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霜叶红于二月花

  • 作者:黄皮人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3-13 08:09:30
  • 被阅读0
  •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将季节的个性描绘得分外鲜明,于是就有了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之美艳!人们也在季节的轮换中耕耘、播种,收获岁月的馈赠。

      春夏秋冬,各显其美,究竟哪个季节更受欢迎?恐怕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出喜欢的理由。当然,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喜欢秋季,确切一点我更喜欢北京的晚秋。

      一 由于地域、气温的不同,以及降水量的大小,形成了祖国南北的很大差异。江南春来早,似乎是针对江北,尤其是广大的北方地区而言。立春后,正值南方多雨时节,“春雨贵如油”,大地被雨水浸透,万物复苏,竞相怒放。于是,每年的孟春草长莺飞、桃红柳绿,一派勃勃生机。这才有了诗圣笔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描述。

      然而,此时的北方呢?要么残雪覆盖,要么久旱无雨,大地仍然还蛰伏在对冬季的依恋之中,呈现出“萧瑟枯萎”的景象。如果要想复制“江南春来早”的繁荣场景,一般要等到仲春末,甚至季春初。那时,草根开始吐翠,树梢开始泛青,枊枝开始发芽,花卉开始含苞,春天终于在北方大地姗姗来迟。

      然而,即便“江北春来迟”,春季的脚步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少则十多天,多则一个月,夏季便迫不及待地闪亮登场。北方的夏季虽一派葱笼,但由于刚刚从春季过渡而来,时间太短,许多种子还在生长期,花还没有尽情绽放,因而无论是从植物的形态还是色泽上来说,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远观近瞧,旷野、山丘,密林均以大面积的绿色为基调,零星的鲜花点缀其间。

      接踵而来的秋天大放异彩,它不仅改变了许多植物的形态,而且彻底变幻了色泽。在经历了冬的蛰伏、春的萌芽、夏的积蓄之后,似乎在完成最后的生命绝唱,将最美好的一面尽情展示出来。原本绿油油的树叶变成了红通通的颜色,原本翠青青的小草变成了金灿灿的模样,原本鲜艳艳的花朵变成了沉甸甸的果实。晚秋,尤其是北的京晚秋,好似打翻的调色板,处处都是浓墨重彩。

      也许经历了太过夸张的秋季,接下来的冬季便呈现出断崖式的突变,北方的冬天远山近野光秃秃的。但是北方的美在冰雪,洁白主宰了这里的天地,呈现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致。雾淞、冰凌晶莹剔透,创造了一种素洁、宁静的氛围,

      一言以蔽之:北方的春季略显稚嫩,夏季尚未成熟,冬季色调单一,唯有秋季最为艳丽。

      二 我居住在昆玉河畔,河岸两边建有景观大道,沿途的堤坡上有草坪、花坛、灌木和高大的槐树、柳树。一年四季我基本都在景观大道散步,有机会感受季节的变化。

      我从不以日历的划分来确定季节的交替,那只是理论上的概念,与实际情形大相径庭。中国面积之大,地域、温差悬殊,绝不能一刀切。相同的某一天,可能有的地方在下雪,仿佛冬天;有的地方在下雨,宛如秋天;有的地方却是天晴,好像夏天。

      曾经我从家乡武汉开车到北京,离开武汉时阳光灿灿,路过郑州时细雨霏霏,抵达北京时雪花飘飘。能说清楚是什么季节吗?

      曾经我去西藏旅游,眼前是耸入云端的大山,山脚下油菜花开,山腰处薄雾缭绕,山顶上积雪覆盖,都说一山显四季。如何判定季节?

      于是,多年来我习惯以昆玉河周边的景致来感受季节的变幻,而且这种感受十分惬意!

      如果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溜冰滑雪,不用说是冬季。如果冰层渐次消融,一群群野鸭河面游弋,草坪吐翠,树叶泛青,表明春季到了。如果河岸青草茵茵,鲜花吐蕾,柳树婆娑,槐冠如伞,沿岸人们悠闲纳凉垂钓,那准保是夏季。

      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北京的晚秋更是如此。

      北京的秋季有许多闻名遐迩的景点,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人纷至沓来。其实,对我而言不需要跑那么远,在昆玉河沿岸便能欣赏到。这里有如同香山一样层林尽染的火红枫叶,有像钓鱼台国宾馆门前一般的金黄银杏,还有如同颐和园夕阳映照下的湖光塔影。昆玉河原本就是一条皇家御河,一头连着玉渊潭,一头系着颐和园,沿途既有始于明朝的玲珑塔,又有建于现代的中央电视塔等10多处景点。

      登临远眺趁秋晴,千山丹霞点缀金。深秋的阳光格外明媚,天高云淡,昆玉河沿岸的植被光鲜亮丽。这些可爱的奇花异草,灌木绿林仿佛善解人意,知道这是一年中最后的生命绝唱,用最美的姿容妆点大自然。树叶、花草,灌木不仅色彩斑斓,而且仪态万方,即便同一颗树也有层次感、动态感。一河清澈的碧水,鱼儿轻游,泛起点点涟漪,倒映着蓝天、白云和沿岸的大树。纤长的柳枝与璀璨的槐叶编织成漂亮的流苏,似在天空,又似在水里,飘逸舞动,陶醉了一河秋水。

      三 民间有一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在劝说人们珍惜时光,说明春天的重要性。有句古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是说人的愁绪如“心上秋”一般。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意识中,春天是温暖的,秋天是萧条的。即便喜欢吟诗作赋的文人墨客,在描写充满诗意的季节中,也着力赞美自己心仪的季节。韩愈笔下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高骈描述的《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柳宗元眼中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概莫如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寥寥数语将季节之美浓缩在诗意里,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秋天呢?我特别欣赏杜甫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还有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感觉这两位诗人具有独特的眼光,深邃的睿智,表达了对秋天由衷的赞美!

      如今的人们同样如此,无不对季节有着自己的钟爱,相信许多作家,文学爱好者都撰写过相关文章。我曾经阅读过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他说: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也曾经拜读过冯骥才《秋天的音乐》: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

      老舍先生更是由衷地赞叹:春天住杭州、夏天住济南、秋天住北平、冬天住成都;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以我生活之经验,北平的秋天就是天堂。

      四

      我喜欢北京的晚秋还有一层重要原因,晚秋是收获的季节,更能体味岁月的隽永。

      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收获,这是人类与四季恒久的契约。农村更能体味秋收的喜悦,于是当一大批农村人走向城里的同时,有一批城里人走向了广阔天地,这其中就有我的小舅子。

      小舅子退休后在北京密云租了一处农家小院,又耕种了几亩农田,过起了田园生活。于是,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每年不管播种和耕耘,只管享受收获。

      晚秋时节,大地在召唤,驱车驶离喧嚣的城市,到农家小院享受几日安宁的生活,这是季节馈赠我的最好礼物。小舅子的农田靠近一座小山,在田头与山脚接壤处种植了几棵核桃树,由于缺水,种植核桃和玉米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说大实话,农民种田是生活所需,而小舅子种田纯属好玩。

      我们抵达时田里玉米已经熟透了,玉米杆密密麻麻地挤满了田间,每根杆上挂着饱满的玉米棒子,枯黄的叶片迎风招展,似乎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掰玉米棒子远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容易,头顶阳光直射,田间密不透风,虽已晚秋,却也闷热难耐。玉米杆长得比人还高,上烤下烘,不要说劳作,即便站在田里一动不动,过不了几分钟也一身臭汗。那玉米杆、玉米叶已经干枯透了,像刀片一样尖利,稍不注意就把手臂划拉一个口子。真是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

      核桃树果实累累,毛刺刺的绿色皮囊里面包裹着核桃,像圆圆的小刺猬缀满枝头。采摘核桃比掰玉米棒子要利索得多,双手推着树身用力摇晃,核桃噼噼啪啪纷纷落地,然后在树下草地里捡拾。

      大地长满了野草,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小草之间的差别,因为无意间秋天的大地会给你一份惊喜。我夫人是学医的,以前经常在野外采中药,对野草有几分熟悉。她发现地里有许多野菜,不仅是难得的佳肴,也是上好的中药。她告诉我们什么是马齿苋、蒲公英、鱼腥草等,于是我们又开始在地里挖野菜。

      回到小舅子的院子里,又是一番丰收景象,地上、墙上、架子上都长满了蔬菜。于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开始采撷晚餐的菜肴,这些菜无污染、无化肥,典型的绿色食品,不用清洗都可以直接入口。

      入夜,银月高照,星斗生辉,空气中飘荡着凉爽的秋风,院外传来蛙鸣虫吟的声音。我们在院内菜架下围桌入席,享受难得的露天晚餐,品尝美酒与佳肴。餐桌上摆放的主副食全都是今天的劳动所得,凉拌黄瓜、西红柿;抄辣椒、豆角,蒸玉米、鸡蛋羹(鸡是自家养的);煮饺子(饺子馅是野菜)。简单的农家餐吃起来放心,何况那味道确实鲜美,带着季节的气息,带着泥土的芳香,令我想起了逝去的童年生活,那时就是这个味道。

      来时空空如也,返时满载而归,感叹如今城里退休人员的农田生活!感叹“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一种从容、悠闲的生活状态,既有播种的希望,又有耕耘的乐趣,更有丰收的幸福。

    【审核人:站长】

        标题: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5821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