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原创散文 | 生命随想

  • 作者:邓雪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5-28 11:15:59
  • 被阅读0
  •   在今年五月初,收到母亲因为腰椎出了问题,需要住院做手术的消息,但是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父亲有事走不开,母亲只能独自去往昆明的医院。一开始,我也没想好要不要请假去亲自照看母亲,虽然已经请了在昆明附近居住的姨妈帮忙照看母亲,但我的心里仍然不踏实。自从工作后,感觉和家里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偶尔在打电话时还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绪。为什么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呢?仿佛渐渐失去了某些宝贵的东西。我知道这是成长过程中不正常的状况,却没有丝毫头绪,所以我的内心告诉我:这一次我必须要回到母亲的身边。

      在去的途中,天空下着小雨,但是当飞机穿过积雨云层后,即使是在傍晚时分,阳光依旧是那么的灿烂与温暖。看着窗外厚厚的云层,我的思绪也在云端飞翔。自古以来,描绘母亲形象的经典语句有很多,比如在《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温暖慈祥的母亲形象,《项脊轩志》中的“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的亲切关怀的母亲形象。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写在梦里

      我的母亲,是在我五岁时,前往外婆家的路上,被司机以不顺路为理由赶下车后,和我在雷雨交加的夜晚相互依偎在关闭的小店门口的人。是在雨稍微停止后,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在积满水洼的乡间小路上的人。也是终于在见到先一步到达外婆家的父亲拿着手电筒来接我们后,松了一口气,继续用单薄的身子背着我前行的人。那夜的水洼反射着电筒灯光的明亮,也在寒冷中蕴蓄着一家人的温情。

      我的母亲,是我八岁时,严厉的将犯错后的我罚跪在家祖灵位前的人。

      我的母亲,是在我十八岁时,收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笑容爬满她的脸颊的人。

      我的母亲,是在我每次离家前,悉心为我准备着各种出门常备的物品,不厌其烦地反复交代着我要检查所有物品是否带齐,并贴心为我准备着早餐的人。

      我的母亲,是在我毕业工作后,每次打电话时都发自内心地感到开心,又小心翼翼地怕子女嫌弃自己唠叨的人。

      当我到达母亲病床前时,我看到母亲的脸上已经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母亲也会老!还记得我小时候,拿着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当时的母亲是多么的青春靓丽呢。然而此刻,我望着静静躺在病床上的母亲,仔细地观察着母亲因为病痛而发肿的面颊,抚摸着母亲枯枝一般的手指。我知道,时间真的已经过去了好久好久。村里的孩童也换了一批又一批,直到我也叫不出名字的孩子代替了我们在田间地头嬉闹玩耍,然后在父母的呼唤声中夺路而逃,生怕慢了一步就会吃到父亲做的“汤圆子”。我的母亲不像现在所宣导的育儿思想中,对子女保持开放成长态度的母亲,甚至可以说是一位没有什么“长远目光”的母亲。但是我的母亲,却如同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想要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子女、想要陪伴子女健康成长的母亲,同样具有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所以才能带着对子女的期盼,在病魔长期的折磨下坚强地生存着!癌症化疗期的三年挺过去了,又迎来了腰椎病痛的折磨。

      或许因为接触的环境不同,带来的认知也不同,当我们走向社会时,会感觉曾经的家庭就像一个牢笼。但是,我们的根还在那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源于那个小家庭里呵护出来的纯真心灵。

      在白天照看完母亲后,夜晚回到旅馆的我也在想:自己这些年来,又做了什么呢?特别是在今年以来,状态一直持续低迷,想要改变,却始终没有做出实际的行动,我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写在心里

      我是一个在小的时候想要效仿影视剧里的主角,成为一个“英雄”一般人物的人。也是在长大后,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所以习惯性地像游离在世界之外的小行星一样,默默观察着这个世界的人。

      我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浪漫情怀,觉得“前路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的理想家。但同时又是一个对现实充满悲观,习惯在一件事尚未开始时就已经想到坏的结果的人。这种浪漫与悲观的矛盾,反映出我内心的敏感,同时也注定了我必须经过反复的磨砺与积累,才能爆发出生命成长的能量。

      我是一个想法多于实际行动,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所以面对现实愈发“虚伪”的人…

      有人说过:迷茫时,不妨多读书。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有多大的成就,而是当你陷入生活的泥潭时,给你内在的底气和力量”。今年以来我阅读了稻盛和夫先生所著的《活法》《心流》,黑塞的《悉达多》,周岭的《认知觉醒》等书籍。我也逐渐感悟到,个人成长阶段中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点。

      一、建立人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稻盛和夫提到:“强烈的意愿,将作为现象显现”,在脑海中构建的形象越清晰,就越能清楚地看见自己前进的方向。以三到五年为一个期限,制定的人生目标是最清晰的。清晰到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幅蓝图:三年后,我会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这种强烈愿力就像一个惊人的磁场,将你想要接触到的人和事物吸引到你的身边。

      个人行动计划,最好是能够落实到月计划,然后分解到日计划的那种。而日计划的制定,则最好是遵循人体生物钟的作息规律,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一天中有限的精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比如大家都知道早上是人体记忆力最强的时间,上午是一个人思考能力最强的时间。但是我们往往在这段最宝贵的时间内,去处理一堆杂务,却没有选择去做与思考和决策相关的事情,所以就造成精力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结果。而除了生物钟外,个人的精力也和适当的休息时间有关,比如现在流行的番茄工作法,就是在专注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再进行下一个番茄时间,从而形成精力充沛、专注度高、效率极高的工作方式。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在每天早晨或者前一天晚上制定了日计划后,就一定要在当天的晚上对日计划清单进行复盘,完成事项打钩,未完成事项重新安排。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可以花10分钟时间做下工作小结。其实这就是很多公司所推行的TDL,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能积累起一笔宝贵的阅历财富的。

      二、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培养思维模式。

      虽然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每个人的做事方法、思考方式、读书习惯也大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读书确实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最快捷的方法。当知识在脑海中逐渐积累,并通过不断地运用、实践与反思之后就会得到升华,从而变成个人的处世智慧。同时,读书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事物,包括思维认知、心理学、社会百科等,从而丰富自己对于生活的感知能力。当自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懂得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弥补这些不足的点时,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大门便会为你打开。

      思维模式是一个人在面对客观事物时,受其主观的性格、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影响,对事物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理解。对我个人而言,随着生活和工作阅历的增长,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或许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又或是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绝对不能够去改变的,哪些是需要想尽办法去进行改变的,或许这就是思维模式的成长吧。

      三、提升心境,认知觉醒。

      当我偶然间在音频中收听到《悉达多》时,我突然感受到了来自灵魂的宁静。一直以来,我都受到“理智脑”的驱使,想要做出改变。却又往往陷入“情绪脑”的罗网,无力挣扎。最后变成放纵“本能脑”的野兽,在现实中变得堕落。或许人们的天性真的是“急于求成:想要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但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来自长辈与老师的教育理念:诚实、谦虚、善良、感恩、勇敢等等,不正是为了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美好,从而学会坦然地接受自己吗?面对内心的“野兽”,我们要学会引导它,将它转变成我们自己的力量。面对现实,我们要学会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然后通过学会延迟满足,来获取内啡肽带来的快乐,从而改变“及时享乐”的观念。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对此我个人的体会是:“时刻提醒自己,人生就是一场修炼,而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寻求灵魂的安宁”。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就好比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自我放逐与堕落,则是落入了妖魔为我们精心编制的陷阱之中。如果不能坚守道德观的底线,不学会正视自己的本心,那么走火入魔必不可免。既然人生是一场修炼,又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地取得成功呢?修炼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成长,积累实战经验,知耻而后勇,集百家之所长,融会贯通于自身之所精。从而梳理经络,重锻肉身,磨炼心性,提升境界。所以在那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感悟:一直以来,我都在追求快速地培养起一门专业的技能,并习惯于通过教学视频、公众号等网络工具获取碎片化的理论知识。而另一方面,我又因为在短期内看不到什么成果,同时也没有想办法去消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导致整个人变得浮躁,从而不断产生内耗。但是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外部的环境一直在变化,但是我自身的心境却没有任何“质”的提升。

      关于认知,“达克效应”将人的认知水平分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盲目自信,随着个人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再也听不进别人的建议,逐渐到达“愚昧之巅”。第二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随着知识与经验的再次积累,当遭遇外部打击后,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信念开始崩塌,陷入“绝望之谷”。第三阶段:知道自己知道。开始正视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主动走出舒适圈,积极地学习新的知识,懂得如何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会将新的知识理念作为框架,纳入以往的生活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长出新的“智慧”。认知开始觉醒,自信慢慢上涨,踏上“开悟之坡”。第四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不自我定义、不自我设限、不抗拒变化、不沉溺过去,多元思考人生,保持正念,持续精进,突破自我极限。自信心持续平稳,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皆具有哲学,进入“持续平稳高原”。但在现实生活中“开悟”的契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怎么突破现有的思维边界,弄清楚对于自己而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从而确定新的方向,怀揣着新的理想再次出发,才是保证自己认知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要素。

      写在诗歌里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觉得到了三十岁就学不进去新的东西了,虽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十八岁到三十岁前确实是一个人学习新知识体系最好的时机,但是我也曾听说过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活到老,学到老”,学会付诸行动、学会默默坚持,或许只有怀着这种心态,我们的生活才会永远充满新鲜的趣味吧。

      在陪伴母亲过完母亲节后,我也踏上了返程的旅途。母亲这次的手术很成功!在我离开时,母亲已经能够在穿上护腰后,在人的搀扶下到医院的走廊上做康复训练了。临别的前一天晚上,我与在远方上大学的妹妹通了电话,小妹的原话意思大概是:“有时候感觉自己感情冷漠,是因为自己和家人的沟通交流太少了。自己的想法跟父母的认知也不同,所以感觉跟他们说话时没有共同语言,有时候甚至会让人感到无语。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跟父母沟通很麻烦,就不想跟他们说话了。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和我们彼此其实并不是特别能相互理解。我们在外面每天都是一大堆鸡毛蒜皮的琐事,让人心情浮躁、压力大,工作也累,父母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觉得是想做一些为子女好的事情,但他们其实并不了解我们真正的情况,一张口说的话就感觉让我们感觉心里并不舒服。有时候想帮我们办的事,也让我们觉得他们很烦。而我们对父母的实际生活情况也不是特别的了解,无法感同身受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劳累,他们觉得我们不会心疼他们,不理解他们的苦心。而我们也难以感受到他们对我们身上那种期望和关爱,只觉得他们有时太啰唆,管得有点宽。联系得少了,到最后发展成为一打电话就是因为老妈又生病了,家里经济太困难了,又急需要钱,主要就是围绕一个钱字,没有其他事情,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生活的关心,好像他们找自己只是为了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特别是发生过争执后,你也不服我,我也不服你,你也不懂我,我也不懂你,赌着气不联系了,感情就更淡了。所以平时还是要多联系,如果实在是觉得没话可说的话,那就隔三差五地发一条消息问问家里情况就好了,慢慢地彼此关系就会好一点”。

      可能是个人性格的原因,我一直很认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句话。但是在远方的时候回头看一看,身后的小家依然是温暖的港湾。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沟通和互动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赋。在生活与亲人和朋友互动,可以促进大家的感情;在工作中和同事互动,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从而快速找到问题的所在。所以有时候多一些主动,或许就会多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就会多消除一些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隔阂。

      或许我本身所追求的有意义的生活,也如同朴树歌词里所述的:“我曾经看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我想要守护,这个家庭的宁静生活,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老有所依。我想要守护,妹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我想要同我所属的团队一起奋进,交出一幅幅令人满意的作品。这或许就是我存在本身所具备的、平凡却并不平庸的意义吧!

      抬头看,生命从贝多芬的指尖流过,谱写着不屈的命运交响曲。生命从寒冬冻结过的泥土中迸发,向着天空发出震撼的呐喊。生命在时间的长河里,激起浪花朵朵,述说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生命应该是鲜活的,充满热情的,对未来充满期盼的。哪怕生命终将走向终结,恐惧和绝望,是冥界之花散发的芬芳。向死而生,对生活抱有期待,对生命保持热爱,对自然心存敬畏,对世界心怀感恩,才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所值得去做的事情吧。

    【审核人:雨祺】

        标题:原创散文 | 生命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63303.html

        赞一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