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刘强——麦香深处

  • 作者:刘强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4-29 12:24:38
  • 被阅读0
  •   乡村五月,当布谷鸟的叫声嘶哑而沧桑时,地里的麦子开始泛着金黄,在初夏的阳光下随风摇曳,翻涌着一波波麦浪,散发出一丝淡淡的麦香。

      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前,四川东北部老家乡下的人们都是以农为主,视土如金,一年四季都在土地里刨算,收了上季种下季,从没让田地荒芜空闲过。土地联产承包制到户后,父亲像一个指挥战斗的将军,在家中的几亩田地里运筹帷幄,排兵布阵,这块田种什么,那块田种什么,小春播什么种子,大春栽插什么作物,都会认真去谋划,并提前作好种子、农药、化肥的储备。当每年的收获季节到来,父亲便会笑眯眯地摸着自己的胡须,看着颗粒饱满的粮食,像当年在上甘岭战场上,欣赏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战利品一样,满脸都是惬意的表情。或许,这缘于一个军人固有的秉性,毕竟他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6年血与火的生死考验。

      麦子属冬播夏收作物,生长周期长,上年的初冬播种,要来年的初夏才成熟收割。所以,当初秋时节,田里的稻谷收获结束后,父亲便会拿起锄头,到谷田里去挖沟开行,把谷田里的水排干,利于翻土耕种。待到10月初头上,将田土翻挖过来炕晒,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挖干田”,让田土干裂疏松后,再一锄一锄地刨细垒厢,打窝下种。那些年,家中的几亩田地,全凭父亲、母亲二人耕种,往往是天不亮就顶霜披雾地下田干活,一干就是一整天,天不黑不归家。没办法,农事催人,误一时,就会误了一季,这是庄稼人必须遵循的规律。

      耕种小春这季农作物,不仅活特别多,而且粮食的产量也不高。抛粮下种后管理的活也是一趟紧跟一趟,除草施肥洒药,几乎没有空闲过。好在父亲是侍弄庄稼的一把好手,把粮食作物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从没怠慢过。他常说,儿要亲生,田要深耕,要精耕细作,方能颗粒饱满。那时,我们弟兄姊妹几人都还小,不懂得父亲说这些话的含义,也帮不了父母什么忙。只是农事季节一到,学校都要放一周的“农忙假”,我们便在家里放牛割草,煮饭烧水做一些杂活,以此减轻父母的劳动强度。

      每当田地里的麦子开始成熟,父亲就会提前做好收割农具的准备工作。利用逢场天,将割麦的镰刀拿到乡场上的铁匠铺去重新“錾”出齿路,还会从篾活市场买回遮阳棚、撮箕、箩筐,以及堆屯粮食的围席,收拾好拌捅、架子。待一切准备就绪后,父亲便背着手,嘴里叼着一杆旱烟袋,“吧嗒”着在田地边转悠,看哪块田地的麦子黄得早,便选一个晴好天气下田开镰收割。

      一季麦子收完,要耗去十天半月时间。收完麦子还得立即收水栽秧,收播两头忙,前前后后要辛苦一个多月,人们一般把五月叫做“红五月”。田里的农活一忙完,地里的玉米、红粱也该施肥除草了。常言道,春争日,夏争时。一点儿戏不得,一旦误了农事,地里的庄稼欠了收,仓里无粮,“吊起锅儿做钟敲”,一家老小只有饿肚皮的份了。所以,父母把农事季节抓得非常紧,再苦再累,也不会偷得一刻闲。往往这一个多月时间忙下来,父母会变得又黑又瘦,身上的肉都要掉好几斤。

      待第一天收回家的麦子晒干后,母亲便会拿出一些麦子来让我们磨面“尝新”。那时,机械化水平不高,一般农村都没通上电,照明用的是煤油灯,打米磨面也是石头碾子磨子。我们用石磨把麦子磨成面,再用箩筛把面过细成灰面,用来煮“面疙瘩”或“炕麦面粑”吃,那清新的麦香味,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不得不说,母亲做的麦面粑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正如时下抖音的一句话“味道真是好极了”。炕麦面粑前,母亲会提前从花椒树上摘回一些嫩叶或山坡上的扯几窝野葱叶子,放到面盆里,加上适量的水和面粉,再放一点食盐,用竹筷反复搅拌均匀,使其黏软有筋性,拿筷子一挑,会牵出一些面线来方可。调和面粑的面干清要适度,干了不行,清了也不行。这一点,对于母亲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事了,干清拿捏得也非常到位。

      下锅炕粑前,母亲会放上一块猪油或一小匙菜油,待锅底烧热后,把油均匀地抹在半个铁锅上,然后拿起平时吃饭喝汤的小“瓢羹”,将稠稠的面泥舀进锅中,一次可舀10瓢羹左右,等锅底的面粑烤熟后,用锅铲将面粑翻过来压成薄薄的面饼,再反复翻炕几次后,就可以出锅了。这时,一股淡淡的麦香味里,弥漫着嫩花椒叶和葱叶的味儿,满屋飘逸。可以这样说,迄今为止,母亲做的麦面粑,是我吃过的任何面类食品都替代不了的,此时想起仍觉口齿留香。

      记忆里,父亲不愧是一个种田能手,耕田犁地、抛粮下种、栽秧搭谷样样都在行。他虽然不识字,但对农事季节却谙熟于胸,常常以农颜来辨识季节,诸如:“桐子叶包一勺盐,谷种就下田”“三月清明不用忙,四月清明早播秧”“寒露霜降,葫豆麦子在坡上”“处暑荞子,白露菜”“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九月打雷麦成堆,十月打雷谷草垒”,这是对季节的一种界定;还有观察天气的谚语:“云往西,披蓑衣”“有雨四方亮,无雨顶上光”“先打雷,后下雨,还不如一泼大露水”。总之,应时应节的谚语,父亲总是信手拈来,准确率也是八九不离十。

      如今,乡村的五月依旧那么火红,但没了曾经的人声鼎沸,笑语欢声;只有机器的轰鸣和布谷鸟催时的叫声,为乡村增添着靓丽音色。而勤劳一生的父母也于14年前离我而去,他们生前热爱家乡,死后也长眠在这片土地里,留给我的只有麦香深处那淡淡的乡愁,以及难以忘怀的思念。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刘强——麦香深处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6542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