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马先勇:“东风”拂绿的小镇

  • 作者:李菲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2-11-22 18:47:19
  • 被阅读0
  •   石塘古镇,曾荣获“全国文明村镇”(2005年)、“安徽省文明村镇”(2020年)称号,如今,正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石塘东望南京,南滨巢湖,处于合芜、合宁高速出入口,尽享合肥大都市区域优势,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

      石塘桥民间流传两种说法:一说楚汉相争时,项羽在垓下战败南循,在别虞桥(原新河陂乡)别姬,后虞姬自杀,尸首流淌至该桥下被挡住,故名尸挡桥(无从考证);二说该地原店埠、石塘、栏杆集古时驿站,古称柳树店,因桥用青麻石垒砌而成,周围有“三大塘”(黄大塘、秦大塘、王大塘)后更名石塘桥。

      早在清乾隆年间,石塘桥为合肥县东乡较大的商业繁华集镇,粮食行、纱布行、棉皮行、蹄角行、家禽和水产行几十家铺店,以耕牛、土纱布、粮油交易著称。石塘古镇的地方特产“石塘驴巴”、“浮槎云雾”茶,远近闻名,堪称石塘“二绝”,颇受顾客青睐。古镇内交通发达,商合杭铁路建成通车,合芜、合宁国道穿镇而过。境内有浮槎山旅游风景区,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地区最高山,素有“北九华”之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撰记《浮槎山水记》名籍经史,浮槎山,历代文人墨客常登临游览胜地。石塘龙城新石器大城头遗址、大城墩和龙城遗址安徽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塘镇是革命老区,1938年9月淮南抗日义勇军大队在马集成立,大队长阚伯衡,大队副许用思,政治部主任张帜。下设3个中队。大队成立后,在石塘、马集、阚集、王铁地、龙城等一带开展革命活动。阚伯衡为人豪爽,仗义疏财,不顾自身安危,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洪流。他与许多共产党人过往甚密,友情深笃。在周利人的指导、帮助下,他拉起一支抗日队伍——淮南抗日义勇大队,在庐东这块大地上,同日本强盗展开浴血奋战。阚伯衡全身心投入抗击日寇的战斗,舍死忘生,保家卫国,捧出一颗赤胆忠心,在肥东抗日斗争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48年2月,中共全合工委在石塘王铁成立,全合工委书记王光前,副书记苏桦。革命老前辈张劲夫,曾任皖东新四军五支队政治部主任,二师政治副主任、四旅政委(原国务委员、安徽省委书记、财政部部长等职,2015年7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张家帜(曾任安徽省劳动局副局长)、周道云(原空一军政治主任)、张杰(原空军32师副师长)、陈存效(原武汉海军某学院政委)等。解放初期,石塘老区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肥东县政府在撮镇四大户村成立,县直各部门很多干部来自石塘,肥东县财税工商局就有干部10多人。

      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塘古镇老街商贾云集,手工加工杂坊遍及老街,产品向周围农村集市批发。石塘集上人有喝早茶的习惯,清明谷雨后,各种春茶及“浮槎云雾”茶上市,赶集的人群络绎不绝,茶馆品茶聊天,谈生意茶道,交朋会友。与喝茶配套的食谱米饺、春卷、油炸品、五香花生米、农家香葱拌豆腐——一青二白,麻油红辣椒拌香臭干。集上有大宗生畜行、木料家具,布行生意等;老街中央处一戏台,逢年节唱大戏,晚间放露天电影,说大鼓书黄师傅声音最引人眼球,他说唱结合,语言幽默,抑扬顿挫,手式运用诙谐自如。石塘流传正月十五玩花灯习俗,有双龙戏珠、小龙送福狮贺年、彩船吉祥、花桃献礼等节目,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美食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一种对生活的态度;美食是一把开启乡愁记忆的钥匙。东风吹,战鼓擂。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古老石塘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上北边供销社开办一家饭店,起名:“东风饭店”(负责人方仁贵,会计黄其汉),看饭店名头就是“文革”时期的产物,于商品、旅社、娱乐等融为一体,饭店菜肴具有地方特色,驴肉、泥鳅挂面、手工挂面圆子、腊肉烧鸡(凤)爪菜、红烧黄鳝(砸扁),各种农家特色小炒等,生意火红,吸引四方宾客。

      改革开放“东风”吹来,石塘饭庄或农家乐兴起,树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新风尚,推行50多道“包公家宴”地方特色土菜,对外承接政府各种会议,小型演出晚会,红白喜事宴等,颇受顾客青睐,并推广至合肥地区。

      石塘原肥东七区之一,管辖石塘、马集、王铁、乌龙、龙城、高亮、王集、阚集、文集、解集10公社。往日冬季征兵命令开始,肥东县武装部将征兵名额分配下达区里,再由区委根据各公社适龄人员情况,大公社分30人,小公社分15至20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九二年撤区并乡(公社),前后40多年间,应征青年通过大队,公社体检,区医院复查,家庭社会关系政审合格定兵,并发放《入伍通知书》,换新军装(不戴领章、帽徽),约有一万多人。

      新兵集结以公社为单位,武装部长带队,提前一天到区公所,晚上下榻在“东风饭店”,由区委、区公所、区武装部领导为新兵入伍举行文艺欢送晚会。

      笔者,上世纪1976年入伍,记得12月20日,来自各公社200多名新兵济济一堂,相聚在“东风饭店”,参加区里组织举行新兵欢送晚会。一是由区领导致欢迎辞,代表家乡父老、亲人欢送新兵光荣入伍;二是由部队接兵领导介绍部队兵源征集情况,运送新兵途中纪律和注意事项;三是新兵家长代表发言,会上由青少年代表为新兵戴大红花;四是举行欢送晚宴和文艺晚会。晚会海报节目精彩纷呈,歌舞、相声、乐器独奏、大小合唱等,一曲为亲人养好伤,悦耳动人歌曲拉开了序幕:“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场下观看的新兵全神关注,一时热血沸腾,好像将我们带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次日,石塘区专用三辆解放牌汽车和一辆客车运送新兵。车箱左右两边贴着大幅语标:“一人参兵全家光荣”、“热烈欢迎应征青年光荣入伍,踏进绿色军营”,“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路两旁挤满欢送的人群,乐队打锣敲鼓,满载家乡人民的嘱托,车缓缓地离开石塘,驶往撮镇火车站。哪里早已人山人海,场面壮观,空中飘着四对彩色气球,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新兵身着军装(上绿下蓝),身背着绿色被包,胸戴大红花,手提旅行袋,按部队军事化训练标准要求,接兵首长将新兵编制若干个连排班,集结完毕报告人数,然后依次排队跑步高喊一二三四口令,踏上像一条龙似的黑色闷罐车,奔赴那南下的军营旅途。一列车箱乘坐三个班,约有30多人,上车前新兵每人发6元津贴费,大家心中乐滋滋的,每人拥有一个军用茶缸,这是旅途吃饭喝水的专用工具。车子行驶途中,每到大车站要停靠,让客车通过。记得第三天到达湖南衡阳站,车子停靠后,大家听到哨声快速跳下车,蜂拥入兵站大食堂,当盛一缸饭吃完再加饭时,哨声四起,以后几天到兵站,盛饭将饭在缸子内连压几下,这是那时新兵运送途中一个缩影。

      此事已过去40多年,现在回忆起来当是笑柄罢了。

      我们肥东籍一批新兵,600多人被广州军区空军各场站招收,专司补充场站后勤保障或机务工作。撮镇站乘火车沿途经广西桂林、柳州、宁明、吴圩,广东遂溪、莱阳、惠州、湖南长沙、大托铺等地分别丢下50人左右,到部队翻开日历正值“元旦节”。新兵到部队,我们马集公社有10人学习机务维护(修)工作,经过师机务教导队240多天专业知识学习培训,结业被分配至飞行团机务中队维护飞机,从此,机务人与飞机结下不解之缘。歼击六型飞机(苏米格—19),这型战机双台涡轮发动机,空中转弯半径小,机上装配三门30-1航炮,可挂两枚P—2火箭弹、或两枚250公斤炸弹。歼击六型飞机,曾在国土防空中击落击伤美蒋多架敌机,立下赫赫战功,但从未受到对方敌机的攻击或受伤。

      云起云飞,时间转眼到九十年代初,“东风饭店”由于经营市场萧条,失去了它往日的热闹景象。

      正是从那时起,新兵运输不在区(乡镇)集中,统一到肥东武装部报到,由接兵部队分别运送到军营。40多年来,从石塘“东风饭店”走出的兵有一万多人,为部队国防建设输送一批批合格兵源。他们在部队有的上学提干部,走上排连营或团师职领导岗位,转业成为经济建设中一支生力军。原高亮公社大徐村人徐承云,上世纪六十年代入伍,官升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将军衔)退休,军旅著名书法家,名扬军内外,他是石塘走出去“兵”的佼佼者。

      军人,一种崇高的职业,悬挂“光荣之家”金黄色牌子、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是军人荣誉的象征,骄傲,自豪,一种期盼,更是一份沉甸甸责任与担当;军人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发扬部队优良传统和作风,成为振兴乡村建设领军人。

      如今,离开军营30多年,回到家乡,路经石塘桥“东风饭店”旧址,忘不了当年入伍那个前夜,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

    【审核人:雨祺】

        标题:马先勇:“东风”拂绿的小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tianyuan/4851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