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高中作文
文章内容页

修篱种兰静待花开

  • 作者:雁过无痕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21 11:08:42
  • 被阅读0
  •   修篱种兰 静待花开

      ---在高二(6)班家长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我们班韩**的家长。

      今天,在本学期期中考试过去不久,孩子们即将结束自己高二学习生涯,正式成为毕业生的关键时期,学校安排组织这样一次家长会,安排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在这里,我向各位老师汇报自己的思想,与各位家长家长交流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历,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机会十分难得、十分宝贵。作为家长,我愿意把我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的、实实在在的做法与在座各位交流,恳请各位老师和家长朋友们批评指正。

      韩**从初中六年级开始一直在实验中学就读,高中的历次考试基本能报进入班级前十名,成绩算不上很优异,但让人欣慰的是她乐观善良、性格开朗,学习上也比较努力。学习和成长最重要的几年都在这里度过,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在我有限的了解和认识里,实验中学的老师是最敬业的、是最值得让人尊敬的,我粗略估计了一下,老师们每天在校工作的时间大概在13小时左右,一礼拜也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真正是工作上的“007”。我常常听说,老师们为了多争取一节课,为了多讲一道题拖堂,代课老师之间会因此而不欢而散,甚至互相争的脸红耳赤,这样的情形大概会让一些形形色色的“混日子”式的上班族所不齿。作为家长,听到这样的情形为老师的敬业精神而动容,进而由衷的敬佩、感谢。

      我想,老师是除了家长,是最希望孩子成才的人。教育的目的不光是让孩子们学到丰富的知识,不光是提升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孩子们不断的修正自己的不足,做时代潮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要让孩子们爱岗敬业,德才兼备,在这样方面,我们学校老师的这种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奉献作风,就是给孩子们作出的最为生动的示范,必将会影响到孩子们今后对待职业的态度,并伴随孩子们一生。

      高二的学生大多还没有到18岁,都还是个孩子,是孩子就会在思想上有不成熟的地方,时不时的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在思想上会开小差,会玩手机、玩游戏、看小说,甚至沉迷于网络等。所有这些我们要正确引导,扎好思想上的篱笆。在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给自由。如沉迷于手机网络、思想上的偏激、不尊敬长辈等,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原则性的问题,都要坚决纠正,即使纠正的过程比较艰辛。如孩子们喜欢穿家长看着不太顺眼的的衣服、发型、偶尔和同学的聚会等等,这些我觉得都可以充分的给孩子们民主,让孩子们享有足够的自由。在大事上不讲原则,孩子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会走向错误;在小事上不给自由,孩子可能会压抑,没有自信,做事畏首畏尾,甚至感到自卑,影响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二的学生已经是个“小大人”。他们不再把家长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对是非对错、人生选择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有些事情的做法家长很不赞同,但是又很难改变,比如孩子有一段时间会厌学,心思的重心放到其他地方。家长全程陪伴孩子写作业,或者唠叨着让干这干那,不见得能起到作用。内因是变化发展的关键,外因只是条件。我们的说教、陪伴能对孩子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有限,但要发生真的改变需要孩子们从心底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放弃一些错误的做法和思想,并发自内心的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作为家长,我们只能做好后勤保障服务,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情绪变化,静待花开。我们期待孩子们有一天幡然醒悟,然后深情地说:“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忆。我不玩手机了,现在要开始卷了”。我想那时,应该是家长最激动、最幸福的时刻。

      孩子在成长,家长也要成长。陪伴孩子成长是家长的职责,让孩子成才是家长最大的事业。孩子们很幸运遇到了这么多优秀的好老师,在孩子们迎来人生最重要高考的最后一年,家长要配合好老师,服务好孩子,老师、孩子、家长“三方”发力,我们有理由期待明年的盛夏,孩子们都能收获到最美丽的果实。

      最后,真诚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顺遂,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各位家长心想事成,阖家欢乐。谢谢大家!

    【审核人:站长】

        标题:修篱种兰静待花开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gaozhongzuowen/17167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