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笔下文学杂文精选
文章内容页

母爱深深,深似海

  • 作者:健康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07 23:00:29
  • 被阅读0
  •   来自- 广东广州

      母亲,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母亲,你是我一生忘不了的感动;你是我一世忘不了的温暖;你是我今生忘不了的至爱。

      我不知啊,你我一辈子的苦还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母亲,我对不起您。对不起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不起您日夜为我操劳奔波的辛苦;对不起您每天忍受我对您的咆哮嘶吼。

      母亲,说好的,我们相依为命;母亲,说好的,我们执手相伴;母亲,说好的,我们不离不弃。

      可是,孩子不能尊重您的意思,不能温暖您的心田,不能爱您无怨无悔。因为孩儿心很痛很痛,痛到寂寞空虚;痛到泪流满面;痛到斯歇底里。

      我的一生,从来就没有幸福过。也许,曾经的充实与平静,曾经的努力与希望,曾经的友谊与价值,都那么短暂的支撑我今生唯一的快乐。

      我无法忘记,小学六年的伤痛与耻辱。那些被人当作怪物的日子,受尽冷嘲热讽,受尽白眼孤立,受尽拳打脚踢,受尽莫须有罪名的攻击。我常常一个人,坐在木棉树下,望着木棉花掉落,那是怎么的一种孤寂与心酸。

      泪流,无需隐藏,寂寞,却吞噬我心。那年雨季,我坐在公园里,静静地看春天的美景。美到蝌蚪在水里俏皮地游动;美到水滴晶莹剔透,滴在叶儿上,仿佛可以听到它在向春哀诉;美到亭子的飞翔,飞到遥远的天堂,我多想也跟了去。美到这淅淅沥沥的小雨,化作我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

      老天啊,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天生有异于常人的举止,难到,就要受到千夫所指的悲惨境地;为什么一个人天生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难到,就要受到众叛亲离的下场;为什么一个人努力地追求人生的价值,拼命地想让别人肯定自己,诚挚地向每一位喜欢的人掏心掏肺,尝到的却是寂寞、空虚、失落、痛彻心扉、悲到心酸与委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柔肠里敲打得千回百转。

      痛,铭心刻骨;寂寞,钻进骨髓;伤,腐蚀心脏;恨,咬牙切齿。

      一切的一切,叠加在一起,终于使我崩溃,终于,作茧自缚使我尝到了十五年的疼痛滋味。

      母亲,在我住院的四个多月里,您的心倍受煎熬。试问,有哪一位母亲,能接受健康的女儿住进了精神病院?试问,有哪一位母亲,会如此地自责,为什么当初没有好好保护她的女儿,以至于自己的女儿受了伤,自己也完全不知情?试问,有哪一位母亲,为了家庭奋斗了一生,回报自己的却是自己的女儿原来一直生活得不幸福?试问,有哪一位母亲,不期盼过着含饴弄孙的美好生活?试问有哪一位母亲,能接受女儿精神崩溃的事实?

      没有,当然没有。可事实发生了,它就是事实。任何人也无法改变。母亲,每一天,都带着悲痛工作,从单位到医院,她心急如焚,怕我多等了那么一刻钟;每天中午,她都要准备晚上带去医院的饭菜,每天中午,热浪袭人,工作繁重,女儿生病,无钱治疗,丈夫下岗,重重重压,使母亲心力交瘁,痛苦不堪。每天中午,母亲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为自己煮一顿美味营养的饭菜,她在饭堂买几个馒头,一边开着风扇,一边躺在地上,流着眼泪,一边吃着馒头,那味道,如同嚼蜡。

      风雨纷飞,雷鸣闪电,夏季里每个雨夜,母亲一手背着包,一手拿着伞,伞上扣着装着我饭菜的袋子,90多个雨夜,风雨交加,兼程无阻。

      每个早上,母亲都会带我到公园散步做操,它的动作,规范笔挺;有时,我坚持不下去,母亲看着我因药物而肥胖的身体,心情相当沉重与低落,可是她总是向我微笑,鼓励我坚持做下去。

      为了节省住院费,母亲与我一起睡,我每晚都睡得很好,可是母亲却只占了小半张床,每天,都要忍受蚊子的叮咬,等她醒来,整个手臂都是红红的小肿粒。

      120多个日夜,母亲的心情有时烈日当空;有时风雨交加;有时乌云盖顶。母亲,您的心啊,我知道,那是不能承受之重啊。您的心酸,您的重担,您的沉甸甸的爱,您那痛到捶胸顿足的心啊,何时不是用对我浓浓的爱包裹着,坚强地顶着。您用春雨一样绵长细腻的爱,悄悄地将我的痛苦与悲伤注入希望的力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寂寞,而是身边总有那如春天般美丽而温情,轻轻而浓烈的母爱围绕在我身旁。

      母亲,十五年了,体弱多病的您,用孱弱的身体,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用您深深的爱鼓励我要坚强;用您一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故事,打动我早已麻木的心灵;用您的言传身教感染我敏感脆弱的心,纠正我错误的价值观与行为。

      母亲,您是多么多么爱我,而我是用什么报答您的。十五年,我的病越发严重,我咒您,我甚至对您拳脚相加。母亲,不是我不爱您,只是骂您有多毒,打你有多重,伤您有多深,我的心就痛得有多深。

      母亲,您是多么爱我,我不是没有感觉。只是我的心,好了一阵子,就又忽地被悲伤与愤怒撕裂开来,好痛,好痛,好痛。

      母亲啊,您的泪不停地流,您的泪,每天都在流,您问我,还坚守当初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的诺言吗?我无力地流着泪,回答不知道。

      其实,我亲爱的母亲,您为我付出的已经够多了,就算我折寿五十年,也还不了您的恩情。母亲,我可以大声地,不我要用尽全身心的力气说:母亲,我爱您,您的下半生,由我来照顾,我不会放弃自己,我再也不会用死亡逃避责任,当初的承诺,我永远铭刻在心。

      母亲,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您叫我怎样感谢您,您叫我怎样报答您,您叫我怎样在您划满伤痕的内心轻轻抹一道暖暖的颜色。

      多少次听着您的叙述,我的心开始害怕,开始心酸,开始内疚,不知道是不是我良心发现。您说,您剖腹产后因乳房涨痛发烧。那时,正是春节的第一天,爹要照顾我,忽略了您,您疼得死去活来,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断呻吟。疼了许久,您再也忍受不住,想一头跳进屋里旁边的鱼塘,死了算了。可是,您一想到我,想到我从小没有母爱的痛苦,于是,咬着牙,死撑着,直到一位住在近处的远房亲戚,刚好来探望您,才把您送进了医院。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您教我怎样回报您,您教我怎样抚平您的伤痛。那时,我还是一个连奶都吃不上一口的婴儿,我怎能替您分担?如果我不出生,您就不会乳房涨痛,不会因此而发烧头疼,更不会因此而引发全身疼痛。

      难以想象,一位平凡母亲,不仅以剖腹之痛,也就是要以十级之痛,生下他的孩子,还要因十级之痛的后遗症,为了他的孩子以后不缺乏母爱,忍受比十级之痛还要痛上万倍亿倍的痛苦,这是每一位母亲都能做到的吗?娘足足在床上呻吟了三个月,而我因为没奶吃足足哭了三个月,好像是娘欠了我似的,好像我也是个可怜的小人儿,其实,我是不吃奶的,只爱吃糊糊,因此也没受什么罪。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您叫我怎样才能让您幸福一些?那一张照片,在我手上抚摸过无数次,我看了一次又一次,心疼一次又一次。那时,您才三十五岁,可看上去,却像六十岁的老婆婆:原本油亮的头发变得枯黄易碎,每天起床,梳过头的梳子全是枯黄的头发。床上,地上,洗手间,掉的大多是您易碎的发。蜡黄的脸,强颜欢笑,忧伤而充满疲惫的双眼,我才疏学浅,不知道怎样来形容我那可怜的亲亲的娘,许多人以为,那时三十五岁的娘是我的姥姥。

      娘,不说这些好不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不要提了,您也就要忘记了,我不要再假仁假义了!

      不啊,娘,您的这些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到死,我都不会忘记。

      娘,我知道您心里比黄连还苦,好苦,好苦,好苦,好苦。

      爹从来都不爱您,从来都不帮您,是您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不是说爹没有功劳,只是他的付出太少;他的任性太多;他的固执太牛,他的自私太大,他的扭曲太弯,他的爱太少,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

      他爱过您吗?没有,在我的印象中,他根本没有爱过您。我从小到大,听到的都是他对您无理的怒吼,都是对您严苛的要求,都是对您无端的指责。若果您没有做到,他就会粗口连篇,脏口乱骂;若果您据理力争,他就好像老子有理天下第一,把家里的饭菜碗筷桌子凳子到处乱扔,甚至负气出走。

      这样让我担惊受怕的日子过了十几年,而每次收拾残局的都是我。

      我上初三的时候,爹因为与人打赌,自己从事业单位下海到私企是决对能生存的,娘这下急了,因为她知道,事业单位就是铁饭碗,以他的性格,爹是不可能在私企生存多久的。果然,两年后,爹下岗。娘单位最后一次福利分房,因爹的极力反对,弄得娘晕头晕脑、伤心欲绝。那天晚上,我被娘跟爹的吵架声吵醒。娘因力劝爹同意她换福利房,被爹一脚踢到床下。当娘跑到大厅,被爹用脚猛踢,我立即上前阻止,大声对爹哭道:“不许你打我娘”。从此,我便有了睡眠障碍,也因此烙下精神病根。不久,我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扰和价值观的扭曲,得了精神病,住进了精神病院。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您预感的所有苦难都来了。顶着一切压力,您依然强打精神卖力工作,您带着一颗无比悲伤的心,一颗无比疼痛的心,一颗无比绝望的心和一个无比孱弱憔悴的身体,在每一个炎炎烈日下,在每一个凄凄风雨中,从学校走回家,再从家里走到医院,为我带来可口的食物。而我,可曾想过您?

      娘,您还要受多少苦?早期因做实验笨中毒,常年白血球低于2000,抵抗力非常弱,做什么都比别人累许多,发烧都比别人痛苦许多;中年因外公中风瘫痪,您心绪低落,焦躁不安,得了严重甲亢,一下子受了四十斤,上楼梯,走路都异常困难,煮饭,搞卫生也还是您一个人带着重病来做;您前半生子宫有个肿瘤,每次月事都十分痛苦,后来中年子宫卵巢内膜移位,不得不切除。

      娘,您这一生被切了三刀。剖腹产一刀,乳房一刀,子宫卵巢一刀。一切,皆因我而起。而我有报答过您什么吗?

      娘,您这一生因我的病而种下了多大的心病!因我的病而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达到的努力!因我的病而承受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悲痛与绝望!

      娘,我得这病一晃就十六年了,最近这五年,我的病情又得不到控制,娘,我没病以前只会像爹一样骂您,而从来不打您,可是为什么这五年,您每有一次不合我意,我就重重打您几次!娘啊,我不是人!

      娘啊,不是说好的,我们两个相依为命,这份承诺,我们不知相拥哭泣着说过多少次!

      娘啊,不是说好的,我要好好锻炼身体,等您老了,我还要好好照顾您啊!

      娘啊,不是说好的,我们是唇亡齿寒的一体,谁没了谁,都不能快乐的活在世界上!、

      娘啊,不是说好的,我慢慢地学会做家务,你在一旁细心指点,等我学会了,您也放心您仙逝后我一个人能好好活在世上了!

      娘啊,不是说好的,您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不要发火,我要学会承担更多,因为您老了,还要为我做许多事情,您的脑袋十几年不停地为我在转,已经到了上班忘记带钥匙手机;忘了把冰箱门盖严;忘了把菜刀的位置放准确;忘了许许多多细小琐碎的事情,希望我能理解。

      可是,娘啊,我就是那么不懂事,就那么爱生气,就是那么不孝顺,为什么每一次您下班回来迟了一些,我就会拿这个大做文章,指着您的鼻子在您前面吼呢,甚至对您大打出手?娘啊,您身上的伤,竟然是您最爱的女儿给您的!

      娘啊,对不起,这一次真的对不起,爹已经不理我们了,难道我还要让这个家雪上加霜吗?难道我还要把本应对您的爱一次又一次生生夺走吗?难道我不应该把本应该属于爹对您的爱补回在您身上吗?

      娘,莫哭,爹,您回来,让我们彼此照顾,彼此相依,彼此相爱,在您们风雨飘摇的晚年。

      娘,莫哭,有我在,我会照顾您,我会为您抹去眼泪,为您煮饭,为您风湿的手按摩、涂药膏。您的手骨折了,我会带您看病,即使一看就要花上六七个小时,可是这次,我没有发脾气,不有怨言,我心安了,理得了。

      娘,对不住,请再相信我一次,因为我知道,因为我深深明白,您为我付出有多深!

      母亲,您深深地爱着我

      母亲,十月怀胎,历经艰辛才生下了我。

      自从生下了我,母亲就得了乳腺炎,每天都躺在床上痛苦的呻吟。听父亲说,母亲是在初冬生下我的,眼见春节即将临近,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炮声轰隆、一家老小团团围坐,好不热闹。而母亲却躺在冰冷的手术室里,独自面对引流手术的危险。母亲紧紧的闭着眼,脑海里只想着我,一定要平安度过,不能让女儿失去她宽广的双肩。虽然做了局部麻醉,可是母亲还是感到剧烈的疼痛。那医生极不负责任,将管子给插错了,使母亲的乳房更加肿胀。手术失败,主治医生说可能要切掉整个乳房。母亲听后,心里悲痛万分,眼泪立即从眼角浸出,湿透了枕头。眼泪里,更多的是内疚,不能给我一个健康的母乳。父亲听说柚子壳能治好这病,便骑着自行车满城市跑,心里也是千般焦,万般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父亲在郊外野地里找到了柚子壳。父亲回到家中,将壳洗净,放入水中熬上半小时,母亲那可怜的乳房就在父亲浓浓的爱中去了炎,消了肿,一场疾病的风波就此平息。

      眼看春节接近尾声,可母亲的身体却极度虚弱,经过生产和手术两种折磨,再加上重度的营养失衡,母亲动也不能动,原本浓密光亮的乌发变得枯黄干涩,枕头底下,地上,掉下的全都是她的头发,姨妈捡起来,细细观看,只见那头发轻飘飘,脆弱如游丝,比起体弱多病的黛玉,还要软弱几分!那时,母亲的脸完全变了个样,原本乌黑水灵的眼睛已经黯淡无神,流露出沧桑与悲哀。眼,几乎睁不开,在清醒时的点点余光中,仿佛已是等待了千年的岁月,幻想,期待,苦盼,可是时间一分一秒的折磨着母亲,当姨妈将鸡汤用汤勺一点点送入母亲嘴边的时候,这鸡汤固然是甜的,香的,可是母亲心里,尝到的是对我深深思念的痛与担忧:父亲有没有按时给我喂奶粉?我长得怎样了?体重有没有增加?父亲会不会给我及时换尿布和洗澡啊?点点滴滴的浓情厚意,写在母亲眼里,挂在母亲蜡黄的脸上。

      三个月的休养,母亲基本上能自理了,也回到了我身边。日子虽然穷苦,可是一家人却过得安乐祥和。慢慢的,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懵懂的我已长成一个头发卷卷,眉毛弯弯,眼睛清澈如水的孩童。那时,我的家坐落在一个宽宽的庭院里,绿瓦红墙,古老朴素,在她宽广的怀抱中,我们得以安心的成长。这里有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高大的绿树青青的小草,怒放的花儿,幽幽的清风,响亮的鸟声,阵阵的蛙鸣。。

      我们的院子里,种着各种蔬菜和水果,养着吃碎石的大公鸡。母亲经常给菜园浇水施肥,等他们长得膘肥体壮,母亲便全部摘下来,切成丝,放少许的猪油,爆了点蒜,大火焖炒,一盘香喷喷的菜就上桌了。闻着浓浓的菜香味,我们的口水直流,可是父亲在的时候,我不敢动筷子,害怕他打我,在他的观念里,必须尊卑有序,不等齐人绝不吃饭。

      每天,我们听着公鸡“喔喔”的啼叫,心里甚是高兴,再过几个月,我就有鸡腿吃了。可是日日等,月月盼,等来的就是每月的一个鸡蛋。我问母亲,鸡肉那里去了,母亲骗我说,他们被天上的老鹰捉走了。后来我从邻家小妹的口中得知,母亲烤鸡蛋和鸡肉分给他们吃,难怪母亲夜晚要加班的时候,我才可以在邻居家吃好、喝好、睡好。

      母亲对待亲朋戚友的热情一直没有变,而且有增无减。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父亲朋友的一个儿子来中山大学读书,母亲看他瘦得像皮包骨似的,便每天邀请他来吃馒头。做馒头,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体力活。要花钱买几大袋面粉,掺着水搅拌,每个方向都要用一样的力气,和完面,将面团放入大盘中发酵,过了几个小时,发酵完毕,母亲将面团拧成长条,用刀切成馒头的形状,开中火蒸十五分钟,一个个冒着热气、又甜又稥的大馒头出锅了!那小子可是不会跟你客气的小子,一顿吃九个馒头,撑得他直打嗝。四年大学时光,就是这些馒头,将他喂得像猪一样。

      小时候,我是个脸似杏仁的小美女,身材苗条,手长,腿长,是个运动员的料子。可母亲总是担心我不够营养,拼命的做着各种美食:面条、肉包、饺子、粽子、豆浆、油条、牛杂,每天都喂我三大碗饭,结果到了初中长身体的时候,一年就重了二十斤,我还得意呢,看啊,我重了那么多,体育还那么好,身体也没有超重,值得庆幸!可是在我感到幸福的饱足感时,却忽略了母亲的身体。

      母亲一直都有痛经的毛病,每次发作,都痛得在床上打滚,发一次烧,出一身的冷汗,面目表情极度痛苦,眉头紧皱,双眼紧闭,面色发青,嘴唇变白,手捂着肚子,痛苦的喊叫。父亲带着母亲去检查,才发现,这十几年的疼痛,是子宫内膜移位导致的。医生说,母亲要做子宫摘除手术。而那时,我只顾着读书,听说母亲要做手术,心里却还惦记着偷看电视,连一次去医院探望母亲的念想都没有。生我的时候,母亲是剖腹产,那条深深长长又红又突起的疤痕,在这次手术中又一次被揭开,一个女人的标致,就这样被手术刀无情的切除了。

      细数流年,当我长大成人,到了该尽孝的时候,却得了一场大病。

      在住院的四个月里,母亲用她坚强的双手为我撑起一把雨天的大伞。早上,天刚亮,母亲就带着我到医院的后花园锻炼身体,她说如果我再不锻炼,就会被这药的副作用弄得不像人形。那时,母亲面对着我,依然笑容灿烂,她用最温柔的语言鼓励我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她的动作,那样有劲,那样笔直,让我想起她年青时候的照片。照片里的她,拿着训练用的长枪,雄赳赳,气昂昂站在队伍的最前方,阳光浓列,她那乌溜溜的双眼稍稍眯着,仍抵挡不住眼神里透出的刚强。不由自主的,我从她身上感染到如火焰般熊熊燃烧的生命力。

      做完早操,母亲到饭堂给我买了花生粥。每天的这个时候,护士都会来给我打点滴。我的双手布满了无数个针眼,青一块紫一块,看着那一滴滴水珠缓慢的从瓶口流到血管,我的心就异常难受,到底这样的苦还要纠缠我多长时间。我无精打采的靠在床边,母亲一手捧着滚烫的粥,一手用勺喂我。母亲的眼神里,充满了关爱之情,像一位母亲温柔而怜爱的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母亲的腰本来就不好,这样长时间的侧着身子,加重了腰的负担,可母亲不想让我担心,于是便忍着不说,而她的眉宇间分明多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楚。母亲怕那粥烫伤了我的嘴唇,每一勺都用嘴轻轻地吹好几遍,又用薄薄的嘴唇试探了温度,可还不放心,便说:“你用嘴轻轻试一下,看烫不烫?”等我说不烫了,她才放心让我喝下。

      每次,母亲喝完我剩下的粥,就温柔的安慰我好好听医生的话,耐心等待她晚上下班归来。由于药的缘故,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已经没有过于挣扎、激动的情绪。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又吃,唯一盼望着的就是母亲的归来。

      每天,看到母亲归来,便是我最高兴的事情。记得每场暴雨,我都望着那透明的雨帘,任豆大的雨滴打在我脸上,那样可以减少我思念母亲的痛苦和焦急。暴雨,淋湿了母亲的头发,她那长长的乌丝一片凌乱,有的遮住了眼角,有的粘在嘴角。身上的衣服也湿透了,还不停的喘着气,很是狼狈。顾不上换衣服,顾不上擦一擦脸上的汗水和雨水,赶忙拿出保温瓶里还热的饭菜,微笑的看着我一点一点吃下去。

      夜晚,为了不让我等太久,母亲两手提着两桶重重的水,准备给我洗澡。母亲已经五十多岁了,不知她渐渐消瘦的身体是否顶得住日日夜夜为我挑水的辛劳,而我,好像不知感恩,总觉得这是一个母亲应尽的义务。在120多个夜里,母亲为我洗澡,如若不小心擦痛了哪里,我就重重的捶打她的手臂;母亲为我搓脚,医院没有多余的凳子,她就足足蹲了二十多分钟,细心为我按摩酸软的双腿,还要忍受我暴躁的脾气;母亲与我睡同一张床,为了使我睡得舒服,她总是侧着身子睡觉,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的手臂被蚊子咬了无数个小小的红点。

      时间过得真快,出院至今已十三年了,最近几年,我才对母亲的变化有所感慨。家里的缝纫机,不知坏了多少次,却又被母亲修好了多少次,我的每一件睡衣,都是母亲连夜辛苦赶制出来的。母亲老了,白头发像雪霜一样压在母亲的额头;眼角的鱼尾纹一年比一年多,年青时闪着光芒的眼睛如今黯淡无光,原本笔挺的身板如今已微微的弯曲。坐在缝纫机前,每次穿针,对她的眼睛都是一种挑战与伤害;每次踩着脚踏,对她的背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每次构思着怎样缝纫得完美一些,对她的日渐迟钝的脑袋都是一种绞尽脑汁的煎熬。

      母亲活在世上,只为苦等、苦盼,只为她的辛苦付出能为我驱赶风雪飘飘的寒冬。可是她不知她就是那世界上迎着风雪的红梅,多少个冬日傲立枝头,经历几十个寒冬的摧残,守望子女一世的春天。而我,就是不断摧残她的风雪。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母亲啊,母亲!你对我深深的爱,浓浓的情,此刻我才真正的体会到!

      母亲啊,母亲!我要拿什么来爱你,才能报答你对我无私的爱呢?我知道了,那就是像您一样,怀着对亲人的爱,坚强勇敢的活下去!

      母亲的味道

      饭菜香,这是妈妈的味道。指尖敲打着文字,眼中已满是泪水。

      细细回忆,从早到晚母亲一直是忙碌的。无论多忙,母亲都会按时给一家子人做饭。

      (一)

      那时,母亲三十多岁,家里很穷,吃不起菜,鱼肉之类。于是,馒头便成了我们的主食。而母亲的馒头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馒头。

      那时,母亲才三十多岁,家里穷得连肉都吃不起,于是馒头便成了我们的主食。母亲做的馒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馒头。

      买了面粉回来,倒入大盆里,母亲像做太极一样从容的搅和着水和面粉。这是一道不易的工序。水多了,做出来的馒头会有许多的小孔,一抓便像软体动物似的;水少了,馒头就会变成特别确,口感不好。不知道,母亲是经过多少的实验,才把比例做到最好。

      母亲满手都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我看着,便觉得她的手很脏。于是每次她和粉的时候,我都跑开,直到我渐渐长大,学校里组织劳动,每次擦洗墙角的时候,手上满是灰尘、手指甲里污黑一片,才想起,母亲的手原来充满了面粉的香气。

      大约和了十几分钟,面粉和水完全的交融在一起,母亲盖上盖子,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发酵完毕,揭起盖子,呀,那团面粉变得像白玉石一样的色泽油亮,形状像小半个篮球,看上去十分的光滑。

      很快,母亲便开始揉搓面粉的形状。母亲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撒了面粉的白纸上,双手一边压一边前后的搓着,揉力有度,不一会儿,就搓成长方形的条状,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到笼子里开始蒸煮。

      那红黄相间的火焰,蒸出了香喷喷的馒头。打开盖子,一股小麦独有的香气扑鼻而来,还未能母亲将馒头拿出,我就伸出小手快速的抢了一个。冬天里,若是抢了一个热乎乎的馒头在手上,烫得手指通红,馒头在手里来回跳动,就暖了冷冰冰的小手;掰开,里面是一个个飘出香气的小孔,飘到鼻子旁,就暖了鼻息;急不可待将馒头一片片含在嘴里,满口的香,满口的酥软,暖了我的心房。

      馒头,将小时候饥饿的岁月,飘满了意志温饱的香气。

      (二)

      母亲的日子一年年辛劳挨过了春夏秋冬,等到日子稍微的温饱了,母亲便开始了她包粽子成瘾的生涯。

      亲包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

      每年,母亲回乡时,都要叫舅舅帮她摘一大箱粽叶,她说,乡下的叶子才真正的香呢!包粽子,也是一件费神费力的活儿。母亲将粽叶放在高压锅里煮沸,彻底去了灰尘和霉菌,准备好一条条长长的粽绳。洗糯米、搓绿豆、切肥肉,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包了。

      平时里,人们都习惯于包三角粽,小小的,挺可爱。超市里卖的,也是三角粽,就连赫赫有名的潮州粽子都是三角的。超市里的粽子,很贵,难吃,填不饱肚子,没有粽叶的香味,除了一点豆沙或者一丝没味的瘦肉,就再也吃不出什么馅料来。潮州粽,用的是纯正的荷叶,一条相当于别家的两三条,里面有绿豆、花生、肥肉,糯米,被熬得软绵绵,几乎不用怎么嚼动变可吞进肚里去,由于染了荷叶的味道,粽子变得有点儿苦。

      母亲的粽子,是长方型的,是客家人特有的文化之一。姨妈包的粽子,也是长方型,可长而瘦,像极了那身段苗条的客家妹子。她用的糯米,是放了碱水的,吃起来,便没了糯米本身发酸的味道,尝起来,也算是可口的。

      母亲放的是纯真的家乡糯米,先将盐油倒入糯米中,腌制一段时间,等入味了,散发出纯真压榨花生油的香气,便放入弯成漏斗形状的粽叶里,放入去了皮的绿豆,放上一大块五层段的五花肉,中间放少量虾米、冬菇、咸蛋黄,再铺上绿豆和糯米,再围上几片粽叶,绕上几条粽绳,一条又肥又大又长的粽子便包好了,像极了唐朝的以胖为美的采莲的姑娘们。

      卖粽子,赚的利润是很少的,因成本太高,这几年许多老字号都消失了。这不,母亲将粽子放入高压锅,放入的水要过面,先开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一天下来,恐怕煤气也要花上好几块。

      真情,真心,真意。还未出锅的粽香就已在整个屋子里回荡,让人垂涎三尺。两个小时的等候,我的肚子在抗议、在要求、在呐喊,母亲迫不及待的拿出一条让我尝尝鲜。那特有的粽叶的香味,已熏得我迷醉,尝了一口糯米,连着花生油、粽叶、和它本身的香味,加上嚼劲十足,我的味蕾开始麻目了,我的气管开始窒息了,我的脑子除了香气,便一片空白。

      包粽子的岁月,将母亲的手磨得又硬又粗糙,每逢冬天,母亲的手便裂开了口子,痛得如撕裂般,可母亲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叫过疼。

      (三)

      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好东西越吃越多,鸡鸭鱼肉几乎撑破了我们的肚皮。什么都吃腻了似的。红烧肉、清蒸鱼、白切鸡、猪肉酿豆腐、咸鱼煲茄子、各种馅的饺子,甚至连大米、油、酱油都有许多牌子和品种,我想,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能再引起我们的食欲了。

      回首那些艰苦贫穷、缺衣少食的岁月,不禁叹生活的越变越好让我们都忘记了曾经的奋斗、曾经的苦中作乐、曾经的属于我们每个家庭的团团围坐在一起,品尝自给自足简单而温暖的食物,忘记了一种特殊的味道。

      如今,大城市里,酒家餐厅林立,享受的是空调吹风等清凉的环境,是服务员彬彬有礼的高质量服务,是各色各样多得数不清的菜肴。有谁,还会做馒头,包粽子?有谁,还会在忙碌之余做一顿普普通通的早饭,或者早已忘记了几十年前那些食不果腹的日子。

      如今,工业油磨的大米、满是地沟油的暗流、污染的水质环境、超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饺子、猪肉,让我们望而生畏,有机无污染的蔬菜、水果,成了餐桌上的主食,以前贱价的食物现在已成了高高在上的贵价食品。

      可是,无论多么的可笑,多么的可悲,多么的矛盾,我们可能都忘记了幼年时母亲给我们做的一顿馒头,一个粽子,那些香气,是健康有益的香气、是苦中带甜的香气,是那个时代主流精神的香气,是母亲身上特别的香气。

      呵,原来,是母亲的味道,是母亲艰苦朴素的味道,是母亲慈爱关怀的味道,是母亲无私奉献的味道!是的,妈妈的味道,坚强的味道、安全的味道、一家人的味道。

      母亲的泪

      那日,我打骂了母亲。争吵是因为母亲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地骂我的牙齿黑,见不得人。精神病一直在折磨着我, 母亲言行举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我极端的愤怒。

      那日,母亲和我一起散步。每次散步,母亲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我注意口腔卫生。这次也不例外。当母亲板着脸,用刺耳的声音批评我的时候,旁人都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我尴尬极了,本来就烦躁的心情一点点积聚着愤怒,终于,心情的山洪暴发了,我抽了母亲一巴掌。

      顿时,母亲眼里涌出泪水。 那双布满红色息肉的眼睛,盈满血丝,眼里透着委屈与悲伤。而我,还在愤怒的高潮,母亲甩下我,一个人缓慢地向前方走去。我立刻躺在地上:“妈,你回来,我有幻觉,不舒服,马上要发作了。”她转过脸,眼里多了一丝恐惧与担忧。“还打我不?”“不打了”

      母亲的眼神变得柔软,伸出手,拉我起来。往往,这才是争吵的开始。我又骂道:“为什么你每次都这样,你是想我不舒服吗?”“不是啊,女儿!”母亲皱着双眉,眼里再次泛着泪光。“你还说不是,你分明是故意的”“我说了不是,真的不是”母亲的泪又涌了出来。

      我不停地骂着母亲,心里的愤怒与委屈泛滥到极点。母亲的眼神凝重起来,不停地乱转,似乎心情很乱。争吵还在持续,终于,我被心魔吞噬了,用尽所有的力气一掌又一掌地抽打母亲的脸。母亲突然翻了一下白眼,似乎被打晕过去。良久,母亲才恢复过来。眼泪“刷刷”地奔涌而出,一滴一滴又一滴,那决堤的泪啊,仿佛无休无止。

      母亲的脸,被我打得红肿。我对着她的泪,似乎没有感觉。“妈,哭什么,我对你已经没有任何感情了。” 母亲此时双眼呆滞,但眼神里分明交杂着浓浓的绝望、悲伤、愤怒、委屈、迷茫与深深的担忧。

      “妈,你怎么不回答?”“我被你打得耳鸣,头晕眼花。”此时,我才注视着母亲的眼睛:那一滴滴泪,仿佛涌出身体的血,暗淡,沉重,此时,我的愤怒才渐渐熄灭。我打量着母亲的眼睛:松弛的眼皮耷拉下来,浑浊的眼珠变得不再明亮,红色的息肉疯狂地侵蚀着她的双眼。这是一双很有故事的眼睛,一幕幕的回忆仿佛在眼里放映;这是一双充满沧桑的眼睛,多少悲伤与爱恨随着眼泪奔涌而出;这是一双流淌着温情的眼睛,从小到大,我一直沐浴在它如阳光般温暖的大爱里。

      看着看着,想着想着,我的心柔软起来。我用纸巾,轻轻擦去母亲的眼泪。母亲别过脸,仍然不停地啜泣着,眼里露出深深的痛苦与些许埋怨。“妈,我错了,别哭好不?我们回家吧”“我头晕,你回吧,我不回了”“妈,求求您了,不要再哭了,回家吧。”

      我不停地劝慰着母亲,不停地帮她擦眼泪,可她的眼神仍然暗淡无光,无助悲伤。终于,母亲还是被我劝回了家。我躺在床上休息,母亲坐在床边,仍不停地啜泣着,眼泪仍不停的流。

      一个小时过去了,母亲终于停止了流泪。她又像从前,温柔地注视着我,用沙哑又甜甜的嗓音说:“女儿,今晚想吃什么?”“不知道啊”母亲习惯性地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你好好想想,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我看着母亲红肿的眼睛,心里掠过一丝愧疚。“妈,我来做吧,今天您休息一下”。“女儿,我们一起做吧。”

      于是,我洗菜,母亲砍鸡。母亲的动作仍然是那样麻利:果断切去鸡头鸡尾鸡爪,用刀破开鸡身,将鸡去骨,鸡肉被砍成一条条。放入少许姜片、盐油、酱油、淀粉腌制15分钟,下锅先焖后炒,没多久,一盘香喷喷的炒鸡丝便出锅了。母亲的眼神渐渐变得专注,不再忧郁与烦躁,但似乎眼里还藏着泪水,眼神疲惫,重重心事压在眉间。这顿饭,母亲和我似乎都十分享受,但从她故作轻松的表情与眼神里,我知道,她在掩饰忧伤与绝望,失落与迷惘。

      唯独,至始至终贯穿她眼神的是她的温柔与对我浓浓的爱意,纵然有失望与埋怨, 那超出常人的母爱仍在她眼里烁烁生辉。

      母亲,您在我心中是最美

      母亲其实长得并不漂亮,微微干枯的头发,一缕缕银发挂于两鬓,总是皱着眉头,无神的眼皮下是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脸色苍白,门牙稍稍突出,穿着最朴素的衣服,终日忙碌于单位与家庭之间。

      母亲年轻时,虽不美,但也不差,一条乌溜溜的大辫子,整齐的刘海,锐利有神的大眼睛,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大学时有几位男生还写信追求她。

      拿着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回忆着母亲给我讲的点点滴滴,渐渐感受着母亲那坚强的美。

      春天,南方的乡村的夜晚沉浸在一片宁静中。天还未亮,母亲就背着弟弟去上学。月光高高挂于天空,银色的光辉洒在母亲前进的路上,母亲赤着脚,走在崎岖的堆满落叶的泥地上。山里的气息,充满春天的味道,湿湿的,夹着青草混着泥土的气息。踏着落叶,听着脚踩落叶的脆响,唱着心中最爱的关于毛主席的歌曲,母亲心里的害怕与担心稍稍减退了一些。她想着山里的野猪听着伟人抗战的故事,应该也会敬畏三分吧。母亲边走,边想像着自己就是那走过十万八千里长征的小战士,不怕敌人与野兽。渐渐的,月儿隐退在山的一角,浓雾渐渐散去,红橙橙的太阳从山的另一边升起,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母亲绕过几个山头,走了十几里山路,终于安全到达学校,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夏天,南方的乡村格外的炎热。太阳早早的露出脸来,炙烤着乡民们的背脊。母亲匆匆在自家的水缸里洗了把脸,喝了口稀稀的米水,便拿着衣服到家旁的溪水边洗衣挑水。母亲挑着两桶满满的衣服,沉稳的走向溪水旁。风吹草动,花香缭绕,溪水两岸的草木郁郁葱葱,在阳光的照射下光泽异常明亮。母亲利索的将衣服倒在巨大的石头上。这块大石头被溪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加之母亲熟悉的用棒子摔打,被磨光亮光亮的。衣服太多了,全家十几口人的衣服,要一件件仔细的摔打和搓洗,母亲的手,开始变得粗糙。每搓洗完一次,就要在水里浸洗过一遍。母亲一蹲,就要大半小时,这活儿,起初的时候,累得母亲腰酸脚痛,因了长年累月的锻炼,母亲做起来便觉得是小菜一碟。都说熟能生巧,母亲洗衣挑水的功夫十分了得,上百斤水挑在肩膀上,母亲却能身轻如燕的快步前行。

      夏天,是最忙碌的时候。母亲洗完衣服,挑完水,就要到田里插秧。母亲是这方面的能手,她是生产队长,负责安排整个村的种田计划。插秧是件累活。母亲带领着乡民们,开始一天的劳作。一大早,母亲便开始犁田。牛牵着犁耙在前面慢慢走,母亲一只手握着犁耙,另一只手握着犁鞭,有节奏的抽打着牛的身体,口里发出催促牛前行的声音。黑色的泥土均匀的翻滚着,母亲朝着田的方向,控制好方向与力度,将硬的泥土翻爬得十分松软。然后,母亲再用铁耙,将泥土犁成泥浆。一路的辛苦,一路的欢歌笑语。母亲的心情是愉快的,笑容绽放在母亲脸上,眼神里掠过欣喜的光芒,秋收的喜悦,仿佛就在眼前。下午,插秧的队伍浩浩荡荡铺排在大片的泥田里。插秧通常要两个配合才能完成。力气大的队员挑着一百多斤的秧苗,母亲就负责插秧。她站在田头,从左往右,又从右往左,按着顺序,弯着疲惫的腰,一棵棵插到田里,烈日当空,母亲的背脊占满了汗水,全身的衣服半透明,像揉进了白色粘液似的。她不时的用袖子擦擦脸上的汗水,挑苗的队员看着,不禁大笑起来:母亲的脸上、衣服、腿部,全是黑乎乎的泥浆。母亲与他相视一笑,彼此心里都明白,秋日里丰收而繁忙的景象离他们不远了。母亲望着大片插好的秧苗,一身的疲劳仿佛消失了,眼前浮现秋季稻田金灿灿的的景象。

      插秧后的七八天,必须先把粪挑到田里。母亲总是第一个跳到粪池,挽起长发,屏住呼吸,捋起袖口和裤脚,两肩挑着扁担,将两个桶放到粪里一捞,迅速将两桶粪放在池的边缘,按着池的边缘,母亲长长的腿一下子从重重的粪里提起,两手一撑,单腿一用力,就从粪池里爬了上来。没有片刻的休息,母亲便挑起两桶七十多斤的粪,朝田里走去。

      母亲弯着腰,将粪一勺勺泼到田里。太阳,此时正高照,像火神的眼睛,闪着火焰般的光芒。早晨像一幅幅点缀着清凉的水彩画的乡村,到了正午,便像被烟熏过似的,母亲的头发柔柔地塌了下来,豆大的汗珠,粘满了母亲的头额,母亲的眼睛被汗水浸湿,被辣得睁不开眼。一丝头发粘在嘴边,汗珠渗到嘴角,咸咸涩涩,母亲感觉又渴又饿,很不是滋味。

      在乡村的日子,是母亲最苦,也是带着希望的岁月。那时,母亲很美,是一种充满活力与青春的美,是一种劳动最光荣的美。

      母亲带着希望,走出大山,来到城市,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为了我,母亲以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完成了一个女人结婚生子、苦心培育的使命。如今,母亲退休了,却还要打工,丈夫下岗,女儿生病,家里的经济条件日渐拮据。昂贵的药费,沉重的心理负担,精神上的忧郁和折磨,已使母亲患上了早年老人痴呆症,肠胃功能混乱,她日思夜想的就是怎么挣钱维持这个各方面都每况愈下的家庭。

      母亲单位组织经络点穴班合影,母亲作为班主任,站在了最前排较明显的位置,她穿着红艳艳的棉质衬衫,灿烂的笑着,显得比往常精神了许多,高兴了许多,尽管,那样也不能掩饰母亲憔悴、疲惫、日渐衰弱的身体状态。

      母亲经常说她很丑,一天天瘦下去,一天天衰老,面色苍白,多病多难,不知什么时候就走完人生,她最担心的就我,生怕我不能生存下去。现在,她每天都有许多的烦恼,许多的困难轰炸着她的脑袋,不停的想,不停的想,结果,钥匙忘带了,四处寻找;冰箱打开了,忘记关门;饭锅放上了米,忘记接电源。

      母亲,我要对您说,您一点也不丑!您坚强、朴素、吃苦耐劳,为丈夫女儿无怨无悔无私奉献了一生,您的青春,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青春;您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动人的笑容;您的脸,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脸!

      母亲,您有梅花苍松一样的品格,您有水晶般善良的爱心,这就是您的最美之处。母亲,女儿要大声对您说:“您在我心中是最美。”

      我的母亲是一支荷

      (一)母亲的布

      母亲的手很巧。穿针引线,纺纱织布,样样精通。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用缝纫机为我衣服的模样。

      我小时候,母亲总是坐在缝纫机前不知疲倦地踩着脚踏,而我,总是出神地看着她的背影,听着缝纫机的“吱呀”声。

      她的发是那样柔顺黑亮,随着身体的轻微晃动而有节奏地起伏;她背部的曲线是那样玲珑而凹凸有致,一条长长的辫子,随着她的美妙的歌声,轻轻地朝上下左右摇摆。

      那时候,她在我心中是仙女般式的年轻女子,贤良淑德,温柔美丽,待人和善亲切。不时地,她回头朝我盈盈笑语,那笑容,让我融化,让我倍感甜蜜;那声音,甜美而高亮,即是哄我入睡的摇篮曲,又是平复我烦躁心情的“灵丹妙药”。

      那时候,我在她的潜移默化下,仿佛打通了天灵盖和任督二脉,还未待她细细讲解,手把手教,就已经会挑选颜色、打线、裁剪, 不过个把小时,一个小巧而精致的橙红色金线小枕头便在我手下大功告成。

      那时候,母亲的背影、音容笑貌,都深深地画在我心里,一笔一画,都轻柔甜蜜。

      于我,她是一支夏日里亭亭玉立的荷。

      (二)母亲的泪

      小时候,我从未看见母亲流泪,无论我的饮食起居还是待人接物,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身体心灵的方方面面,都洋溢着母亲爽朗的笑声以及我对它们的深刻回忆。

      长大了,看了我刚出生时母亲得了严重乳腺炎的照片,我的心第一次揪着痛起来。那时,母亲头发枯黄,骨瘦如柴,面容里藏着很深的痛苦,在她的笑容里,一个仿佛经历过苦大仇深、沧海桑田的六十多岁老太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被定格在旧相片的悲欢岁月里。

      我长大了, 她却变得不再美丽动人,剩下被烟火熏得视力模糊、息肉横生的双眼,被生活压弯的腰板,被愁苦拧紧的眉头,被风霜染白的头发,被悲伤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千疮百孔的心灵。

      我长大了,她老了;我长得粗壮,她变得瘦小; 我好不容易向她投入深情的一瞥,她却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流泪。

      我一天天成熟,她一天天枯萎; 我一年年带着愁苦的心奔向没有方向的未来,她一年年为我的心病而泪流满面、嚎啕痛哭。

      (三)母亲的希望

      如今,我站在中年的端口,遥遥地看着我那年迈的老母亲,感觉是那样熟悉而陌生,那样可怜又可悲。她仍然为我缝制衣服,只是动作不再利索; 她仍不时回头深情看着我,只是眼里有一种我读不懂的沧桑;她仍不时朝我微笑,只是眼里盈满泪光与忧郁。

      如今,她的白发一根根掉落,她的皱纹爬满额头,她依然眉头紧锁,她的眼深深地凹陷,充满着迷茫,一眼便可看穿她脆弱不堪的心灵,看不穿的是她积累了悲愁万年的心湖。

      如今,她的背,佝偻着,像一座小小的山峰,杵在那里,随着身体笨重地移动着。她的笑声,由清澈、甜美、爽朗变得残败不堪,我才明白,她的笑容,如冬日里的落日下的残荷,再也回不到从前的美丽与芬芳。

      如今,她除了残破的躯体,剩下的就是眼里的慈祥与希望。而我,似乎明白了,我是她所有的希望,而我, 正以迎接的姿势,努力成为一支夏日里坚挺的荷。

    【审核人:站长】

        标题:母爱深深,深似海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grwj/zw/16786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