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刘军:树叶的变与不变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1-09-29 02:37:39
  • 被阅读0
  •   随着深秋的渐临,我发现院里的有些树叶开始变色,你像矮柳、仁杏树等开始泛黄,枫叶开始变红,但松树却始终不变本色。

      为什么秋天的树叶会变黄?原来秋天白天会缩短,晚上会变长,这时树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会缩短,叶片中的叶绿素会降低,叶片就会变黄。秋天树叶呈现出来的都是叶子原本隐藏的颜色。仁杏、水杉、石榴、悬铃木、合欢、梧桐等,植物叶肉中主要含有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这三种色素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改变。秋天的温度比春夏季要低很多,这时叶子会产生大量的胡萝卜素。树木平时会利用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并利用树叶中其他的物质,把太阳光转化成糖等化学物质贮藏起来。在春天和夏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到了秋天,绿色素慢慢褪去,红色素、黄色素便露了出来,使树林变得一片金黄或一片火红,十分好看。

      为什么松树不变色呢?松树原来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由于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它独特的御寒构造。松树的叶子呈针形,由于叶片面积小,在形状和结构上都具有旱生植物的特点,能够忍耐低温和干旱,从而得以延长寿命。

      同时,松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很快地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冻。所以,虽在冬季,松树也不会因缺水而干枯,保证了树木的生机永存。树木上叶片都有一定的生活期,生活期的长短因植物不同而异。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松树也不例外。

      松树的树叶也是要衰落的,只不过是松树的叶子生活期长,可生活3~5年,脱换时又是互相交替,一般要在新叶发生以后,老叶才次第枯落,就全树看来好像不落叶一样,所以使人们对松树有冬夏常青的感觉。松树的叶子在冬季虽然还是绿色的,但比起春、夏、秋季,颜色要差多了。

      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索句渝州叶正黄”中,只见叶子不见树,黄叶表明秋天。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要诗稿,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相赠,时值深秋,故曰“叶正黄”。

      在《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和《七律·有所思》“青松怒向苍天发”两个诗句中,“劲松”“青松”说的都是松树,代表着正面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代名词。1944年,在《柳树和松树》一文中,毛泽东曾经高度赞扬松树的风格:“松树发育成长,不怕刮风下雨,严寒之中也能岿然屹立,松树有原则性。”延安时期,毛泽东曾用松树与柳树来比喻团结群众:共产党员要像柳树一样,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来。但是柳树也有弱点,就是随风倒,软得很,所以还要学松树,松树的劲大得很,到冬天也不落叶子。松树有原则性,柳树有灵活性。像柳树那样可亲,人人喜欢;像松树那样坚定,稳当可靠。这样人民群众就会成群结队地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可亲、要可靠!这就是著名的“松柳之喻”。斯大林说过,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什么是特殊材料呢?就是松树和柳树结合起来。毛泽东的讲话内容丰富,生动具体,不时被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2015年2月习近平去延安瞻仰七大旧址,中央大礼堂外,两棵柳树和一排松树伫立院内。习近平特地谈及柳树和松树的寓意,柳树代表着灵活性,松树代表着原则性,柳树精神和松树精神正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不断克服艰难困苦,取得胜利的关键。

      由松树的不变我还想到,不管遇到怎样恶劣的环境,不管外界的诱惑有多大,我们的信仰不能变,我们的初心不能变,革命的坚定性不能变,坚持原则的立场不能变,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变,联系群众的作风不能变。

      在这些方面不能学变色叶,而要学不变松。

      2021年9月27

    【审核人:站长】

        标题:刘军:树叶的变与不变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343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