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陈大联:走进《同步悦读》作者群

  • 作者:邓雪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5-28 10:50:24
  • 被阅读0
  •   “人是社会化动物”,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从这个社会化来理解,人是离不开社会的,通俗点即个人需要群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群是网络时代流行词,我们每个人都依从自己的志趣、爱好、气息,本能地汇入不同群中。比如《同步悦读》作者群,就像一个磁场,把一个个身带文学气息的人吸引了进来,这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走进《同步悦读》作者群,是三年前的事。庚子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世界停摆,春天隔在窗外与我遥不可及。没有了迎来送往,没有了杯觥交错,安静下来又听到了内心的声音。我时常拷问自己,几十年职场,心为形役,如今年纪已跨越了人生分水岭,还没有很好的享受年华,蓦然回首年华已经走远,忙忙碌碌中,这人生究竟有多少意义?

      一天晚上,翻看父亲生前日记,发黄纸页像尘封已久的光阴,每一页、每一个字里行间都记录着流水的生活和起伏的内心,日子的底色并不明亮,偶尔快乐瞬间恰如夜空闪烁的星光,每个劳碌且艰辛的日子拼凑出人之一生。合上日记本,想起一个名人的话:“人走了,世间仍留有他的回声,他的生命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当世间再无痕迹可寻的时候,那才是真正意义上死亡。”这些文字在我面前敞开了一个消失的人生,它赋予了父亲的另一种生命意义。那一刻,我有所感悟,书香能致远,诗书能安心。于是,我就想起了写些文章,写自己,写生活,写人生,让自己的内心在文字里安详,让人生在文字中变得有点意义。

      少年时,我有过文学梦,高中时期就曾在市报副刊发表过两篇小散文,这六元的稿费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让我着实兴奋一阵子。走上社会后,才意识到生活更需要柴米油盐,文学只是生活的添加剂、调味品,工作才是人生的主场。此后置身于工业生产管理岗位上精耕细作,又转战商海起起伏伏,一晃竟三十多年,少年时期的文学梦与我已渐行渐远。

      我根据疫情期间的感悟写了一篇散文《适应孤独》,邮寄给《同步悦读》邮箱,不久便得到白夜总编的回应,在《同步悦读》平台上发表后,得到众多《同步悦读》文友的点击和留言,这无疑是一种响应和鼓励。此前,我习惯闭门造车,这个车质量怎么样没有人点评,也鲜有关注,只限于自娱自乐;也偶尔在纸质媒体发表过文章,文海广阔,不会因一滴水掀起涟漪,报以任何回声。但在《同步悦读》团队,有一大批文学作者和读者,大家因共同的志趣、爱好齐聚一起,切磋文字,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进入《同步悦读》作者群后,在一种文学的氛围里,我体会到一种暖意,原来,喜欢用文字表达思想的人很多,在通俗快餐文化泛滥的当下,文学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常遇到这种情况,写出一篇还算满意的文章,抱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而现实却是打脸,真正关注你的人毕竟是少数,很多人出于礼貌点个赞,稍稍浏览一下算是用心的了,更多过路的都不会点开文章阅读;转到一些微信群里,有时连个回应都没有。这种冷遇通常让人有些沮丧。尽管我知道,在生意圈、甚至有些朋友群都不是交流文学的合适场所,很多人在关心眼前苟且,哪有闲情雅兴关注你的诗与远方。但在《同步悦读》作者群就不同了,大家以文会友,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虽然大家都没有见过,但志同道合、气场相同、心灵很近,文学拉近了彼此距离,油然而生亲近感。遇到喜欢的文友作品,大家点评留言,点赞支持,甚至转发朋友圈,这些都是友情散发的温暖,让人如沐春风。

      人是需要鼓励的,鼓励催人进步。以前看过一篇小说,说的是一位少女想参加一个舞会,想和喜欢的王子跳上一曲,但由于她相貌平平,缺乏自信。在参加舞会的路上,她遇到每一个熟人都夸奖她穿着得体迷人,让她的心情格外敞亮,也自信起来,到了舞会上,她的落落大方果然引起王子的注意,两人终于牵手成功。这故事说明自信可以放大自己的优点,自卑恰恰暴露自己的不足,多些鼓励可以让人增加自信。

      像我这样业余作者,本来就缺乏深厚文学功底和素养,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学习和磨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得到一些鼓励和建议,无疑是给予了积极动力。进入《同步悦读》三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在文友们的鼓励中拾取了自信,每天抽空阅读《同步悦读》上文章,遇到精品文章细细品读,吸收文学养分,这也是学习的过程。每读完一篇美文如沐春风、如饮甘醇,这是文字的魅力,带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每完成一篇文章,也有一种愉悦和满足感。记得刚开始向《同步悦读》投稿,白夜总编总是建议我多打磨,对投稿选择性的编发,到后来是每篇必用,还不时发出约稿信息,这是对我写作能力进步的一种肯定;在我的小说《再见芳华》在同步悦读上发表以后,白夜主编发来鼓励:“没有想到小说也写得这么好,情感故事写出人性不容易。”几位同步悦读编委都留下精彩点评,同为“同步悦读”作者的原安庆作协主席姚岚为这篇小说转发朋友圈,同步作者、著名作家石楠先生发来微信语音留言,对《再见芳华》小说给予赞扬,合肥书忘带文友还一口气写出了四篇续集,为《再见芳华》推波助澜,让我深深感动。

      文友们在群里见字如面,网络空间里成了朋友,但大家线下见面需要机缘。前年秋,《同步悦读》举办了一次“文学采风走进安庆活动”,我受白夜主编委托,与安庆其他同步文友共同组织了该项活动,只可惜临时有事南下深圳,与一众文友失之交臂,遗憾不已。山与山不能相聚,人与人总会相逢。今年5月13日到14日,《同步悦读》举办“同步悦读走进桐城”大型文学采风活动”,我终于得以如愿,见到了六七十位同步文友,在座谈会上听取了桐城作协主席江觉迟讲述“裁襟励子”尊师守信的故事及援藏支教的感人故事,听取了《作家天地》主编郭翠华女士有关文学创作的精彩发言,听取了全力扶持《同步悦读》新媒体的作家王怀东先生畅谈新媒体文学发展趋势,听取了白夜总编对本次活动的介绍,听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友们简要发言;晚会舞台上,文友们纷纷上台或朗诵、或演唱、或小品表演、或黄梅戏演唱,载歌载舞,欢乐气氛洋溢全场。在“裁襟励子”文化园,在六尺巷,在桐城博物馆......大家留下了采风的足迹,畅谈了创作的心得,感受了文都的底蕴,将美好的印象留给了彼此。是的,这次来桐城的有部队老首长,有普通农民,有打工者,有机关公务员,有教授,有博士,有企业家,有报刊编辑,按农民女作家叶子的话说:“同步作者之间没有职业、身份之分,大家都是在一个文学的平台上彼此尊重和真诚交流。”这次桐城采风,是《同步悦读》群作者赴心灵之约的一次文学盛会。

      “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拒细壤,故能能其高。”《同步悦读》走过七年,如今已深入人心,能有今天的传播影响力绝非偶然,“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个中艰辛只有编辑团队自己知道,这是对文学的坚持,对事业的执着,更是一种奉献精神。《同步悦读》每天发表的十多篇文章,充满着人文情怀,散发着正能量,给读者暖暖的感觉,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上,这番净土绿色葱茏,清香四溢,是一片温暖的阳光花园。

      每天关注着《同步悦读》,已成为一种阅读习惯。喜欢这个作者阅读群,这里有温度,有知音,在《同步悦读》里,我找到了人生在文字中的一种意义。

    【审核人:雨祺】

        标题:陈大联:走进《同步悦读》作者群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6326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