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刘军:由“空山新雨”所想到的

  • 作者:美文苑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1-09-13 19:51:57
  • 被阅读0
  •   下午到院里散步,看到柳树从春天的吐出嫩芽到初秋的迟暮垂叶,知道离谢幕的时间不远了。想起了《菜根谭》中的两句名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心境平和;视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泊自然。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可是,能做到这一点的能有几人?只有远离名利之地时,才能领悟得更加深切。

      我想起了毛泽东的诗:“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里想说明的是,时间过得太快,才过了花开花落的春天,转眼又到了萧瑟冷峻的秋天。

      我又想起了王维的《山居秋瞑》一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场雨刚刚过去,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秋天的傍晚显得格外的凉爽。“晚来“是一种瞬时的境遇,“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在此游览或隐居是何等的惬意、闲适,一幅清新、宁静、淡远的画卷如在眼前。“空”又渲染了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以空杯心态对待读书读人读万物,就会永不满足,永无止境。

      我又想起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其含义很深呢。可以把人生比作茶:“茶”字拆开即“人在草木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度冷暖,几许纷繁,人与茶之间有着禅意的相联。静下心来,捧一杯香茗,看兰芽玉蕊,枝舒叶展,千姿百态;可以把人生比作飞鸿留痕。“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花漫天飞舞,一只飞鸿落在雪地之上,片刻驻足。飞鸿远去,雪地上留下的脚印,顷刻间就被纷纷的雪花遮盖的无影无踪。苏轼的一生到处辗转,颠沛流离,就像那到处飞的鸟,于何处停留,在哪里留下足迹,全不由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若不留名,与草木何异?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人生境界,简直是“三留”的另一种表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难道我们尚不及动物吗?又可理解为传承:很多人都在追求人生的意义,人生真的有意义吗?人生只是活着而已。要一定得给人生定一个意义的话那就是传承。除了传承再无其他,基因传承,文化传承;可以理解为珍惜光阴。人生一世像草木生一春一秋一样非常短暂。我们应当向曹操那样,抓紧时间,建功立业。席勒: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增广贤文》:人生一世,草木一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子在船上曰:逝者如斯夫。

      由“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有人生出了悲秋之感。秋天,特别是晚秋的萧条肃杀,容易引起人们的愁苦之情。而中国文人不仅多愁善感,而且许多人往往命运坎坷,于是悲秋便成了中国古代诗文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远古宋玉的《九辩》,是他自伤并伤其屈原之作,是悲秋之祖,自此,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杜甫的“天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也有凄凉之意。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态,另辟蹊径,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写于晚秋的《岳阳楼记》,有这样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人在被贬之时,难免有一种压抑、畏惧、忧虑的心情。但范仲淹这篇文章的基调是深沉高昂的,不然也不能传至千年而不衰。虽然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荣辱偕忘的豁达襟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更是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达了他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李商隐的“黄昏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相似之处。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之义,其实稍一思考就不难明白,草木何止一秋?没见白居易劝慰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何必为古人担忧,更不必为草木发愁。即使没有春风,草木也要生长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同样是面对落日,刘禹锡唱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充分表达了老有可为的豪情壮志。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它的优势乐趣和必然性,你都经历了,何必那么悲观?

      毛泽东喜欢秋天,萧瑟遒劲,畅阔胸襟。当然,毛泽东也不是不喜欢春天,正像他的诗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一样。在毛泽东的诗词中,写秋景可谓气势磅礴,胸襟开阔,意象万千,壮美无比!青年时代毛泽东作的《沁园春·长沙》写出了秋的特色。尽管他“独立寒秋”,而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以及“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人和自然界都是一片生命力的欢跃。对秋天作如是描写的,实不多见。《重阳》也是这样。“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所以,尽管“不似春光”却也“胜似春光”了。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最珍贵的不是终点,而是一路行走的过程。

      在悲观的人眼中,秋天是萧瑟悲凉的,可在如毛泽东一般乐观的人眼中,秋天是壮美无限的。那层层红叶,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人生就该如此,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叹老吟悲,荒废岁月,而是为了心中所想,只争朝夕,越是艰难越向前。

      林语堂在“人生自然的节奏”中这样写道:“生活的秋季,知道生命上的极限而感到满足。因为知道生命上的极限在丰富经验之下,才有色调的和谐,其丰富永不可及,其绿色表示生命力与力量,其橘色表示金黄的满足,其紫色表示顺天知命与死亡。月光照上秋日的林木,其容貌枯白而沉思;落日的余晖照上初秋的林木,还开怀而欢笑。”我对"早秋精神"这样说: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时光,个人如此,国家亦复如此,在此一段时光之中,我们充满了早秋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段时光,这时,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如何奋斗操劳,而是如何享受自己有的那宝贵的刹那;不是如何去虚掷精力,而是如何储存这股精力以备寒冬之用。这时,感觉到自己已经到达一个地点,已经安定下来,已经找到自己心中想望的东西。这时,感觉到已经有所获得,和以往的堂皇茂盛相比,是可贵而微小,虽微小而毕竟不失为自己的收获,犹如秋日的树林里,虽然没有夏日的茂盛葱茏,但是所据有的却能经时而历久。

      峻青的《秋色赋》也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我还喜欢“空山新雨”的“空”字,感觉它包含有太多的含义。有人这样说:“虚空能够包容一切,所以广大无边、融通自在;大地能够承载一切,所以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随随便便就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即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要生起强求心,要随缘自在!永远用善良的心帮助别人,却不要贪图或强求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能够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这个人怎么会有痛苦呢?”

      一个杯子只有是空的,它才能装水,如果是满的,能装水吗,能接纳新东西吗?所以人要有空杯心态,就是要将心理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重视、所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结倒空,也就是说要敢于“归零”。同时还要讲新话,何谓新话?新话即理念新、表达方式新、能揭示和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准确鲜明生动、不落俗套的话。只有这样的话,才有新意,才有吸引力、感染力,才能打动人,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自己的努力方向。

      一个伟人曾说过很有气魄的话,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看来,空有空的好处。一穷二白也可大有作为。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今天是毛泽东逝世45周年。对伟人的纪念不只是唱赞歌,不只是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而是要汲取他思想的精华,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把他未完成的事业推向前进。

      2021年9月9日

    【审核人:站长】

        标题:刘军:由“空山新雨”所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zhuantiwenzhang/299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