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日记大全
文章内容页

刘燕成——也工苗寨的早春

  • 作者:刘燕成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3-23 11:29:22
  • 被阅读0
  •   驱车去也工苗寨,行至寨口那高高的苗岭上面,便听得了村民把牛耕田的吆喝声。我不禁停车驻足,心想,尚这般早,该不会就有村民下水打田了吧。朝山岭那头的稻田远远望过去,还真见得有人披着蓑衣在打田。我故意朝他们大声地咳了几声,便有人从水田里抽出脚来,站到绿草覆盖的田坎上,向我大声喊:书记,进屋喝酒好吗。我是去年五月来到这里担任驻村干部的,现在,他们一眼就认出我来了。因怕耽误村民的春耕时光,我摇头不允,便又见得那田坎上的人,下了水,犁田去了。

      早先,我就翻看过日历,癸卯腊月二十五日,就已是2024年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南宋道人白玉蟾在诗歌《立春》中这样写到:“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读罢,便觉得,也工的早春,此时已经到来,也不足为奇。我常常在无聊之时驱车去也工苗寨与关系要好的村民玩耍,这是我所驻扎的贵州省丹寨县扬武镇老冬村的14个自然寨之一,距离村委会不算远,全寨皆为韦姓苗族人,有20余户人家,四周是绿幽幽的万亩老冬林场围裹着,倘若是夜里,洁白的灯光从苗家吊脚楼二层之上的美人靠里散射出来,照得山外的绿林更加的幽寂。如果用我老家天柱的苗语翻译,也工的汉译就是“草木繁盛”之意。从寨脚的公路远远往上仰望,也工苗寨仿佛就是一块镶嵌在翠色森林里的绿宝石,隐藏在苗岭最顶端最耀眼的地方,漂亮极了。

      也工苗寨韦姓宗亲,既团结和睦,又能互助互利,互为荣耀。我的忘年交韦文扬先生,是贵州省内最优秀的苗族作家之一,他曾任黔东南州文联主办的纯文学公开刊物《杉乡文学》杂志社主编数十年,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包括我在内。在我还没有来驻村之时,他就浮光掠影地予我简要介绍过也工苗寨,还特意说明了此寨的韦姓人,全是其挚爱宗亲。我刚来驻村时,去的第一个自然寨就是也工,且在我驻村不久,韦文扬先生就特意到村里来看望我,还一起与我共赴也工苗寨,与他的宗亲大碗饮酒、大块吃肉。我尤其的喜欢也工苗寨,估计原因在此。这个寨子的村民小组长老韦,是一个快步入古稀之年的人,已儿孙绕膝。他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均在外务工,收入不错,他的大孙子已经读大学三年级,小一点的孙子,从小学至高中都有,他当了30余年村民小组长,深得村民喜爱和拥护。因村民小组长的补贴特别低,我们经会议研究同意,把护林员和保洁员这两个村级公益岗名额都给了他。在后面不久的村级公益岗位人员清理工作中,规定公益岗位人员年龄最高不得超过65岁,且要求一人一岗,因而,老韦最后只保留了组长这个岗位。我与老韦一见如故。那天,在他的吊脚楼内,我们坐在美人靠上,一边饮酒,一边静静地听他诉说也工苗寨的数百年历史。也工的苗族与其他苗族一样,都是先祖们为了躲避战乱,逃难至此安营扎寨,繁衍至今,据说已是数十代人了。

      也工苗寨的寨口山腰上,有一处比较宽敞的草皮地,长着各类杂草,一年四季都绿绿的,且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在不同的季节兀自盛开。村民们都比较喜欢在此处停车,然后再步行百十米,就进了屋,特别的便利。我刚好把车停在这寨口草地上,就见到老韦扛着一具铮亮的铁犁从不远的田坎上迎面走了下来,笑嘻嘻的,过来挽住我的手,说:书记,我们喝一杯去!身为苗族后人,我知道自古以来苗家招待客人的最好方式就是领他进屋喝酒。山茶油煎黄的稻田鱼就是最好的下酒菜,撒上少量姜葱蒜和花椒等香料,味道好极了。进屋,我看见老韦的孙子们坐成一排,在二楼的美人靠上赶寒假作业,春天的暖阳从木楼外的保寨树上穿射过来,洒在孩子们的身上,继而落到瓦檐下,金灿灿的,碎了一地。而春风,一阵又一阵,吹过辽阔的老冬林场,从对面的山垭口那边轻轻拂来,轻抚着一栋栋整洁漂亮的苗寨吊脚楼。炊烟从黛青色的屋顶瓦梁上升腾而出,轻轻柔柔地飘过寨子上空,分散成千丝万缕状,消失在了蔚蓝的天际之中。

      从老韦屋门口含苞待放的桃花树下望出去,可见得层层叠叠的梯田,微风吹过,春水荡漾。耕牛正在田垄里拉着犁铧,喘着粗气。新翻的泥土经阳光一晒,便冒出热气来。不经意间,喜鹊及不知名的山鸟飞过头顶,叽叽喳喳叫着。我不得不承认,也工苗寨的春天,真的来了。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刘燕成——也工苗寨的早春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meiwen/14937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