又名木莲,我家乡人称“巴藤寄”。属常青藤萝。灰褐色弯弯曲曲的躯干,绿色椭圆形的叶片。叶片紧紧地贴着树干或者墙壁。叶片下有触须,吸收养料。果子鸡鸭蛋般大小,深绿色,有白色的小斑点。要想摘到它,可不易哦。因为它一般寄生在高大的古树上,或是断墙残壁上,或是背......[浏览全文]

  • 钟宇晴
    2024-01-24
  • 和白居易一样潇洒的,还有我家乡的父老乡亲。天寒地冻,屋外寒风朔朔,室内小泥炉里炭火正旺,三五亲友围炉而坐,欢声笑语,温暖怡人。桌上拙朴的小泥炉窜出的火苗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锅底,锅里浓稠的骨头汤“咕噜,咕噜”突得正欢,汤里上下翻滚着金黄的生腐条,氤氲的热气四溢,食......[浏览全文]

  • 钟宇晴
    2024-01-24
  • 结婚年龄偏重于男大女小,“只能男长十,不能女长一”,这就是当时世俗观念的概括。特殊情况下,大龄儿子娶小媳妇儿的有,但大龄女嫁小龄男子的却少之又少。一般女孩子在十五六岁,男孩子在十八九岁就结婚的占大多数。女孩子满了二十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社会上就会歧视,认为......[浏览全文]

  • 淡然浅笑
    2024-01-24
  • 外面下了一场小雨,天灰蒙蒙的,路上湿漉漉的,岁近寒冬,北风那个吹,脸上刀割一样。路上行人裹着御寒的衣服行色匆匆,当然更多的人不愿意出门,常见外卖小哥穿着单薄的工装穿梭于大街小巷,给都市传说带来新的风景。走在路上,冷不丁一个寒颤,突然回想起母亲小时候柴火灶炖猪肉......[浏览全文]

  • 淡然浅笑
    2024-01-23
  • 那还是2019疫情刚开始的那一年开春的时候,我从海南越冬回来,到尧都区的尧庙镇王庄村去探望退休同事、藏协会长代春保,不料在村外的沟壑处发现了这棵卧干式的枸桃桩材。于是,便在代家借用铁锹、镢头、刀锯、药剂等物(代也爱好这一口儿),先截断主根,然后浇灌生根剂再回......[浏览全文]

  • 淡然浅笑
    2024-01-23
  • 值2024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腊八晚上的七点半,香落尘外原创文学公众平台的三个作者群——“香落”,“结庐”,“书斋”三合辞旧迎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幕。在湛蓝总编“人间烟火,良辰美景,未来可期”的讲话中拉开序幕,奏响了序曲。全国各地香落尘外的家人们,虽远隔千里......[浏览全文]

  • 姚雨涵
    2024-01-21
  • 皖北的习俗是,大姑娘出嫁的第三天,是带着新女婿回娘家的日子,民间也叫“回门”。当下城里人时兴举办“回门宴”,形式和内容虽然都不相同了,但实际上也是对古老风俗的一种传承和创新。过去的“回门”,那可是一对新人最风光的日子,毛脚女婿第一次见老丈人,不像现在天天在......[浏览全文]

  • 姚雨涵
    2024-01-21
  • 正午的阳光是热烈而温柔的,照在菜园子里的石楠树上,片片叶子泛着银光。母亲挖完园里的蒜苗,过秤卖了。每斤蒜苗一元七角,行情还不错。可惜今年园子里的土是新换的,蒜苗长势不好,又矮又瘦,还没去年每斤九角卖的钱多。卖完菜,母亲脱掉沾了土的旧袄子,打了一盆热水端到门前......[浏览全文]

  • 姚雨涵
    2024-01-21
  • 周庆荣,笔名老风。60后,江苏响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主要发起人、《大诗歌》主编、《星星·散文诗》名誉主编、《诗潮》编委、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研究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浏览全文]

  • 姚雨涵
    2024-01-20
  • 常看谍战片的程艳不舍这口气,灵机一动有了办法。她对好打听事的胡慧说:“昨天对面楼发生了一起命案,据内部透露出来的信息,死者身上连号的新钞少了500元,上面正追查这个线索。”胡慧立马把这大新闻和要好同事说了,程艳也在一旁添油加醋的说。很快,办公楼内的人都知道......[浏览全文]

  • 姚雨涵
    2024-01-20
  • 一个冬天的傍晚,雪花在窗外飘洒,屋内却是暖洋洋的。我因为在外面玩雪太久,手脚冰凉,有些流鼻涕。母亲见状,赶紧把我抱在她怀里,用她的额头贴住我的额头,以检查我发不发烧。接着,她从厨房的灶台上取下一些饭粒,在大锅里用油煎一下,然后放入水中慢慢熬煮。随着时间的推移,锅......[浏览全文]

  • 姚雨涵
    2024-01-20
  • 我家坐落在田塅上,四周农田。祖屋是土木结构平房,屋檐墙角有麻雀做窝。厅后有一个小小花坛,栽种桃、李、橘、柚等果树,还有一株不知名的常青树。内大门前面是晒谷坪和池塘,鸡在晒谷坪觅食,鸭在池塘里游弋,麻雀在坪里、塘沿跟它们做伴。这里是鸡鸭的天堂,也是麻雀的乐园......[浏览全文]

  • 土八路
    2024-01-19
  • 想起观演《只此青绿》。它以舞台还原《千里江山图》。春天冬天,晴天雨天,白天黑天,赤橙黄绿青蓝紫,阅尽万般斑斓,然而万宗归一,千里江山,只此青绿。越是只此青绿,越是恢宏。越是只此青绿,越是震撼。表演结束,数千观众立而不去,掌声经久不息,台上大幕一遍遍落下又一遍遍开启......[浏览全文]

  • 土八路
    2024-01-19
  • 丑儿是李秀娟的小名,别看叫丑儿,人长得其实不丑,一米六二的身高,圆脸,大眼,微胖,看上去结结实实。丑儿的母亲早逝,父亲好吃懒做,输耍嫖赌,不成气候,在她14岁的时候,被父亲卖到了口外给人做了童养媳。她从小没娘,也没读过书,但性格大胆泼辣,能说会道,在口外生活了三年,不知咋就说......[浏览全文]

  • 开心就好
    2024-01-18
  •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除了逢节过年,很少能吃到白面,让馋嘴的孩子们扳指头掐算的日子有“五月五”、“七月十二”、“八月十五”等传统节日,因为只有在这些节日才能吃到满院喷香的鸡蛋面片子。偶尔在天阴下雨不能下地干活的日子也能吃个“肉氽汤泡馍”,就是取一块腌......[浏览全文]

  • 开心就好
    2024-01-17
  • 媒体报道的大体经过是:迁西县有位75岁的退休老干部马树山,曾被评为“迁西好人”,热心公益事业,退休后有点好管“闲事”,经常喜欢下乡做社会调查。自2023年8月以来,马树山数次给省、市主要领导写信,反映县委书记李xx不顾迁西财政实际,搞面子工程,在县城花几千万搞亮化,花......[浏览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