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田馨铭:朴诚勇毅务实求真,紧跟党走一心为民

  • 作者:任二晓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6-05 20:23:22
  • 被阅读0
  •   大别山精神是指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军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以共产主义奋斗为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意识、革命品质和革命行动的总和。它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肯定了大别山精神在中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大别山精神不仅是鄂豫皖三省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和人民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关于大别山精神,学术界有多种版本。我心中的大别山精神表述为:朴诚勇毅,务实求真,紧跟党走,一心为民。

      一.我的大别山情结

      我出生在霍山县,“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在这块红色土壤里,我唱着“八月桂花遍地开”走进校园,读着“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不忘共产党”课文,听着六霍起义、西镇暴动、诸佛庵兵变、桃源河暴动经典故事成长。“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教育活动,耳濡目染;舒传贤、刘淠西……一个个英雄人物形象常常浮现眼前。尽管我没有实现童年的梦想——成为《闪闪红星》里的“潘冬子”,但改革开放把我从一名懵懂少年培养成为一名普通师范学生,电影《小花》、歌曲《再见了大别山》伴随我度过了那段金色年华。在我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后,与大别山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怀着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和对红土地人民的感恩之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普通教育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2019年7月,霍山中学党总支部利用暑期开展“弘扬大别山精神,争当‘两学一做’先锋”主题活动,全体党员冒着炎热踏上了红安热土,参观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安这片红土地,早已令我向往,电视剧《铁血红安》给我以深刻印象。红安娃子刘铜锣,带领方杠子、安娃子一帮弟兄,加入了工农红军。敲着铜锣打冲锋,光着膀子拼刺刀。他们打土豪分田地、反围剿、长征、……出生入死,爱恨情仇……刘铜锣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无数传奇。纪念馆内“黄麻惊雷”、“商南烽火”、“皖西烈焰”、“赤区新貌”、“鏖兵大别”、“浴血孤旅”六个主题,展示着“大别山雄风”,彰显出红安精神,全体党员深受教育,倍感振奋!

      2021年7月,霍山中学党总支部开展“踏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第一站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金寨,全体党员员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寻梦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光辉历程。第二站是新县红色之旅。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在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我们从奋起斗争、大放异彩、重组红军、红旗不倒四个方面全面了解了那段《风云大别山》波澜壮阔的历史。之后,我们去了箭厂河,走进红田,……在列宁小学,聆听讲解员讲吴焕先、肖国清等革命烈士的故事;去许世友将军故里,感受一代名将叱咤风云戎马一生……回来后,我倍受鼓舞,一连完成了《金寨花石大湾情》、《许世友将军故里参观记》和《梦牵创客小镇,情系田铺大塆》三篇散文,公开发表在霍山县西山研究会微信公众号上,以此感悟和传承大别山精神。

      二.大别山精神的形成过程

      1.地域特色

      大别山南控长江,北制淮河,东扼江淮平原,西掐京汉铁路,位于武汉与南京正中间,历来是兵家逐鹿中原必争之地。绵延的山峦和广袤的丛林为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优良战场,诞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也就不足为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别山对民国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汉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覆盖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千万。落后的山区,三不管的地带,自给自足的经济,使得大别山精神诞生之时便带上了地域文化特色。大别山深受尚美、尚武、执着、自强的楚文化熏染,形成了朴实、忠勇、自强、执着的文化心理和淳朴强悍的民风。尽管地处僻壤,却重教兴学,文风、学风极盛。

      2.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较早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就开始在大别山区传播马克思主义,高语罕在安徽从事党团组织建立工作。正是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大别山精神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基因和血液。

      1921年11月,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在湖北黄冈成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小组。大别山革命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较早,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根筋,不二心”。193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在箭厂河设立中共鄂豫皖特委,1931年5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正式成立鄂豫皖临时省委,1932年1月,鄂豫皖省委正式成立,下设有鄂东北道委、豫东南道委、皖西北道委。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25军长征后,重建红28军。

      大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八七会议的精神指示下,大别山地区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以及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并创建了当时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鄂豫皖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是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四支队和二师、五师及中原解放区的主要区域。大别山地区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老区。

      3.革命实践的锻造

      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率先在长江以北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接着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爆发;1930年,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成立。

      1932年6月,鄂豫皖苏区达到鼎盛时期。红四方面军全力发展到4.5万余人,地方独立团、游击队、赤卫队发展到20万人,苏区面积扩大到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人,建立了26个县级革命政权,成立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4.坚实的群众基础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推动了大别山区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1926年1月——1927年5月,鄂东北、豫东南地区有15个县先后成立县农民协会或筹备处,下辖农民协会153个,乡农协会2149年,会员达106.8余万人。

      在苏区人民的支持下,红军相继取得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的胜利。其中苏家埠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史上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是红四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其创造的围点打援、以少胜多,政治攻势等战略战术被收入国防大学指定教材,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

      红安县在大革命前有48万人,到1949年解放时只剩下34万人,牺牲了14万人。新县不足10万人,牺牲5.5万人。

      5.残酷考验后的升华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后的严峻形势下,留下坚持战斗的红25军在徐海东的带领下,凭着对党和人民坚贞忠诚的信念,一次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进攻,在大别山区坚持了两年游击战争,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队的转移。1934年11月,红25军长征,而留下来的武装又组建了红28军,由高敬亭统一指挥,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大别山军民凭着对党热爱和忠诚,面对多次“围剿”,坚持革命斗争不动摇,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红色政权。艰难方显本色,曲折俞显忠贞。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2)打乱了国民党军原定战略部署,(3)减轻了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压力。这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史上的一个创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别山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200万人先后参战,数十万人牺牲,为新中国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光辉篇章。

      三.大别山精神的主要内涵

      从大别山精神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大别山革命群众:(1)跟党走,(2)不怕死,(3)一条心,(4)斗志强,(5)敢担当。结合大别山地域文化特点,依据我对大别山革命精神感悟,我认为主要内涵为:

      1.朴诚勇毅

      “朴诚勇毅”是董必武1920年创办武汉中学时为武汉中学制定的校训,源自董必武朴诚传家的家风。“朴”就是艰苦朴素,“诚”就是忠诚、诚实,“勇”就是勇敢,“毅”就是要有恒心、毅力,能够坚持。

      朴:大别山人民质朴的家风,使得他们从小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主动要求走革命道路。革命年代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大别山区人民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别山的红军队伍也始终保持质朴廉洁的作风。

      诚:大别山革命者面对极其残酷的斗争形势,矢志不渝,以“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的悲壮牺牲赢得了革命的胜利。经历过大革命失败、张国焘错误“肃反”、长征和解放战争等艰苦考验,革命者依然痴心不改,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坚决跟党走,相信党带领人民进行的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勇:在中国革命紧要关头,大别山根据地军民始终战斗在最前线,听党指挥、英勇善战、积极进取。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政治环境没有让他们退缩。在军事斗争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决策者和人民群众依然挑起重担,领导和发动了起义,充分表现出敢于担当的精神,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大别山红旗28年不倒,指引着大别山人民勇往直前。

      毅: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信仰,在白色恐怖和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百折不挠,坚守大别山。革命处于高潮时期不骄傲,处于低潮时期不放弃。自强不息、矢志不渝、坚忍不拔,将革命进行到底。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大别山,守护着革命火种,完成历史使命。

      2.务实求真

      大别山精神的精髓是务实求真。鄂豫皖之所以28年红旗不倒,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地区的共产党人善于顺应形势的变化,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变化的形势调整战略,转换策略,创新战术。黄麻起义失利后,他们冒着被指责为“寨子主义”的风险,带领起义队伍上木兰山,开创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坚持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后,他们又重建红25军坚持斗争,利用便衣队新的对敌斗争形式,为党在恶劣环境中领导群众坚持长期斗争闯出一条新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们迅速掀起抗日救亡群众运动高潮,使黄安七里坪成为抗日斗争的大本营。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示精神,主动同国民党当局谈判,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协议,将红28军改编成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他们组织群众配合大军作战;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以后,他们继续开展游击战争,支援大军南下,直至解放。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属于大别山精神深层结构,构成大别山精神精髓。

      3.紧跟党走

      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相继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组建了50支主力红军队伍,位居全国第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军民精诚团结、浴血奋战,面对困难和危险,他们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红28军依靠大别山人民的鼎力支持,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拼搏奋战、辗转迂回,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留住了革命火种、保存了革命实力,大别山上的革命红旗永远不倒。在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危急关头,红四方面军广大将士与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保证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体现了人民军队对党的无限忠诚。西路军不畏强暴、舍身成仁,与“马家军”进行了殊死搏斗,一些被打伤打散的红军将士,怀着一定要“找到部队、回归组织”的坚定信念,历经千辛万苦、沿途乞讨回到陕北。漫长斗争历程、无数革命史实,见证了大别山人民不屈不挠、永跟党走的坚定信心。

      4.一心为民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无论是在北伐战争打倒军阀除列强、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村大革命,还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抗击日本侵略军、争取民族独立,还是在解放战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鄂豫皖苏区党组织始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本地人民所开展革命斗争,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苏区党组织不是当救世主包打天下,而是依靠本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动性,领导人民群众解放自己。苏维埃政府依靠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一旦战事爆发,就能“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有了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全力支持,党和人民军队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实行土地改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分巩固区和游击区采取不同的土地政策,以及保护工商业等政策的建议。毛泽东指出:“小平所述大别山经验极为宝贵,望各地各军采纳应用。”“大别山经验”为党中央制定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党的任务和人民利益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大别山精神的政治本质。

      四.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一种,蕴含着巨大的精神价值,永不过时。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弘扬这种精神来引领我们新征程。

      1.弘扬大别山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朴诚勇毅,务实求真,永跟党走,一心为民,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2.弘扬大别山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别山革命斗争时期涌现的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传承红色基因,让后代牢记,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大别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按照“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和传承大别山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弘扬大别山精神是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

      当前俄乌冲突继续,世界变幻莫测,全球治理体系必将发生深层次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迫切需要创新思维,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我们义无反顾,任重道远。弘扬大别山精神,敢闯敢拼、锐意进取,打破思维定式、摆脱陈旧观念,用发展眼光看问题,把握机遇,主动应变,开拓新局,一心为民,带领中国乃至世界大众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审核人:雨祺】

        标题:田馨铭:朴诚勇毅务实求真,紧跟党走一心为民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6384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