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趣事
文章内容页

张桂珍:“拜伦”·“汤圆”·“拿铁”

  • 作者:伊豆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2-28 10:28:32
  • 被阅读0
  •   发誓,不再养狗,它们太没“良心”。它们也太让我伤心。

      近十年来,家里养过三条狗。三条狗的名字分别是:“拜伦”、“汤圆”、“拿铁”。

      现在,它们都先后跑了,跑到哪儿去了,不知;是死是活,不知,想起十年来与三条狗的共处,留给我的是长长的思念和无尽的担忧。正如汪国真的诗“是否,你已把我遗忘?不然为何杳无音信,天各一方?”、“是否,你已把我珍藏?不然为何微笑总在装饰我的梦,留下绮丽的幻想……”

      “拜伦”

      先说说“拜伦”吧。那是儿子花了几千元在宠物店买的,是条洋狗,至于是什么“品牌”我不知道,只知道它出身名门,有着高贵的血统。它一身浅灰色的毛发,一副苗条的身段,一对机灵的大眼睛,一派矫健的步伐。

      全家人都喜欢它,尤其是孙女,一放学总是把它抱在怀里,把自己不吃的好东西都拿给它吃。可往往它还不领情,面对美食佳肴,一副不屑的神情,只有给它牛奶、牛排时,它才威严地“坐”下来,慢条斯理地享用。全家人像伺候皇帝一样伺候着它,可也不见它扑在谁的怀里亲昵,仿佛不愿屈尊降贵放下身份。只有当儿子或孙女把它带到楼下小区玩耍时,它才适度地跑一跑,跳一跳,翻几个筋斗。然后懒洋洋地躺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小憩喘息。家人们知道它这一爱好,为了让它欢欣,便每天带它出去玩一趟。

      有一天,儿子心血来潮,居然把它带到了丁字口,也没栓绳子,任其一前一后地乱窜,它那个欢快呀,如同幼儿园的孩子跑出园外,来到另一个世界。是呀,它是从宠物店那个笼子里,来到了我们家这个斗室里,是从小区那一方草地上来到了丁字口,这个满是人间烟火的别样天地里,虽然它的血统高贵,可见了这人间烟火也不免怦然心动,热血沸腾,犹如动了凡心的七仙女,下嫁贫穷的董永。

      也许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喜欢热闹吧?丁字口车水马龙,五彩缤纷,人群熙攘。“拜伦”看花了眼,也看花了心。它那小小的身躯不再紧挨着儿子了,东窜西窜、东跑西跑,一会儿离儿子的视线就远了,儿子呼唤它,可它却充耳不闻,儿子正心急时,它又窜回来了。儿子赶紧伏身把它抱起,可它仅仅在儿子怀里呆了两、三分钟,就又闹着要下来,不放它,它就抓儿子的手,后来甚至抓儿子的脸,无奈,儿子只得把它又放在了地上。此时,它竟如脱缰的野马,在人群中奔跑起来,一会儿,真的是一会儿,它那个小小的身影就淹没在了人群中,之后就消失在茫茫人海里……任儿子千声呼、万声唤,它再也不回来了……

      留给儿子、孙女和全家的只有无尽的担心和长长的思念……

      这个没良心的“拜伦”,你究竟去到哪里?

      “拜伦”一去不复返了,全家一时竟空落落的,尤其是孙女,失去了往日的笑容,见她那样,一家人比丢了“拜伦”还揪心。再买一个吧,为了孙女。

      “汤圆”

      仿佛上天怜悯这丢狗的一家。

      一天晚上9点过钟,天黑黢黢的。儿子回家的路上,在街边一条林荫道上,总觉得后面有什么东西跟着,回头一看是条狗,小得很的狗。昏暗的路灯下,看不清它的相貌,只知是一条狗。他想,狗主人在后面吧,继续走,可是,那狗儿一直跟着他,一直跟到了他要进住宅楼时,他无奈,站在楼前等了一会,看是否有谁跟着这条狗。可是,没人,天已不早,他看着眼巴巴地盯着他的那条狗,抱起它,把它带回家。

      进屋开灯一看,原是一条“泰迪”狗,不名贵,但多少也值点钱。可又仔细一看,这狗是个跛子,后左腿永远不能落地,只靠那三条腿行走。他又赶忙给狗洗澡,免得带些病菌进屋,可洗澡时,无论你怎么折腾它,它都不叫一声,原来,它是个哑巴,真是奇了,又跛又哑,残疾狗一条。可这条狗的眼睛却特别漂亮,圆圆的、黑黑的,真的如两颗黑葡萄,盯着你看时,似乎会说话一般,还有那深棕色的毛,圆圆的脑袋、长长的耳朵,都让人怜爱。

      儿子给它清洗后,又喂了狗食,之后才放在地板上,给它照了张相,发在朋友圈里,言:这是谁家的狗,请来领取,并附上自己的地址、电话号码。这一夜,这条狗暂时留在了儿子家,住在以前丢失的“拜伦”的狗笼里。

      果真没几天,一对老夫妻找上了门,那狗见了他们也跑上去摇头摆尾。显然,这是它的主人。老夫妻大约都有70几岁,他们见儿子对这条狗那么好,又有狗粮,又有狗笼,还有专门喂狗的器具,煞是感谢。于是告知,他们是在动物保护协会领养的这条残疾狗,但狗儿是要每天遛遛的,它虽然残疾,只有三条腿,可也比老夫妻跑得快,跑着跑着就不见了。又不会叫,已跑丢一次了,是邻居看见把它抱回来交给老夫妻的。这不,又跑丢了。所以,老夫妻说,如果你愿意收留它,就留下吧。儿子见老人家说得诚恳,又看看那狗的眼睛圆溜溜地盯着他,似乎也愿意跟他,于是就收留了它。

      儿子赶忙给孙女打电话,孙女读中学了,住校。电话那头,孙女那兴奋劲,不亚于自己走丢了又找回了家。从此,这条狗便成了家庭的一员。孙女的小名叫糯米,她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汤圆”。每次周五孙女回来时,儿子都开车去接她,并带上“汤圆”。并且儿子在宠物店给“汤圆”开了个洗澡卡、美容卡。那宠物店的年轻女老板很会打扮狗儿,她把它身上的毛剃得短短的,头上斜斜地别了一朵粉红色小花。乍看,它像个可爱的小女孩,可它明明是条公狗。管它呢,讨人喜欢就行,况且现在流行男扮女装。

      当到了学校门口,孙女拉开车门见到“汤圆”的那一刻,她惊呆了。她一下子把它抱在怀里哭了,高兴地哭,对“汤圆”爱的哭,仿佛也是对失去“拜伦”失而复得的哭。

      从此,周五下午和周日下午接、送孙女的路上,都是由孙女抱着它,一连两年。

      小“汤圆”也就在儿子的家过着幸福的日子,那生活过的比人还滋润,不是小康,绝对的“奢华”。

      可是,这小家伙可能是逃跑成性了,居然在一天傍晚,儿子带它去遛时,虽是栓了绳子的,可他因接电话,“汤圆”一挣,一不小心,绳子随“汤圆”滑了出去,“汤圆”也就带着绳子飞也似地跑走,也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它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任你怎么喊,怎么也找不到,一直找了两小时,还是没找到,只有等它自觉回来了,这一夜谁都没睡好,期望着第二天一大早能看见它在门边蹲着的身影,可是,它没回来,出去又找,还是找不到,彻底失望了,这个没良心的“汤圆”。

      儿子打电话给孙女,报告了这一“不幸”的消息,一向温和的孙女,在电话那头愤怒地对儿子说:“你是怎么当主人的?你失职了,你太让我失望了。”

      儿子那几天也自责万分,不该太相信“汤圆”,不该在遛它时接电话,不该……

      就这样“拜伦”和“汤圆”先后离开了我们。不是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吗?我们不贫啊,对它们不薄啊。不是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吗?我们对它们是真心以待,难道我们这个朋友还不忠实吗?而它们呢?

      怎么解释这一问题呢?猛地想起了一首人人皆知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大概它们是为“自由”而去的吧。想想,狗笼、斗室、小区、绳子……再豪华的狗舍,再宽敞的斗室,再青翠的草地,再美味的佳肴,敌不过一条栓在脖子上的狗绳,这如同带着脚镣跳舞,带着手铐唱歌,带着枷锁用餐,开心在哪里?欢乐在哪里?幸福在哪里?透过窗户,透过门洞,透过小区的大门,挣脱绳子,跑出去,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任驰骋,任飞翔,任天高地阔,任天马行空,任逍遥自在狂飙一曲震天响……

      于是,它们跑了!

      “拿铁”

      现在主要是怎样弥补丢狗的损失,安抚孙女及家人那颗悲凉和失落的心。

      买吧,肯定是能买到的。宠物店什么狗都有,可是它们能和“拜伦”、“汤圆”一样惹人喜欢、让人怜爱吗?能入孙女的法眼吗?

      真的,我很相信上天的安排。冥冥之中,上天总是眷顾着善良、慈悲,对天下苍生有仁爱之心的人。

      怀着一颗沮丧的心,儿子想起他的一个朋友,这朋友家养了一条母狗三只猫,他过去去他家玩时,见过那条母狗。那母狗是条混血狗,都说混血儿漂亮,混血狗也亦然。不大不小的身子、圆润结实的肚子,黑白相间的皮毛,那毛亮得发光,最奇的是,它的眼睛居然也如国宝熊猫一样,有个黑眼圈。这狗乍一看,真像个熊猫,甚至比熊猫还带几分“刚气”。

      儿子决定到朋友家,看看他的那条狗如今怎么样了。

      朋友是学佛的人,有一颗普济天下、悲悯众生的心。

      儿子坐定后,只见一向亲切温和的朋友一副伤心的样子,还未问及何事,他便自己说了:“我那条母狗下崽时难产死了。”“死了?”儿子感同身受,他曾养过的两条狗虽不是死了,但也不见了。那难过的心情至今未消,更何况朋友养的这条母狗难产死了。“都怪我,没及时送医院,我对不起它……”。朋友眼睛湿润着,儿子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就这样沉默良久,良久。待朋友情绪稍稍平静下来,他接着说:“现在四条小狗,我每天用奶瓶兑了牛奶轮流喂它们吃,没妈的孩子可怜啊,都出生8天了,还个个像个小耗子一样大。”说着他的眼睛又湿润了。儿子见状,想想也是,他一个大男人,每天抱着四条小狗喂奶确实也不容易,且不是长事,需给小狗们找个家呀。

      儿子想起自己曾对“拜伦”、“汤圆”的爱,对它们丢失的自愧、自责、伤心、难过、失落,完全可以理解这朋友此时的心,他对这四条没妈的狗是既爱又无力照看,乃至今后的抚养啊。

      此时,儿子斗胆提出,“如果你信得过我,送一条给我吧,我会和你一样悉心地照顾它。”

      朋友听后,面露喜色,对儿子说:“我信得过你,你养我放心,送一只给你吧。”

      说着,朋友走进卫生间,端出了那个装狗的小筐,只见四条小狗躺在一条厚厚的毛巾里,四条小狗都像小耗子一样偎缩着,像四个小肉团,皮毛依稀可见是黑白相间。

      朋友选了一条最健壮、最漂亮的给儿子,并小心翼翼地用一条小毛巾把它裹好,送到儿子手中,口中还念念有词:“宝贝,我给你找了一个好爸爸,你放心跟他去吧。改天,我上庙为你妈妈超度亡灵,它的在天之灵会保佑你的。”

      儿子走时,朋友双手合十,对儿子,也是对那条小狗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扭过头,挥挥手,让儿子带着狗走了。

      这个家又有了欢乐,一家人又围着这小狗转,孙女见小狗黑棕色的身子、红红的小嘴,于是脱口而出“拿铁”。从此,“拿铁”成了这小狗的名字,意味着让你的生活如享受“拿铁咖啡”一样有滋有味,回味无穷。更何况,孙女喜欢喝“拿铁咖啡”已是多年,这也是她的所爱呀。

      就这样,“拿铁”在这个充满爱、充满温馨的家中生活了起来,货真价实地成了家中一员。

      满了月,它就迅速长大了。毕竟它有着混血的血统和基因,它越长越漂亮,越长越健美,黑白相间的皮毛,圆圆的眼,眼的上下是黑色,颇有点国宝的样子,但又有点“异域”的风貌。全家人更把它当成“明珠”一颗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这样,两年以后,它便出落得像一个又帅又俊的“小伙子”。孙女已读大学了,1米65的个子,长长的披肩发,白色的连衣裙,她把“拿铁”带出去,无论是抱着还是牵着,都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狗还是对人,说不清,也许两者都有吧,那回头率,何止千万?

      “拿铁”还特别懂感情,每次不管家里谁出门,它都要送到门边,在门口轻轻叫两声,仿佛在说“再见”,而你从外面回来时,一开门,它便来到你身边叫着,扯着你的裤子,把你拽到沙发边,然后翻看你包里面的东西,像个孩子似的,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为了满足它这份“好吃”的心,每次家人外出,总要给它带点吃的回来,就像外出的父母给孩子带点礼物一样。待你把吃的给它了,吃完后,它便在你身边蹭来蹭去,一对圆眼睛望着你,仿佛在说“抱抱我”。于是,我们此时都习惯地把它抱在怀里,让它在我们的怀中享受温暖和幸福。

      之后,儿子搬了个新小区,我一人在老房子里住。一天中午,我突然听到门外“汪汪汪”地叫,那声音很像“拿铁”。站到窗口一看,果真是它,我赶忙下楼开大门,把它迎到家里。我奇怪,儿子现在住的地方离我这儿大约有五里路,而且都是大街上,它怎么不嫌路远,不怕人多地跑回来了呢?想我了吗?我赶忙把它抱在了怀里,不管它身上脏与否,儿子来接它时还吼了它几声,它委屈地看着儿子,没叫唤。

      又过了几个月,一天下大雨,半夜,我是觉得外面有什么动静,可没开自己家的门,更没去开楼下的大门出去看看,直到天亮了,我要出去倒垃圾,开了自家的门,又开楼下的门时才惊呆了,它居然在大门外呆了一夜,身上湿漉漉的,还在发抖。我心疼地把它接进家,忍不住心里一阵感动:好个懂情义的“拿铁”啊。我告诉它,以后不要再来了,路上危险。再说,我一个人在这儿好好的,用不着你担心。

      那天,我是亲自把它送回了儿子的新家,并再次告诉它,以后不准回老家了,我会常来看你的。

      这之后,它果真再也没跑回我这儿来,我也不食言,经常去看它,每次都给它带点好吃的,它就安心地在新家住下了。

      五年后,这个“拿铁”更是一个有着“异域”相貌的酷“男人”了。你根本不敢把它带上街,一上街,它屁股后面便是一大群各种各样的小母狗跟随其后,有的还会扑上来,“拿铁”自知自身的尊贵与不俗,端着架子,目不斜视,傲态十足地走,可架不住后面的“美女”太多,个个向它投来爱慕的秋波,一个个向它发出暧昧的声音。“拿铁”毕竟是个身强力壮的男性,荷尔蒙在它身上饱满得很,它不可能不心动,更做不到“坐怀不乱”。于是,它相中了一条淡黄色的、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小狗,作为它的“情人”。那“情人”可真是对它意浓情切,有着非它不嫁的决心。居然跟着“拿铁”,来到了我们家,任你怎么撵,它都不走,仿佛是铁了心,要与“拿铁”海枯石烂一般。“拿铁”呢,也依偎在它的身边,温情脉脉地盯着它,用它的黑的发亮的毛去蹭“倾国倾城”美人那淡黄色的毛,又用鼻子在“倾国倾城”脸上嗅,一副非它不娶的样子。见此情况,任何人都不会忍心拆散这对“鸳鸯”。于是,“倾国倾城”便在我家住了下来,孙女假期回来给它取了个名字“丽莎”。我们也如对“拿铁”一样好吃好喝地待着它。可每每,“拿铁”总是将最好的食物留给“丽莎”。哪怕是一根没多少肉的骨头,它也会让“丽莎”先啃。看着小两口那份恩爱,我们也打心眼里高兴,毕竟,有生命的动物都有情,哪怕是老虎、狮子、豹子,它们对它的“家人”也是有情的。

      不久,“丽莎”怀孕了。那大大的肚子似乎更加圆润、皮毛更加光泽、性情更加温和,“拿铁”呢,此时像个护花使者,总是不离“丽莎”的身,眼神中流露着关心、关爱和温情,仿佛还有着对未来的憧憬。

      几个月后,“丽莎”临盆了。那一夜,儿子、儿媳都没睡好,鉴于朋友的母狗难产死去的教训,他们事先作好了充分地准备,没让它们在狗笼里睡,而是在客厅给它们用棉絮铺了一张大大的床,吃的、喝的都准备好,放在一边,只待“丽莎”临盆。

      半夜,儿子、儿媳听到“丽莎”一阵痛苦的叫声和全身使劲的挣扎声,儿子想要起来,可儿媳拦住了他,“让它自己生吧,‘生产’都是痛苦的,生下来就好了。”他们还听到“拿铁”不停地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的脚步声。几十分钟后,一切平静下来。

      第二天一早,儿子、儿媳发现,两条小肉球似地小狗拥在“丽莎”的怀里,棉絮上满是污物。他俩又给它换新的,可当儿子轻轻挪动那两个“小肉球”时,“丽莎”却猛地发出一声低沉的狂叫,“拿铁”也凑拢过来,嘴还对着儿子的手就是一口。天㖠,它们误以为要动它们的小宝贝了。那么“倾国倾城”的“丽莎”在成为母亲时,也会发出这粗犷的叫声,那么“重情重义”的“拿铁”在成为父亲时,也会“六亲不认”,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几个月后,两个小崽已可以自己走路了,一男一女,长得都如父母一般漂亮,看着这幸福的一家,我们也很开心。电话告诉朋友,“你送给我们的那条小狗当父亲了”。电话那头的朋友哽咽着,唏嘘着:“我对得起它死去的母亲了。”

      可是,一个家养四条狗终归是不容易的,最主要的是吃的,每顿一大盆,还得变着花样做,卫生也是难打扫的,虽然它们不随地大小便,但也因清理操不尽的心。

      儿媳动脑筋了。儿媳的家在附近农村,家中房屋后面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有高约二米五的院墙,把房子围得严严实实的,前门一关,狗也好,鸡也好,都可以在院中吃食,撒欢,既清静又安全,不担心它会随意走出前门或他人进来盗走。

      于是,儿子、儿媳商量了一阵,又征得儿媳父母的同意,他们决定把“丽莎”和它的一儿一女运到乡下去,留下“拿铁”继续在儿子家生活。

      这当然没和“拿铁”商量。走的那天,儿子抱着“丽莎”,儿媳抱着两个小崽放到了汽车的后座上,儿子也坐在后座上,招呼着三条狗,尤其是那两条小狗。

      儿媳开车,儿子在后座关上车门、车窗,一路往乡下驶去。

      起初,“丽莎”并没多大反映,只是抬头张望路上的风景,可后来觉得越走越远,有点不对劲,便用爪子扒窗子。窗子是关起的,任它怎么扒也扒不开,它开始叫起来,直到后来变成狂叫。它也许意识到,它和它的丈夫分开了。那两个小崽崽,无所谓似的,不叫也不动,随着车摇晃着,仿佛睡在摇篮里。到了乡下后,即把它们硬生生抱进后院,关上前大门,任“丽莎”怎么叫,不管它。儿媳给他父母交待好狗的习惯后,儿子又从车后备箱拿出一袋“狗粮”,他俩才看了一眼“丽莎”对它说:“好生呆在这儿哈,比在城里好。”告别三条狗,忍痛离开了它们,一路上两人无语,想像着“丽莎”和两个小崽离开“丈夫”和“父亲”的心情。但无法,只有如此了。

      留在家中的“拿铁”见不着“妻子”和“儿女”,变了个人似的,先是狂燥,扒门,扒阳台上的墙。门,它是打不开的,阳台上的墙,墙上有防盗栏杆,它也是跳不下去的。几天后,它不叫了,蔫蔫的、不吃不喝,一天昏睡,又过了几天,总是目光呆滞地透过阳台上的防盗栏杆望着或迷蒙或灿烂的天空。目光中也时而出现或忧伤或绝望的神情,身子一下瘦下去好多,由不得你不顿生恻隐。

      儿子、儿媳见状替它担心了,如此下去,非死不可。儿子建议,把它拉到乡下,让它们见见面吧。儿媳不允,说那样更不行,过一段时间,它死心了就好了。于是,便好吃好喝地待它,还把它带出去在小区里散心。可是,它再也没有过去贵族似的傲慢与威风,总是猥猥琐琐地跟在儿子的身后,无精打采地走着。

      人们都说,时间是治愈一切心病的良药,半年后,“拿铁”才适应了眼前的生活,又开始展现它作为“混血男人”的精彩。可是,它再也没去寻找新的“伴侣”,哪怕也有异性投来爱慕的目光,它都不屑一顾、不予理采,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丽莎”爱的深广笃厚。

      可这半年中,儿媳父母那儿却传来一个消息,两条小狗崽先后被上门来玩的亲戚看中,抱走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又传来消息:“丽莎”翻墙逃走了。

      这无疑是对它们一家骨肉分离造成的恶果。

      对“丽莎”而言,失去“丈夫”尚可忍,失去“儿女”不可忍!一切动物都是靠母性延续生命和发展的,谁要伤害了它的小生命,必遭母亲强烈的反抗,母子连心,失去了儿女,它绝对拼了命去找寻。

      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它借着微弱的月光,顺着墙边的一棵只有碗口粗的树干,奋力爬了上去,然后又沿着墙外的只有手指姆粗的枝条,摇摇欲坠地吊在空中,晃荡了好一阵,借着一股吹来的风,它才落在了墙外的菜地里,没顾上腿摔没摔疼,它逃亡在茫茫夜色中,去向哪里,儿女在哪里?找到儿女否,至今不明。这已经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所能概括,这是母性的能量,当它成为母亲时,会发出巨大的力量,甚至,为了儿女,以死为代价,甘愿丧命。谁能说。这不是世上一切母性动物的伟大?

      “找你到天边”,“丽莎”没回城,没回到爱它的“丈夫”身边。

      大千世界,广袤苍穹,哪一片蓝天下,哪一片土地上,古往今来,没有上演过这样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故事,人亦然、狗亦然,一切动物都亦然。“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儿女故,两者皆可抛”。

      失去了家庭的“拿铁”,在郁郁寡欢中又过了三年,看似已安定、已平静。就在今年农历甲辰年的春节前,儿子、儿媳因要回乡下与父母一起过年,一走几天,不能丢下“拿铁”一个在家,便带着它驾车去了乡下。它还没和“丽莎”组成家庭前曾来过多次,这次是故地重游。且它与“丽莎”已分别三年,它应该把它忘了吧?

      “拿铁”熟悉地走进前门,前门是开着的,没有关。它来到了后院,院子依旧宽敞平坦,没有变,高墙二米五,没增也没减,唯变的是靠墙的那棵树长高了、长粗了,树枝丫有几支伸到了墙外,它看着,它也嗅着,它突然全身颤栗了一下:这是一个多么让它终身难忘的味道,再看看树干上那些留下的“抓痕”,那是它熟悉的“爪子”留下的印记,再抬头望望那伸向墙外风中摇曳的树枝,它什么都明白了。但它压抑着三年的思念,没有狂吠,也没有燥动,没有眼泪,只有心痛,它就那么默默地在树下蹲了一下午。不吃东西,不走动,直到黑夜,它都没进狗窝。乡下,没什么讲究的狗笼,只是在柴火间一个角落里铺着一层稻草的地方,算是狗门的宿舍,但它连这个简陋的窝都没进,就在树下呆着、呆着。没谁去关心它吃不吃,睡不睡,人们正忙着置办年货、蒸腊肉、调汤圆芯子……

      它,一个已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活了8年的狗,它要玩耍,前门大开着,任它进出,它要在院里追逐鸡们,也无人呵斥,因为它已是“老人”。那么在当下,它暂时被忽视,也在情理之中,它愿意蹲在树下不动,不管它,是对它的尊重。它就那么受人尊重地如雕塑一般守在树下……

      第二天一早,人们惊奇地发现,它不在了。狗窝里没它,鸡窝里没它,墙角没它,唤它也没回声,它到哪儿去了?

      细心的儿子突然想起,它昨天老在树下蹲着,于是走到树边查看,见满树干的抓痕,满伸出墙外树枝的抖动,这一看,他猛醒了,“拿铁”是用爪子抓上树,然后攀着伸出墙外的树枝上跑出去了。这曾是三年前,前门紧闭,“丽莎”夜晚出逃的唯一通道,它在步“丽莎”的后尘。虽然整个白天前门都开着,直到夜晚才关,可它没走“捷径”,它不愿走“捷径”,它要沿着这棵难爬的树拼尽全力地爬,冒着伸出墙外随时有折断危险的树枝,走出这个家,去寻找爱人和孩子的踪影……

      人们都被它这一“壮举”、“义举”感动了,也惊愕了。

      篡改一下那首诗吧,“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儿女身上肉,三者吾都要!”

      “拿铁”就这样走了,天无边,地无垠,茫茫狗海中,你找到你心中的那一位了吗?找到你的儿、女了吗?

      问天空,无语;问大地,无声,似乎只能模糊地看见天地之间,西风猎猎,黄沙漫卷,一个形单影只孑孑独行的身影……

      电话告知在大洋彼岸留学的孙女,本以为她会大哭、愤怒、指责、伤心,没想到,她略略思索了一下平静地说:“走了好,只要是心甘情愿,世界很大,让它们走自己的路。”孙女长大了。

      再次想起汪国真的诗,“拜伦”、“汤圆”、“拿铁”:

      “是否,我们有缘,只是源头水尾,难以相见。”、“是否,我们无缘,岁月留给我的将是愁绪萦怀寸断肝肠?”、“是否,你已把我遗忘,不然为何杳无音信,天各一方?”、“是否,你已把我珍藏,不然,为何微笑总在装饰我的梦,留下绮丽的幻想?”

      反复地、反复地,挥之不去,既有对“拜伦”、“汤圆”、“拿铁”怀念的“寸断肝肠”,又有但愿它们走后,走出它们理想生活的“绮丽幻想”。

      “拜伦”、“汤圆”、“拿铁”,就以我含着泪写下的此篇作为我对你们的纪念吧,无须到庙上为你们超度,因为我相信你们还活着,至少还活在我的心中……

      发誓,不再养狗,它们太没“良心”,它们也太让我伤心……

      纵然明知,“人生就是一次次地遇见又别离的过程。”

      2024年2月22日至23日初稿

      2024年2月25日定稿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张桂珍:“拜伦”·“汤圆”·“拿铁”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qushi/14383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