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李景朝——记忆是历史的一个符号

  • 作者:老谷子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11-07 21:46:20
  • 被阅读0
  •   有些故事的发生,在人的记忆中,有时感到已经很遥远,有点模糊,有时又突然感觉就像是昨天,很清晰。

      人都有回望的冲动,走过一段,就喜欢回过头去寻找自己的来路,和起点,并且对过往的好奇,胜过对未来的好奇,就像睡醒后,对梦境的回味样痴迷。

      记忆,是人的大脑的一大功能,而历史的记忆,是大脑的功能转化为文字的记载,成为历史的符号,也就成了永久的记忆。从远古的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的延续,陆陆续续传记到今天,成了祖先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

      但让人感慨的是,在历史的记述中,很难寻觅到小人物的草根生命。看不到平凡的田间地头活跃的人群,和平淡而悲壮的爱情故事,或许是那些小人物常常被历史所忽略,而远不及大人物的大事件有着激动人心的轰动效应吧!大人物不光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被历史所记忆,甚至不经意间,随便一点小事,或曾在某处歇过脚,随便咳嗽一声,都会被捕捉到,并绘声绘色描述下来,成为历史的遗存。

      像人们所熟知的唐诗人李白,二十五岁离开四川,“仗剑去国辞远游”。北达幽燕,东至齐鲁,南到吴越。游洞庭,下扬州,遍历大半个中国。李白不但才识高广,更是胸中怀有“济沧海”“安社稷”之壮志。得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耍起性子又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对权贵的鄙视是“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他的“醉酒吓蛮书”,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是李白最扬眉吐气的时刻,大大羞辱了当朝权贵一把。虽经千年,仍然妇孺皆知,让人提气。

      历史记述了李白狂傲不羁的性格,敢于讽刺羞辱权贵,也记述了他对朋友的至真至纯的真性情。李白与四川朋友吴指南游洞庭,朋友中途病亡,黑夜不惧猛虎威胁为朋友守尸,并临时葬朋友于附近湖边,并于金陵返回,起获朋友遗体,背负骸骨到武昌,正式安葬。其情其义,感天动地。

      至于同时代称为“诗圣”杜甫,刚行完成人礼,就迫不及待地进行了他人生第一次吴越之游,他观赏了江宁著名的“瓦棺寺”,欣赏了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女史箴图》壁画,获得美感,多年后仍念念不忘,“虎头金栗影,神妙独难忘。”“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洲”。当然他年轻心性,不会忘了越地美女西施的故乡,看到溪旁一群头戴草帽,身穿白衣,体态轻盈的女子在溪 旁浣纱,与貌若天仙的美女的不期而遇,也让年轻的杜甫内心深处,泛起他人生的第一次青春难以抑制的冲动。

      只有元代著名大画家黄公望老先生,一生命运多舛,吃过苦,坐过牢,人活八十还默默无闻,一事无成。老先生算是活明白了,从此看淡了人生,一切随性吧。每日除了修道,做完功课,只管和道友无用禅师,或喝茶,或论道,或游玩在居处的富春江边,消遣时光。生活中常有“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由于偶然的巧合,却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官场的失意,让黄公望老先生遁迹山林,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每日和道友游走在富春江的山水间。又由于道友无用禅师的一句玩笑话,成就了艺术界的一代宗师。并为后世留下国宝级传世之作《富春江居图》。连老先生自己也没料到,八十岁之后却在无意间,成了历史名人。因为一幅《富春山居图》,而流芳百世。

      其实,黄公望老先生是出于兑现对朋友的承诺,才去操刀的,却被历史牢牢地记述下来了。

      一次,黄公望老先生和道友无用禅师,游走在富春江岸边,突然无用禅师向黄公望提出索要一幅山水画,黄公望老先生想都没想就随口答应了。虽然他们居住在富春江边,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早已了然于胸,但创作前,他还是边看,边想,边绘制。得之于心,运之于笔。并对每一笔,每一点,每棵树,每一弯水,水光山色,做到一丝不苟。这一年,黄公望老先生年已八十开始创作,历经四年,呕心沥血,终于完成这幅巨制。当他完成最后一笔,他倒在了画案前,永远倒下了。他人虽然倒下了,历史在这一刻,却永远记住了,老先生紧握画笔的那只枯瘦的手。这幅国宝级的传世之作《富春山居图》,也永远留给后世欣赏。后人对这幅巨制称赞,笔墨苍古,用墨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以清润的笔墨,幽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的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老先生生前,怎么也不会料到,后世会对自己有这么高的评价,老先生可以瞑目了。

      历史成就了名人,名人留在了历史,他们的辉煌成就,影响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当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心里满满的都是敬意。但同时又在感慨,那些草根的小人物,怎么就走不进历史的记忆里?或许小人物,做的和记忆的都是些鸡零狗碎的小事,不值一提,投进历史的长河中,连个沉渣绿沫都泛不起来。可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追求,他们有自己的田园生活,有自己的乐趣,也有甜蜜的爱情,更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虽不能和大人物相提并论,留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在寒冬中,天空地静时,在属于自己那片天地里,看一看,转一转,去追记那些往事。往事并不轰动,可这种回忆,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荡漾波动的心绪。

      这里是一片麦田,距离四周村庄,大约都有三里多地,在寒冬里显得更加空旷寂寥。举目四望,远远近近的麦田,是干枯发黄的麦苗,在残存的雪地里,黑黄交错,显得凌凌乱乱。此时刚过完春节,没有人会轻易来这里闲逛,空旷的原野,静默的空气,气氛让思绪飞向了远方。

      四周麦田,裹挟着一条南北大道,紧邻大道的一旁,是一个东西向的,长百米宽三十米,深一米的大土坑,是四周乡邻,常年建房用土所形成。还是原来的老样子。一个坡道,通到坑底。坑里种的也是麦子,或许因为坑里有避风保暖的缘故,坑里的麦苗已经泛绿,好像只有这里才有些许生机。但也难改整个大地的苍凉。虽然这条大道四通八达,但此时也少有人来往,让人有种孤单的感觉,内心油然生出些许凄楚的酸痛。

      为什么一定要三番五次来这里,为什么在凄冷的季节还要矗立在这里发呆,又为什么总盯着那个陡坡在思考,这里发生过什么,有哪些难忘的记忆和故事不能忘怀,时间久远,都模糊地成了针尖大小的一块块残片,怎么也无法连接起来。或许有关过去在这里曾经戏水,或有关在这里瓜田吃瓜,或有关突然的邂逅,或有关爱情。只记得这里的过去,是一条宽广土路,通向四邻八村,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路旁的野花,红黄紫粉,鲜亮中透着香气。夏日里,走路的都是四邻八乡的熟人,男人们碰到熟人,都会相约坐在路旁的大树下,抽抽烟聊会天,聊起村里的趣事,逗得哈哈大笑。春阳中,有推车的担担的,通过这条大道要去赶集庙,去买去卖。那些村里的少男少女们,总喜欢在彩霞幻变中,来这里逛马路,虽然他们也有心事,但都是偷偷看了对方一眼,却是红红着脸,低下头痴痴地笑,一脸清纯中,难掩内心的心潮蓬勃,在那个清朗世界里,萌动着热切的春心。陡坡是个有趣的地方,稍低于路面,掩盖着两个屁墩席地而坐的痕迹,夜色下卿卿我我的耳语声,路面的行人是无法听到看到,一声调笑,半推半就中,两张热辣辣的脸贴得更紧。

      不知记忆中是否都是这些,但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零零散散的碎片记忆,也都像眼前的枯草,或掩埋在残雪下,或轻飘飘地被寒风吹跑,无法再想起。

      常常感慨人与人的比较,大人物与小人物的不同。大人物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哪怕一声咳嗽和叹息,都会被重视,都会被历史记录下来,成为历史的符号。而小人物没有值得记忆的地方,只配记些鸡零狗碎的小事,即使是些鸡零狗碎的小事,也常常在记忆中断片,这或许才是生活在低层小人物的真正悲哀吧。

      虽不敢贸然妄论历史上朝代更迭,成王败寇的大道理,那是历史学家的事,但占绝大多数的基层民众,也被称为小人物的生活小事,没能走进历史,却是历史记载中的缺憾。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李景朝——记忆是历史的一个符号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shenghuoganwu/11266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