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小说吧中篇小说
文章内容页

“战友”情深(《追梦之旅》四十九)

  • 作者:方舟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1-06-12 18:05:41
  • 被阅读0
  •   我从1983年8月由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岗位,调任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分管宝鸡电台,不久又被正式任命为台长兼总编辑,到1999年元月21日退休,在电台整整工作了16个年头。在此期间我一直立志改革,希望在改革中把电台搞大搞强。十几年间,电台的播出时间由原来的每天不足9个小时,增加到30多个小时。有人把我叫做“改革台长”,“给大家连一口气也不让喘!”为此,也确实得罪了一些人,市上时不时就会收到来自电台的告状信。但细数起来,赞成改革、鼎力支持改革的同志,特别是中层以上的干部还是占到绝大多数。正因为这样,电台的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没有走过回头路。

      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我至今还怀念着当时和我一起在改革中战斗的战友们。这些战友中,除了参与决策的领导班子成员外,更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具体组织和实施改革的中层干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时任各部门的主任。

      胥德孝原来是宝鸡市秦腔剧团的党支部书记,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一次,市委宣传部部长曹振中找我说,部里准备调整一下胥德孝的工作,你们能安排吗?此前我到秦腔剧团采访过,对胥德孝的情况基本了解,此时正好台办公室主任一职空缺,我就一口答应下来。从此电台就多了一个好管家。他在电台的十多年间,许多艰苦复杂的具体工作,如办公楼五层加层、两座家属楼的基建、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创建经济台等,都是他参与完成的。他后来被提拔为台工会主席、副台长兼经济台台长(总监)。

      吴瑞烈、都世科是两位社会活动家,他们身在电台新闻部,却同社会各界人士保持着广泛的联系,经常把社会上的新闻以及对电台的意见带上来,使我耳聪目明,保持着敏锐的感知力。都世科为北京大学毕业生,后来晋升为台工会主席、高级记者。

      专题部的宋育培、雷明德(后任总编办主任)、董南江是台上各项改革措施的忠实执行者,而且善于通过各种关系把改革的成果及时宣传出去,造成社会舆论,激发改革的正能量。雷明德、董南江后来先后都晋升为电台的副台长、总编辑。

      文艺部的孙长斌、董惠安、谢义明在创办大板块节目“文艺大观”中立了功。孙长斌擅长音乐,台上的各项文娱活动大多是他组织的。董惠安文字功夫很强,可惜中途跳了槽。谢义明后来成为电台的一把手。

      王佩娥是电台初创时期首位播音员,主管播出部,播音水平高,经验丰富,是台上实施大板块全直播改革的先行者,台上几次面向社会招聘主持人都是由她负责的。我写过一篇题为《永不挪窝的玫瑰》,收在散文集《故乡的刺玫花》中,就是写的她。

      丁琪、徐文生、周明俊、孙平等人,都是技术部门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台上大量具体而又繁杂的设备购置、安装、维修、管理,都是由他们完成的。丁琪后来晋升为副台长。

      还有总编办的刘耀武,通联部的刘力明等,都是和我一起默默地推动改革,出过力、流过汗的。

      在和这些战友的相处中,我们的意见并非完全一致。十几年的改革实践告诉我,舆论一律并不一定是好事;战友中有点不同的声音,甚至有时唱点反调,不一定是坏事。例如在推行大板块全直播改革中,从一开始新闻部门几位战友中就有不同意见,说新闻节目具有很强的严肃性,除特别紧要时候,一般应该尽可能采取录播,以减少失误。实践证明,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如果战友中,明知改革的某些措施有误却缄口不言,或者领导者对战友中的不同声音漠然视之,那就必然会酿成不良后果,甚至造成改革的失败。

      实践还告诉我,战友之情的深与浅、真与假,往往在你将要或者已经下台时,会显得壁垒分明。1996年我在大街上遇见市委书记庞家钰,他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老胡,你有点胖了,健康重要,注意减肥。”我说:“我今年58岁,到了退二线的年龄,请市委尽快选择接班人。减肥一事,等我退下来后慢慢减吧!”他笑着说:“那你等着!”可是两年过去,接班人依然没有消息。1998年10月,我年满60岁时,和广播局长李金廷到云南西双版纳开了10天会。回来的第二天,李局长就对我说:“这10天台上有人不消停,急着到市政府请愿,质问为什么电台台长到龄了还不退休。”我说:“那局里赶紧发通知,任命新的台长。”他笑了笑说:“这不是局里的权限。看市委怎么说吧!”过了几天,局里通知召开电台中层干部会,我以为就要宣布干部任免通知了,可李局长却宣布说:“电台台长的任免以市委文件为准,在市委没有下达新的任免通知之前,胡云林依然是台长。散会!”会议时间很短,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少同志心里明白、这是在支持老台长站好最后一班岗。

      为选拔新任台长问题,组织多方考察,仍然存在意见分歧,最后确定暂由广播电视局一位副局长兼任作为过渡,方才尘埃落定。第二年元月下旬,就要宣布新的任命了,台上有人悄悄告诉我,可能到时有人会放鞭炮,恶心你。我说:“那好,还有人欢送,热闹!”元月21日,新的任命在全台大会上正式宣布后,我站在走廊里睁大眼睛看着,关心着我的战友们也在睁大眼睛看着,希望看到是谁在点燃这欢送的鞭炮声。可是整整一天过去,一点动静也没有,我终于还是没有看到一个燃放鞭炮身影。此时,我心中竟陡然升起一种感激之情,感激电台职工多年以来对我这个“船长”的关心、支持和垂爱。

      1996年,与我风雨同舟十几年的战友雷明德,在我退居二线的年龄段时,写了一篇关于我的长篇通讯,先后发表在《新闻知识》、《声屏之友》杂志和陕西《民声报》上,虽然其中多有过誉之词,但基本事实属实,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战友情谊。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兹转载于后。

    【审核人:站长】
        上一篇:红船
        下一篇: 夏日石榴花

        标题:“战友”情深(《追梦之旅》四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shuo/rensheng/11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