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范文办公文秘
文章内容页

初中化学教案

  • 作者:林翠华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4-26 02:15:32
  • 被阅读0
  • 初中化学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柴油和煤等燃料中,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提出可选情景素材有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西气东输”工程等。

      确定选用人教版的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作情景素材,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在前两个课题已学习了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本课题内容主要分两大点:

      一是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二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学生在前两个课题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探究煤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时产生的尾气的探究,归纳出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的主要原因。然后再探究乙醇和氢气的燃烧反应、制取等内容,讨论燃料的选用。最后了解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结束时总结归纳本课题应该知道的知识是:

      1、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2、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3、应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难点】

      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媒体与器材】

      电脑、小烧杯,稀硫酸、植物叶子或果皮,金属粒或条(如铁、铝等),小石头粒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引导探究

      探究煤的燃烧形成的酸雨。

      从煤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推测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引导复习煤的知识引入酸雨的形成。

      实验探究

      分组进行有关酸雨的探究实验,并开展讨论P140的“讨论”。

      指导实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

      探究酸雨的危害。

      引导探究

      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分析尾气中污染物。

      引导复习石油的知识引入燃烧产物的探究。

      探究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总结

      归纳总结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引导从燃烧的反应总结归纳。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探究

      从酒的酿制推出乙醇的可再生,从燃烧的反应推出其优点。

      引导从酒精的制备、性质来探究酒精。

      探究乙醇。

      引导探究

      说出应用的例子及优点。

      引导从乙醇燃烧的优点探究其使用。

      探究乙醇作燃料的情况。

      引导探究

      回忆氢气的性质推出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从制备考虑其应用前景。

      引导从氢气的性质制备来探究。

      探究氢气。

      讨论

      从掌握的知识分组讨论P143的“讨论”

      组织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

      确定选择使用的燃料。

      引导探究

      从掌握的知识描述知道的新能源。

      引导描述新能源。

      认识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教案 2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二节化学之旅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学会提出问题。

      2.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同学们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

      一、从问题开始

      [学生阅读]体验科学始于问题。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你对“化学之迷”的看法。

      [交流共享]把你心中的化学问题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①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②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③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

      ④善于观察;

      ⑤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金刚石、石墨、C60的有关知识拓展。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天地]以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探究为素材,体会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

      化学的探究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并实验。

      4.收集证据。

      5.结解释与结论。

      6.反思与评价。

      [学生活动]请你提出一个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并进行探究活动。

      [多识一点]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不仅要“三思而后行”,还要“行后而三思”。

      [学生自学]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规范格式。

      [学生活动]分析P16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1.较高的蜡烛燃烧时间短;

      2.同一根蜡烛燃烧时间逐次减短。

      [学生分析]上述结果如何解释?

      让学生充分的讨论,教师走入学生中倾听讨论。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体验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后作业]

      针对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提出自己的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出实验,并借助家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课后记]

      教材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能在轻松的气氛中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

        初中化学教案 3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

      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教学设计:

      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

      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举例:除了课本上的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

      回答: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

      补充实验:20毫升的稀硫酸置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0mL的稀硝酸钡,慢慢将硝酸钡溶液滴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乳白色固体”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增多。

      说明:生成物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察觉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步骤: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

      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

      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假设实验3: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

      回答: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提问:氨水中的氨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酚酞的微粒也在不断的运动。我想问: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色?你又能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这个实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我们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如果是酚酞扩散的话,它也会使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但实验事实可以证明,并没有变色,所以假设是错误的。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各种微粒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扩散,有的不容易甚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容易挥发,有些物质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不易溶解。

      提问: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总结:

      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举例:那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

      讨论: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实验。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阅读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说明:

      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

      2.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

      阅读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1.50mL水+50mL水

      2.50mL酒精+50mL酒精

      3.50mL水+50mL酒精

      结果: 等于100mL 等于100mL 小于100mL

      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

      总结:

      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

      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提问:有水能够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

      解释: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主要有物质是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微粒间的空隙就越大。当微粒间的空隙小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固体,大到一定程度时,成为液体,微粒间的空隙继续增大,就会成为气体。

      提问:我们在一量筒中,现放一定量的水,然后再放入两块冰糖,观察液面情况。待全部溶解后,再观察液面,试解释。

      回答:未溶解时,冰糖固体的体积占据了水的一部分体积,使液面上升;当冰糖全部溶解后,构成冰糖的微粒就被分散到构成水的微粒的间隙中,使总体积减小,所以液面就下降了。

      举例:还有那些事例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隙

      注意:与海绵结构中间隙相区别

      提问:在压缩空气的时候,发现体积被压得越小,所需的力要越大,空气不能被压缩到体积为零,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空气中的确存在微粒。微粒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包括斥力和吸引力。

      讲述: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固体和液体的微粒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就是因为一切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例题解析

      1.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

      答: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

      2.装开水的保温瓶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

      答:保温瓶该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

      3.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答案:B。宏观上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为什么温度降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比较流行的是“假晶体”的存在。

        初中化学教案 4

      【指导思想】

      从宏观物质间的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得了解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并通过微观粒子在变化中的种类和个数的变化情况,真实的认识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要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直观形象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抽象的微观粒子间的重新组合过渡,为以后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和学好化学打好基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特点:设置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水的通电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中分子运动情形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微观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观变化现象的本质的认识,继而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进一步介绍了原子中的电子及其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变化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化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发展不仅会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物质的探索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在这一单元中,还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思想教育的内容。

      本节授课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儿单元“水和溶液”课题三“分子和原子”,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前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物质间的反应从微观的角度有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化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物质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但都是从宏观角度感受化学,但还不清楚或认识不到物质之间反应的实质,所以本节课对学生来说要将宏观的物质间反应归因于微观粒子间的重新组合、尤其是对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反应入手、以客观存在的微观粒子图片等说明粒子的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讲解分子、原子的性质,并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认识物质间反应的本质。做到实例举证、客观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微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从宏观现象,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为什么会减少?温度升高,减少的越快?

      2、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放在通风处或阳光下干得更快?

      3、走近花园处,为何能远远闻到花的香味?

      4、放在水中的糖为什么不见了?水为什么能变甜?

      5、为什么把100毫升的水和100毫升的酒精混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

      6、为什么把品红溶液放到水中能扩散?

      【教师讲述】

      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对此问题的探究兴趣,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以此来解释上述现象。

      其实,通过科学方法早已证明,物质确实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真实的观察到一些分子、原子的存在,并且还能够移动原子。

      【幻灯展示并讲解】

      图3-6、图3-7是苯分子结构和移动原子后形成的“中国”二字,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汉字了。

      分子的性质:

      【教师举例讲述】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千克;

      1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如果中国13亿人数1滴水中的水分子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则需要300万年)

      (如果一个人每口喝下10亿个水分子,每秒喝一口,则喝完一滴水中的分子,则需55万年)

      【教师归纳】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活动与探究】

      1、向滴有酚酞的水中慢慢滴入浓氨水,有怎样的现象?

      2、两个小烧杯中分别放酚酞和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则有什么现象?

      【教师归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①氨气在空气中扩散

      ②糖的溶解

      ③闻到花香、酒味

      ④樟脑丸的逐渐减少

      ⑤湿衣服晾干

      【教师举例讲述】

      ①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

      ②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毫升

      ③热胀冷缩

      【教师归纳】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H2O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再如:CO2、SO2、H2SO4、P2O5等

      【展开讨论】

      ①从分子的'角度,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何不同?

      ②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试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举例说明】

      ①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②品红溶解于水时,品红分子和水分子都没有变,它们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③物质“三态”变化

      【归纳总结】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讨论】

      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试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举例说明】

      ①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

      【归纳总结】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归纳总结】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动画演示】

      水电解动画演示

      氢气和氯气反应动画演示

      【教师讲述】

      所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改变,从一种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个数不一定变。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变化中,从一种物质的分子如何形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呢?

      【讨论总结】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分子。

      【举例说明】

      ①水电解时,首先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了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了一个氧分子;

      ②H2在Cl2中燃烧时,氢气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氯气分子分解成了氯原子,每一个氢原子和每一个氯原子重新组合成了氯化氢分子;

      【学生讨论】

      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

      【讨论总结】

      氧化铝通电时,氧化铝分子分解成了铝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气分子,许多铝原子聚积到一起成金属铝。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如:在H2O中、O2中、Al2O3中氧原子始终是氧原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解成更小的粒子。

      【归纳总结】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

      化学反应实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首先分解成原子,原子间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变。

      分子构成物质

      原子构成物质

      原子构成分子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有间隔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首先分解成原子,原子间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分子。

      分子原子在变化中的情况: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数目不一定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变。

      物质、分子、原子与分子的联系:

      分子构成物质

      原子构成物质

      原子构成分子

        初中化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和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常识性介绍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关系

      教学重点:

      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1、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正确认识溶解性与溶解度的表示联系及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在饱和溶液的概念中,为什么强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引入新课:

      【演示一】 20oC时,把蔗糖、食盐分别一份一份地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讨 论】 通过粗略的计算,讨论蔗糖与食盐对水的溶解能力

      【提 问】 如果温度不定、溶剂量不同,能否比较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

      【演示二】 20oC时,配制KNO3饱和溶液时有KNO3固体剩余,然后加热,剩余固体又继续溶解

      【讨 论】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一定量的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三】

      1、食盐溶解在水中;

      2、食盐放在煤油中;

      3、植物油放在水中;

      4、植物油放在汽油中

      【讨 论】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总 结】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结合课本P70内容

      讲授新课:

      【板 书】 一、溶解性

      1、定义:

      2、影响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性因素)

      ②外界条件

      【过渡】 如何精确地知道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性大小是否需要什么条件和标准?

      【投影】 列表:20oC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

      物质 蔗糖 食盐 硝酸钾 小苏打 熟石灰 大理石

      最大质量(g) 203.9 36 31.6 9.6 0.165 0.0013

      【讲解】 以上表格中的数据能精确地表示各物质的溶解性大小

      二、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1、表示方法:

      气体溶解度

      2、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由表格得)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溶质在100g溶剂

      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来表示。

      ⑴定量表示溶解性大小

      ⑵理解概念:

      ①一定温度(外界条件)

      ②100g溶剂(衡量标准)不指明溶剂时为“水”。

      ③饱和状态:(对溶液的要求)

      ④溶质的质量:(单位:g)

      ⑤这种溶质在溶剂里(适用范围)

      【提问】

      ⑶含义:说出20oC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引申:20oC时KNO3饱和溶液中:

      m质:m剂:m液 =S:100g:(S+100g)

      =31.6g:100g:131.6g

      ⑷物质溶解性分类:易溶物质:S > 10g

      (室温) 可溶物质:S:1g~10g

      微溶物质:S:0.01g~1g

      难溶物质:S < 0.01g

      巩固:判断投影表格中所属分类

      蔗糖、食盐、硝酸钾、小苏打、熟石灰、大理石

      师生共同分析P72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性表

      ⑸溶解度曲线:

      【板书】 画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或见课本P72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可表示以下几种关系:

      ①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及大小

      分析得出变化规律:

      A、多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aNO3等

      B、少数固体物质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例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如:Ca(OH)2

      ⑹溶解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意义

      表示方法

      计算式

      联系

      3、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⑴定义:某气体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数

      外界条件:温度、压强

      ⑵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气体与溶剂本身的性质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压强不变时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温度不变时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中考点击:

      课堂小结:

      【投影】

      概念

      要点

      决定因素 定 量 影响

      描 述 因素

      习 惯 分 类

      随堂练习:

      教学后记:

        初中化学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

      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

      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

      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

      变化前: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

      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

      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导电性B.挥发性C.可燃性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A.豆油和汽油B.水和酒精C.铁块和铝块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

      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

      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

      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变化前: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

      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

      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 7

      【目的要求】:

      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并结合性质了解氢气的用途。

      2、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的原理,掌握验纯的方法。

      3、从得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4、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推导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及归纳等思维能力。

      5、使学生初步树立量变引起质变以及对立统一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难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观察分析,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化,学生为主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实验室制取氢气仪器一套;试管;铁架台;

      尖嘴和长玻璃管各一个;酒精灯;塑料罐;烧杯;火柴;氧化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提问:一般来说,空气中不含有的气体有:

      A.氧气B.氢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

      (学生回答)

      引言:为什么空气中一般不含有氢气呢?因为它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很少,主要存在于化合物中。为了获得氢气,上节课我们用什么方法制取了氢气?(展示一瓶氢气)它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气体?

      这属于氢气的什么性质?(学生回答)氢气还有其它什么性质呢?

      氢气又有何用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演示实验:完成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

      提问:我们看到肥皂泡迅速上升,这说明了氢气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3页第一自然段(阅读后由学生回答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引言:在化学上更重要的是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那么,氢气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演示实验:完成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的实验。

      投影:[观察思考]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产生什么物质?

      如何用文字表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从实验中得出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播放CAI录相: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

      师生活动:结合观察思考题及放大的.实验现象,学生回答及写文字表达式,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氢气的可燃性。

      引言:是否点燃氢气都能安静地燃烧呢?让我们观察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完成氢气和空气混合引燃爆炸实验。

      学生讨论:

      1.对比爆炸实验和燃烧实验,在反应原理上有何特点?

      2.同样是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为何产生不同的现象呢?

      请回顾第一章学习的爆炸的知识思考讨论。

      (先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教师评价)

      播放CAI动画:演示并解释为什么纯净的氢气与不纯的氢气点燃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引言:是否只要氢气中一旦混有空气,点燃就一定会爆炸呢?

      讲解:爆炸极限知识及使用可燃性气体的安全知识。

      引言:在实验室,我们在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验纯工作,否则易引起爆炸。

      我们怎样才知道氢气是否纯净呢?请看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边演边讲实验室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并向学生说明此操作是很安全的。

      学生活动:学生用笔代替试管模拟操作,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验纯操作并判断是否纯净。

      引发思考: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才能再收集检验,否则易发生危险,这是为什么呢?

      演示实验: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点燃听到尖锐爆鸣声后,将试管横放浸入水中,让水从试管口缓缓流入,将管内未熄灭的火焰赶出,并用纸条置于管口点燃,纸条可燃烧。

      提问:为什么纸条会燃烧?说明了什么问题?用排水法收集时,需要这样做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5页注解①)

      小结:请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教师予以补充。

      作业布置:课本58页第2题1、2、3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氢气的哪些性质?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

      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投影:[思考讨论]

      1.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2.为什么氧化铜会变成铜,而氢气却变成水?

      3.在反应中氢气发生了什么反应,表现了什么性质?氧化铜又发生了什么反应,表现了什么性质?

      4.氢气和氧化铜两者存在什么反应关系?

      5.试管口为何向下倾斜?通过氢气的导管为何要插到试管底部?

      6.为什么要先通人氢气后加热,实验结束后要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为止?

      播放CAI录相: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结合录相播放,学生思考讨论上述问题)

      加热

      板书:氢气十氧化铜铜十水(置换反应)

      (H2)(Cu0)(Cu)(H20)

      电脑CAI动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教师边播放边组织讨论并讲解)

      板书:(2)还原性(写在文字表达式上方)--用于冶炼金属

      得氧,被氧化

      加热

      氢气十氧化铜铜十水

      失氧,被还原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还原反应:含氧化含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小结:氢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作业布置:课本58页第4、5题

        初中化学教案 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教学重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的观点的建立。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一、[板书]

      [过渡] 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

      ①操作方法;

      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③总结实验结论;

      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如 CH4(g)+2O2(g) 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 C(s)+H2O(g) CO(g)+H2(g)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

      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

      (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

      ①浪费资源;

      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改变燃料的状态。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①能引起温室效应;

      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

      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初中化学教案 9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研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二、实验准备

      1、带双孔胶塞的集气瓶、导管、胶管、弹簧夹、烧杯、燃烧匙、酒精灯、火柴。

      2、红磷

      三、课堂程序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思考并回答

      ⑴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⑵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2、实验探究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23页,交流对空气组成及成分的了解。

      讨论(第23页及25页):

      识记:空气的成分( 计算)

      (二)根据空气的组成特点谈谈你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认识。

      你能够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吗?

      纯净物:定义 举例

      混合物:定义 举例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阅读教材第24页-26页,列表说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初中化学教案 10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能进行区别;

      3.了解排水集气法的基本原理;

      4.简单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以及空气的污染和污染防治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

      2.能区别简单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氦、氖、氩等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课堂练习:

      1.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氧气,氦、氖、氩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

      A.碳酸氢铵B.空气C.海水

      D.加碘食盐E.氮气F.土壤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三、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初中化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合理开采和节约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的重要性。

      4、知道石油炼制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自己动手做盐酸与镁条反应的实验,体会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增强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燃料不充分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甲烷的燃烧及产物的检验。

      2、石油分馏的产物及用途。

      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工具

      有关化石燃料的录像资科,导气管、烧杯、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一段Flash录像:(特写)烧得很旺的炭火和一支温度为20℃的温度计。然后向炭火上加上一铲新煤,红红炭火变暗,温度计示数随之下降到16℃。过了一段时间,炭火又变得红热,温度计示数又上升至20℃。

      师:生活中的这个常见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

      二、推进新课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师:我们都知道燃料燃烧时产生了热量,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的呢?下面我们来做教材上的实验7-3。

      师: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

      师:这种化学反应放热现象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会发生,大家请思考:

      (1)化学反应都是放出能量的吗?请举出生活中你见过的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的`例子。

      (2)我们一开始播放的Flash录像中的现象如何解释?凡是反应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吗?

      师:演示硫粉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播放煤块和煤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录像,让学生比较反应现象的不同,并思考原因。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的形成

      师:植物或植物枯萎后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变化成煤。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师:大多数的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生:煤。

      师:

      (1)煤是纯净物吗?

      (2)那它含有哪些元素?

      (3)你知道煤作为燃料的原理是什么?

      生:

      (1)是混合物。

      (2)煤主要含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H、N、S、O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铅、钙、铁等元素)。

      (3)原理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师:知道人们怎么综合利用煤的吗?煤加工后的主要产品有哪些用途?

      生:煤隔绝空气加热

      煤气的主要成分:

      氢气(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其他气体

      师:我国的主要油田有哪些?

      生: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

      师: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

      生:不能!石油中除了含C、H元素外,还含S、O、N等元素。如果把石油直接作燃料的话,石油会燃烧不充分,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生成大量的黑烟和含S、含N等有害气体。

      生: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都是常用的燃料。

      师:煤气泄露会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灌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

      生:危害到人体和财产的安全;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不能加热,不能猛烈撞击等。

      师:有人说天然气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气,对不对?

      生:不对,因为虽然天煞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但与纯甲烷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师:说得对,下面我们来看看天然气的成分。

      1、构成:主要是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

      2、主要成分:甲烷(CH4)

      3、甲烷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注意:点燃之前要验纯)

      CH4+2O2===CO2+2H2O

      师:出示一块蜂窝煤,然后提问:蜂窝煤有许多孔洞,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工业上使用煤等固体燃料,怎样做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初中化学教案 12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重难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5、教学设计框架

      教学设计流程

      一、物质的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后原子弹的爆炸进行评述。观看、了解世界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的变化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化学的志向。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

      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

      分组实验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教师列举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由学生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思考判断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的一个现象,

      [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酒精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呢?谁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分组讨论后小组派代表举出类似的例子。并总结归纳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列举两个性质,由学生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学生思考判断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就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认真听讲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

      并讨论

      培养学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学生体会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后反思:

      1、教学环节分析

      设问质疑、呈示目标——通过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如钢铁制品生锈、冰雪融化成水),引出教学任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通过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并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思考。

      互动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适时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实验探究——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环节。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探究规律;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用实验去探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帮助学生将在探究阶段所构建的陈述性知识重新组织成有利于运用的知识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把一般性知识概括成),建立并加强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将来的提取和使用。

      总结与反思——在这节探究课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后,反思这节课所做实验的严密性,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2、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媒体(Flash动画、PowerPoint)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发现学习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倾听已有意见,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3、小组协作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本节课部分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各小组按照探究活动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传统课上,老师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其实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新课改要求一种真正的探究模式,学生从实验中形象的感知,再从理论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办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之后的反思,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点评: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 赵燕宁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减弱了对概念的记忆要求,加强了理解层次的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教师的设计符合课标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一.重视通过实验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本节课中的四个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要基础,对引导学生学会用教材有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四个实验具有一定层次性,属于依次递进关系,所以由教师演示和学生共同探究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能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将有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将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处理得较妥当。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为素材,让学生体验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并通过图片、视屏、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关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体现评价的多样性

      互动是一种交往,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动手实验中,在问题讨论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的解答进行适时的评价。这种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和整体性。

      本节课教学步骤清晰,重点突出,能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创造机会,课堂气氛轻松,师生关系融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感悟了学习化学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案 13

      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物质的分类》

      年级:初中二年级

      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八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物质的分类依据,包括组成、性质、用途等。

      学生能准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进一步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对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进行分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习惯。

      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理解分类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特征。

      难点:运用分类标准对具体物质进行准确分类,理解氧化物的定义及分类。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物质分类相关教学PPT、实物模型或图片(如水、空气、食盐、铁块、石墨、二氧化碳等)、分组活动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相关内容,查阅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相关信息。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提出问题:“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有效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它们?”引入本节课主题——物质的分类。

      环节二:新课讲授(25分钟)

      讲解物质的分类依据:讲解物质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组成、性质、用途等,并举例说明。

      讲解纯净物与混合物:

      定义:纯净物由同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举例: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并阐述理由。

      讲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氧气、石墨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食盐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氧化铁等。

      深化理解: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类物质的概念、特征及相互关系。

      环节三:实践探究(10分钟)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包含多种物质名称的卡片,要求他们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进行分类。

      汇报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分类结果,阐述分类依据。其他小组可提问、补充或修正,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环节四:课堂小结(5分钟)

      知识回顾: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物质分类的相关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认识到分类法在化学研究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配套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查找生活中的一种混合物,尝试分析其组成成分,下节课分享交流。

      七、教学反思

      课后记录教学实施情况,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针对学生反馈调整后续教学策略。

      以上就是关于“物质的分类”这一初中化学课题的教案设计,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初中化学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并对实验结果加以观察分析,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共享实验成果,发展学生善于协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策略

      本节课总的教学策略是创设教学情景,通过体验式教学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更可能多地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导课:谜语导入,提出探究问题

      老师先请学生猜一个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学生回答:是空气。教师引出今天研究的课题与空气有关,然后提问学生: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如何用学过的知识证明他们的存在?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生活中能亲自感悟到的问题,所以有很高的积极性,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给车胎打气;风;空玻璃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时,有气泡冒出;树叶飘落下来,等等。

      教师引出探究性问题: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汽。那么,空气中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探究: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学生分成6个活动小组,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想象,分析和推理,能主动地或在教师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大胆的提出假设。

      学生开始实验探究

      (一)提出问题:空气中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

      (二)做出猜想与假设: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三)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组设计实验,预期实验结果。

      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依据的原理是什么,教师给以适时地点拨、引导,共同得出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减少的体积等于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容器中的压强下降,水被沿导管吸入集气瓶,进来水的体积等于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选择实验药品:学生大胆想象,可选木炭,铁丝,硫磺,蜡烛,红磷,白磷等。

      每个小组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讨论,预测实验能否成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学生小组发言:

      1组:我们认为选木炭不行,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消耗了氧气,但有新的气体生成,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会流入集气瓶。

      2组:我们认为选铁丝不可行,铁丝在空气中不会燃烧。

      3组:我们认为选硫磺不可行,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消耗了氧气,但有新的气体生成,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会流入集气瓶。

      4组:我们认为选蜡烛不可行,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消耗了氧气,但有新的气体生成,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会流入集气瓶。

      5组:我们认为选红磷可行,红磷燃烧生成固体物质,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变小,烧杯中的水流入广口瓶。

      6组:我们认为选白磷可行,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白磷比红磷容易燃烧,白磷燃烧生成固体物质,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变小,烧杯中的水流入广口瓶。

      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总结:同学们分析地非常好,我们选的药品是白磷和红磷,没有选铁丝,是因为铁丝不会燃烧,也没有选木炭、硫磺和蜡烛,原因是他们都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基本不变。教师进一步引导,如果我们选了这些物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实现我们的预期实验现象呢?同学们积极思考并讨论。有的小组提出,能不能将生成的气体吸收处理呢?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

      教师提示: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可以被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学生想到了,可以在装置中事先放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把烧杯中的水换成稀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了,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生成物是气体也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啊!

      3、确定实验装置:学生自己选择实验仪器,并组装好实验装置。教师鼓励学生在课本上所给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有创新,有超越,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不同的实验装置,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小组间互相交流,讨论设计出比较简单且现象明显的实验装置。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

      实验步骤:学生自己按照所选药品、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

      通过小组间交流、集思广益,初步设计出实验方案,教师在帮助提示、充分、完善,使实验设计科学,可行性强,最后制定出如下探究方案

      第1、2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如下;

      选择合适的药品:红磷水

      选择合适的仪器:标刻度的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燃烧匙、止水夹、烧杯、橡皮管、酒精灯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橡皮管上的止水夹加紧。

      ③将燃烧匙内的红磷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进橡皮塞。

      ④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把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

      ⑤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第3、4小组制定方案如下:

      选择合适的药品:白磷热水

      选择仪器:带支管的试管、气球、胶塞、水槽、铁架台、铁夹、烧杯

      实验步骤:

      ①将气球系在支管处,将支管分成五等份

      ②取适量的白磷放在试管底部,塞好橡胶塞

      ③将盛有热水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并把试管固定在铁夹上,下部接触热水,加热白磷。

      ④等试管冷却后取下,倒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取下胶塞

      第5、6小组制定方案如下:

      选择合适的药品:蜡烛氢氧化钠溶液

      选择合适的仪器:标刻度的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燃烧匙、止水夹、烧杯、橡皮管、酒精灯、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燃烧匙内装好一支蜡烛,将橡皮管上的止水夹加紧,在集气瓶内放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④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把导管插入烧杯的液体中,打开止水夹。

      ⑤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4、学生实验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现象

      ①1、2小组: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②3、4小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试管内液面上升,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1/5;

      ③5、6小组: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剩余的气体不支持燃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营造交流平台,分享探究成果。

      (四)反思与评价: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知道了,选择药品要只与氧气反应,生产物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若生成气体,要将气体进行吸收处理,同时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五)表达与交流:有的小组实验中看到进入的水少于1/5,有的学生急于想把自己的体验和发现告诉同学,也有的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失误所在,这时,教师就给学生营造一个交流的氛围,使他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找出出现各种现象的原因。这样学生在实验操作时的注意点:如:

      a.燃烧匙中的药品为什么要装满?

      b.红磷、白磷和蜡烛点燃后为什么迅速伸入集气瓶中,盖紧橡皮塞?

      c.为什么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等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六)师生共同小结

      四、教学体会

      以上就是根据福建招考要求为大家分享初中化学教案,希望大家仔细阅读,提高我们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中化学教案 15

      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

      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溶液?

      [设问]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

      [观察活动]

      【实验】

      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完成教材空白)

      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补充:

      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

      2、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态下是一个固定的比值,而且是该温度下的最大值。

      板书二、二者区别: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设问]

      在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一定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某一溶液达到饱和后,能变为不饱和吗?不饱和溶液怎样才能达到饱和?

      [观察活动]

      【实验】

      向含有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的烧杯里,继续加入硝酸钾,直到有固体硝酸钾剩余。将所得饱和溶液,连同其中剩余的固体颗粒,转移一半至另一烧杯中。向其中一烧杯添加水,边加边搅拌,观察硝酸钾的固体颗粒是否继续溶解。把另一烧杯加热,发生什么变化?(完成教材空白)

      板书三、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小结]

      1、溶解量——物质在溶剂中被溶解的量。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溶液是否饱和,必须指明温度及溶剂量两个前提条件。条件一旦改变,饱和与否可以转化。

      4、饱和与否,是以“不能再溶解”为标准的。易溶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以较浓,微溶物质的饱和溶液仍会很稀。

    【审核人:站长】

        标题: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aiqing/shangganwenzhang/16445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