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趣事
文章内容页

又到“扑扑”打枣季

  • 作者:凡云玲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1-10-23 22:54:14
  • 被阅读0
  •   枣树花开了,一树黄色的小花儿,密密匝匝,星星点点,娇小俏丽,开得热烈又羞涩,低调又隆重,花香丝丝缕缕,浅浅淡淡,沁人心脾,浓郁宜人。

      枣花虽小,但在诗人眼里不失俏美。南朝梁简文帝有“铁镬种梁子,铜枢生枣花”,唐诗人李颀有“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大凡美好的人或事,都有其防范意识和抵御个性。如玫瑰、月季,全身带刺,我们往往形容美丽女人或比喻美好事物为“带刺的玫瑰”“带刺的月季”。枣子好吃,枣树坚如“铜枢”,树枝却易脆断,浑身带刺,不便攀摘。收获时,人们往往站地上,再高处架梯子,拿长长的竹竿扑打,随着“扑扑”的打枣声,竿到枣落,枣子如骤雨嘣嘣落地而捡拾,故称“扑枣”或“打枣”。

      说到“打枣”,我们小伙伴却屡次上演“打人”的故事,慷慨而悲壮。

      村里人家,台前屋后,种上枣树、桃树、柿树之类。记得村子里有三棵大枣树,一棵生在台前菜园篱笆内,且家中有老人“留守”,出手不难收获难,而关键在于不宜收拾残局,打扫战场;另两棵枣树比邻而居,长在房前台坡边,战地开阔,进退自若。每到夏秋之交,台坡边的两棵枣树便是大家的首选和主攻目标,小伙伴们时有光顾,收获满满。

      我们小伙伴没有现存随身的竹竿,再则,竹竿树大招风,太过明目张胆。总不能“望枣兴叹”,古有望梅止渴,而我们望枣不能解馋,便急中生智,心生一计,趁主人家出工劳动时,抢占有利地势,拿土坷垃、砖头块当武器,攻击枣树,说实话,这可不是办法的办法,既是高招绝招,又是怪招损招,以身示范,不无惊险。一时间,多方出击,炮火连天,枣儿如天降冰雹般嘣嘣砸落下来,有的砸在身上,有的砸在头上,枣儿活蹦乱跳,小伙伴便是一阵疯抢,开眼解馋,壮怀激烈。有人衣兜满满,有人囊中羞涩,有人空空如也干瞪眼。当然免不了又一阵炮火横飞,有人抢先一步,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结果土坷垃、砖头块连同枣子一起掉下来,少不了砸着背、砸着头的,砸着头的就遭殃了,不是隆起鸡蛋大的包,就是头破血流,惨不忍睹。原来这才真叫“伸起脑袋接砖头”“顾嘴不顾身”“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阳春三月,村里三棵枣树,满树枣花,花香弥漫,招引蜂蝶闹春。蜂飞蝶舞,采花授粉,枣花不鲜艳,不起眼,却拥有蜜蜂、蝴蝶无数的铁杆粉丝和闺蜜。枣花密密匝匝,星星点点,像小伙伴眨巴眨巴的小眼睛,像天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而枣儿却很招摇,很抢眼。“枣花至小能成实”,有花有果,春华秋实,小花结小果,花多果实多,枣儿像一嘟噜一嘟噜葡萄串儿似的,煞是惹眼,好不壮观。

      “簌簌衣巾落枣花”,小满已过枣花落。枣子由青到泛黄发白,再到红黄色,可人们尤其是小伙伴往往等不得红,一定不能太过青涩,枣不找人人找枣,故“红枣”又叫“青枣”;枣子由小到大,当然大不到哪儿去,算盘珠儿大小,小巧玲珑,人称“小枣”;枣子由结到泡,甜津津,脆生生,人称“泡枣”。

      “红枣满枝秋已熟”,枣开花期在春天,生长期在夏天,收获期在初秋,而小伙伴往往等不及“秋收”,瞄准时机,早打主意,捷足先登,赶早“夏收”了。再说“枣”音“早”,打枣“找打”,打枣“打早”,也有早熟早收早吃的道理。枣子和柿子同样,都不能太熟,打枣子、下柿子,枣子是“打”的,柿子是“下”的,都要经得起碰撞,耐得住摔打。有道是:打枣宜早不宜迟,迟了打枣成问题。红熟鸟雀口中食,掉落一地摔成泥。

      枣花自然朴素,枣儿质朴实在。我们乡下,女孩有取名“枣花”“枣英”“枣姑”,男孩有取名“枣生”“枣福”“枣贵”,办婚事有拿大红布包裹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放置婚床的习俗,其谐音寓福禧“早生贵子”。

      “野枣花含新蜜气”,枣花蜜是一种难得的天然蜜、生态蜜,止咳生津,活血化瘀,人称“补血”补品,红枣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紊乱,尤其是女人坐月子和病人手术后红枣属补养之首选佳品。

      2021年9月25日于周子河畔

    【审核人:雨祺】

        标题:又到“扑扑”打枣季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qushi/421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