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浓洄古镇黄鹤楼

  • 作者:李刚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6-16 20:12:54
  • 被阅读0
  •   说起黄鹤楼,人们自然想到的是湖北武昌长江边蛇山之巅那座号称“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使之名声始盛。殊不知,清代广安州城浓洄古镇渠江岸边有一座小有名气的观景楼阁,也叫黄鹤楼,它就是广安人至今仍念念不忘的望江楼。

      □李刚

      清光绪《广安州新志·古迹志》载:“黄鹤楼,一名望江楼,东门内,乾隆二年(1737)知州翁是平建,延尉邓时敏题额,上有冯真跨鹤升仙像”。州志又载:“翁是平,江南常熟县贡生,乾隆二年任”,“乾隆十五年去职,升刑部员外郎”。翁是平精明博大,庶事就理,勤政廉明,养民为先,是清代广安知州任职期最长的官员,百姓口碑尤佳。翁是平在州署后增建监仓三十八间,贮谷一万四千六百八十九石一斗四升四合六勺,以重典守,御济灾荒。捐资增修水塘堡街义学教舍,改装旧楼,齐备桌椅厨具,易名渠江书院。为解决办学经费,“厘正学田界至,顷亩加租,延师额脯(聘请教师之酬金)以学租充之,民户繁滋惟平之力”。同时,还主持建修月山寺,复修三溪镇唐代古刹奉圣禅院。

      浓洄古镇自隋唐以来就是渠江干流重要的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至宋代,更是人口聚集,商埠繁荣,“儒风尤胜,人物间出”。宋开宝二年(969)宋太祖赵匡胤御笔点图经在浓洄镇置与府、州同级的广安军,除其战略要地,粮税重地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看中古镇环境是典型风水学“安”的地理风貌。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开口,青山护廓,绿水绕城,祥瑞宜人。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大为赞颂:“置军秀屏山下,山川回环,形势奇胜,视他军垒,气象独佳”。著名的广安古十六胜景,浓洄古镇就占十一景之多:小西门外有“秀屏积翠”和文庙下的“龙窟文渊”;南门外渠江洄水有“龙门晓渡”,可见江中“凤州佳兆”、江边“白塔凌云”;江对岸是“鹤岭晴岚”;出北门渠江四九滩上有“龙镜清光”“曲水流觞”“篆水呈祥”;出新南门仰望“猊峰神宇”,前行即是“甘泉漱玉”及隋唐古刹兴国寺。古镇有众多历代名人英贤旧居,寺庙宫祠甚多以九宫十八庙代称。来自江南水乡,文人出身的知州翁是平深为州城浓洄镇的秀润江山、斑斓历史、氤氲人文而赞叹。乾隆四年、八年,翁是平主持修建大东街龙王庙、牛王庙时,就蓄意在临江城墙内留有一块空地,欲为古镇建一座类似江南三大名楼那样的临江亲水楼阁,成为古镇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标志建筑,为这座文化托起的州城古镇添彩。翁是平这一意愿得到州城民众和丁父忧回家奉母的大理寺正卿邓时敏的支持。乾隆十年黄鹤楼开建,具体位置即大东街龙王庙(原广安县邮政局旧址)后,东门内北侧三十米处(净居寺旁)。这里地势较高,阶基与城墙高持平。楼靠近城墙,基础规模已无资料记载可查,据说楼平面呈长方形,五开间,边长约十八米,进深十至十二米。楼为三层,全木结构,重檐十字歇山屋顶,总高近二十米。楼阁面江背城,朱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有巴蜀兼江南风格,古色古香,十分壮观。一楼正厅绘有巨幅冯真跨鹤升仙图,二、三楼壁挂名人字画诗文。翁是平恭请邓时敏题额“黄鹤楼”三字,其镂板烫金字匾高悬三楼檐额,更添气派,十分耀眼夺目。登楼回望,古镇全景尽收眼底。面江环视,江山秀靓,旖旎风光历历在目。晴日里极目远眺,巍巍华蓥山呈黛色如蛇龙在天际线蜿蜒起伏,白岩下谷城洞云绕雾缠的奇特景观隐约可见,那就是广安十六胜景之“谷城云瑞”。黄鹤楼建成后,即引来各地贵族文人观赏游览,达官显贵以此楼宴宾待客、观赏风景,文人雅士聚集此楼品香茗、吟诗作赋,黄鹤楼一时名噪川东北。

      武昌黄鹤楼原址建在长江黄鹄矶头上,古代“鹄”、“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黄鹤楼。又有《极恩录》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感谢店主千杯之恩,临行时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他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十年后道士复出,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他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浓洄古镇这座黄鹤楼,决非附庸武昌黄鹤楼之名,而是有它自己的故事与传说:与浓洄镇黄鹤楼隔江对峙的是一座俊秀的小山,山上树竹葱茏,渠江成“U”字形绕山而流,洄水上下游分别是四九滩和聋子滩,引来成千上万只白鹤涉滩叼食鱼虾,又成群结队分散栖息在山岭的树枝竹梢上,亭亭玉立,错落有致,胜是好看,故名鹤岭,又名白鹤山。雨后初晴,江面岚气漫腾,在鹤岭上空折射出道道彩虹,白鹤成群展翅高翔盘旋,好一番相映成趣的动人景象,故谓“鹤岭晴岚”胜景。南宋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制置大使安丙在山半腰修建的文峰塔和清光绪年间从文庙侧迁建于山顶的奎阁,更为鹤岭添彩。至于黄鹤,是指春暖花开后出壳不久的幼鹤,通体是淡黄色羽毛,随着长大成熟,才渐渐变成洁白的羽毛。明《蜀中名胜记》、清《四川通志》及清广安州志各版本记载:相传唐贞元十年果州(今南充市)女子谢自然白日升仙,由金泉山乘仙鹤至广安州鹤岭,慕其秀美而驻,此山又名驻鹤岭。方志又载:五代时蜀将军冯胜之子冯真在浓洄镇西边的广门堡后山及鹤岭修炼。一日辞父母谓当仙去,以来晨白鹤飞翔为候。次日清晨冯胜夫妇登后山眺望,果见冯真自鹤岭跨鹤飞来,绕山盘旋一周后冲天而去。从此人们称此山名望子山,又名子仙山,浓洄镇黄鹤楼即是取此传说之意。明进士、四川巡检司佥事杨瞻在咏“鹤岭晴岚”一诗写道:“昔人骑鹤升,高山拥瑞霭。鹤翔王母池,空遗朝霞在”。清广安知州陆良瑜诗咏“鹤岭晴岚”:“跨鹤仙人辞岭归,空余文笔映斜晖”。这些诗句倒与崔颢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有异曲同工之意。

      黄鹤楼濒江而立,楼下侧是渠江水码头。古时候人们从广安去合川、重庆均走水路,亲朋好友相送至码头顺搭货船,当远航的大船拐过奎阁嘴直下聋子滩后,就云帆高挂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无尽的思念。民众寄思于黄鹤楼,故又名望江楼,延称至今。

      黄鹤楼毁于何年,方志无记载。笔者从清代乾隆、咸丰、光绪年间四个版本广安州志和民国十六年版广安县志的记载及所附广安州城图分析,认为应是民国初年,楼毁与战乱财乏、年久失修有关。1950年净居寺、天后宫及黄鹤楼旧址为广安县第一小学校,后又改为县工人俱乐部。1962年广安县印刷厂搬迁于此,1989年县印刷厂在城墙黄鹤楼旧址集资建起职工住宅楼。

      2012年邓小平母校广安中学后山辟建起凌云路望江公园,然而望江公园树木茂密遮挡,游人立山顶亭中几乎望不到江。笔者遐想: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不少城市历史文化恢复建设的做法,将黄鹤楼(望江楼)迁址重建于此,又在与之相峙的萃屏公园百花山遗址恢复重建北宋名楼秀屏楼(或者重建唐代颜真卿题额的霄汉阁),以“复活”的历史建筑“唤醒”城市记忆,将会使广安这座人文历史厚重的古城再现鲜活灵动的不断文脉。届时,当人们站在渠江公园的观景台处展望,江东鹤岭有南宋文峰塔和清代奎阁,身后是耸立在思源广场的“实事求是”青铜宝鼎和全国唯一的邓小平题词碑林。北侧萃屏公园山上有北宋秀屏楼,南冈山腰有文庙,江岸有隋唐古刹兴国寺。南侧望江公园山头有清代望江楼,山下是西溪河古平桥,江边是南宋白塔。众多的广安古今历史名胜显像性地聚集在市中区宽阔的渠江两岸,绚丽多彩的滨江景观群,可以向世人彰显出广安巨大人文内蕴和历史内涵的独特魅力。编辑:郭梦涵

    【审核人:站长】
        上一篇:诗意天池
        下一篇: 石匠

        标题:浓洄古镇黄鹤楼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eyan/6464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