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感悟
文章内容页

董静:我的2023年,平凡而不平庸

  • 作者:夏宇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1-10 14:12:17
  • 被阅读0
  •   2023年,在报刊上发表了22篇散文,如《冬季到乡间挖野菜》《自制茶饮》《飘窗上一盆小辣椒》《端午的香包》《陪百岁老妈包粽子》《我的小小香瓜园》《虎皮兰开花》等。这些散文的素材都采撷自寻常生活,带着浓浓的烟火味,人情味,接地气,有趣味,不矫揉造作。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通篇流露出真情实感,可读性强,贴合大众审美。每每将它们转发后,都受到读友们的喜爱。

      如《自制茶饮》一文,因为喝茶会影响自己的睡眠,所以我会自制一些个人化的茶材用来泡饮,给每天的饮水增添一些特别的风味。这些所谓的茶材或茶饮,有在园子里就地取材的薄荷叶、水芹根、枇杷叶、银杏叶、金银花,有切碎晒干的柚子皮、桔子皮、苦瓜瓢和山楂片,也有在野外挖采的蒲公英、荠菜、刺刺芽、蛤蟆菜、柳树芽、槐花等。有了这些自制的茶饮,极大地丰富了饮品的口感,增加了饮水量。同时,制作时是一种愉快,品饮时是一片情趣,不亦乐乎!

      2023年,还与文友合作出版了《环保护卫队》(三人合著),这是一本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原创童话科幻故事集。此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通过音频供小朋友自己反复收听,美妙的声音能让他们更加喜欢,同时也省去了家长为孩子读绘本的辛劳。

      读 书

      2023年,利用闲暇时间共阅读了33本各类题材的书籍,写了1万多字读书笔记。其中有文友赠送的11本,自家先生的1本,还有21本则是在家门口的悦书房借阅的。

      先生许辉的新著《长江边的<孙子兵法>》,我跟着《科教文汇》杂志的连载又读了一遍。近水楼台先得月,每一次的阅读都有新感触,新感想,新感悟。这些曾经让自己望而生畏的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经他的解读,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尤为喜欢此书后半部分他自写的延伸阅读文章,比如,军事哲学、天时地利人和、军事与政治、完胜与赢心、不战而胜、变化之术、道家兵法思想、儒家兵法思想,等等,读后更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作者将《孙子兵法》的全部思想,总结归纳为“完胜是兵法的最高标准,赢心是兵家的终极目标”,这是作者长期研读、揣摩《孙子兵法》的收获和结晶。人民网曾对此书报道说:作者许辉从社会、伦理、文化地理学等角度切入中国古代经典,释读中国儒家、道家、兵家著作,再辅以哲学、历史和文学视野,使其对中国古代经典的释读角度新颖、创意常出、丰厚缜密,也使《长江边的<孙子兵法>》具有新奇的面貌。

      在悦书房阅读的21种书籍,内容很杂,大多不是文学类的。如《愿你,归来仍是少年》《人间值得》《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生活课》《自律力》《如何把话说清楚》《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把自己当回事儿》《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启发点和用情处,真可谓开卷有益,也常觉受益匪浅。

      另外,2023年我还参加了多场读书会。印象最深的是三八节,参加兴业银行举办的读书分享活动,我参与撰写的《咱家三口的三种生活》一书,是节日读书分享活动中,最受妈妈们欢迎的读本。

      菜 园

      2023年,风调雨顺,我的阳台小菜园收获颇丰。年终重点表彰几种有突出贡献的蔬菜:

      第一名:是飘窗上的一盆生长了两年的小辣椒。众所周知,辣椒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可这盆小辣椒自2022年12月中旬搬入室内,已度过了二个年头,直到现在还在开花结果中。我还为此写了篇文章《飘窗上一盆小辣椒》发表在2023年2月21日的《新安晚报》上。

      第二名:冬瓜。3棵冬瓜秧,结了6个大冬瓜,合计56斤,它成为小菜园产量最高的品种。其实这些冬瓜秧是园子里自己长出来的秧苗,它们从何而来?不得而知,很是神奇。冬瓜,是蔬菜界的君子,它虽本味清淡,却包容性极强,可咸、可淡、可甜;可红烧、清炒、做汤、打汁,老人和孩子均能吃。同时,它具有清热解暑、护肾利尿、降脂减肥的功效,是餐桌上常客。自家的冬瓜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更胜一筹,有着纯天然的颜色与清香。

      第三名:圆茄子。春天回皖北老家,买了两棵圆茄秧苗,首种成功。还是家乡的大圆茄子吃着过瘾,清蒸、油焖、茄盒、炒丝、做汤,皮薄肉厚,个人感觉味道远远赶超了南方的细长茄子,吃上一口,瞬间激活了沉睡多年的味蕾,味觉终恋家啊。

      第四名:黄瓜。一不留神,花架上的一个黄瓜长成了甜菜瓜的模样,1.6斤还高高的。自己种植的黄瓜吃到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好极了。

      第五名:香菜,学名芫荽。花盆里的一棵香菜真是喜人,出类拔萃,竟长出了黄山迎客松的势子。

      第六名:土豆。土豆花虽小,也学牡丹开。一朵小小的土豆花,养在水杯里,其花早开晚闭,大半个月依然艳丽,赞叹它那顽强的生命力。

      采 风

      2023年,多次到中国月亮湾作家村参加活动、采访采风。尤其是10月份,在月亮湾作家村六周年之际,参加了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溪月健行、溪月夜谈、秋季读书会及实地参观天麻基地、石斛基地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感受当地的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新活力、新气象。

      12月底,又参加了中国月亮湾作家村首届旅游文化年货节开幕式,和驻村作家们同唱一首歌,向台下的父老乡亲撒糖果,场面相当喜庆、热闹。我们又将带来的自己的作品集,签赠给爱好文学的乡亲们,把文化和文学送到山乡村头。

      2023年,陪先生到江苏宿迁、沭阳,安徽霍邱、淮南丁集煤矿、蚌埠、合肥等地举办文化、文学讲座。对我来说,虽是陪同,但也是采风,还能顺便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一次次的聆听学习,从中获益很多,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思路。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每次讲座,我最喜欢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虽说听众的提问五花八门,有的还有点尖锐和敏感,但博学、智慧的先生极擅临场发挥,总能真诚、巧妙地破解难题,把握分寸,予以解答。由于先生的临场发挥精彩又机智,因此总会迎来大家的热烈掌声,互动环节常常超时、超长,无法结束。

      9月中旬,参加亳州第二届“曹操诗歌文化节”。深秋暖阳,国庆期间,友人相邀,共游大美庐南川藏线,山路弯弯有九曲,沿途有不少网红打卡点。我们在第六曲的最佳观景台,拍美照、赏夕阳、观日落,意犹未尽。12月初,冬日晴暖,应友人之邀游陶楼,立刻被农家散养的一群土鸡吸引,只见它们一个个“容光焕发”,油光毛亮,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两只……

      亲 情

      2023年5至6月间,开启我照顾百岁老妈两个月的新生活。这两个月我几乎大门不出,专心陪伴老妈,细心呵护老妈的饮食起居,听她讲那些已说了无数遍的陈年旧事。老妈爱唱《木兰辞》,这是我们每天的散步曲,我们娘俩齐唱或独唱,其乐融融。每天我会记录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常,有时会发到朋友圈,引来朋友的留言潮。一位微友的留言特别有趣,他说:会唱《木兰辞》的老太太又来了。还有微友留言道:每天看你的“和妈妈在一起”,温暖又感动,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真诚的爱的分享,你的美德让人叹为观止。

      其实,这些随手的记录,不拘形式,往往都是妈妈说到哪,我就记到哪,原汁原味,满满的乡土、乡音、乡情和乡景,两个月的时间,我一共记录3.万多字。

      这期间,最让老妈难忘的事,是社区的胡书记带领她的小伙伴们的登门看望。老妈像见到亲人似的激动不已,一直拉着美女书记的手舍不得放下。老妈还拿出自己86岁时写的自传,展示给大家看,大家齐夸老人家的钢笔字工整俊秀,受到表扬的老妈高兴得合不拢嘴。

      最让老妈高兴的事,是国庆期间我们七姊妹相约一起回家,提前给老妈过百岁大寿。我们还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红彤彤的大型宣传栏前拍照留念,和祖国的生日同庆同喜,意义非凡。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无论自己有多大。祝老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023年的我,平凡而不平庸。祝2024年的我,欣欣向“龙”,万事兴“龙”,所愿皆所得!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董静:我的2023年,平凡而不平庸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renshengganwu/13026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