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人物散文
文章内容页

陈祥发:关圣场老姐姐

  • 作者:阿斯顿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9-07 01:27:54
  • 被阅读0
  •   关圣场老姐姐

      文学乃人学,作家每到一地,见物更见人,见景更见人,见事更见人,写出独具特色的人,无疑是文学有别于其他文字类别的重要标识。

      不巧的是前些日子在丰都董家镇,因时间太过紧迫,除参与的当地干部,我等贴近接触的当地民众,主要便是关圣场口急匆匆刨扫隐藏石碑的那位老姐姐。关圣场之关圣庙,关圣来过的履迹,老场昔日的辉煌,“到平都名山必先过关圣场这关口”的远年荣耀,全部潜藏在这石碑石刻里。此时此刻,远方客人慕名来此,欲睹老场名庙名街名景观,留守甚或坚守古场的她,我们这位老姐姐,恰如没有好饭菜招待远来贵客,作为家庭主妇,她比谁谁都着急上火,咋办呀咋办?回想我老家的那些“过去时”的亲人,她们当年每逢远方贵宾来临,一下子急得跑东家借米、跑西邻讨油,好一个“七十人栽秧八十人打杂,还把主人累得饭都吃不得”的架势。

      “伙食有个跟路的脾性”。当年农村人招待城里亲戚,便是如此倾其所有“宝贝”,并不惜东借西讨,唯恐怠慢了人家。相反,农村亲戚进城,人家觉得随便煮几样菜蔬,便足以应对一下,“背时都当过莽莽年”,伙食跟路跟得紧哟!

      而此时我们这位老姐姐更难更艰呀!石碑能否让远客们看个明明白白,并最终认定是真的,确能证明这地儿的辉煌过去,太关键太紧要了。我忽儿没来由地念及“祖宗阔过,往昔阔过”,此处完全没贬义,国人皆有这潜意识,只要最终化着“复兴、光复、重振、再兴”的激情与动力,就足够正能量、主旋律与正面。

      此刻,老姐姐那个急呀,家乡的荣耀,祖宗的光耀,婆家的光耀,尽在斯碑。传统女性,真格儿做到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管娘家如何风光、婆家如何不堪,一旦放到婆家,便被父母一句“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打发了,自此参与到婆家的人和家兴中去了,与婆家同荣辱共誉毁。迄今为止,这老场这婆家还算不上富裕闪靓,咋办呢?必得尽最大努力让家园、让自家拿得出手、能见人的那一面“现天露脸”。于是为展示那块石碑,老姐姐用锄头刨、双手刨,用扫把扫,识字不多的她将身子伏下去,双脚跪下去,将字迹细细指点给来客看,随大家的脸色或笑逐颜开,或焦急难受,还好,最终自然是“真的说不假”,来客与主人皆大欢喜:原来关圣场真不简单呀,且未来实可期!

      “新媳妇,你莫哭,隔个湾湾儿就是你妈屋”,这般劝导不过三四声,新媳妇便全身心投入到婆家“发人发家”事业中去了,哭啥呢?就是坡地连“粪桶都顿不平”,出门的路“看得见,一走老半天”,“一望路”复接“一望路”,又能埋怨啥呢?传统女性认定“只有享不尽的福,没有吃不完的苦”,朝前走,于无路处走出通天路。

      在董家镇,忠县作协秦勇主席发现的“董娇娇”这上佳点子,被我抄袭写成“娇娇乖孙孙儿”“娇娇我欣慰”,浪费了这个好点子与大有挖掘潜力的文学形象,很对不起我们敬爱的秦主席,赔百个不是!这次我又信笔涂抹关圣场老姐姐,依然似是而非、模模糊糊,还望一同参访的三县文友与关圣场老乡们包容谅解,衰夫笔力不济又不甘寂寞、跃跃欲试,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乡土作家奉献心切

      最近,丰(都)、忠(县)、石(柱)三县二十名作家齐聚董家镇,事先通过丰都作协主席统一发个邀请,作家自己乘车莅临,半小时会通报镇情,走看一天半,三餐便饭、住一宿,建个群,群里将相关资料集中推介,然后作家打道回返,两天工夫,群里便晒出二十来篇诗文,且这些诗文都通过作者自己的渠道推介(发表)了,自然风光、工作亮点、闪光人物,一下子就以文学手法宣传出去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收到众多建言献策好点子。事先没有设奖与出集子的承诺,当然镇上完全可以出一本“油印资料”自己保存,比日常的其他接待轻便多了,不外就是几名干部不休“双休日”,看点也无需特意布置,素打扮即成,更无需准备汇报材料精装人手一份,镇上便收获满满!

      乡土诗人作家乐于奉献,真不需动不动设个啥奖(因费钱多往往干不成),动不动看点选了又选(作家自己会以慧眼发现美)。他们就希望有组织地聚一聚,走一走,看一看,互相触动启发议一议、闹一闹,你一言我一语,其间山水与人互动,当地人与作家互动,作家与作家互动,作品与点子就出来了。

      建个群是特别需要的,沟通,晒作品,互相点赞评论。这次三县作家联合采风,邻近三县,作家间互动更热闹,效果更好。

      如斯做法,记忆中包鸾走在前面,他们设奖而不建群,花钱多效果未达预期。因为各类艺术门类请齐了,长枪短炮花钱多。有人自认为不能获奖会丢丑,根本就没投报作品。因未建群,询问情况不方便,晒作品不方便,触动、促动、互动不方便。

      董家镇党委负责宣传的许委员情况熟(亲自参与接待的党委廖书记、人大周主席自然情况也熟),群里回答询问热情及时。加之镇上花椒产业立了个“董骄椒”的像,有人说是“娇娇我乖孙”,有人说是“娇娇我至爱”“娇娇我欣慰”,且该产业全镇二点三万亩,在全县占三分之一还不止,加上其他众多自然与人文景观,咋不让人诗心大动,若让大家看看就算了,诗文就不写了,难乎其难也!

      其他乡镇的“宣委”们,你们咋想呢?难不?或许认为文学化宣传显得浮光掠影、“隔膜”了点(需要他人特别是上级知悉的数据隐匿于“罩子笼”),认为不需要?哎,慎思加勇为,凡事做起来就有成效,作家诗人等为乡土作奉献呢!

    【审核人:雨祺】

        标题:陈祥发:关圣场老姐姐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ren/9722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